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後語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歇後語/列表

有哪些形容差距的歇後語

差距表示事物之間相差的程度,也指距離某種標準的差別程度學先進。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形容差距的歇後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哪些形容差距的歇後語

八字寫了一撇---差一半

麻雀子打架---隔顆米

小巫見大巫---相形見絀

坐在飛機上釣魚---差遠了

蹺腳驢子跟馬跑--- 一輩子也趕不上

膝蓋上釘掌---離了蹄(題)

六月做年糕---差著半年

十點才到九點六---差點四(事)

戴斗笠親嘴---隔一大截

跛子追賊---越追越遠

半天雲裡掛帳子---差一大截

釘掌的敲耳朵---離蹄(題)太遠了

扁擔靠在電杆上---矮多了

高山頂上看城郭---隔得遠

隔道不下雨,隔村不死人---情況不一樣

舌頭舔鼻尖---還差那麼一截子

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從地上滾到竹蓆上---高了一篾片

小鬼見了佛---矮了一截

嘴咬肚臍---夠不著

王字和玉字相比---只差一點

棋逢對手---不相上下

半天雲裡吹嗩吶---哪裡哪裡

歇後語的歷史由來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經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後語。

《辭海》:歇後語是熟語的一種。多為群眾熟識的詼諧而形象的語句,運用時可以隱去後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說“圍棋盤裡下象棋”,以示不對路子;也可以前後文並列,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中國語言文字大百科全書》:歇後語是指說話的時候把一段常用詞語故意少說一個字或半句而構成的帶有幽默性的話語。通常有兩種。

1.原始意義的歇後語,指把一句成語的末一個字省去不說,也叫“縮腳語”。如《金瓶梅》裡來旺媳婦說“你家第五的‘秋胡戲’”,就是用來影射“妻”,因為“秋胡戲妻”是有名的故事、劇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稱“岳父”為“龍頭拐”,影射“杖”字,這裡代替“丈”。

2.擴大意義的歇後語,在北京叫俏皮話,是指可以把一句話的後面一半省去不說。如“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時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在研究歇後語的淵源時,有些語言學家和語言學專著還述及其它有關名稱。如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將歇後語列入"藏詞"格一節介紹;郭紹虞在《諺語的研究》中,指出歇後語源起於"射覆語"(類似猜謎的一種形式);另外一些書上又列出諸如"隱語"、"謎語"、"諺語"、"縮腳語"、"俏皮話"等名稱。加以比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處和相異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