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錯非錯的散文

(一)錯非錯

錯非錯的散文

兒子來這裡上高中,我已經是第四次來這裡開家長會了。來這學校已經十幾次,都是給孩子辦理轉學所需要的手續。

當我和兒子騎車經過這裡時,發現這裡有一個高中,便從圍欄向裡觀看,太破舊,還在一個小鎮上,有點鄉下的感覺,第一感覺就是看不上眼。特別是看到那操場上叢生的雜草,便有點落寞的滋味。這和楊村一中、三中、四中,真是天壤之別,甚至比不上老家的高中,我們縣城的中學教學設施堪稱一流,規模巨集大,這裡就像我當初就讀的高中,已經落伍了20年。

在路邊和一當地的老漢閒聊,得知這所其貌不揚的中學還是區重點學校之一,有點茫然。

會考成績下來了,兒子沒有被楊村一中錄取,又讓填報了幾個志願,按分數往鄉鎮所在的學校分配。在不安中等待著學校的通知,經過焦急地20多天的煎熬後,終於等來了訊息,兒子被分到了那個學校,就是我和兒子都非常相不中的破舊的學校。

沮喪中不得不接受現實,在不甘心中又跑到區裡幾個學校詢問,並且跑到英華國際,誰知人家要的是會考的分數,別的什麼都不行。在一個傳達室裡聽到了這樣的評論:你不要認為區裡的學校好,其實就是一個門面問題,鄉鎮裡的`幾個學校看著破,其實每年的升學率還挺高,我們這個學校也不咋地。聽到這裡,把我想給孩子轉學的念頭打消了。那老師傅的話還在耳邊迴響:學校不論好壞,教的東西都一樣,關鍵是看自己的孩子,要是想學習的孩子,在哪裡都能考出好成績,不想學習的,就是再好的學校也不行。關鍵在於孩子的學習態度。

在一個下雨很大的日子裡,到學校給孩子報到交學費,這學費一交,就註定兒子的三年高中生涯就要在這裡度過了。這個破舊的小鎮,從此便讓兒子難忘了。因為這裡有兒子的同學,有兒子最不能忘懷的點點滴滴。

開學半月後,學校通知開家長會,那是一個炎熱的上午,幾百個家長坐在院子裡頂著烈日聽系主任訓話。孩子們則站在隊伍的後面。聽了學校嚴格的規章制度,心裡便漸漸的喜歡上了這裡的學校。特別是在統一校服的管理上,杜絕了學生間的攀比風,能靜下心來好好的學習。特別學校每年的升學率位居全區第二名,二本以上升學率是百分之八十五。學校共1400人。一個年級500人,這樣的升學率在我們河南是罕見的。看來兒子被分到這樣的學校,竟然是歪打正著了。

兒子放學回來,問詢著學校的情況,得知班主任是剛分配來的女大學生,一個班上共有四個藍印生,其中三個成績時很不錯的。學校裡對正校生比較重視,對藍印生和社保生則採取不管不問的態度。兒子很是不滿。因為在學校里老師上課提問問題,如果提問一次知道你是藍印生時,下次不再提問了。在對藍印生是一個歧視。社保生普遍學習成績都比較差。

每個學生在學校裡都喜歡被老師重視。成績好的學生喜歡被老師上課提問,我的兒子也不例外,感覺被老師提問了,是一種激勵和提高。然而,我的兒子因為是藍印生,這個條件被強行取消了。對於一個成年的大人來說,可以忍耐,可是對於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來說,這種做法是殘忍的,孩子在不滿中卻要艱難地忍受著。我知道這種忍受的煎熬。那種壓抑,那種不滿,難以訴說。回來還聽說藍印生受當地學生的欺負和歧視,被人打的情況。

當地的學生公然挑釁說:你們藍印生佔我們當地學生的資源。那種白眼和惡毒的話語讓任何血氣方剛的,正當花季的少年都會義憤填膺的,回報的自然是過激的言語和拳腳相加。兒子在這裡的環境下是怎樣的忍辱負重啊!

擔心著兒子,安慰著兒子。真怕兒子在學校有什麼意外。

  (二)前生今世

我想我的前生一定是個宮門裡的人。要不為什麼今世總喜歡看那高門大院,亭臺樓閣,喜歡那雕樑畫棟。總喜歡靜靜地站在城門樓外久久地佇立張望。是想看看前生的自己還是家人,還是親朋還是好友?總喜歡這樣靜靜地站著,想些什麼,連自己也不知道。

站在高高的城門樓前,看著那翹起的樓角,看著那掛著的風鈴,看著那木椽子一根根錯落有序的搭在一起。多少年了經歷了腥風血雨卻屹然不動,高傲地站著那裡。

走進那一層層宮門,我都會高高地抬起腿,扶著門慢慢跨步,那厚厚地鐵門檻已經被歲月的足跡磨得錚光發亮,中間已經深深地凹陷了下去。我最喜歡去摸硃紅漆門上的亮亮的銅釘,是那樣的光滑冰涼。我喜歡移門回首,靜靜地期盼盼望著什麼,心總是朦朧的有一種思念。

我喜歡穿行在靜靜的庭院裡,默默地欣賞著假山,滿園的鮮花,還有那護城河裡的跳魚。我喜歡這流動的河水,更向往那河水流到外面的世界,那裡對我充滿了誘惑。

我喜歡仰臉看那勾心鬥角的房屋,驚歎著那些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更欣賞那別具匠心的設計結構,那是一種美感的展現。

晚上我總是孤獨地坐在梅花樹下,靜靜地看著彎彎的月亮,心中喃喃自語和月亮說著我的內心獨白,那細密的花瓣輕輕地落在我的髮髻和衣袖上,那滑落我脖子的感覺潤潤的,香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