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瘦西湖掠影的散文

徜徉瘦西湖是我們此行遊覽時間最長的一次活動了,安排了三個多小時。開始時,大家夥兒一塊還跟著隨行導遊轉悠,轉眼間除了我們七八人依然跟著外,餘下的都各行其是自由組合的轉悠去了。看著我們幾個緊跟導遊的同行者,我戲說中央紅軍分兵幾路了!

瘦西湖掠影的散文

轉過一個曲折長亭,便來到了被稱為御碼頭的第一個景點。時逢一點多,高高的日頭晒在身上,雖未及火辣辣般灼熱,但也有些發燙。忍不住用手掌搭起“涼棚”遠眺,一則觀景,二則遮擋灼人的太陽。

映入眼簾的是遠處一座正對著御碼頭的廊坊式石橋。石質橋身高聳著橫跨湖面,托起橋中心的雕棟畫樑亭閣,此時在陽光的反射下,以紅色廊柱和黃色琉璃瓦,以及漢白玉本色為主色調的橋中亭熠熠生輝、格外醒目,還襯托出湖水更綠、更濃。數個小舟在水面上盪漾,掀起陣陣漣漪和微微的波浪,在陽光折射下呈波光粼粼之勢。人們常說,觀景要遠眺,方能品讀其神韻所在,此時倒真的得以驗證。

順著導遊的手勢再朝左側望去,一座名為二十四橋的高拱石橋若隱若

現在柳樹林中。滿以為此橋和北京的十七孔橋一般,也有二十四個橋洞,極力尋找卻原來只有一個橋洞,不同的是此橋大半個橋身在水面之上,比一些水中橋的半地面半水下狀態,更具拱形橋的神韻。導遊解釋說,此橋只是名為二十四橋而已。為了搞清楚為何起這麼一個名字?回來後便查閱資料,得知原來的二十四橋早就旱頹圮於荒煙衰草中,此橋為後來重修的單孔拱橋,橋長24米,橋寬2.4米,欄柱24根,臺階24層,並採用古代流傳之名“二十四橋”命之!

再轉過去,沿著湖畔石板路漫步前行,岸邊翠綠的垂柳枝條,伴著一陣有一陣無的風兒,在湖面上悠閒的搖擺著。走在點綴著斑駁陽光的林蔭道上,感受那份和諧統一、恬淡寧靜,倒也挺有滋味。右面是層疊起伏的

草地和花叢,左面是水波盪漾的湖水,剛才的酷熱也似乎減弱了很多。難怪人們都喜歡在山水相依的地方居住,果然這種氛圍下,別有一番怡人的韻味在其中。

此時導遊立住腳步,指著右側樹叢掩映下若隱若現的一座白色尖塔介紹說,那裡是瘦西湖的一個景觀,名曰“白塔”並介紹說是乾隆下江南之際,盪舟瘦西湖上,觀賞了五亭橋玉立湖中的景緻,隨口道出:“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這兒看起來和北海的瓊島春陰像極了”,沒想到鹽商們聞言,連夜用鹽包堆起一座白塔邀寵。看來,古代之人不乏取悅皇帝之輩,當然也表明鹽商們富甲天下揮金如土的奢靡。隨後導遊帶著大家攀援而上觀賞白塔,我感覺有點累,便詢問他們會在觀賞白塔後返回後,慢慢的沿著石階走上剛才遠處眺望的橋廊歇息。

上了橋廊才發現此橋有五座小亭,且每座小亭的下方均有橋洞,原來是一座構思巧妙的五亭相連的建築。挺拔秀麗的風亭,形同五朵冉冉出水的蓮花,對應的“五亭橋”之名倒也妥帖。難怪遠眺之時,會有那麼壯麗秀美的韻致。坐在風亭中,微風沿著湖面吹來,頓時將滿身的汗水瞬間掃蕩,一時間倍感通體涼爽、愜意非凡!

一根菸抽完後,便見剛才登塔的老師們已經上了五亭橋,便起身跟著他們一起穿亭而過的繼續前行。下了五亭橋後,由開始的沿湖右側,變為沿左側前行,此時的景色又有了另一番韻味。

巧的是剛才分頭行動的幾路人馬,此時會合成一路人馬了。大家戲稱,中央紅軍回合了。說笑間大家紛紛的站在湖邊合影,雖然背對著陽光,臉部不是很敞亮,可是難得的機會,誰也不願意放棄。

最有意思的是青年報總編,也是小說家的王唯銘先生,舉著那架據他說是兩千多萬畫素的高檔相機,熱情的給大家拍攝著。他不但熱情,拍攝照片的姿勢也是形式多樣、不斷變換。時而騎馬蹲襠、時而單腿騰挪、時爾大跨弓步……並伴隨著詼諧的解說語言,惹得大家開懷大笑。簡單的留影場面,一下子呈現出祥和、溫暖、喜慶、歡悅的氣氛。文人在一起就是好,人人都是出口成章、妙語連珠、詼諧幽默、談笑風生。聚在一起,再沉悶的氣氛都能活躍起來,更別說漫步瘦西湖的怡人景緻之下,原本就十分歡悅的氛圍豈不是愈發錦上添花了?

不覺間已走了兩個多小時了,大家都略感到有些累有些渴了,於是便四處尋找茶室準備小憩。沒想到,轉悠來轉悠去,只見賣飲料的卻不見茶室。此時,原本還浩浩蕩蕩的大部隊,一下子分散成了好幾撥兒。

我懶得去轉悠了,便尋得一處休憩之處坐了下來。同行的還有兩個女作家,她們也不願意再走了,於是,我們便邊休息邊說話的隨意閒聊了起來。不知道怎麼,大家聊起了孩子,她們倆的手機裡都有女兒的照片,情致之處都翻找了出來讓我看。看著那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兒,我真的很感

嘆歲月不饒人的殘酷,過去我們都有過燦爛的.童真時代,但隨著歲月的磨礪,已經是昨日黃花了。忽然間,我想起論語裡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間真的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人生世事變換也是稍縱即逝,我是不是也該惜時奮進才是啊!

……

瘦西湖之遊雖然短暫,然留下的印象卻是十分深刻的。與杭州的西湖相比,瘦西湖的景色更加怡人,有融南秀北雄為一體的神韻,並呈現“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獨特。樓臺亭閣、小橋橫跨以及名園勝蹟的分佈上,也是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兩岸上均勻佈設。如果說西湖是一幅赫然在目的水墨丹青,瘦西湖則是一幅漸次展開的寫意。前者大氣恢弘中透著天堂繁華的濃豔,後者是靈秀纖細中盡顯小家碧玉的玲瓏。

過去有人曾說:‘去了黃山不看山,去了西湖不看湖’,然我卻認為,每座山都有每座山的不同韻致,每個湖都有每個湖的迥異特色。我看了瘦西湖便覺得不枉此行,畢竟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景緻,給人的印象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