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手抄報/列表

歡慶教師節手抄報內容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在民族追夢的旅程上,教師是夢想的築造者。下面是歡慶教師節手抄報內容2017,希望對你有幫助。

歡慶教師節手抄報內容

歡慶教師節手抄報內容 第2張

歡慶教師節手抄報內容 第3張

  歡慶教師節手抄報內容1

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師,要有紮實學識;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這是我們時代“好老師”的集體肖像。教書育人不 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價值的弘揚。廣大教師不僅要做文明的傳承者,更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所謂“傳道授業解惑”,教師的第一職責是“傳道”, 堅定理想信念、涵養為師之德,向學生傳遞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是為人師表者最神聖的使命。另一方面,“經師易求,人師難得”,愛是教育的靈 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應將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

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是民族的希望,教師隊伍建設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在西部地區、農村地區、老少邊窮島地區教育還存在短板,教育公 平仍然備受關注,農村教師待遇不高,教師隊伍人才流失嚴重。面對這些難題,需要我們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 抓,滿腔熱情關心教師,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健康,維護教師權益,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我們對於國家的貢獻,哪裡還有比教導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偉大的呢?”一位教育家的內心獨白,會在更多“築夢人”的心中激起共鳴。時代的光榮屬於教師,因為他們孕育一個國家的未來;歷史的使命賦予教師,期待他們承載一個民族的夢想。

  歡慶教師節手抄報內容2

“教師”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後來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如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一詩:“伯安入國小,穎悟非凡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中國有悠久的尊師重道的傳統,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師”的說法。《呂氏春秋·尊師》雲:“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尊師之道也。

《師說》中:“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原來,彷彿老師只是教授知識,解答問題的人,不苟言笑。其實,自古而今,存在著良多的亦師亦友的典範。老子與孔子便是如此。在中國幾千年的燦爛歷史中,“師”,總是受人尊敬,被人愛戴的。老師,是人類文化得以傳承的功臣,他們做的貢獻是極其巨大的。

  歡慶教師節手抄報內容3

教師節,是我國僅有的包括護士節、記者節在內的三個行業性節日。自1931年以來,我國在不同歷史時期共有過4種不同日期和性質的教師節。我國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教師節是1931年。當時,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發起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並發表《教師節宣 言》,提出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增進教師修養三專案標。雖然,這個教師節的誕生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沒有承認,但在全國各地產生了一定影響。1939 年決定另立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為教師節,並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那是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當天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北京晚報》。第二天,《北京晚報》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長建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 動》,引起了讀者強烈反響。12月15日,北師大鐘敬文、啟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聯名,正式提議設立教師節。1985年1月21日, 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為了發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提高教師地位,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 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中國教師節。在第一個教師節,當時的國家主席李先念向全國教師發出慰問信祝賀節日,首都召開萬人慶祝大會, 教師節期間20個省市共表彰11871個省級優秀教師集體和個人。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從1980年起,全國教育工會開展“慶教齡”、“五講四美,為人師表”等一系列尊師重教活動,提高了教師的政治、 社會地位。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提案中指出的那樣,“尊師重教遠沒有形成一種社會風氣。毆打教師的事件時有所聞。廣大教育工作者真正樹立以教書 育人為終身職業的思想也還不普遍。”要真正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應該在新中國建立教師節,讓教師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受到全社會的尊敬。於是,在1981 年3月全國政協會議上,方明和民進的16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這份提案。

“那麼幾家機構”、“那麼一些人”……那些在貧瘠的土地上創造豐盈的希望的“人”,我們真心關注過他們的快樂嗎?2004年我們教師節的主題是 “光榮的人民教師”,2005年是“愛與責任”,今年是“為了農村的孩子”。這已經是中國的第22個教師節了,當我們在節日對他們講“光榮、責任、奉獻” 的時候,他們的人本主義快樂卻成了一直被賒欠的帳單,我們應該還記得那項中國教師職業壓力和心理健康調查的結果——80%的教師感覺壓力大,10個教師3 個倦怠工作,一半以上的教師有眼病和咽喉疾病……是的,那個教我們寫名字、帶我們識數字的老師,他不是道德工具教化機器啊,首先他是一個“人”,遺憾的 是:千百年來中國文化傳統一直將教師角色的社會認同“神聖化、悲情化、妖魔化”著:所謂“天地君親師”,教師在知識、智慧、人格上被抽象成不食人間煙火的 聖人;接著我們用蠟燭、春蠶,眼淚、疾病給了教師群體悲情主義的文化匡定;於是老師的錯誤是動輒得咎的、是不可原諒的,一個人的過失都足以讓整個群體蒙 羞……在這樣一種巨集大的社會語境下,老師,你真的快樂嗎?

其實早在1932年,國民黨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教師沒有單獨 活動,沒有特點。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國小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伊始,即開始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 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而從此以年,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