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浮名散文

華燈初上,到處星火熠熠,璀璨明亮。城牆之上,大同的夜是如此美麗。

浮名散文

白天的北嶽、雲岡之旅,雖然疲敝,卻是在登上了城牆之後,一掃無遺。微微的涼風襲來,醉人心脾。北嶽之旅,匆匆而又有趣。多年以前的西嶽,模糊的記憶;後來的中嶽,也在漸漸失去印記;今天終於是北嶽了,那種心情的期許,變成了真實的際遇,轉眼也將成為過去。

揹包而行,山路彎彎,一路向上,堅持了難以堅持的堅持,終於登上了頂峰。路途上遇到的人兒,有的折返,有的還在堅持前行,有的早已中途退場。山頂的風景,只有登頂的人,才能體會到。登高遠眺,一覽無遺;山河壯麗,盡在我胸。

懸空寺在彩繪施工,來之前最後一天得到的訊息,施工這幾天才剛剛開始。無法相見了,冥冥之中,天意分定。途中車子經過時,也只是看了那麼一眼,連照片都沒有拍到,匆匆而過。那懸空寺,註定在電視劇《笑傲江湖》裡的懸空寺了。令狐公子、任大小姐、日月神教,一干眾人的對決,狹小的空間裡輾轉騰挪,來去如風,刀光劍影,黯淡了多少光景?

終是認為,那些景兒,但凡相遇,都是值得和美麗的。恆山之巔前的最後一個亭子,來不及看名字,現在覺來,卻是最美的。北嶽之上,第一次,第一眼,把一切都盡收眼底。遠處的山岡、大地、河流、林木、道路,房舍,白雲悠悠,山風習習。彼時,身體的苦楚和遠觀的快樂,並行不息。

雲岡石窟,在小高的指引下,講解著她的前世經歷,她輝煌的過去。皆因皇家的太后、皇后、妃子,信奉佛法,推崇佛教所致。政權興盛,推崇佛教,石窟開鑿,集中而迅速,規模巨集大,盛極一時。

政治的演變波雲詭譎,當政者因一些箇中原因,滅佛心起,一時間,佛身落地,瓦礫成棄。人與佛的前世今生,盡情演繹。

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北魏故都平城,漸漸靜謐。石窟的開鑿工藝,也來到了洛陽,我們的龍門石窟開鑿,得益於雲岡石窟的藝術氣息延續。城牆外的'綠地間,有個樑思成紀念館,一路相問,覓覓尋尋。與大同當地人攀談時,問我的來處,告知是洛陽時,驚喜一下,“哦!洛陽的呀!我們好像還是有些淵源的呀!”我會心一笑,“是呀!身為洛陽人,就是來這裡找尋我們曾經共有的痕跡和遺韻。”

樑思成,晚清維新派人物梁啟超的兒子,中國古建築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著名建築學家。樑思成和愛人林徽因一生都獻給了中國古建築的保護和研究。他們的足跡遍佈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許多古建築前,留下了他和愛人林徽因的足跡。15年間,他們走了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00多處文物古建築,開創了中國古建築研究和保護的先河。

華嚴寺外,餘暉對映到臉龐上,紅牆、藍磚、琉璃瓦,靜靜端詳。時代不一樣了,遙想當年,樑思成和愛人林徽因也許一樣迎著餘暉,樑思成手拿相機攝影並測量平面,林徽因執筆抄錄碑文……古老的華嚴寺,在當時這群年輕人的忙碌中煥發著二次生機。樑思成和劉敦楨合寫的《大同古建築調查報告》,為後來大同的城市建設,提供了詳實可靠的資料。今天的大同能如此美麗,樑思成和愛人林徽因及同事們的功勞不可磨滅。

大同古城東城牆外,下沉式廣場北部,沉於地下的樑思成紀念館,藍磚青瓦,簡樸素然,院落佈局錯落有致。門匾上的題字是其弟子,著名古建築學家羅哲文所題。紀念館面積不大,是個二進院落,有一千多平米。映入眼簾的是樑思成和愛人林徽因的銅像,目光堅毅,凝視前方。銅像身後有四個展廳,分別以“一代宗師”、“不愧山河”、“大同調查”、“告慰先師”為主題,用大量的文字和圖片、書籍,介紹了樑思成先生一生的非凡成就。

護城河靜靜流淌,來不及多想,帶走了多少時光?城牆巍巍,固守一城風光,荒蕪了多少淺斟低唱?浮名去,青春都一餉。

TAG標籤:浮名 散文 # 名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