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素材/列表

百善孝為先作文(通用10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百善孝為先作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百善孝為先作文(通用10篇)

  百善孝為先作文1

孝,乃百行之本,是眾善之初,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孝,乃不分老少,富貴貧賤,是人人可做的。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節日文化的國家,是擁有十幾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但對於所蘊含的“孝”之一義的瞭解卻越來越少,他們所熟知並熱衷的是“洋節目”、“洋風俗”,而像清明節、端午節……這些具有博大精深的民俗,卻被人們日漸淡薄,不願再花費一點時間在這樣的節日裡常回家來陪陪長輩,更注重那些新興的事物以獲得刺激,發揚著一種快餐式的“節日”,不注重傳統節日的內涵、本質及歷史的傳承,不在乎家人的感受,對中國的傳統節日採取否定的態度,不去在乎家人在節日殷殷期盼的目光,那麼終有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人行人慾斷魂”這樣對先人直白的哀惋會成為不可觸控的暗傷,屈原會被人遺忘,《離騷》會離我們遠去,那“所謂”的浪漫主義也將不復存在,難道非要等到那節日因那“洋節日”消失了,才知追悔己遲嗎?如今有花堪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所以在那些節日裡常家看看吧!

青春子矜,悠悠我心。

孔子認為“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不贊成父母健在時,兒女離家還遊,如果因此非遠遊不可,必須要先有明確的方向,在孔子這些秦年代便已懂得老人在家沒有子女的陪伴會悲傷,他們“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在那樣鳥兒回巢,人卻沒有歸家,老人們該有著怎樣“孤帆還影碧空尺,惟見長江天際流”的感傷與惆悵。父嚴、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尊祖敬宗是他所習慣的家族本位,想有“四世同堂”、“三世同堂”這樣天倫和諧的歡娛,可現在的人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時光會等,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的那一天,遲早會讓父母感到無限的榮耀與驕傲,或許是的,他們會為你感到榮耀與驕傲,可這並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不需要你高官厚祿,只要你平安守在他們身邊便好。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有著多少的空巢老人似姑娘般在等待情郎一樣等待著你常回家看看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字東野,唐代苦吟詩人的代表,其語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有僻,他出身貧寒,早年喪父,靠母親含辛茹苦撫養成人,他一生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對相依為命的母親有著魂牽夢縈的思念,他仕途艱辛,50歲時才得到溧陽縣尉這個小官,稍一安定,便迫不及待地恭迎母親來到溧陽,以報養育之恩,作出了感人肺腑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然而對於陽光般似的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又怎報答得了呢?所以請似孟郊般與父母同住,讓常回家看看不再成為難事。

有歌唱:“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是身為子女所做得到也能做得最成功的孝,每個人都需用心去解讀,用心去做用心銘記,讓“百善孝為先”從我們這裡傳承發揚下去。

  百善孝為先作文2

一個人,善良不善良,首先得看他對他的父母好不好。如果一個對父母都不好的人,卻常常高喊自己是個善良的人,中國人不會相信,外國人也不會相信,連鬼都不會相信。

孝敬是晚輩對長輩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敬愛,是做作不出來的。另外,孝心的一個特性就是它的單向性。有人說,我對我的孩子很好,我可能是天底下最好的父親,或者說我可能是天底下最好的母親,即便這樣,和孝心也是毫不相干的,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對於下一代的好,對下一代的關愛,雖然你可以說你主觀上是無私的,但是,客觀上,不用辯解地和私利難以分開,畢竟對下一代的關心愛護是能夠有回報的。

由於孝心的單項性,也說明了孝心的毫無私利性。父母還不是太老的時候,對父母好,對父母充滿孝心,也許還有說不清的目的性,因為那時候的孝心畢竟還可以得到父母的更好回報。其實那時候的孝心不能算是純粹意義上的孝心。

可是,如果父母已經是耄耋之年了,還能對父母悉心關懷,那才是真正的孝道。因為年邁的父母——特別是那些毫無收入的父母已經對他們毫無利益可言。

這樣看來,真正的孝心是絕對無私的。一個無私的人才能稱為善良的人,或者說,善良的人必然無私。一個不孝的人,一個對於父母都不善良的人,對於別人,對於周圍的人是不可能善良的,即便是表面的善良也是有深層私心雜念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孝心的定義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現在的時代離開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已經很久很久了。孝心的最大表現是對於老人的精神關心,而決不是僅僅滿足於父母的吃和穿。換一句話說,精神的孝敬已經顯得越來越重要了,精神孝敬在孝心中的比例也越來越高了。比如給父母打個電話,多多看望父母,常常陪父母走一走,是當代孝敬最核心的問題和關鍵所在。有些人以為父母可以吃好穿好,就萬事大吉,這其實是十分片面的,也許一天甚至一個小時的陪同比給父母吃山珍海味,穿綾羅綢緞還要重要幾倍、十幾倍。

孝敬不孝敬,鄰居看得見,親人看得見,當然,善良不善良,旁人的心裡也是明鏡似的。百善孝為先,我們這個社會應該更加突出孝道這個根本。也許突出了孝道,小悅悅那樣的事情就會少些,像那些肇事逃逸的事情也會少得多,爾虞我詐的事情會更少些,因為不管時代怎麼變化,孝道始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本,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之所以興旺發達的理由所在——不孝道的人,何以為人,一個連人都算不上的行屍走肉,還怎麼辦得起事業?更不要說成就偉大的事業。

大家都來喊一喊,“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作文3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燦爛歷史文化的泱泱大國,有著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其中“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說“百善孝為先”,有孝才有愛,有小愛才有大愛。人生長在這個世上,都源於我們的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的生命,是父母哺育了我們成長,《唐》孟郊《遊子吟》裡面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報答不盡的。那如何孝敬生養我們的父母呢?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問我長大了幹什麼?我回答說:“先把書讀好了,多掌握各種知識,以後開個大公司,賺很多錢,買兩棟別墅,您住一棟,我住隔壁一棟,買輛豪車我開車,您坐在後面帶您去各地玩,吃豪華大餐。”現在慢慢長大上國小了,知道其實不用等,孝敬父母可以從現在做起,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

有一次,我看了一本書,裡面講述了一個科學家,從小住在偏遠的小山村,家裡很窮,父母為了他拿出了全部的家當,供養他上學讀書,他跪著向父母發誓,一定成才報答父母。後來他走出了大山,幾十年刻苦奮鬥,憑著驚人的毅力取得了傑出的成果。但當他有能力報答父母時,他父母已經去世了,跪在父母墳前的一剎那,苦澀悔恨的淚水奪眶而出,他知道此時一切都太晚了。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他不是不想孝敬父母,而是一開始感覺能力還不夠,正是這種等待,給他帶來了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因為他沒有做到人最基本的事“孝敬父母”。三字經上曰“香九齡,能溫席”,我們古代九歲的小黃香能用自己的體溫為生病的父親暖被窩,被人們傳頌至今。

今年的“三八”婦女節,那天早上我起床後,看到媽媽還在熟睡著,想到媽媽平常做家務很累的樣子,於是我沒有吵醒她,想著媽媽平時怎麼幹的家務活自己幹了起來,先收集了一大堆髒衣服把它們扔進了洗衣機,加了洗衣液後讓它清洗起來,然後拿起了掃把像媽媽平常一樣把房間、廚房和客廳都打掃了一遍。之後,我肚子“咕嚕咕嚕”地叫了,好像在催我該吃早餐了,於是我就去廚房煮起了麵條。當媽媽起床後,把自己親手做的麵條端給媽媽時,媽媽激動地說“兒子長大了,可以照顧媽媽了”。

雖然幹了這些家務活,讓我感到腰痠背痛有點累,但想到媽媽每天都要幹這些活,讓我明白了媽媽這麼多年來的辛苦。也讓我明白了,其實我們並不一定要為父母做多大的事,只要我們從小能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就是盡孝了。像在家裡做做家務了,和爸爸媽媽說說話不惹他們生氣了,好好學習,考個好成績帶給他們,這就是孝。同學們,行動起來不要等待,讓我們從現在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小事做起吧!去孝敬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百善孝為先作文4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家風家訓的話,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認真做事,好好做人,百善孝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告訴我要有孝心,尊老愛幼。記得我特別餓,回到家一看飯還沒做好,就沒好氣地跑到廚房對著爺爺大喊:“你幹什麼呢,這麼慢,我都餓死了!”媽媽聽到了,生氣地把我拉到一邊嚴厲地說:“淘淘你幹什麼?怎麼跟爺爺說話呢?”我頓時認識到了錯誤,低下頭聽媽媽說,“孩子,爺爺一人負責全家人的飯菜,很辛苦的,你還這麼沒禮貌的對待爺爺。換個角度說,如果你做飯,我們對你大喊大叫,你心裡會怎麼想?”聽了媽媽的話,我羞愧萬分。是呀,爺爺每天為了我們忙裡忙外,夏天我們都在空調下涼快著,爺爺卻汗流浹背的在廚房裡忙活,我沒有去幫忙,反而對爺爺大喊大叫的,真的是不應該。想到這裡,我馬上跑到廚房,對著爺爺說:“爺爺對不起,我錯了!您辛苦了!”爺爺看了看我笑眯眯地說,“乖孩子,沒事,飯馬上就好。”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孝是體現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我們家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家庭,太爺爺、爺爺、奶奶與我們合住,八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裡傳為佳話。爸爸媽媽教育我百善孝為先的同時,他們也在身體力行為我做出榜樣。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時大家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語,意見總不能統一,可最後的決定一定是由爺爺奶奶來拍板兒的。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爺爺奶奶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絲毫沒有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爸爸媽媽身體力行做的這些事,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前不久爺爺做了心臟搭橋手術,正在恢復中,爸爸媽媽每天無微不至地照顧爺爺,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睡覺前我端來一盆熱水,幫家裡的長輩洗腳,爺爺奶奶笑得合不攏嘴,爸爸媽媽高興地誇我是孝順的好孩子。飯後刷碗,幫媽媽洗衣,幫爸爸整理家務。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我也會一直堅持下去。我要感謝爸爸媽媽的身體力行,也感謝爺爺奶奶的諄諄教誨。

“百善孝為先”,“孝敬無底線”,我會牢牢記住這兩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兩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從小事做起,從現在開始,爭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百善孝為先作文5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父母長輩,養育了後代,後代晚輩贍養和孝敬父母長輩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法律義務。

在某種程度上,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反哺情節”至今仍是維繫社會及家庭走向和諧,溫馨和安寧的重要力量。《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說,烏鴉——是一種通體漆黑、面貌醜陋的鳥,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厭惡。據說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烏鴉反哺的故事經一代代的口授心傳,已為許多人知曉。同理,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著。雖然它們不知道是誰生的它們,是誰哺育它們長大;儘管它們不知什麼是感恩,但卻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烏鴉懂反哺,羔羊能跪乳,何況人乎?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這樣說過:“天底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而中國曾有一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意思是說:“樹想靜下來但風卻不斷地刮使樹枝搖動,兒女想待奉父母了,但可惜這個時候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主要用來比喻人生無常,總是有很多的無奈,很多事等你想去做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天總是不從人願,父母在時不孝敬,等他們去世了,後悔莫及,那還有什麼用呢?懊惱,父母會活過來?不可能!早知如此,何不在他們還健在的時候,多陪陪他們,與他們說說心裡話?在他們生病的時候,悉心照料他們?

外出的時候,記得給父母報個平安。通常,這些小事會被人們認為所無謂,認為這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並不在意。可你們想過嗎?就是這一小小的舉動也會使父母茶不思飯不想,在下雨天的時候,你可想到他們會站在門口祈禱外出的孩子一路平安。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一個人依託父母來到這個世界,同時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養育才能長大成人。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裡憂心如焚,夜不能寢;多少父母為使孩子吃飽穿暖,節衣縮食;多少父母為使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寧肯自己忘我工作,廢寢忘食!

生活在文明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應樹立這樣的'觀念:倘若有一件衣,應先給父母穿;倘若有一口飯,應先給父母吃;倘若有一間房,應先給父母住。因為我們堅信,人生天地間,孝為百行首!

  百善孝為先作文6

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華夏兒女共處一家,那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談談我們的家風吧!

人們都說“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人們一直用自己的言行來證實著。比如,王祥臥冰求鯉,繼母對他那樣不好,他不計前嫌,解開衣服臥在冰上,果然跳出兩條鯉魚。還有漢代孝子朱壽昌,他棄官尋母,最後尋得母親。難道他們的孝意不足以感動天地嗎?

可現在,有的孩子不知道報答父母,甚至為一點小事和媽媽吵架,這對得起孝字嗎,對得起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嗎,每當你生病的時候,守在你身邊的是你的父母,為你擔心著急的也是你的父母,當你吃到父母為你準備的那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時,你有沒有看到父母額頭上密密的汗珠呢?當你看到時,你就會知道父母是多麼的辛苦啊!我們應該孝順父母,每當父母為工作一天而感到疲憊時,給父母端來一盆洗腳水,讓父母感到溫暖,也許他們的額頭上會少一些皺紋,絕對不能和父母吵架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吧!

尊老愛幼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們在坐地鐵時,有很多年邁的老人都站在車上,車一停下,他們連站都站不穩,這時,就有一位年輕人站了起來,對這位老人說:“大爺,您坐這吧,我快到站了,您都這麼大歲數了,我有什麼理由不給您讓座呢?”在座的人聽了,都面紅耳赤,都後悔當初沒給這位老爺爺讓座,過了幾站,這位年輕人下車了,不過他的精神存留在了這車上,許多人聽了他的話之後都紛紛給老、弱、病、殘讓座,我此刻心裡想:如果人人都能像現在一樣該多好啊!希望這樣的種子能播撒到每一個地方去,我以後一定要以身作則,絕對不像以前一樣自私了。

說起美德,我們也應該想到人們在保護環境方面的不足,例如,人們仍然隨地吐痰、隨地亂扔垃圾,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健康人一般是沒有痰的。但如果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後會產生大量的痰液。病人吐出的痰,相當於細菌的“培養基”,一口痰中會“駐紮”成千上萬的病菌。通過痰液可能傳播的疾病有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結核、流行性感冒、霍亂、麻疹等。有人隨地吐痰,其他人都有吸入致病細菌染病的機會,因為痰中致病微生物會蒸發到空氣中,經風一吹,這些疾病的病原體就會在空氣中揚起,其他健康的市民通過呼吸這些帶有病菌的空氣,就結核有可能被感染肺結合。所以,人們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讓我們為創作一個美麗的家園而努力吧!

所以,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我們要做一個講道德的小公民,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我做起,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我們身上繼續發揚光大。

  百善孝為先作文7

是誰教會了我們牙牙學語?是誰用甘甜的乳汁辛苦地哺育我們?又是誰用自己的年華飛逝換來了我們成長著的生命?是父母!蘇轍曾說:“慈孝之心,人皆有之。”可這孝的真諦又是什麼呢?

有一種孝叫做依靠。15歲的何久定生活在一個偏僻的鄉村裡,他從小就沒了母親,父親年老體弱,沒有工作,僅靠一份低保生活,家徒四壁。15歲的他卻比同齡人成熟得多。他一邊努力學習,一邊用他那瘦小的肩膀挑起了這個破碎的家。每逢週末他都到工廠裡做散工,以賺取自己和父親的生活費。他不畏艱難,苦中求樂。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給父親做飯、挑水,走2個小時的山路去上學。儘管再苦再累,他的臉上還是時常保持著微笑。何永定表示,不管今後生活困頓或幸福,他都永遠是父親最堅定、最可靠的依賴。一份美好的孝心,是獻給父親的真誠的依靠。

有一種孝叫做讓奶奶放心。“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這是12歲的張俊最令奶奶感動的一句話。8歲那年,爸爸因車禍去世,媽媽悲傷過度失去了理智,最終離家出走。從此張俊便與年幼的弟弟和體弱多病的奶奶相依為命。星期天,當同齡的孩子拿著父母給買的玩具滿天跑時,他一早便挎上了小籃子到山裡採藥去了。山藥、柴胡、黨蔘、天麻,這些中草藥是小張俊眼中最難得的寶貝,因為它們可以換來好多錢,這樣奶奶就可以不用辛苦為別人洗那麼多的衣服了。哪次山藥採得多了,他就去鎮上給奶奶買點水果。“每學期必須拿到一張獎狀,回去讓奶奶高興;在學校決不能犯錯誤,免得奶奶擔心;自己能做的事,決不能讓奶奶操心。讓奶奶放心我和弟弟!”這是張俊座佑銘中的一段話。一份美好的孝心,是讓奶奶放心。

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只不過,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飛塵所掩蓋了。有些同學厭煩父母的嘮叨,常常與父母頂嘴。殊不知,那些嘮叨滿載著父母的愛。有些同學,從未關懷過父母,把父母當成自己的金庫,有時還埋怨父母,殊不知愛不是無底洞,父母也需要愛。烏鴉能反哺,羔羊會跪乳,難道新世紀的我們還不如烏鴉和羔羊嗎?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社會上孝順的人還是很多的。永遠做媽媽的“貼身小棉襖”的王冰月難道不是嗎?從小到大,一如既往帶著母親去上學的曹秋芳難道不是嗎?上了大學也不忘為了給母親掙醫藥費的蘇玉雙難道不是嗎?世間處處有真情,人間處處有孝心。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愛每一個愛你的家人,就算是一句普通的關心與問候,給父母一個可靠的肩膀,別讓父母擔心你的所作所為,照顧好你自己,就足矣。孝,便是如此。

  百善孝為先作文8

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我想這次“手牽手,心連心”活動讓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了溫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孝順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以來都是以孝為先,《弟子規》上也說過:“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子女要孝順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的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褥。這是古代孩子對父母的孝心。我認為孝順父母不需要做出多麼驚天動地的事;孝,也不需要說多麼感動的話語;孝,更不需要送出多麼昂貴的禮物,我們只要心裡有他們,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並且愛他們,他們就會感到非常滿足。這次活動教我們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智,養父母之惠。”也就是說,孝敬父母不僅要在父母身體上,在他們的內心,思想上也要盡孝。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每當我們犯錯時,我們的父母是一次次的原諒、寬容了我們,而每當我們嚷著要買吃的、穿的低父母不答應時,或父母責罵我們時,我們對他們的只有責怪,只有埋怨,毫無諒解之心,父母對我們毫無怨言,不求回報,我們為他們做的實在太少了。我們應該感謝這次活動,這次活動給我們創造了機會,一個給父母盡孝的機會。在這次活動中,給父母洗腳,對父母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在給父母洗腳之個環節裡,我相信如果沒有這次機會,我們可能永遠不會想到給我們父母去洗腳這回事,我們可能會永遠忘記小時候父母給我們洗腳、為我們穿衣的這些種種奉獻。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不要小看這件小事,這往往體現著我們對父母的愛,不要忘了大事往往那是由小事積累而成的。

我們還在“手牽手,心連心”活動,觀看了一段《中國夢想秀》中的有一個女孩,她來到《中國夢想秀》是希望為她的養父母做一次全身檢查,我的眼眶溼潤了,她對待自己的養父母都能如此,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對自己親生父母不孝的例子。有一句話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趁父母還健在時,不要等待,不要等到親人不在時才去後悔,行裝到他們吃不動了,走不了了我們才來盡孝,他們又能不能真正享受到了?我希望“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劇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能為父母做的或許不多,但是我覺得在學生時代只要我們能好好學習,在學校好好讀書,不給父母惹麻煩,不讓父母擔心,少讓他們操心,做到讓他們放心,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我認為這次活動舉辦的很有意義,我也收穫了很多,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

  百善孝為先作文9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在各種美德中是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孝老敬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古人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說,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他人的父母,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古往今來,人們傳送著許多關於孝老敬親的故事: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最美女孩孟佩傑贍養父母、北京小夥樊蒙推母徒步旅行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告訴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孝敬社會上所有的父母。而在如今的時代,我們很少能做出一些驚天動地的事來。但是隻要我們心中有“孝”這個簡單而重要的字眼,那我們就算是一個孝老敬親的好孩子了。

孝老敬親,溫暖人心。當你看到街頭那蜷縮的身影,難道你會熟視無睹嗎?當你聽到空蕩的房屋裡迴盪著為你擔心的嘆息,難道你不會感到心酸嗎?當你看到那彎曲的身體還馱著沉重的書包,難道你不會上前馱著嗎?那些終日在垃圾箱門口徘徊、等待撿拾垃圾的老爺爺、老奶奶路過時,難道你就沒有同情之心嗎?老人對我們的愛,博大而無私;而我們對老人的關心,渺小而稀少。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箇中學生,你又是否做到孝老敬親了呢?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勞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孝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愛護,又是繼承先輩們精神財富的體現。老年人猶如一座活生生的圖書館,敬它愛它,會讓我們受益無窮。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如果我們人人都敬老,社會就會更美好。

孝老敬親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裡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獻出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送上去的一句親切的問候。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生活的老人,才能感受到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也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都爭當踐行“百善孝為先”這一美德,相信孝老敬親的美好品行定會在全社會發揚光大並蔚然成風!

  百善孝為先作文10

孝,乃人之根,性之本,德之源,教之所。

早在中國古代,《孝經》就已有“百善以孝為先”這句明宗開義。也就是說孝順是行善的根本,沒有孝順又談何行善。所謂的孝,就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依從﹑感恩的心理。

在嬰兒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孝’這個字便被寫在了他人生典籍的扉頁,醒目的中國字彷彿在告訴每一箇中華兒女,用行動去證明你對父母的孝心,用行動去感謝父母對你的愛。這種人人生來就有的天性,本應在人的心靈深處開闢出一片美麗的花田,用愛與感恩等人類最真摯完美的感情澆灌,但沒有人保證,經歷了狂風暴雨之後,這花田不枯,這感情不變。經歷過風雨,便擁有彩虹,這花田有風暴後特有的美麗,比先前更旺盛妖豔。

我是一個從外地轉來的學生,從小便寄宿在姥爺家。姥爺是一名數學教師,在我看來,他對我的感情就像他三十幾年教師生涯中一成不變的數學公式一樣,單調而乏味。這種淡漠的感情,在姥爺病倒那天,驀然消失。而那天,我這個平時自詡挺孝順的孫女,竟無法從記憶中挖出絲毫對姥爺的孝心來。無盡的後悔感像潮水般將我吞噬,如果能早點發覺姥爺身體的不適就好了,如果能多幹些家務活來減輕老爺的負擔就好了,我是這樣想的。

看著病榻上姥爺那刻滿滄桑皺紋又憔悴的臉龐,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不是滋味。急忙翻出藥箱,想找一些能減輕老爺痛苦的藥,卻被說明書上覆雜的術語弄昏了頭。要明白,在我生病時,姥爺會守在我的病床前,餵我吃藥,再哄我入睡。而此刻,如此這般。淚水漸漸迷濛了我的雙眼,忍住想要啜泣的衝動。這時,姥爺走了過來,慢慢收拾我弄亂的藥箱,吃好藥。看著看著,淚水最後決堤而下,撲到姥爺懷裡,大聲哭號,雙肩不受控制地顫抖著,不停地說:“對不起”。姥爺笑著問我為什麼道歉,我回答,自我沒有盡到應有的孝心,讓姥爺受累。姥爺拍了拍我的頭,眼睛裡流露出欣慰與讚許,說:“以後能做到吧?”我大喊:“能!”

淡淡的藥香,承載著姥爺對我深沉的愛,它讓我幡然醒悟,並擁有這世上最完美的品質——孝順。

鹿乳奉親,齧齒痛心的故事感動著我,蘆衣順母,拾葚異器的故事教化著我。在孝順之風的薰陶中,我成長著。

善良的品質固然完美,但對長輩的孝順應放在全部善意的先列。一個人,如果只對陌生人報以善良之心,對父母長輩不屑一顧的話,那麼沒有人會認同,那所謂的善良只是水中的泡沫,將會漸漸消逝。

善良之水滋潤著孝心,在風雨的洗禮過後,我拾起掛在雲朵之上的彩虹,那刻印著孝心標記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