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步行鼓浪嶼散文隨筆

去廈門是必遊鼓浪嶼的。鼓浪嶼是個小島,方圓僅一公里,在廈門市區西北的海面上,乘半個小時的輪渡才到,有些不方便。我想,怎麼不建一座跨海大橋呢?

步行鼓浪嶼散文隨筆

說鼓浪嶼是“海上公園”,是“四季如春”,不是過譽之詞。登上岸,那映入眼簾的綠樹紅花,那行人的輕裝衣著,很容易使人忘記這是一個初冬的時節,還以為是在陽春三月。

先去日光巖。日光巖是鼓浪嶼的最高處,想必與家鄉的狼山差不多高,但沒有纜車。我只好沿著彎曲的小徑,陡峭的石階,緩步攀登。我看到一尊老式的大炮,說是當年鄭成功抗擊外敵時留下來的。如果有了纜車的話,這炮也許就不能看到了,更不會細看那光亮的炮身,去疑惑它是不是仿造的。其實,仿造不仿造並不要緊,鄭成功在此有過浴血奮戰那是千真萬確的。站在頂峰,憑欄遠望,山腰間怪石樹木之中,不是隱約可見那“水操臺”、“鄭成功紀念館”麼?

下了山來,隨人群去看了海洋水族館,逛了海鮮魚市,我如置身南黃海,回到我的縣城。這裡雖是南國,風情與如東迥異,但那海味真的如家鄉一樣的濃烈。又去看鳥族館。這兒的鳥族館與別的地方不大相同,不只是場館極大,有山,有水,有樹,更主要的是鳥不分居,頂篷之下,都能自由飛翔。聽著那悅耳的鳴叫,我彷彿又走進家鄉三十多年前的千畝大草蕩啊!

走出鳥族館,我隨意漫步在大街小巷。我不光顧琳琅滿目的貨物,不注意光怪陸離的廣告,不搭理緊追不捨的倒賣小販,我很有興趣地看那沿路有著古老歐美風情、錯落有致的建築,還有栽在它們旁邊的'三角梅、桉樹、木瓜樹以及爬在屋頂牆壁的青藤。我無緣出國,更談不上能去歐美,這兒是不是一個微型的西歐北美呢?走在這我自以為的“歐美”之地,忽然發現,怎麼沒有一輛汽車或摩托,就是自行車也很少見。福建的朋友告訴我,鼓浪嶼沒車是無奈,跨海少橋,車如何開得進?街又是依山而建,高高低低,車又如何開得了?

沒了車的擁擠,沒了車的喧鬧,遊人如我,總是輕鬆自如,不慌不忙。這樣就能很清楚地聽別人說話,自己也用不著大聲。我有意地和一個店主交談。店主是一位老太太。老太太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我讓她說幾句當地話。她笑了,一開口,我什麼也聽不懂。但從她的口型、語氣和表情,我能揣摩出她的友好。那聲音如同鳥叫。所以有人戲說,閩南話是鳥語,聽不懂,但卻是很好聽的,別有韻味的。

行至筆山路,這裡遊客稀少,居家漸多。我聽到了琴聲,目光四顧,緩步尋找,琴聲是從哪間居室的後窗傳出來的?這是鋼琴的聲音。在這之前,我已知道,鼓浪嶼是中國的鋼琴之鄉,走出過周淑安、許斐星、殷承宗等著名鋼琴演奏家。這是一個音樂之島,沒有鋼琴的家庭是很少見的,不會彈鋼琴的人也是很少的。可惜我不懂音樂,尤其不懂西洋音樂。我不知道現在彈奏的是柴可夫斯基,還是貝多芬?這琴聲時而如海嘯激越,時而如細雨舒緩。倏然,我聽到了四周響起的急遽的琴聲,同時也感到了一陣疾雨襲來。啊,那混和在一起的琴聲和雨聲是何等的壯闊,何等的美妙呀!

雨來得驟然,去得迅速。街上有些溼潤,少有水塘。雨停了,琴聲依舊。我走了很遠,耳邊還有琴聲縈繞,且越來越響亮,越來越反覆。我環顧四周,尋找源頭。福建的朋友不解。我說了。他笑:“快到海邊了,海在漲潮,海水在拍岸,鼓浪嶼的鼓聲洞響了!你聽,那聲音多麼像在擂鼓啊!”

我們坐著輪渡回去。潮已退,海也靜,那鼓聲猶在耳邊。還要半個鐘頭才能到達廈門市區。這半個鐘頭,我一直在目送漸漸遠去的鼓浪嶼。我想,這裡是不能建跨海大橋的,沒有橋,就沒有車來。這是鼓浪嶼的幸運。有車的方便,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