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作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三年級作文/列表

【熱門】三年級孩子作文合集五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孩子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三年級孩子作文合集五篇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1

正午的陽光溫暖而芳香,手指在書頁上一點一點地撫摸,寫字的人很用力,過了很久,撫摸起來還能觸控到鉛筆留下的細微的印痕。我回憶著,晚上,那個小小的孩子安靜地坐著,眼睛亮亮的,眼睫毛微微地顫動,燈光在他臉上、身上塗上柔和的光暈。他小小的手用力地握著鉛筆,用力地在書的留白處寫下文字在自己心裡激起的盪漾

“小豆豆多麼幸福,上午把課學完了,下午就去散步。”他一定很羨慕小豆豆。他也想半天上課,半天散步,那樣,就沒有孩子不喜歡學校了。

“多簡單的校歌呀。”的確很簡單,“巴學園,巴學園,巴學園。”讀到這裡的`時候,他忍不住笑,哼唱著,並且,用各種調子。

“我叫殷懿良,懿是好,良是善良、美好。我還有個小名叫西西。”這是讀完小豆豆名字的由來後他寫下了自己名字的由來。寫的時候很開心,他覺得自己的名字真好,是爺爺起的,有著美好的祝福。更好的是,西西這個小名在他自己起的。

“游泳真快樂,我想去游泳。”小豆豆多幸福啊,校長先生會帶著他們游泳!他真失落,因為媽媽從來不讓他去游泳,因為太危險。

··· ···

鉛筆字大大的,方方正正的。這是什麼時候寫下的呢?讓我想想。應該是國小二年級的時候。現在,他已經上七年級了,是國中生啦!他幾乎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在《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上留下了什麼。可是,我記得。我不止一次地撫摸這些字,感受微小的粗糙感,回憶起那個小小的孩子,心裡一團柔軟。

真好,我曾經和孩子一起讀過這本書,曾經看著他一筆一畫地寫批註。

真好,我曾經和孩子一起閱讀那些有趣的故事,一起表演。我演過狐狸,演過青蛙,他演過烏鴉,演過小烏龜··· ···

和孩子一起,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我和他一起去郊遊。我騎著自行車,後座上坐著一個漸漸長大的孩子。我們去佛爺嶺公園,他可以在沙灘上壘出城堡,挖出護城河;我們去大壩,走過長長的水庫大壩,走進山腰上的“禹王洞”;我們沿湖漫行,讓柳絲從頭頂拂過,有時停下來摘幾朵野花,有時坐在水邊聽波浪低吟淺唱,最快樂的是順著長長的坡一直向前,速度那麼快,可以聽到風從耳邊快速地向後吹過,像飛一樣;我們一起去爬山,爬到山頂流了一身汗,爬上樹,坐在樹杈間,看著遠方,感覺多麼奇妙;我們在晚上出去沿著湖邊散步,聽他一路說個不停;我們會在晴朗而舒服的晚上去看星星,看斗轉星移,我們一起尋找北極星,一起尋找獵人腰間那三顆閃亮的寶石;我們會一起去小河裡捉螃蟹,一起去捉螢火蟲,讓它為我們照亮回家的路······

我多麼慶幸,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和孩子一起。謝謝孩子,給了我如此多的幸福回憶。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2

正在“揮毫”——練毛筆字,突然一個一釐米長的蟲子從紙上慢慢地爬過,我被突如其來的`蟲子嚇了一大跳,像被火燎似的蹦了起來,“哇”地大叫一聲便開始號啕大哭。

外公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急忙衝到我身邊問:“怎麼啦?怎麼啦?”

我抹著一大把眼淚結結巴巴地說:“蟲!蟲!”

外公一看就笑了:“這麼個蟲子啊,不知道從哪裡飛來的。”說著就用餐巾紙一下捏住了。

我依舊心慌慌淚汪汪,外公說:“沒事了,沒事了,這種甲蟲不要緊的,人家還當寵物養呢。”

我對外公的笑話一點沒興趣,就這樣足足哭了有五分鐘。

晚上,電視裡播出了“懸在空中的餐廳”新聞,外公問我:“在半空中就餐你怕不怕?”

我說:“不怕。”

外公接著說:“下午一個小蟲蟲就把你嚇得要死,懸在半空中就餐倒不怕了。”

我說:“女孩子就是這樣嘛。”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3

又是無聊的一天,又是同爸爸和姐姐去吃飯,不過這次的'食物卻很美味。不過姐姐卻變的羅嗦了很多呢。吃晚飯我們就準備回家,可是爸爸說吃晚飯走走路的好,所以我們只好同爸爸一起走回家。不過姐姐到很無所謂,她戴著MP3呢,還哼這小曲。可把我給急壞了。姐姐有歌聽,我呢?我使勁拉著姐姐說,姐……給我也聽聽麼……姐姐笑了笑這個小孩子家聽不懂的。我眨了眨眼,姐姐,你不是小孩麼?姐姐瞥了我一眼,我們都不過兒童節了,肯定不是小孩了啊……真是的。

不過兒童節就是大人了,真好。走著走著我忽然覺得腿被毛茸茸的東西蹭了一下,我一看,哇,小狗。我指給姐姐看,姐姐笑了笑,什麼啊,一個狗都這樣,呵呵,不愧是小孩啊。我蹲下來摸了摸小狗,啊,小狗的毛毛真軟,嘿嘿。姐姐連看都沒看就跨了過去。

姐姐不是小孩子了?

是麼?姐姐我覺得……你錯了。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4

我叫劉睿佳,今年9歲,在河南省實驗中學思達外國語國小上學。我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有一次我把家裡的`花盆打破了,媽媽問我:是誰打破了花盆?我說:對不起媽媽,我玩的時候不小心把花盆打破了。媽媽並沒有吵我而是摸摸我的頭,然後就去做飯了。我很難過,也覺得很奇怪。還有一次我把鐘錶上的一根指標撥掉了,我主動向媽媽承認了錯誤,媽媽給錶店打了電話讓他們來修表。媽媽對我說:雖然你犯了錯誤,但只要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聽了這些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對媽媽說:放心吧媽媽,我會繼續做好孩子的。還有一次,我踢球的時候不小心把玻璃踢破了,我還是像以前一樣,主動承認了錯誤,這一次媽媽也沒有吵我。

我決心以後要注意不再犯錯誤了,重要的是還要做一個誠實、大膽、勇敢、可愛的陽光少年!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5

在講課前,我們先來分享兩位媽媽的喜報:

濟南-翔媽:孩子在學校春燕杯作文大賽獲得一等獎。

北京-依依媽媽:彙報一下,週末帶女兒親子的作文,得到優+3星,還在班上讀了好句子。呵呵,我之前要求孩子天天寫一篇日記,但是效果不好,後來跟著老師學,我發現自己放手太早,要求太高。

特別要說明的是:北京-依依媽,入群聽課可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觀念轉得很快。觀念轉得快,行動就快。還是那句話“知行合一”,知而不行,等於不知。知行合一的“知”,是要真明白、真相信。不是簡單地停留在腦子裡明白。腦子裡明白了,但沒有轉化為行動,最多是個知識,而非知“道”。

群裡有媽媽常問:怎麼辦?怎麼辦?回答是:先“親”起來,先行起來,先做起來。如果不做起來,不行起來,不“親”起來,一堆問題在腦子裡打轉轉,還是於事無補。當下我們的教育光講“知”,不講“行”,這是有害的。我們在《作文,多大點事兒—基礎篇》裡講過,媽媽進步一小步,就是孩子成長的一大步,希望更多的媽媽,像依依媽一樣,真正轉變思想,行動起來。

下面,我們就進入到正文,先來晒一下孩子的作文,也是一個喜報:

媽媽感言:我是21群江蘇—小小QQ糖。這篇《我的媽媽》是孩子送給我的“三八”節禮物,正好小記者網站有徵文活動,於是就投稿,沒想到就上報了。能結識非常老師和群裡的這些媽媽們,是我的慶幸,我從中受益匪淺,孩子也從中受益。非常老師的書,則是孩子最愛看的作文書,謝謝非常老師無私的付出,看著孩子一點一點的進步,心中無比高興!

我們再來看一下,孩子的原文:

伴隨著三月的到來,三八婦女節也隨之即將來臨,這是媽媽們的節日。今年我送媽媽什麼小禮物呢。對了,就要媽媽您看看,我筆下的您,我心目中的您吧。

媽媽不高的個子,一頭烏黑的披肩捲髮,國字臉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脣,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

媽媽是我的“健康小衛士”。每當我的身體出現一點小狀況,媽媽總會第一時間為我採取措施,結合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把病毒扼殺在搖籃裡。有時病毒來勢洶洶,我身體的安全防護大軍全軍覆滅,媽媽這時就只能求救醫生這一“防毒大師”了,送我去醫院接受醫生的治療。看到我健健康康的,媽媽就喜笑顏開。

媽媽又是我的“唐玄奘”。每天上學前,媽媽總會問:“今天有什麼東西要帶嗎?”每天臨睡前,媽媽總會不厭其煩地問:“該做的作業都做了嗎?該準備的學習用具準備好了嗎?”……考試前,媽媽又要嘮叨了,“記得寫名字、看清題意,不要急於答題,做完要檢查”……媽媽的嘮叨像唐僧唸經,但正因為媽媽的嘮叨,我才能一次次高質量地完成老師留的作業,一次次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一切都離不開我的“唐玄奘”。

媽媽還是一個“大偵探”。電腦遊戲的魅力是無窮大的,可我的眼睛又不爭氣,媽媽嚴格控制我的上網時間。有時,我總想趁媽媽不在家,多玩一會兒。一次,做完作業以後,我就上網玩遊戲,在媽媽回來之前,我就把能看見的蛛絲馬跡都毀滅了,可是媽媽還是知道了。原來媽媽在瀏覽歷史中發現了。第二次,我吸取上次教訓,把瀏覽歷史上的記錄都刪除了,我暗暗地想:“嘿嘿,看媽媽這次怎麼發現。”可是我的如意算盤又打錯了,還是被媽媽察覺了,媽媽說:“我摸了摸電腦,發現電腦是熱的喲,還有從你的神情,說話言語中,我就能得知。”哎,誰叫我做賊心虛呢,還是逃不過媽媽的“火眼金晴”。

這就是我的“健康小衛士”,我的“唐玄奘”,我的“大偵探”,我那可愛可親的媽媽。

這是一個三年級孩子寫的作文。初步統計一下,大約七百五十個字。從媽媽的感言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媽媽是21群的。想必聽課有半年之久了,孩子能有這樣的進步,離不開媽媽的堅持。昨天有新進群的媽媽在問:親子作文,輔導孩子會不會讓孩子有依賴性啊?想必這位媽媽的感言與孩子的進步,能回答親子作文會不會讓孩子有依賴性的問題。

剛才,我們還收到一位爸爸的感言:

廣州-晴爸:喔,我家妹子也是全班上評讀,謝謝非常老師。大半年前買的書,實操只是給孩子講解了前面的對稱,已收到好的效果,昨天加的群,今後會抓緊些。

還有一位媽媽的感言:

山東-悅悅媽:這個群“不好”,剛加入時是“好好學習,天天上當”,現在成了“好好學習,天天上癮”,每天不看,像少了點啥。

實在的講,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孩子是不是懶,要擔心的是在這裡學習的媽媽、爸爸懶。

下面,我們來具體講評一下全文。

第一,本文的第一個大特點就是:帶帽、穿衣、套鞋。什麼叫帽?帽有什麼作用?帽子——說白了,就是一個段落的主題。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題。同理,一個段落也只能有一個主題。什麼叫主題?說白了,就是您想表達的東西,就是您最想告訴別人的東西。帽子是主題,帽子也是提綱。

我們在《作文,多大點事兒-基礎篇》中,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個人出門約會,最先收拾打扮的是什麼?是頭。所以這個頭也好,這個帽子也好,是第一位的,是起領導作用的。帽子定好了,主題明確了,再用衣服來配,衣服配好了,再配上一雙合適的鞋。“帽衣鞋”是一個整體,而帽子是標準、是起點。要想保證作文不散不亂,帽子不能少。( )

在我們的書裡,每一篇講評文的後面,都有一個思維導圖。這個思維導圖就是帽子的圖形化。所以我們再確認一下,帽子是主題,也是提綱,也是思維導圖。這三樣東西是一體的,只是表現的形式不一樣罷了。我們常講“段落沒有帽,送您當被告”。這句話似乎讓人有些不理解。如果我們講“寫作要有提綱”這句話,似乎有些人就理解了;我們再講“寫作要有思路”,這句話恐怕反對的人不多。其實“帽子”就是提綱的具體表現,是思路的具體表現。

我們在《基礎篇》中講道,對稱有四個表現:對稱詞、對稱句、對稱塊、對稱段。什麼叫對稱?對稱就是角度,就是從不同的方面來寫一個東西。在本文中小作者重點是以三個對稱段的形式來寫媽媽的。這三個對稱段就有了三個對稱的帽子:“健康小衛士”、“唐玄奘”、“大偵探”。用三個對稱段來寫媽媽,帽子也好,對稱也好,這是本文的第一個大特點。

第二個特點,就是本文中運用了“移花接木、張冠李‘代’”的技法。媽媽不是媽媽了,媽媽變成了“小衛士”,變成了“唐玄奘”,變成了“大偵探”。這個技法我們在《提高篇》第七章有系統的介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移花接木的“花”與”木”,總要有一定的相關性,才能有“移”的可能;張冠李戴,姓張的與姓李的,如果不認識,就把帽子戴來戴去,那是要吃官司的。就好比這兩天深圳發生的一起撞車案,真正的肇事者跑了,讓一個不相干的人來戴這個帽子,網路流行語,叫頂包——這會讓明白的人貽笑大方的。

我們回到正文上來。總體上講,借代要有相關性。從本文中媽媽是:衛士媽媽、唐僧媽媽、偵探女菠蘿(波羅)。這些都是與媽媽的性格行為有相關性的。這是本文的第二個特點,小作者的這一個寫作特點,讓本文增加了許多的趣味。

當然,第三個特點,不太容易為大家所發現,那就是前後文的呼應。在原文中小作者寫到了媽媽的樣貌,分別寫道:國字臉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脣,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這是一個總體上、形象上的描寫。那麼我們後面看到的對稱段中,媽媽像“偵探”一樣的火眼金睛,還有媽媽像“唐僧”一樣的“噼哩啪啦”,都在有意無意地呼應了這個形象。前後文的呼應,讓全文的總體線路、思路保持了一貫性。這就體現了作文的不散不亂、不拉不扯、不離不碎。所以我們要講:不誇不行!總的來說,孩子確實寫得很好。

我們的點評提升,並不是否認孩子的成就。點評提升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看到,技法運用的背後所展現出來的變化。

先來看第一段:

伴隨著三月的.到來,三八婦女節也隨之即將來臨,這是媽媽們的節日。今年我送媽媽什麼小禮物呢。對了,就要媽媽您看看,我筆下的您,我心目中的您吧。

剛才也看到了,孩子在刊物上的作文,編輯把這一段刪除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一段寫的是作文的背景、目的,這與我的“媽媽”這個主題的關聯度並不是很高,所以,刪去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小作者好不容易寫出百把十個字,痛下殺手於心不忍。我們可以簡單處理一下,把這一段當成是一個題記來處理:

三八節來臨之際,用我筆下的您,表達我心中的您,算是我在媽媽節日時,送給您的小禮物——題記。

我們來看第一個自然段,媽媽的樣貌:

媽媽不高的個子,一頭烏黑的披肩捲髮,國字臉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脣,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

我們可以本著為主題服務,有詳有略的原則來調整:

媽媽個子不高,一頭烏黑的披肩捲髮,永遠透著精幹利落。媽媽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好像風吹草動、蛛絲螞跡,都逃不過她的雙眼。她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響個不停。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家長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

在點評文中,我們刪掉了一些與後面的呼應無關的樣貌,這樣也是為了把作文的一條線路表達得更清楚。所以,我們就把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去掉,這是要補充的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在點評文中,增加了一句話:她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響個不停。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家長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一是為了體現,有詳有略,突出媽媽的語言,二也是一個借代的技法。

我們在《提高篇》中介紹過,借代的技法,最常用的是“先喻後借”。我們再把這個“喻”借過來,用來代替媽媽的講話。所以就有了: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家長群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在本文中“那個放鞭炮的”並不是確切的指放鞭炮,而是借過來指媽媽講話“噼哩啪啦”。這樣一喻一借,一借一代,就有了趣味。

今天上午我們就講到這裡,下午再講,謝謝大家!

TAG標籤:三年級 五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