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海量閱讀帶給我的啟發散文

韓興娥老師的名字已經聽過很久,她的書也曾經借來讀,而面對面聆聽這是第一次。我坐在滿滿當當的進修學校禮堂,安靜傾聽一個實踐者的故事,她的智慧藏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中,她的智慧也藏在對語文教學的銳意改革中,特立獨行、磅礴大氣、寧靜致遠,這樣的詞語都會與這位國小語文教師有關。一個教師的風格里一定蘊含著若干個獨一無二的故事,一個教師的故事裡一定包容著她對教育的深刻解讀。

海量閱讀帶給我的啟發散文

在韓老師的講述中我常被她身上所展現的那種不畏困難、敢於堅持的精神所打動。在海量閱讀實施的過程中是有異議的,甚至後來的考察團說出“紮紮實實的灌輸式教學”。有的家長會時不時的來掣肘,要求慢點教,要求教的紮實點。力排眾議,韓老師目前帶著她的研究團隊正在積極的構建一個完整的語文教學體系,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語文教學改革力量。之所以如此堅定,我想是她內心深處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語文教學觀,知道自己的路往哪裡走,知道什麼樣的語文課是有價值的。

在韓老師介紹突破拼音教學的時候,讓學生看圖讀唱聲母表和韻母表,兩課時整體輸入,實現高效、有趣的教學效果。她新編的教材中有多重考量,比如有趣,她會變著法子讓孩子反覆朗誦,採用大量的兒歌來激發孩子的興趣,比如有一首兒歌“老大老大,懸崖勒馬。馬到懸崖不勒馬,老大也會摔成大地瓜!”孩子們讀起來哈哈大笑,不久就可以流利的背誦下來。她提倡學生要將拼音定位,讀的時候手是一定要指著的,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專注學習。在編輯新書的過程中,韓老師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創意。這些創意都是基於兒童的興趣展開的。有的貼近孩子生活,有的適合孩子定位,有的具有精彩的故事性。我在現場有種認識,一個個的小聰明終究會聚成大智慧。好多金點子都是基於問題產生的,需要解決問題,需要突破常規教學中的冗長與拖沓,必須要打破習慣尋找新的出路。好多人可能也有衝動,但終究沒有韓老師這般付諸行動,也就錯失了提成發展的機會。在看似平常的教學中,你是選擇按部就班,還是選擇獨樹一幟,每個教師都應該思考做出決定。

韓老師對於語文的觀點是一二年級要通過大量的誦讀積累豐富的語言,在作文之後,釋放表達。她舉到手機充電的例子:手機充電的最初是要必須要狠狠充足三次的,這樣才能保證使用的壽命。而兒童在入學之初就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於今後的學習後勁有利。她談到自己的學生在三四年級作文水平就已經令人驚歎了,原因是孩子已經進行了大量的詞彙和句子的儲備,到了脫口而出的境地。這讓我想起古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古時候的秀才們就是誦讀大量經典自然成文的。與此相對應,韓老師對所謂的“創新教育”“個性發展”有自己的獨到認識。她認為孩子還沒有知識儲備的時候,創新與個性都是鏡中月水中花,根本無法帶孩子到高深的境地。一二年級的孩子泛泛的口語表達沒有目的、沒有規範,只能使學習的處在自由化的狀態。我最近也讀到關於國小教育中的文章說孩子在四五年級才開始理性的思維,而前期主要是感性的。在關於思考的.問題上,要等孩子進入到合適的年齡展開,而不是把課堂變成一個個問題飄飛的碎片教學。如一棵樹長大,我們今天要做得是施肥澆水,而不是立刻出成果,要等孩子到了自然生髮的年齡才可以做他們適合的事情。就這一點來說,我認為韓老師抓住了人的特質,她的語文課改革也是符合學習規律的。

從三種不同版本的語文課本,到唐詩宋詞,再到中華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短短几年的時間,孩子們跟著韓老師海量閱讀,閱覽了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文明。我們可以想象這些孩子所收穫的已經不僅僅是課本中的那些語法、修辭,而是廣闊的文化視野、厚實的文化的積澱、開闊的辯證思維。把魚兒放到大海里去養,和把魚兒關在魚缸裡養,差別在哪裡?我們今天的諸多教育何嘗不是在禁錮中艱難進行呢?韓老師的海量閱讀慢慢展開,你會覺得這樣的老師她有巨集觀的思維品質,從點到面,再到系統構建,一步步做實自己的語文教學思想。在海量閱讀的過程中,故事元素成為激發孩子閱讀的關鍵。韓老師展示的幾個團隊教師的備課課件,我們可以看到對人物的解讀離不開故事情節,故事的環環相扣是促成學生自主閱讀的動力。能夠從故事的角度來牽引閱讀的行進,這是一種大智慧。就像整個閱讀的筋脈,教師穿針引線,學生快樂閱讀,將閱讀變成了一種學習的需求,也變成了一種生活生存的習慣。

韓老師開發了很多語文新版本的教材,這些教材在市場很暢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編著是基於兒童興趣來實施的。很多素材可能需要借鑑,但需要整合修訂,融入自己的教育智慧。她從另一個角度來闡述了對兒童立場的尊重。將枯燥的拼音學習變成活潑多樣的誦讀,用兒歌來激發孩子的識字熱情,講歷史故事來通讀中華文化,這些方式都讓我們感覺到立足兒童,教材才會有吸引力,教法才會有實效。教學中,韓老師也有很多實踐智慧,比如讓孩子當小老師、姓名拼音會、大卷子小卷子、特別的考試……陶繼新老師評價她“大道至簡,道法自然”確實如此,整個報告韓老師娓娓道來,做得多,做得實,一場報告勾勒出了整個語文教學的輪廓。報告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幫助老師找到多少新辦法,而是激發老師也在自己的專業發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在我的身後是兩位年輕的語文教師,她們的感受在整個報告中發生著變化,開始的時候“這方法好,我要回去好好試試。”進行到中間“這不是給自己找這麼多事嗎?”到臨近結束“人海中就這樣幾個人,能人太少了……”不難從這樣的感受中體會到青年教師心態——大家總喜歡技巧性的東西,喜歡拿來主義,而從不期待通過個人智慧來創造新經驗。當韓老師的報告越來越巨集大,就有了望塵莫及的感嘆。教育的現實主義往往催生倦怠,懷一顆赤子之心,在教育的路上奔走,如韓老師一樣才會遇到更多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