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作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八年級作文/列表

《民主主義與教育》八年級讀後感(精選6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主主義與教育》八年級讀後感(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主主義與教育》八年級讀後感(精選6篇)

  《民主主義與教育》八年級讀後感 篇1

“在做中學”是《民主主義與教育》的核心理念。

西方學者稱柏拉圖的《理想國》、盧梭的《愛彌兒》和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是三部不朽的教育名著。《民主主義與教育》是一部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而又極其深刻的名作,經由它,杜威的哲學思想在教育思想體系中得以最完美的體現。可以說,《民主主義與教育》是杜威結合當時美國教育的實際情況和自己多年的教育實踐經驗的集大成之作。時至今日,它仍不失為一部教育哲學的經典作品,被譽為“理解近百年來美國以及眾多國家教育演進的鑰匙”。

“在做中學”,可以說是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書的核心理念,也是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和他的教育理論的一個核心內容。如果把《民主主義與教育》這部著作比作一條價值連城的珍珠項鍊,杜威從不同方面所論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就是那一顆顆圓潤、璀璨的珍珠,每一顆都閃爍著獨特的智慧光芒。而“在做中學”這一理念,就像一根金線,串起了那一顆顆珍珠。正是有了“在做中學”,《民主主義與教育》才真正成為一部教育經典。

杜威本人用他的一生來實踐著“在做中學”這一理念:從1884年他在密執安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任教到1930年從哥倫比亞大學退休,在這近50年的任教生涯中,杜威通過“實踐—反思—理論—實踐”這一持續的迴圈過程,不斷地豐富他的教育理論,最終成就了《民主主義與教育》這部不朽的教育著作。把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並積極應用到教育過程中去,恰好體現了這位教育理論家、教育實踐家的獨特之處。我想,如果沒有這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民主主義與教育》。這難道不是“在做中學”這一理念在杜威本人身上最完美的體現嗎?

“在做中學”,也就是在“經驗”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那麼,什麼是經驗呢?杜威說:“經驗包含一個主動的因素和一個被動的因素,這兩個因素以特有形式結合著。在主動的方面,經驗就是嘗試;在被動的方面,經驗就是承受結果……把經驗的主動行動的一面和被動的一面割裂開來,就會破壞經驗的極其重要的意義。思維便是準確地審慎地把所做的事和它的結果聯結起來。”

  《民主主義與教育》八年級讀後感 篇2

要談教育哲學,首先得明確什麼是教育哲學,哲學以最簡潔最基本的形式來描述這個世界,延伸到教育哲學即以最基礎的方式來思考整個教育世界,然而,為什麼需要教育哲學,如果沒有教育哲學,人們就不會思考人類的教育事業,只需人云亦云,趕時髦或不求改進,教育哲學就是要讓知其所以然,並指導人們去實行不盲從、不演習習慣的教育(杜威在華教育演講)。

杜威教育哲學社會基礎是民主社會,在民主社會中,資源是共享的、開放的,每個人有均等的教育機會。他教育哲學的精要是實用主義,批判傳統教育中學科與生活斷絕聯絡,導致社會與學校分離,最終導致社會的不公平,這恰好與杜威主張從做中學,從做中獲得快樂和知識,讓兒童熱愛學習和生活,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我非常贊同杜威關於“做中學”的觀點,並不是說任何事情都要親身經歷,但若能促進其學習的發生,“做”一下又何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更喜歡遊戲或活動,在遊戲活動中他們學得更快,並且能將所學運用到生活中去,緊密地與生活相結合。關鍵是這樣的教學方法適合什麼階段的學生,以及活動或遊戲的方式。我認為在初級教育階段,應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一些實用的知識,這樣即使有的學生就此輟學,也不至於與社會脫節;而在中等教育階段應該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獨立判斷能力;高等教育的責任應培養具有社會責任的人,更加聯絡實際來教授一些理論知識,同時這些理論知識又能回到實際中,對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或方案。每個階段活動的內容和方式都是不同的,我們不能要求兒童在還沒有懂得這個社會的狀況前,就去研究政治,這是荒唐可笑的。

杜威的實用主義或經驗主義我理解為生活主義,中國的成語叫“學以致用”,一種知識學習瞭如果沒有實際的用處,只能作為炫耀或顯示地位的東西,這種教育是極其失敗的。現今中國的大學教育,文科專業學習的知識與現實脫節,理工科專業學的知識遠遠落伍於現今的科學發展,這樣的教育有何用處?

可是要讓學習的知識與生活實際合拍,談何容易。首先,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惡習:學而優則仕,學習有了一層功利性的色彩,而不是為了個人價值的實現。其次,中國的政策制定者與實際生活的分離,教育改革只侷限於教材不斷頻繁地變換,而沒有觸及實質性的東西——教育理念。最後,要關注的是教育一線的工作者,我們的教師,他們思想的轉變直接影響到祖國花朵的培養方式。

  《民主主義與教育》八年級讀後感 篇3

20世紀前半葉重要的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在教育方面的論著很多,其中《民主主義與教育》全面地闡述了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結合多年來的教育實踐,我對其提出的一些觀點有了更深刻理解。

杜威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具體操作能力,培養有創造精神和實際工作能力的人。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誘發”、“引出”學生的積極性。不應該“把教學看作把知識灌進等待裝載的心理的和道德的洞穴中去填補這個缺陷的方法”。教育是受教育者的社會化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心理學的,一個是社會學的,兩方面不能偏廢,教育的起點和素材是本能和能力,必須誘導和發展學生的這種本能和能力。杜威認為,人的種種能力是天賦的種種生動的趨向運用某種材料所形成的。

因此,為要發展學生的操作、思維等能力,就應事先決定好讓學生接觸什麼材料,而“選擇材料必須採取社會的標準”。顯然,杜威所要求的是:學生手腦並用地從事社會性的主動作業,智力的發展和知識的獲得乃是自然而來的結果。他企圖以此調合過去那種只重知識或只重智力的分歧,這是值得注意的。另外在智力的發展中,杜威尤其注意思維能力的培養。他認為:“就學生的心智而論……學校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養學生思維的能力……”為此,他十分注重為學生創設能夠引起問題從而激發思維的情境。過去,教育界對杜威提出的從問題出發的五步教學法多有批評,但後來有人認為:“實用主義者所提倡的實驗——探索方法,也有值得肯定之處。”今天,教育界在深入研究的問題——發現教學模式正是受其啟發而倡導的。

杜威無論是在其教育思想還是後來所創立的學校裡,都是堅定不移地推行他的新型教材——“活動作業課程”的。杜威對於課程的看法有兩個基本觀點;一個是他認為工業革命以來知識積累很快,學生根本不可能在學校裡將所有知識學完,因而學校應改變課程,“教學生從宇宙本身求學問。”二是為把各階層的學生訓練成合格的公民,那就一定要給他們教育。“以機會均等為理想的民主主義,要求一種教育,這種教育要把學問和社會應用、理論和實際、工作和對於所做工作的意義的認識,從頭就融為一爐,並且大家都一樣。”基於這兩點認識,杜威很注意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要來安排教材。他認為“教育上的教材首先由供給現在社會生活內容的種種意義所構成”,由於社會生活發展得更為複雜,因此對這些材料要加以特別的表述和組織。

從教師的觀點來看,學校中的各種課程代表著許多工作的資源和可以利用的資本。但是,這些課程遠離學生的經驗這也是事實,所以學生的教材和成人的教材即書本中的教材是不一致的,也不能一致。“成人的材料是學生的材料的可能性,而不是學生的材料的現狀。成人的材料直接成為專家和教師活動的一部分,而不成為初學者和學生的活動的一部分。”在使用課本時所造成的大多數錯誤的根源就在於沒有牢記教師和學生的不同觀念所產生的教材的區別。

為此,他擬定了一套遊戲和工作相結合的,即以社會性的作業為中心的教材。在他所創立的芝加哥實驗學校(1896年)裡的課程便是如此,在那裡,“作業”是一箇中心概念。杜威說:“主動作業這個名詞,既包括工作,又包括遊戲。……兩者都有意識地抱著一定目的,並對材料和過程的選擇進行設計,以實現所期望的目的。”工作和遊戲的區別在於結果的觀念引起較長過程的活動,凡是所做的事近於苦工,或者需要完成外部強加的工作任務的地方,遊戲的要求就存在,而學習恰恰便是這樣一種事。因此,學校所以採用遊戲的作業,並在課程中佔一明確的位置,是出於理智和社會方面的原因,並非權宜之計。可以說,沒有遊戲和工作,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學習。

總是在遊戲,為何學習效果不佳呢?不要忘記,在多數校外環境裡,教育的結果不過是遊戲和工作的副產品,是偶然的。因此,學校的任務就是創設一個環境,在這種環境裡,“遊戲和工作的進行,應能促進青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長”。

  《民主主義與教育》八年級讀後感 篇4

杜威對教育作為什麼的幾種觀點在書中進行批判性的解釋,這幾種觀點有“教育作為預備”,“教育作為官能的訓練”,“教育作為展開”,“教育作為塑造”,“教育作為復演”。這幾種觀點既有哲學預設上的缺陷,也有對人的事實性存在的忽視。作者嘗試對其進行自己的淺層解析。

“教育作為預備”。教育作為預備,其哲學預設是說教育是指向美好的未來;現在是不理想的,現在是手段,是達到將來目的的途徑,這是目的與內容的割裂。這樣勢必忽視當下生活的內容,當下的環境,意義;忽視當下的個人存在。這樣也就犧牲了現在的生活內涵。可是未來是模糊的,是不確定的,遙遠的。這樣的未來可能會使人失去信心,失去當下的樂趣,今天是明天的階梯,但今天在他來說是空洞的,被忽視的,他是遠視的,但遠方僅僅是想象的樣子。何況即使“未來”有所顯現,他還是不敢肯定這是未來的樣子嗎?他懷疑,猶豫,飄浮不定。

“教育作為官能的訓練”。官能的訓練首先是要相信有這些“官”(內在的),通過訓練使其形成這種相應的期待的“能”(外顯的)。這是一種二元的分裂。這樣的官能是機械的,是有一定的指向,而不是多樣的指向。這種指向是說一定的刺激就是為了一定的反應來回應。這是預先設定好了的刺激—反應。這種刺激是沒有被人理解的,沒有意義的“物的外殼”。這樣這種官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只能做出曾經有過相應訓練的相似情境的機械反應,這個情境對他來說是沒有真正理解的,可以說是他的“假環境”。這樣的人是呆板的,僵化的。

“教育作為展開”。展開的是人已有的東西,但這些東西是隱藏著的,是需要“導”出來的。但這種展開不是隨意的,而是已經有一個展開的“形式結果”的,這與“教育作為預備”有點相似。正是因為有所預備,還是有個遙遠的目標,但“展開說”把遙遠的未來進行切割,分成幾個小片段,這樣就有了近景的目標。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一切是無意義的,只有這個結果的呈現才是目的。就像欣賞一朵盛開的花,我們要看的不是“含苞欲放”,漸漸展開的那個過程,而是完全展開的“大花”。但它承認了人本來有的東西,相信它們有“展”的可能,但是展開不僅僅是靠外力的“導”,還有自己的自我展開。如果沒有這個意願,恐怕一切力量還是壓迫,強制。

“教育作為塑造”。塑造已經假設了可以對人進行“捏”,“造”。一切外界的影響都是可以的,而且是有力量的,可以轉變人的,是完全忽視人的內在的一切內涵的,除了低階(沒有價值判斷)的本能。塑造也是有可能成功的,但這種成功的評價標準是“塑造說”的,形成的可能是沒有自己的,自己意義的,自己的靈魂的物。

“教育作為復演”。“復演”可以理解為重現的話,那這個觀點就有點機械了。復演的是過去的材料,過去的生活。這樣也就會像“預備說”一樣失去當下的生活。但是在這裡,似乎應該理解為這樣的復演是“材料”與當下不聯絡,沒有關照當下的人、環境。其實環境會自然的留下過去的內容,包含過去的色彩,但是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是現在的環境,是未來的中介。即使要“復演”也應該是為了尋找走出當下生活中出現的困境而“追溯”。

“教育作為經驗的改造”。杜威很強調環境,這個環境是指社會環境,是人與人互動的環境,是對參與其中的每個人有自己的一定意義的環境。環境是教育的中介,那麼經驗的改造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的。經驗的改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環境,或者可以說完全是因為環境而發生的。一方面是增加了經驗的意義,是量的增加。因為環境中出現了新的意義被“我”內化了,形成了自己的意義;另一方面改造經驗,改造那些常規性的,習慣性的經驗。這其實是擴大經驗的視野,是廣度的開闊。這樣說來,經驗是否就是個體有意識的建構意義的結果?要是生活處處都追問意義的話,可能會失去生活的某些隨意的東西,輕鬆的東西。

這幾種觀點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有其缺陷,不能一概而論。能否可以看作是對遺傳,環境,人的不同理解的結果而產生的不同主張。

  《民主主義與教育》八年級讀後感 篇5

杜威,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少數幾個最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而他的著作《民主主義與教育》最集中,最系統的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論。我認為,要真正的理解杜威的思想,就必須認識到他提出“教育無目的”的目的。其實,杜威並不是倡導教育無目的,他的教育其實是有目的的,杜威反對外在的,固定的,終極的教育目的,他以生長為教育目的,認為教育要促進兒童的發展。要促進社會的民主和諧。杜威非常注重兒童和青年獨立意識、創新意識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的培養。他不僅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理解,而且注重不同團體、不同國家之間的溝通和理解,以使平等、民主的觀念深入人心。

《民主主義與教育》初讀時覺得很難理解,但耐心讀完後卻有很多收穫與啟發。杜威在書中提出了許多與傳統不同,適用至今的教育觀念,他以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來解釋教育,創造了嶄新的教育理論,他利用“兒童中心論”和“做中學”衝鋒陷陣,使兒童真正從壓迫天性的傳統教育中獲得瞭解放,學校也大為改觀這位偉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理論直到現在還是那樣的鮮活而有價值,尤其是他關於教學論的闡述,使我對教學方法的選擇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傳統觀念認為教學是傳授知識的工作。看似正確的話杜威卻提出反駁說,猶如由工具箱中取出鋸子不是製造工具,從別人口中聽來也非真正獲得知識。杜威提出“從做中學”,就是說教學不應該直接了當地注入知識,而應誘導兒童在活動中得到經驗和知識,教學要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出發,並且附著於兒童的現實生活。而有些教師卻脫離兒童生活向學生提出問題,或者有的老師把兒童視為容器而以高壓手段灌輸知識,其結果只能使兒童學而不思和記而不解,或招致學生的反感。想想我們現在的教育狀況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不間斷的模擬考試、各級統考,迫使老師不得不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擠佔學生的體育、音樂、美術等其他課程的時間,學生真的要成為只會學習的機器了,哪裡還有什麼自由、興趣可言。

這種忽視學生要求和實際的教學效果肯定是微小的。我們知道世界上有些國家的中國小課堂教學方式與我國的課堂教學方式截然不同:他們那裡,六年級學生讀的功課才相當於我們四年級學生的水平;他們那裡,課堂輕鬆、活潑、生動有趣,簡直像是在做遊戲。但是,這一切並不妨礙他們和科技進步,得諾貝爾獎。這些現象曾讓我們疑惑不解。但是現在,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這是“在做中學”這一理念所起的作用在他們的`課堂上,學生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那些他們在生活中已很熟悉或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相關的東西,所以,對學生來說,知識就不再只是抽象的、沒有意義的符號,而是一個個鮮活生動的生活畫面,這就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方法對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動手操作以及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杜威的理論是偉大的,他不僅提出教育理想,而且提出教育的起點和過程。他的教育思想在以後很長的時間內,仍然會給我們的教育實踐以無窮的指導和力量,讀了他的這本書還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全部教育思想精髓,我還要不斷學習他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教學。

  《民主主義與教育》八年級讀後感 篇6

這本書本不是我自願讀的,我以為太專一了,哪有看小說來的輕鬆與愉悅?偶然的機會,校長把它強加給了我,誰知不翻則吧,一翻便驚歎不已。一驚歎百年前先人的教育研究成果,許多理念現在的我們也沒有具備;二驚歎教育教學之學問博大精神。其實我寫這個讀後感,我都覺得有點“玩酷”,因為沒有系統教育理論框架,讀起來難免有些吃力。我並不能完全讀懂或讀透先人的思想,先人的思想也難以內化為我的教育思想。這本書如同美酒,要慢慢去品、去思考、去多次的研讀。在此,感謝贈與我書的人。

杜威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和教育家,所著《民主主義與教育》全面地闡述了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英美學者把它和柏拉圖的《理想國》以及盧梭的《愛彌兒》並列。不過,古希臘柏拉圖的《理想國》是奴隸主階級的教育藍圖,它把教育視為少數自由民的特權,其最高目的是培養統治廣大奴隸的哲學王;杜威則呼籲民主的教育,藉以實現民有、民享、民治的資產階級民主社會。盧梭的《愛彌兒》在法國啟蒙時代是震撼人心的,但盧梭是缺乏教育實踐的理論家,其自然主義的教育綱領難以落實;杜威則不但強於教育理論,而且富於教育經驗,他把理論和實際貫穿起來了。在教育史中既能提出新穎教育哲學,又能親見其實施之獲得成功者,杜威是第一人。

教育的目的

杜威認為:我們假定教育的目的在於使個人能繼續他們的教育,或者說,學習的目的和酬報,是繼續不斷生長的能力。但是,除非一個社會人與人的交往是相互的,除非這個社會的利益能平等地分配給全體成員,從而產生廣泛的刺激,並通過這些刺激,適當地進行社會習慣和制度的改造,這個思想就不能適用社會的全體成員。這樣的社會就是民主主義的社會。所以,我們探索教育目的時,並不要到教育過程以外去尋找一個目的,使教育服從這個目的。我們整個教育觀點不允許這樣做。我們所要做的,是要把屬於教育過程內部的目的,和從教育過程以外提出的目的進行比較。當社會關係不平等均衡時,一定會出現後一種情況。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社會的某部分人,將會發現他們的目的是由外來的命令決定的;他們的目的並不是從他們自己的經驗自由發展而來,他們的有名無實的目的,並不真是他們自己的目的,而是達到別人隱藏著的目的的手段。

印象較深的兩句話:目標,這個名詞是有暗示作用的,因為它使我們把某一過程的終點或結局放在心上。目的和活動的任何其他部分肯定都是行動的手段。

教育上的應用

教育的目的並沒有什麼特別。它和任何有指導的職業的目的正好一樣。教育者和前面所說的農民一樣,也有一些事情要做,有一些做事情的手段,有一些待排除的障礙。農民所應付的環境,無論是障礙或是可以使用的力量,都具有它們自己的結構和作用,和農民的任何目的無關。例如種子發芽,雨水下降,陽光照耀,害蟲吞食,疫病流行,四季變化。農民的目的,只不過是利用這種種環境,使他的活動和環境的力量共同協作,而不相互對抗。如果農民不顧土壤、氣候以及植物生長特性等條件,規定一個農事目的,那便是荒謬的。農民的目的,只是在於預見他的力量和他周圍各種事物的力量結合的結果,並利用這種預見指導他一天一天的行動。對於可能的結果的預見,使他對他所要做的事情的性質和執行進行更審慎、更廣泛的觀察,以便擬訂一個工作計劃,即規定一個行動的程式。

教育者也是這樣,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如果家長或教師提出他們“自己的”目的,作為兒童生長的正式目標,這和農民不顧環境情況提出一個農事理想,同樣荒謬可笑。所謂目的,就是對從事一種事業——不管是農業還是教育——所要求進行的觀察。預測和工作安排承擔責任。任何目的,只要能時時刻刻幫助我們觀察、選擇和計劃,使我們的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就是有價值的目的;如果這個目的妨礙個人自己的常識(如果目的是從外面強加的,或是因迫於威勢而接受的,肯定要妨礙個人自己的常識),這個目的就是有害的。

我們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並無目的。只是人,即家長和教師等等,才有目的;而他們的目的,也不是教育上的抽象概念。所以,他們的目的有無窮的變異,隨著不同的兒童而不同,隨著兒童的生長和教育者經驗的增長而變化。即使能以文字表達的最正確的目的,除非我們認識到它們並不是目的,而是給教育者的建議,在他們解放和指導他們所遇到的具體環境的各種力量時。建議他們怎樣觀察,怎樣展望未來和怎樣選擇,那麼這種目的,作為文字,將是有害無益的。正如一位近代作家說過:“引導這個男孩讀斯各脫寫的小說,不讀舊的斯留斯寫的故事;教這個女孩縫紉;使約翰根除橫行霸道的習慣;準備這一班學生學醫——這些是我們在具體的教育工作中實際所有的無數目的的幾個例子。”

牢記以上這些條件,我們將進而提出一切良好的教育目的所應具備的幾個特徵。

(1)一個教育目的必須根據受教育的特定個人的固有活動和需要(包括原始的本能和獲得的習慣)。我們前面講過,把預備作為教育目的,有不顧個人現有能力,而把某種遙遠的成就或職責作為目的的傾向。總的來看,人們有一種傾向:考慮成年人所喜愛的事情,不顧受教育者的能力,把它們定為教育的目的。還有一種傾向,就是提出千篇一律的目的,忽視個人的特殊能力和需要,忘記了一切知識都是一個人在特定時間和特定地點獲得的。成人的見識範圍較廣,對觀察兒童的能力和缺點,決定他們能力有多高,缺點有多大,具有很大價值。例如,成人的藝術能力,可以表示兒童的某種傾向能有多少成就;如果我們沒有成人的藝術上的成就,我們就沒有把握瞭解兒童期的繪畫、複製、塑造和著色的活動的意義。同樣,如果沒有成人的語言,我們就不能瞭解嬰兒期咿啞學語的衝動有何意義。但是,把成人的成就作為一種參考,用以度量和觀察兒童和青年的活動,這是一回事;把成人的成就定為固定的目的,不顧受教育者的具體活動,那完全是另一回事。

(2)一個教育目的,必須能轉化為與受教育者的活動進行合作的方法。這個目的必須提出一種解放和組織他們的能力所需要的環境。除非這個目的有助於制訂具體的進行程式,除非這些程式又能檢驗、校正和擴充這個目的,那麼這個目的便是沒有價值的。這種目的不但無助於具體的教學任務,並且阻礙教師應用平常的判斷,觀察和估量所面臨的情境。這種目的,除了與固定目標相符的事物以外,其他事物概不承認。每一個呆板的目的,只是因為它是硬性規定的,似乎就不必審慎注意具體的情況。因為這種目的無論如何必須實施,注意那些不值得考慮的細節,這有什麼用處呢?

從外面強加的教育目的的缺陷,根子很深。教師從上級機關接受這些目的;上級機關又從社會上流行的目的中接受這些目的。教師把這些目的強加於兒童。第一個結果,使教師的智慧不能自由;他只許接受上級所規定的目的。教師很難免於受官廳督學、教學法指導書和規定的課程等等的支配,使他的思想不能和學生的思想以及教材緊密相連。這種對於教師經驗的不信任,又反映對學生反應的缺乏信心。學生通過由外面雙重或三重的提迫,接受他們的目的,他們經常處於兩種目的衝突之中,無所適從。一種是符合他們當時自己經驗的目的,另一種是別人要他們默然同意的目的。每一個發展中的經驗,都具有內在的意義,除非我門承認這個民主王義的標準,我們將會由於要適應外來目的的要求而在思想上陷於混亂。

(3)教育者必須警惕所謂一般的和終極的目的。每一個活動,無論怎樣特殊,就它和其他事物的錯綜複雜的關係來說,它當然是一般的,因為它引出無數其他事物。一個普通的觀念,就它能使我們更注意這些關係來說,越一般越好。但是“一般”也意味著“抽象”,或者和一切特殊的上下前後關係分開。這種抽象性,又意味著遙遠不切實際,這樣又使我們返回到把教和學僅僅作為準備達到和它無關的目的的一種手段。我們說教育確實是它自己的酬報,這就是說,除非所說的學習或訓練隨有它自己的直接價值,這種學習或訓練就沒有教育意義。一個真正一般的目的,能開拓人們的眼界,激發他們考慮更多的結果(即聯絡)。這就意味著對各種手段進行更廣泛、更靈活的觀察。例如,一個農民,他所考慮的相互影響的力量愈多,他直接的應付能力就愈大。他將發現更多可能的出發點和更多的方法,達到他所要做的事情。一個人對將來可能的成就的認識愈全面,他當前的活動就愈少束縛於少數可供選擇的方法。如果他了解得很透徹,他幾乎可以在任何一點開始行動,並且繼續不斷地、有成效地把活動持續下去。

所謂一般的目的或概括性的目的,意思不過是對現在活動的領域進行廣泛的觀察。有了這種瞭解,我們將就當代教育理論中流行的比較重大的目的,選取幾個來討論,並且研究這些目的能否使我們明白教育者真正關切的當前各種具體的目的。我們先提出一個前提(其實從以上所述,立即產生這個前提),就是對於這些目的,用不著選擇,也不必把它們看做互相競爭的對手。當我們實際上有所作為時,我們必須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選擇一個特定的行動,但是無論多少概括性的目的,都可以同時存在,並行不悖,因為它們不過是對同一景氣不同的看法。一個人不能同時攀登幾個山峰,但是在攀登不同的山峰時,各種景色互相補充:它們並不揭示互不相容、互相競爭的世界。或者,用稍稍不同的說法,一種目的的說法,可以暗示某些問題和觀察,另一種目的的說法,可以暗示另外一些問題,要求進行別的觀察。因為,我們的目的越一般越好。一種說法可以強調另一種說法所忽略的地方。眾多的假設能給科學研究工作者多少幫助,眾多的目的也能給教師多少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