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功利即動力散文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年輕人到底要不要趁早成名?這句話換個角度問就是:你是想先成名再積累;還是先積累再成名?

功利即動力散文

如果是你,你怎麼選?是不是很難選?

那麼換一個最通俗的講法:如果你要買一套房子,你是願意先付首付然後供著這個房子但你可以一直享受,還是等自己賺夠了所有錢一次性付清所有錢然後再去享受這套房呢?

顯然,我想你內心已經有答案了吧。因為,有些時候成名如果來的太晚,即使你是快樂的但也不會那麼痛快。

所以有太多人想出名想成功想紅,所以年輕人變得越來越焦慮,越來越追名奪利。

平常我們看一些新聞最吸引人的都是那些:“一年五百書,我這麼看的”、“三個月衝刺985/211我有妙招”、“最窮的時候我遊遍了整個中國”、“大學生,一個暑假月入十萬”……等等。

對於這些勵志雞湯,我想說可能大多數人從來沒看厭過,因為這碗雞湯就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出來的,不然你看它幹嘛?因為大多數人內心渴望優秀渴望也想像他們一樣。

於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每天打卡、做計劃、寫文章、健身、學習等等,究其原因還是羨慕別人的成功,還是在追名逐利。

說到底人間就是一個逐利場,你明知道,可你仍然不願停歇。

有一次朋友A在朋友圈裡發的全是去北京旅行的照片,各色的美食,美景,說真的拍的很美,朋友的心情也美。

朋友圈裡另外一個朋友B也發了旅遊照片,美景、帥哥、美食、還有自己買的小禮物並且定位地點是:巴黎。

朋友A跟我說,看到B的朋友圈她很失落,長這麼大她是第一次出去旅行,坐的是最便宜的火車,花錢也是戰戰兢兢,連件像樣的禮物都沒有買,看看B陡然覺得自己像一隻醜小鴨。

我說,每個人的幸福都是不一樣的何必比較他人的,然後來菲薄自己呢?

A沒有任何回答。

從此A再也沒發過朋友圈,忙著學習,忙著掙錢,當然也變的很優秀。

前不久我們又聊到了之前的話題,她說了這樣的一段話:

當初我感到悲哀不是因為我那時的貧窮,B可以享受最好的是因為她的父母可以提供給她,而我不能。所以我只能靠自己,我害怕如果我現在不努力,將來我的孩子、我的父母、包括我自己都會過的很艱辛,我這麼匆忙就是為了變的有錢。

所以你看,年輕人追名逐利就是為了脫貧。

小時候,我們經常會被爸爸媽媽用金錢誘惑,比如你今天勤勞的.刷個碗洗個筷子他們就會用多少錢來獎勵你,還有我們經常看到考取一個北大清華就會被政府獎勵多少萬元的事,所以能用“利”來驅動的事情完成的都是最高效的。

因此追名逐利從來都不是壞事,而且它也是一種讓人奮進的原動力。

包括現在比較火的一些明星比如李誕,當年在電梯裡他只是一個無名的普通工作人員,只因為同事有關係留了兩張火車票而他得去搶所以他憤然離職,他為的是什麼?

還有作家蔣方舟,當初寫作的目的是什麼?只不過是內心虛榮感和別人的誇讚。

可就是曾經最簡單追名逐利的想法成就了他們,你能說年輕人追名逐利有錯嗎?

如果是年少已經成名的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甚至願意更早。

張愛玲是第一個說出成名要趁早的人。當年她以一篇《沉香屑》冠名文壇,年僅23歲的她倚靠自己的才華,抓住了時機,迅速走紅。因為她需要這樣的名氣,可以讓她過上有品質的生活。

真正年少成名的人也不再少數,如果能年少就成名那是多好的事啊。

現在的年輕人在追求成功的時候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著急!

追名逐利並沒有多麼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才華還不斷焦慮,從沒有行動卻不缺幻想。

張愛玲、蔣方舟、李誕……這些人在年輕的時候成功並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功利”給足了他們動力。

當然也是任何人的動力,但是你一定要會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