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手抄報/列表

國際象棋黑板報圖片及內容資料

導語:國際象棋何時傳入我國,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下面分享一些關於國際象棋的手抄報設計素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際象棋黑板報圖片及內容資料

國際象棋手抄報設計參考01

國際象棋手抄報設計參考02

國際象棋手抄報設計參考03

  【關於國際象棋的手抄報設計內容】

從史料記載看,“象戲”(國際象棋的前身)出現在北周帶有一定偶然性。這種新的盤戲,無論棋盤、棋子和勝負規則,都與中國傳統的幾種盤戲有本質的差別,它突然出現在北周的朝廷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據《周書·本紀》載:“天和四年,五月乙丑,帝制《象經》成,集百寮講說。

天和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年號,天和四年即公元569年。

周武帝制《象經》在朝廷上被視為一件盛事,著實熱鬧了一番。

大臣王褒為《象經》作序,受到周武帝的稱讚。

著名文學家庾信特作了一篇《象戲經賦》,獻給周武帝。

由於天和四年以前,象戲從不見於記載,所以也有人將象戲的發明權贈予周武帝宇文邕。

但這顯然是不正確的,周武帝只是根據象戲而制《象經》,意欲在朝臣中大力提倡而已。

但這件事也說明象戲是一種新出現的盤戲。

北周天和年間的象戲究竟是什麼樣子?

史料中沒有留下記載。一般認為即是唐代流行的“八八象棋”,又名“寶應象棋”。

理由是唐代《象經》尚存(唐以後就失傳了),並沒有人就《象經》所敘象戲,與“八八象棋”比較而提出疑問。

關於“八八象棋”,唐代有佚名《樗蒲象棋格》三卷,見於宋代史錄,但也未能流傳。

幸而唐德宗時宰相牛僧孺所著《玄怪錄·岑順》一文,對“八八象棋”進行了詳盡的描述。

故明代胡應麟在其所著《莊嶽委談》中說:“今戲具,圍棋最古,象戲稍為後出,北周武帝有《象經》……

而唐以後殊無可考。唯《玄怪錄·岑順》一事可據。案此或文士寓談,然唐人象戲之制,賴此可考。”

唐代象戲的棋盤系八乘八六十四格,故稱“八八象棋”。《玄怪錄·岑順》有云:“其干戈之事備矣……乃象戲行馬之勢也,時寶應元年也。”(公元762年)故又稱“寶應象棋”。

《玄怪錄·岑順》一文中提到的棋子名稱有上將、輜車、天馬、卒(六甲),其走法如下:

1.棋子排列:“天那軍”東壁下,“全家軍”西壁下。”

2.開局:“於是鼓之,兩軍俱有一馬,斜去三尺止。又鼓之,各有一步卒,橫行一尺。又鼓之,車進。”順序為先進馬,再進卒,再進車。

3.將(金象將軍):“橫行系四方。”

4.車(輜車):“直入無迴翔”,即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5.馬(天馬):“斜飛三度止”,與今天中國象棋馬的下法一樣,但無軋馬腳的規定。

6.卒(六甲):“次第不乖行”,只能前進一步。

懂得國際象棋的人不難看出,上述《玄怪錄》所描寫的“八八象棋”,無論棋子的形制,還是棋子的排列、開局及走法,都與今天的國際象棋非常相似。

不過《玄怪錄》只寫了將、車、馬、卒,所以還難以將兩者進行全面的比較。

從國際象棋的演變和發展來看,相對於北周、唐初時,阿拉伯世界正在流行一種“沙特朗茲”象棋,

棋子完全像形,有將、副將(士)、戰車、象、騎兵、步兵六種。

其中除副將(士)只許斜走一步外,其餘與國際象棋步法相似,但還有一定的差異。

國外的學者大都認為,“沙特朗茲”象棋乃今天國際象棋的前身。

而“沙特朗茲”象棋來源於古印度的“恰圖蘭格”象棋。

這是一種四人對局的象棋,棋盤為六十四方格,棋子排列在四角,

每方八子:王、象、馬、船各一,兵四。

棋子的走法如下:王直斜行一格,象斜行兩格,船直行無遠近,馬與兵同今天的國際象棋無異。

七世紀左右,在中國和阿拉伯世界,同時流行兩種內容相似的象棋:八八象棋和“沙特朗茲”象棋。

如何解釋這種現象?

是否有如下的可能性,即這兩種象棋各自獨立地發生發展,彼此互不相干,沒有一點淵源?

看來這是不太可能的。

理由已如前述,八八象棋在北周天和四年出現帶有一定的偶然性,

既找不到它自身發生、發展的歷史,也找不到它與傳統盤戲圍棋、六博、塞戲、彈棋的血緣關係。

因此,

比較合乎邏輯的解釋是,八八象棋與“沙特朗茲”象棋必有某種連帶關係,

即八八象棋是由國外引進而成為中國的一種盤戲的。

從南北朝乃至隋唐時期,中國與印度、西域、阿拉伯世界的頻繁交往來看,“沙特朗茲”象棋傳入中國也是完全可能的。

至於八八象棋的規制是否與“沙特朗茲”象棋完全一樣,或者經過某種改造,限於史料,已經很難判斷

綜前所述,我們可以簡單歸納一下:八八象棋大致來源於阿拉伯世界的“沙特朗茲”象棋,傳入的時間約在六世紀末期。

這種象棋在社會上流傳一段時間之後,以北周天和四年武帝宇文邕制《象經》為標誌,

得到上層社會的承認而加以推廣,在唐代則成為社會各階層普遍喜愛的一種盤戲。

但是這種外來的象棋,還遠遠達不到圍棋那樣舉世無雙的魅力。

而中國的封建士大夫出於文化大國的優勢心理,

必然對這種“泊來品”進行改造,以求使之適應民族文化的口味和愛好。

對八八象棋的改造工作,大約在唐代就已經開始,而到北宋時期則達到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