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冬謁五泉散文

與五泉相望相親多年,於無雪的冬天獨自拜謁,卻是頭一次。

冬謁五泉散文

皋蘭山北麓、蘭州城南的五泉山,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泉得名。蒙、惠兩泉,分別在山麓的東西兩側兩澗之底。泉水自崖壁、石罅中湧出,飛花濺雪,如瀑似布,泉流瀉地,匯流成溪,穿越古柳長楊,向山外流去,勢驟聲巨集。東澗顯豁,西澗深邃,兩澗皆有古木參天,紅牆綠瓦或隱或現。東澗懸空棧道仙登橋下即為“石樹青蔥,泉流噴薄”的東龍口;西澗自山右拾級而上,是“小蓬萊飛瀑穿雲,森林障日,為全山極盛處。”的西龍口。

與蘇杭園林迥然不同,五泉山公園真山真水,雖也庭院深深,曲徑通幽,卻少了蘇杭幾許平地鑿池,就勢疊山的雕鑿痕跡,多了幾番自然情趣。

仲春盛夏深秋,園內丘壑層巒,起伏疊嶂,林木蔥蘢;廟宇依山就勢而建,廊通閣連,雕樑畫棟,參差錯落。園景既多且美,不一足論,此文專為五泉作。

沿西路循廊而上,穿半月亭至企橋,但見山岩褐淡,與落葉樹木渾然一色,如經年古畫,肅穆寂然。與此色默然相對,頓有世外非塵之感,心裡竟是“合當如是”的坦然。企橋牌坊立柱題刻對聯,“想過去麼,過去便能通碧落;休下來了,下來難免入紅塵。”不早不晚,映入眼簾。忽然想,莫非人人到此,也是如此心意?人道是,紅塵多負累,若能走過企橋,便此就能遠離紅塵,直通碧落,又何樂而不為呢?此刻,山水相約著迎接一個孤客前來謁拜,豈能辜負了天公美意,而不“想過去”?過去自然別有洞天。但見飛瀑濺玉,下自成潭,潭水清澈,水草豐茂。此為惠泉。

太陽自東龍口上升,我從西龍口攀登,在山麓的最高處,邂逅於午時。

五泉中甘露泉地勢最高,“久雨不盈,大旱不幹”,水味甜醇,如甘露。古人有“天下太平,則天降甘露”之說,“甘露泉”因此得名。不知此泉是否通靈?若夏秋季節,年輕人至此,定會雙手合十,虔誠許願,而後投錢幣於泉中,至於欲得甘露,還是另有所求,就不得而知了。倒是人人心有不平,浮燥氣虛,由此可見。清冽水面漂浮的俗世紙幣,使得甘露泉落入心底紅塵了。

山因水而靈,水因月而名,掬月泉,一口七八尺的淺井。每至中秋前後,月亮升起,泉底便出現月影,皎潔玉潤,溫馨可人,觸手可掬,得名“掬月泉”。李白邀月獨坐,東坡舉杯問天,文人墨客詠月誦月,古已成風。月,自古及今,總伴著瑰奇的想象、清新的詩意,交織著或喜悅或悲傷或愁悵於詩歌中流淌。中秋佳節,品清泉香茗,望泉中圓月,有誰不詩性盎然,憶古思今呢?

文昌宮是五泉山建築群的最高處,宮前牌樓正反兩面的匾額,亦莊亦諧,大雅不俗,妙趣橫生,正面“誰教人只管好高上上上上;我替你從容定喘來來來來。”正合了拾階而上者最真的感受,腰痠背痛,氣喘噓噓中,眼見目標在望,讀得此聯於大雅中力從心起,一鼓作氣,登臨絕頂。背面“高處何如低處好;下來還比上來難。”卻能給人一種寵辱皆忘,悠然心會之感。

曠觀樓鄰文昌宮東,站在樓前,極目遠眺,拔地而起的`楚楚樓宇,佈滿樓宇之間歷歷樹煙,九曲不回的滾滾黃河,盡收眼底。嶺大溝深,雄偉綿延的祁連山隔河與皋蘭山遙遙相對,黃河從谷底奔流東向,穿城而過。蘭州就處在山之腳、河之濱。

樓下一縱深五米的巖洞。一泉自洞內出,為“摸子泉”,泉底有彩石瓦礫。傳說欲求子女者,須進洞,從泉底摸出圓石者得子,摸得瓦礫者得女。洞口書一對聯:“糊糊塗塗將佛腳抱來,求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頭拿去,說是兒孫。”書寫者雖有嘲諷意味,但誰又擋得善男信女為父為母的痴念?

飛廊殿堂懸空而建,緊貼在山崖,殿堂以棧道為底。從殿堂出來,有鐵梯盤旋而下,走在上面似行走在無所依託半空。崖下怪石嶙峋,嵯峨壁立。石隙間有泉水淙淙流出。這裡就是是蒙泉所在,東龍口。

若在春夏,定有眾多遊人身臨淺潭,或飲或濯,或淋或嬉。而此時,除了溪聲,清風送來的幾聲禪鍾,心中升起一種不期然的驚喜,在這深澗谷底,獨自面對奇石幽水,投身於茫蒼大化深澗大壑之中,頓覺自己身如螻蟻,微如塵埃。

有人登山,是為了征服山,有人涉水,是為了征服水。而我,在無雪的冬天,卻為山水所征服,還有什麼能比為山水美景折服更令人激動?此刻,獨自在山水裡享受涓水歸川的感覺,從心底呼喚這種安適和快意,在山水勝境中放縱自己的天性,該算是一種極為幸福的機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