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2017暑假家訪隨筆

家訪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7暑假家訪隨筆,歡迎大家閱讀!

2017暑假家訪隨筆

  【2017暑假家訪隨筆1】

“親”,親的繁體字。說明一個道理:人要常見面才會親。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艱鉅而複雜的任務。” 當今社會是一個資訊發達的社會,也方便了學校和家庭之家的聯絡:行動電話、家校通、部落格、微信……但無論社會如何發展,我始終相信“家訪”,這種經過時間的洗滌所遺留下來的家校之間聯絡的一種產物,是永不過時、不可廢棄的。為了進一步增加對學生的瞭解,加強家校之間的合作,同時積極響應教育局開展的“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在學校、年級組的精心組織下,3月12日晚,我和本班的任課教師一起對本班10位同學進行了家訪。

對於學生,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慨“想說愛你不容易“。但作為老師、作為班主任,那份愛與責任似乎從我走進那個教室,看到那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龐時就相伴而來。也因為這份愛,讓我願意走進學生的內心,期待他們茁壯成長!

你一直很優秀

在班裡有這麼一批孩子,家長長年在外地經商、打工,不能與孩子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甚至有些家長一年都難與孩子相見。學生與父母之間關係疏遠,雖然有的學生懂事乖巧、成績優異;有的學生叛逆厭學、行為習慣不佳,但他們努力與同學打成一片來掩飾內心的孤獨無助,他們對親情渴望卻佯裝不屑,他們用看似堅強的外在隱藏內心的脆弱。

在我班有這麼一個男孩兒,聰明而不努力,個性鮮明卻略顯叛逆。父母長期在外地做生意,將其兄弟倆託付給外公外婆,雖然經常會打電話,但一年難得與兄弟倆見上一面。這次家訪我的第一站就來到他的家,外公外婆很熱情,早早在家等我。老人慈祥而樸實,言語間流露著對孫子滿滿的疼愛。二老年事已高,他們盡心盡力的照顧兩個孫子的日常起居,但對於孫子在學習上消極懈怠、學習缺乏興趣,學習主動性不強,成績不夠理想等問題表示有心無力。二老反覆叨唸著:“國中時成績還好,為什麼到了高中成績就差了這麼多呢?”“我們也管不了他,麻煩老師對他嚴厲一點。”之類的話。聽著這些我既心疼又略感無奈,心疼孩子常年不能呆在父母身邊的孤獨無助,經濟是補償永遠無法彌補親情的缺失;心疼兩位老人對兩個孫子傾盡全力的付出;同時因不知該如何解決葉某某的問題倍感無奈。在交談間,我發現他們家客廳的背景牆非常特別,牆上掛著滿滿一排獎牌,獎牌下貼著一排獎狀,提起獎牌獎狀,外婆臉上掛滿了笑容,她高興地說:“這些都是他得來的。”我興奮地看著他,他的臉上也露出了靦腆的笑容。我興奮的對他說:“你一直都很優秀,老師希望你可以繼續優秀下去。”他略顯不安的點了點頭,但我看到了他眼中的.信心與勇氣。這次家訪也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不乖”的男孩兒,我期待他的突飛猛進!

他們因缺“愛“而不安,我們因有“愛”而走進,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

三方約定

學生XXX,當我們來到該生家時,孩子非常有禮貌,知道我找不到他傢俱體位置,便主動下樓來接我們。父母亦很重視,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感謝。我一進門看到這孩子的表現,便說一句:真不錯,情商高,人又長得帥,好好讀書,將來一定有出息! 話音未落,一個大大咧咧的大男孩兒居然不好意思,靦腆的笑了。孩子的父母告訴我們,由於家庭環境還算可以,父母怕孩子吃苦,很多力所能及的是都是父母包辦,導致孩子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無論做什麼事,毛毛糙糙,習慣不好。這幾年為了做生意,對孩子照顧不周,又恰巧碰上了孩子青春叛逆期,缺乏溝通與交流。在交談中,我發現媽媽健談,爸爸相對寡言,雖然二人講的非常有道理,但他們對自己孩子的現狀還是不夠了解,講得最多的還是孩子國中時的情況,言語間流露出對兒子滿滿的的寵溺。藉著這一家訪的機會,老師、家長、學生三方坐在一起,就該生在校的表現,特別是其不愛勞動,畏難情緒嚴重及由此導致的人際關係緊張等問題進行了詳談。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討論,最後我們和家長達成共識,對孩子思想方面的教育要加強,讓孩子成材更成人;家長與學生達成共識,加強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熱愛勞動;我們與學生達成共識,好好努力,從上課不遲到、不睡覺做起,努力考上大學。通過家訪,該生在校表現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懂事了。

是什麼讓孩子一夜長大?僅僅是三方之間的一場約定嗎?

教師和家長因為“愛”著同一個人,走進彼此,促膝長談;家長和學生,因為彼此的那份“血濃於水”的愛,消除隔閡,以情相待;教師和學生,因為感受到彼此的愛與尊重,開啟心扉,真誠相約。一場三方約定,因愛走進,為愛期待,期待學生、期待孩子、期待自己的快樂成長,期待有朝一日的振翅高飛!

家訪結束回到家已經快22:00了,雖然很累,但想著家訪中充滿愛的點滴,看著手機裡家長髮來的感謝簡訊,覺得溫暖而欣慰。我的到來,學生和家長熱情迎接,笑臉相迎。 當我離開,學生和家長熱情挽留,真誠相送。行動中、話語間、眼神裡,我看到的是一種信任,一份放心,一份期待。這份信任、放心和期待源自我們共同的“愛”,共同的“期待”!

  【2017暑假家訪隨筆2】

俗話說“情感是教育的橋樑”, 現在的聯絡方式很多,諸如電話、手機、網際網路等,為什麼要跟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呢?可是當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訪之路時,我才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裡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

7月15日利用休息時間,我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 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同時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

學生黃庭航的家長對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給他們簡要介紹了當前教育的理念與發展,彙報了我們學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們班級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面對面促膝暢談,家長對我們教育人給予了高度評價與鼓勵,最後我說到:“我們武商國小辦得紅紅火火,學校大門要擠破,班級容量也很大,我們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請家長諒解,對於我們學校的發展、班級建設有什麼建議的可以儘管提出來。”秦前輝的家長說:“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我們的孩子放在你們學校,就是放心,你們這是在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我們家長一定大力支援學校的工作。”

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接待的非常熱情,他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著自己。學生黃庭航說:“老師,您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學生,在家裡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後的表現。”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學生李小如見到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她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鬆和諧的閒聊中,孩子越說越高興,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統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瞭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最後,他們一家人依依不捨地把我們送出大門口,並希望老師經常到家。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說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唸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著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絡,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