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逝去的年味散文

今年除夕不放假,初八上班。

逝去的年味散文

初八早晨,雖然新年未完,但大家還是按時到班,因為長假後第一天總得防著有人可能來檢查,雖然幾乎沒有人來查,卻總得防著,被抓住了不是鬧著玩的。

街上雖然還到處年味十足,老年活動隊的龍燈、舞蹈和鑼鼓聲還在街上不時出現,但我們的假卻的確是完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工作後過年便慢慢淡了,過年對於我們來說除了奔波在歸家的中,除了不用上班,可以晚睡晚起外,別的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對吃的企盼與喜悅更不會有了。於是常常懷念以前過年的日子,懷念那個小村莊平淡卻又熱鬧的年味。

那時候我們是盼過年的,盼過年的原因是因為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肉,可以不做作業,不扯豬草,可以不煮飯不洗碗,可以盡情的玩,盡情地吃。不知道現在的小孩子還盼過年不,也不知道他們盼過年的原因是什麼,但有時很懷念曾經那種對過年很簡單的期盼。

過年前我們總會扯很多豬草以備豬過年的時候吃,那樣我們便可以放心的玩,而過年前總會用竹條綁也一個雞毛撣的樣子把房頂牆上的灰塵和蜘蛛網清理乾淨,而我們總會幫忙把屋裡屋外,房前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甚至連屋外的竹林也打掃得乾乾淨淨,現在想起那種乾淨就讓人懷念,懷念那時候對那種乾淨滿意的簡單的心境。過年前先是盼姐姐回家,然後便是盼爸爸,如果奶奶還在兩個姑姑家的話,過年前也要接回家的。過年前大家都要準備醪糟、豆豉還有湯圓粉之類的。媽媽一直對這些不是很在行,每年都是奶奶守在旁邊教媽媽怎麼做。一直記得除夕晚上我們點著煤油燈去別人家舂湯圓芯子好,芝麻和花生要先炒好炒脆,然後舂碎後裝在碗裡,再把黃糖舂軟後把舂碎的花生芝麻放在一起再舂,讓它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就算大功告成了,想著都覺得香,邊舂還邊偷偷往嘴裡塞。

臘月二十九晚上媽媽會把第二天要穿的新衣服新鞋子給我們,並且一再囑咐我們第二天要早起,一起包湯圓。那時候的.鞋子都是媽媽做的布鞋,有時為了漂亮還會在鞋子邊鑲上白色的邊,衣服也都是年前去街上買布再找縫紉店定製的,沒有樣式,沒有花樣,但卻還是非常渴望穿新衣服,有時候晚上還會穿著新鞋睡覺,許多年後總會懷念那種單純的企盼。

除夕早晨總會被媽媽早早地叫起來,放一掛鞭炮,然後包湯圓,下鍋,而總會在湯圓裡包上一分或者兩分的硬幣,誰不小心吃上了便會有好運的。常常是三哥坐著往灶門添柴米,媽媽在灶上下湯圓,有時爸爸也會來幫助,但多數時候他是泡杯茶滿意地在院子裡轉。當湯圓在沸騰的開水裡浮起的時候,便閉火吃湯圓了,那時候總會吃上十來顆湯圓,記憶中好象每次都是三哥吃得最多,至於硬幣到底誰吃上也沒什麼印象。其實爸爸是不怎麼吃湯圓的,常常給他煮醪糟蛋,奶奶不能吃太多湯圓,也是吃醪糟蛋,但總會對湯圓評價一番,是硬還是軟。她說如果糯米多放些,湯圓粉子就會軟些,就會好吃些,通常是一半大米,一半糯米合著。不過由於糯米貴些,媽媽總是拿去賣了,常常是放的大米居多,所以每年的湯圓粉子都偏硬。

早飯後爸爸、媽媽便開始準備午飯,那時候會煮很多肉啊,菜啊飯的以備大年七年級吃,據說那樣表示能豐收。而我們便與小夥伴一起去玩,大家最愛去的是成群結隊去李家溝水庫,每到過年,那裡會是最熱鬧的地方,當然那時候是沒有相機的,所以不會留下圖片記憶。而午飯後村裡的女人們會一起出去走,或者大家去這家坐坐,那家站站,一起擺談,去的那家便會煮醪糟湯圓或者蛋給大家吃,還會拿出瓜子花生糖果給大家吃,那種熱鬧與純樸相信再也回不去,再也不會有了。而村裡的男人們便會聚在一起打牌,那時候的村子是那樣的熱鬧,而一直記得那時候爸爸去打牌,媽媽總會不高興,會吵。

年夜飯後小夥伴便會來我們家看電視,國小六年級之前村子裡只有我們家有電視,女人們依然在聚在某家擺龍門陣,而男人們好象還會繼續打牌。當然我記不得沒有電視那會兒的除夕夜大家會做什麼。記憶裡到了七年級零點的時候,每家都會放一掛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當然那時候不會像現在那樣放各種的花炮,但年味與人情味卻比現在要濃得多。大年七年級更是要早起的,因為早起表示一年都會早起,上學不會遲到的。八年級開始,大家便開始走親戚拜年了,嫁出去的女兒是一定要回孃家的,媽媽那邊是沒有什麼親戚可走的,但因為奶奶還在,兩個姑姑帶著家人總會來看望奶奶的,那時候感覺比過年還熱鬧,於是總會輪著在我家和二爸家吃飯,那時候奶奶的臉上是幸福的。

說到過年,總會說到奶奶的。我知道奶奶晚年生活是不幸的,但我也知道她是寬容的。過年,奶奶也是輪著在我們家和二爸過的,如果除夕在二爸家,七年級便在我們家,那時候我們總會歡天喜地地把奶奶接我們家,吃飯的時候高興地給奶奶夾菜。許多年後我還是懷念有奶奶在的那些春節。除夕那天要去給逝去的親人上墳,奶奶總會叮囑三哥記住先人們墳的位子,記憶裡好象奶奶也跟著我們去上過墳,但最多的還是三哥在那裡放鞭炮。上到爺爺墳那裡的時候總會看看旁邊的墳,因為那是為奶奶準備的。許多年後奶奶去世了,過年我們依然會去上墳,只是給奶奶上墳的時候心裡總會黯然傷悲。工作幾年後有時過年不回去了,但總會打電話問三哥給奶奶上墳沒有,回答總是上了,心裡便會釋然很多,也許對奶奶的思念只能在上墳上有所緩減吧。

一般到了初五六,不幹活的年便差不多完了,如果只玩不幹活,媽媽會說,如果不做作業姐姐會說,而飯菜也不會那麼豐富了,年差不多就完了,但年味會持續到大年十五元宵節後。記得那時候我們曾經跟著鄰居家的外公晚上跑到幾公里的街上去看電影還是花燈,已經記不清具體了,但卻記總得那個熱鬧的擁擠的晚上。

而學也在正月十五以後開了,之前總會努力趕完假期作業。

如年依然會在每年如期到來,但卻總是覺得時間太短,來回總是匆匆,而那種累更是難免的,而曾經那種年味以及對年的企盼已經不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