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素材/列表

作文素材從哪下手示例

許多同學在寫作文的時候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感覺素材缺乏,無事可寫。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寫出生動感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豐富的素材,那麼,對於國中生而言,作文的素材從哪裡來呢?首先可以從兩個大的方面來選取:一是生活經歷,這屬於一手資料,另外一個是閱讀和見聞,這屬於二手資料。

作文素材從哪下手

對於生活經歷而言,又可以從三個角度去尋找,分別是我們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只要留心觀察,我們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就能發掘出寫作的亮點。

家庭生活中,可以考慮的方面有:親人為我們做得事情,我們為親人做的事情,孩子和父母親人的天倫之樂,成長故事等等。

學校生活中,可以選擇和老師、同學、好朋友之間的故事。老師對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幫助;與同學之間在學習方面的故事,集體活動,趣味故事;與好朋友之間的友誼,比如共同的愛好,經歷矛盾的考驗,難忘的經歷和回憶等等。

社會生活中的素材我們可以考慮外出旅遊、運動休閒、參與過的社會活動、社會見聞感受等等。

除了自身的親身經歷之外,我們還可以從閱讀和其他聽聞當中獲得寫作的素材,從文學名著當中獲得心靈的觸動,豐富我們的感情,開闊我們的視野。另外,作文書等一些適合中學生的課外讀物,能夠為我們提供書寫生活場景的模板和典範,對寫作素材的選取以及寫作能力的提升都會都很大幫助。

就是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也不可能每門功課都是第一。這不叫偏科。真正的偏科是指某幾門科目掌握得很好,甚至在全班或全校都是名列前茅,但某幾門科目卻處於中下水平或更低。由此可以看出,偏科首先是一個心態問題,有些同學對某幾門科目不感興趣,用在上邊的時間不多,而在那幾門感興趣的科目上肯於下工夫,結果就出現了成績不平均的現象。還有的同學某個科目總是學不好,久而久之就對這個科目產生了恐懼心理和排斥心理,成績也就越來越下降。對於這些同學來說,只有先解決了心理方面的問題,才能著手解決偏科問題。

那麼,在克服了偏科的認識問題之後,在學習方法上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時間上從短到長。凡是不擅長的學科,大都是不感興趣的。因此,如果一開始你便在差的科目上投入大量時間,必然會倍增煩躁與厭倦。正確的方法是按照學習目的制定出一份時間表來。比如你今天只複習某一科的某一小節,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在這半小時裡踏踏實實地把這一小節搞定了,就改學別的科目。時間一長,對差科的學習興趣就會逐漸培養起來了。還可以將差的科目夾在強的科目中學,時間同樣不要太長,以避免枯燥無味的學習。

二、做題從簡單的入手。對於自己不擅長的科目,不要一上去就選那些太難的習題做。因為你在這個科目上基礎差,所以做難題只會浪費你的時間,對你的提高沒有多大幫助,只能摧毀你的自信心。正確的方法是從簡單一些的習題入手,牢牢掌握課本上最基礎的知識,在確保自己對簡單的題目已完全掌握後,再適當提高題目難度。

三、找出差中之差。即使是對於差的學科,你也並不是所有問題都一無所知,有些問題還是略知一二的,真正拖累你的是這個科目中某一點或兩點。如果你能把這個差中之差找出來,來一個強化或突擊性的訓練,就可以在短時間裡有一個較大的提高。到了那時候你會發現,原來你的差科並不那麼差呀!

四、自我摸底。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後,你覺得對差的科目仍然心裡沒底,不知學得如何,這時候你可以找一份試卷來,像真正考試那樣做一遍,做完後對著答案自己打分,這就像彩排一樣,如果彩排的效果很好,正式演出也不會差。你也可以請一個家庭教師來,讓他幫助你把這段時間的'所學加以整理,然後考一考你學得怎麼樣。如果你考得不差,那麼你就應該有信心了,你的差科現在已經不差了

學習成功的真正祕訣是興趣

興趣是人們從事活動的強大動力。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我們更加集中注意力,對學習過程產生積極的影響。反之,如果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把學習當作一件痛苦的事情,則會導致學習效率低下。那麼,如何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呢?

一、興趣遷移法

我們面對不喜歡的科目時,可以運用這種興趣遷移法,利用自己對其他科目的興趣來帶動不感興趣的那些科目,具體的做法如下:

首先,進行身心放鬆訓練。儘量坐姿放鬆,慢慢做三次呼吸,將心情放鬆,不要感受到壓力。

接著,想象自己在上所喜歡的課時的情景,讓心情快樂起來。

然後,儘量把上喜歡的課時的愉快心態遷移到不喜歡的課程上,用肯定的語言來告訴自己,比如“其實,學英語就像學語文一樣有趣。”,“我一定能將英語學好”,“這些單詞我很快就會背了”。可以在心裡反覆默唸,形成一種潛意識,慢慢地,讓自己面對不喜歡的科目時也有一種輕鬆、愉快的心情。

二、逐步成功法

在學習之初,不要把學習目標定的太高,不要期望在短期內將成績提高上去。很多同學往往把目標定得太高,努力學習一兩週,結果發現成績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從而厭惡學習。我們應該從努力可達到的目標開始,持之以恆地努力,一個一個小目標的實現,不斷的進步會提高學習的信心,最終實現大目標。

你如果以前沒有預習的習慣,現在科科都預習,會弄的十分緊張,質量也未必能夠保證。不妨這樣做自己比較擅長的學科,可以不預習或少預習,先選一兩門自己學起來感到吃力的學科作為“試點”,等有了一定的經驗後,再逐漸增加學科,直到全面展開。

(2) 要防止過細、過粗兩種傾向。

預習不能代替聽課。預習過細,即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完全弄懂了,也未必是好事。因為這樣一來,上課時就會感到乏味,長此以往,也會降低聽課的積極性,容易養成不注意聽講的習慣。你一定要明白這樣一點預習的目的不在於精確地掌握細節知識,而在於培養從整體上駕馭教材的能力。

如果預習過粗,把預習當成走馬觀花應付了事,這樣的預習只是走走場,流於形式,達不到預習的效果,益處也不大。

一般情況下,合適的預習深度應當做到第一,重溫有關的舊知識,掃清聽課障礙;第二,大致瞭解新課的內容和思路;第三,提出不明白和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