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問答/列表

誰有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誰有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分數的意義》這一課,上課時,我根據教材的編排,分下面四步抽象出分數的意義:1、藉助直觀圖,喚起學生對分數的已有經驗,2、抽象出什麼是單位“1”,3、結合直觀圖,用單位“1”表示分數的意義,4、最後抽象出分數的意義。在教學的時候,教學環節清楚,學生對單位“1”理解也比較清晰,分數的意義理解也到位。但是有幸聆聽了名師張齊華老師的《分數的意義》一課,我震撼很大,同樣的教學內容,在張老師嚴謹的設計下,精心的構思中,讓學生對單位“1”以及分數有了全新的理解。他的教學充滿了魅力,我決定把他的教學方法融合到自己的教學中,於是有了我今天全新的一節課《分數的意義》。

本節課我首先讓學生思維突破,從生活中的1指引到生活中“1”,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1既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表示有很多事物組成的一個整體。二是揭示單位“1”這樣的“1”在數學上可以用來計量大小,因此這樣的“1”,我們叫它單位“1”。三是溝通分數、“1”和整數之間的內在聯絡,讓學生初步感知真分數、1、整數在數軸上的位置。四概括分數的意義,真正幫學生實現對分數意義的'抽象與建構。這樣的教學,有如下的優勢:

一、突破難點,正確理解單位“1”。我們平時在教學單位“1”的時候,直接介紹單位“1”,至於為什麼叫單位“1”,卻沒有進行深究,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是一帶而過。這樣的教學從自然數1表示一個個體,到過渡到一個整體,再到過渡到一個抽象的“1”,而且過渡到2個“1”是2,4個“1”是4,此時的“1”已經變成了一個計量單位,故我們幫它取名字叫單位“1” 。這樣的教學比較直觀和自然。

二、利用數軸,培養數感。

每次教學一類數後,教材都會有這樣的練習內容:在數軸上正確表示數的位置。分數在數軸上表示,教材一直以來讓學生通過數軸上的把“ 1” 的平均分,得到填上具體的分數。我先通過把單位“1”平均分填上分數後,再讓學生再去找2,找3,通過一個自然數學1把分數和整數有機的聯絡在一起,讓學生潛意識中形成了分數與整數關係的初步表象。

三、精心設計、建構新知。教材把分數的意義直接總結歸納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而在這一節課上我通過豐富的練習,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總結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正確用分數來表示,既要關注單位“1”,也要關注把單位“1”平均分成的份數以及表示的份數,在此基礎上順勢畫了一條分數線就得出了分數的意義。這樣避免了學生的機械記憶,又使學生印象深刻。

但是反思自己本節課的教學,也發現有很多不足之處:1、對學情估計不足。我想當然地認為學生已經初步地認識分數,雖然不能正確地來表達每個分數的意義,但根據塗色部分用分數表達應該是可以的,但在課中缺發現一部分學生對於如何用分數正確地來表示塗色部分,還是一知半解,在課前還是要進行適當的練習,給學生一個預熱分數的過程。2、分數單位的教學比較單薄。分數單位就是表示其中一份的數,表達形式就是幾分之一。我自認為這個內容比較簡單,因此在教學時比較忽視,設計相應的練習也比較少。但是在教學時發現,有部分學生從整數的計數單位轉換到分數的計數單位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相應的練習還是需要的,讓學生充分感知不同的分數,它的單位也是不同的。

總之,通過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教材是我們的教學之源,我們的教學之本,只要我們合理地利用教材,並適當大膽地跨躍教材,我們就會發現另一片更大的天空。今天我在課堂上做了大膽的嘗試,雖然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的效果。但是豐富自己的數學內涵,淡化形式,注重實質,深入淺出讀懂數學教材,是我今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