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夏日穿新衣散文

“小燕子,穿新衣,年年春天來這裡------”小時候,每近年關,我們就唱起了這首耳熟能詳的兒歌。天天想,日日盼,燕子來了,春天來了,年也就來了。年來了,也就有新衣穿了。在我的家鄉,穿新衣和大年三十的豐盛年飯意味著來年會豐衣足食。

夏日穿新衣散文

“小孩盼過年,大人怕過年。”這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那時候,無論大人、小孩,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孩子們往往是“新老大,舊老二,破老三,補老四。”那時候,幾乎家家都有三四個孩子,老大得天獨厚,穿新衣的機會多,老二老三的衣服,屁股、膝蓋處大都破了,有的還在褲腳接了一截布。那時候,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很正常,誰也不會笑話誰。

俗話說,有錢沒錢穿上新衣過年,新衣新衣,辭舊迎新,永珍更新。因此,不管經濟條件如何艱難,都會為孩子們準備新衣。每年秋收過後,人們開始去鎮上扯布做新衣了。那時候的布匹,不像現在這樣種類繁多,大都是紅紅綠綠藍藍清一色的“的確良”,比起當時粗棉布來說,它們做出來的衣服又輕便又舒適。記得有一年,母親買了一塊當時非常珍貴的布——“嗶嘰卡”,這種布料表面光潔平整,紋路清晰,質地較厚而軟,緊密適中,做出來的衣服比起的確良來筆挺又有垂感。那年春節,穿著嗶嘰卡衣服,吸引了村人的眼光,心裡真是像喝了蜂蜜一樣甜,真過癮。記得這件衣服穿了從我穿起一直穿到小妹,穿了10年還沒有爛。

布扯好了,母親就帶著我們去裁縫家量體裁衣。按正常時間,新衣要五六天時間才能做出來。那些年,裁縫家是最忙的,連飯也顧不上吃,一直要忙到年三十深夜,忙的自己也沒有新衣穿。那幾天,我們一趟趟地去裁縫鋪探頭探腦,看見自己的布已經擺在案板上了,心裡樂開了花。再過一會,看見新衣服已經在徒弟的縫紉機上了,第二天,新衣就掛起來了,可是還沒鎖邊釘釦子,真是著急。終於等到釘好釦子了,師傅接著要用燙衣服了,那時候用的是鐵熨斗,用炭火。看著鐵熨斗在新衣服上滋滋地冒著熱氣划過來划過去,心裡樂滋滋的,終於一件新衣完成了,回家迫不及待地試了試,疊好放在衣櫃裡。盼過年的心情更加急切了,趁父母不在家的時候,就會開啟衣櫃,愛惜地撫摸著新衣,甚至偷偷地一遍遍地試穿,在鏡子前走來走去。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的時候,新衣準備得早的總是忍不住告知對方新衣的顏色和款式,沒有新衣的孩子立即回到家裡纏著父母去買,到年底,村裡的孩子幾乎都準備好新衣了。

大年三十終於盼來了。晚上,母親把新衣和套在棉衣棉褲上, 然後蓋在我們被窩上,除夕夜,也就有了一個個溫暖而美麗的夢了。

大年七年級,大清早的,家家戶戶被爆竹聲喚醒了,孩子們早早起來,穿著新衣興奮地望著外面,看到坪裡有人玩了,就立即跑過去。一個個都是嶄新的人兒,平時泥猴一般的男孩,現在變得規規矩矩了,而女孩兒,一個個花蝴蝶似的,像公主,像淑女。鄰居的大人們常常會開幾句玩笑“真標緻”、“像新娘子”、“比新娘子還漂亮”,害羞地笑著,心裡卻是美滋滋的。

記得有一年,母親為我做的是一件當時最流行的'燈芯絨衣服,表面的一條條紋路非常好看,淡黃色的顏色襯托得我的面板格外白。在村裡走來走去,惹得大家都羨慕地看著我,大大的滿足了我的虛榮心。但是也有一年不開心,在和夥伴們玩跳皮筋的時候,腿跨出去,褲襠裂開了,嚇得大哭,結果被父母罵了一頓。

穿著新衣去外婆家拜年,去姑姑家拜年,髒了也捨不得脫。後來在母親的催促下,才戀戀不捨地脫下,穿上過年前的舊衣。可惜的是,新衣洗過幾道水後就褪色了,漸漸成了舊衣,於是我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盼著過年,盼著穿新衣。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很少穿新衣,尤其是父親。但他說,年是給孩子們過的,大人是不講究這些的,其實是因為窮。現在生活好了,過年過節買衣服給他們,他們總推辭說“衣櫃裡衣服多的放不下了,不要浪費了”。為了阻止我們買衣服,他們乾脆不穿,也許是窮慣了吧。父母時時刻刻為了孩子們著想,而做子女的又拿什麼來報答他們呢?

如今,每到過年,還會去買套新衣,在買和穿的過程中體味兒時那種濃濃的年味。過年穿新衣不再是因為缺衣少穿,而是因為過年穿新衣的傳統已融入我們的生活理念中,已成為春節的一種文化,成為我們過春節的一種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