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日誌/列表

關於我的社會實踐日誌

關於我的社會實踐日誌1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能夠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讓我感到無比欣喜與榮幸。這不僅僅是一次體驗社會展現自我的舞臺,更是一次回報社會、回報祖國的機會。為了感受農村變化,很榮幸能成為初夢社會實踐隊中一員參加這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四天的時間不長,但一路走來,對於我來說,收穫頗多,也給我留下了很多深刻的記憶。第一,懂得知足,學會珍惜,敢於不斷開拓。平日裡不乏學習生活環境等抱怨的我們,當我走到北坡中學時,學生們住在簡陋的宿舍裡,一間教室只可容納三四十餘。而那些孩子們的純潔簡單的笑,眼睛裡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望更是烤炙著我的心。小小的屋簷下綻放出了這片燦爛的光芒。與其相比,我們的學習生活環境是多麼的舒適,寬敞明亮的教室,多功能媒體裝置樣樣俱全,食堂桌椅、電梯、空調齊全,環境舒適。而我們大部分人在享受環境的同時,只是一味的嚮往更好的環境,卻忘記了艱苦奮鬥。我們應該懂得知足,學會珍惜,珍惜身邊的一切,珍惜讓我們富有!

關於我的社會實踐日誌

當然,我也必須承認,我的工作也仍存在著諸多不足或做得不夠的地方,由於缺乏經驗,一些準備工作跟實際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細節也還考慮或做得不到位等。作為當代大學生,這也是一份社會責任感,用我們所學的去回饋給予我們更多的社會。一步一腳印,希望我們的足跡可以遍佈鄉村每個角落,讓希望在鄉村中蔓延。

關於我的社會實踐日誌2

星期五 天氣 晴轉陣雨

今天下午,受××股份有限公司贊助,由校團委組建的××大學赴北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技科教文化服務團出發了。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方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將新農村建設作為今年的八大任務之一重點強調。我作為服務團成員之一非常榮幸地參加了這次活動。

下午3點30分,我們一行16人到達北寧,當地市政府副祕書長幫助我們安排好了住處。晚飯過後,我們的農技科教文化服務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按照原定的計劃,我們第一站來到市政府廣場為附近居民放映影片《喜蓮》。這是一部關於農村改革方面的影片,對當地農戶很有教育意義。首次放映,雖然有瀋陽市電影公司王師傅現場指導,但場地的選擇、銀幕的高度及銀幕的懸掛還是給我們出了不少難題。經過一段時間的實地考察和討論,最後我們決定把銀幕懸掛在商業銀行門前。銀幕高8米,寬4.5米,當地的百姓雪中送炭般為我們提供了梯子,我們順利掛好了銀幕。夜幕降臨,電影《喜蓮》在當地百姓的期待中正式放映了。影片中人物幽默的語言,生動的形象迎來了觀眾們陣陣掌聲和歡笑聲。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影片剛剛進入高潮,人們聚精會神觀看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陣雨打破了這和諧、歡樂的局面。人們紛紛跑回家中或躲在房簷下避雨。豆大的雨點急促地打在我們身上,凍得我們直打寒顫。為了保護電影放映機,我們全體老師和同學頂著雨把機器搬回車倉內,每個人身上都溼透了。即使這樣,大家卻臨危不亂,都在拼力保護好機器,以保證機器以後能夠正常的工作,保證我們的活動不會因此受到影響。漆黑的廣場上只能看到飛逝的雨滴和忙碌的身影。

樹林中的曲徑通幽,是因為那些曲曲折折的轉彎才更富有詩意與浪漫。生活也這是如此,曲折中獲得成功,成功後又會出現曲折。生活中的轉折、快樂和痛苦我們都應該理性地、微笑著去面對。

星期六 天氣 晴

新的一天,新的開始。伴隨著清晨第一縷陽光,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團又迎來了第二個工作日。早飯過後,大家各自準備。按照原定活動計劃,今天上午,我們將訪問當地的禽類、畜類養殖戶,由我校的畜牧學專家劉顯軍副教授為他們做現場指導。

廖屯養殖基地是當地新建的雞類養殖基地,四周種植莊稼,地勢平坦、空氣清新、水源充足,幾位專家來到新建成不久的雞舍為養殖戶做現場指導,研究了包括籠子大小、水源供給、排糞排放等養雞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基本問題。隨同前往的還有遼寧教育電視臺的兩位記者。在這裡,養雞場的負責人員給我們介紹了養雞場的規模、投資情況以及前景規劃。

走出養雞基地,我們又來到養殖戶張經理家,這是一家自主經營的養殖戶,前不久突如其來的禽流感疫情使這家養殖戶損失巨大,遼寧省委書記xx也曾經親自來到此地慰問。得知我們到來的訊息,養殖戶張經理興高采烈的出來迎接並立刻帶領我們走進他家的養雞舍。正巧,今天恰是孵化的最後一天,我們親眼目睹了小雞破殼而出的過程。在教授和工作人員的交談中,我瞭解到小雞孵化的最好時間期限是二十一天半,這樣,孵出的小雞質量最高。隨後,我們又參觀了幾個雞舍。張經理對我們說:“這兩年我們靠養雞致富了,現在已經在瀋陽買了房子!” 聽到這些,我們看到了農民發家致富的希望,看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希望。

“下面有請瀋陽農業大學畜牧學專家孫義和教授為我們做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孫教授開始了耐心地講解。從消毒殺菌講到了普通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在講座現場我們為當地農戶現場發放了《新農業》雜誌農業書籍,當地養殖戶也把他們在平時養殖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與我們作了交流,大家都受益匪淺。

晚飯過後又是放映電影的時間,今天我們要去廖屯村。經過二十多分鐘的車程,我們來到了村委會院內。下車後我們便立即忙碌起來。三十分鐘後,一切就緒。放映前,我們在村委會院內舉行了一個條幅簽名贈書儀式,村民們都聞訊趕來取書。霎時間,紅色條幅上已經佈滿了黑色的簽名字跡。由於百姓們對農業技術材料都非常感興趣,我們的雜誌很快就發完了。看到這,我們才真正的瞭解到農民對農業生產技術的熱切盼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時期,農業的生產技術還應該放在第一位,它是農民奔小康的前提條件。

電影《喜蓮》又一次在村民們的期待中放映了,天公作美,一切都很順利。影片中,女主人公堅強的意志、開拓的精神、超凡的膽識、大度的胸懷使在場的所有觀眾深受啟發。農村想發展、農民想致富,依靠傳統的種植觀念和經驗是行不通的。要相信科學,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來,擴大農業生產規模,不斷的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勇於開拓,大膽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農業的生產力水平,實現農業的資訊化、產業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0xx年7月23日 星期日 天氣 晴

發展有機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今天上午,瀋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劉鳴達副教授為當地的農業科技人員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報告以有機農業及其發展為題,系統地、全面地闡述了有關農業環境問題以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其中,村民們尤為關注的是如何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家禽的糞便處理等問題。

隨後,我校學生社團聯合會手工藝品協會會長鄔清容同學為農村婦女做了一場手工藝品編織技術講座。此講座主要面對農村婦女,目的是向她們傳授中國結等手工編織技術,增加收入。在場的農村婦女都被鄔清容同學的作品所吸引,紅紅火火的中國結雍容典雅,各式各樣的小動物栩栩如生,精巧玲瓏的手機鏈甚是可愛。在場學習的人都非常的認真,有的男同胞也躍躍欲試。

按照慣例,晚上還是放映電影的時間。今天我們一行來到了呂四屯,在大市場為百姓們放映電影。在放映影片之前,我們現場發放了《新農業》、《養豬》等農業科技資料。今天我們要放映的影片名為《霍元甲》,這是一部人物傳記片,由著名影星李連杰主演,反映了崇高的愛國精神和自強不息的奮鬥品質。繁星不停地眨著眼,彷彿也是對這部精彩影片的期待。為了使百姓們儘早地看上這部影片,我們的兩位司機師傅也前來幫忙,累得滿頭大汗。裝置全部安裝就緒,文明中外的霍家拳終於在人們的期待中閃亮登場了,影片中精彩的武打動作吸引了不少的男女老少前來觀看。很快地,銀幕前就坐滿了人,現場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據瞭解,有些農民是第一次看到這部影片,有的農民家裡甚至還沒有電視機。由此可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農村的發展還相對滯後,先進的思想文化在農村尚未得到普及,農民還沒有具備現代意識和文明素養。所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用教育提升村民的素養,用文明滋養高質量的生活,用先進的精神文化造就現代農村的新風尚。

星期一 天氣 小雨

天空下起了小雨今天我們返回了學校。總結這次暑期三下鄉活動,大家都感慨頗多,說出了自己的感想和心裡話。校團委王深副書記,吳金玲、於曉慶、劉帥老師周密安排計劃,全面組織協調,同時悉心照顧大家的生活和實踐令隨團的同學們感動。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趨勢,是城鄉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著深刻而長遠的重大意義。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要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一巨集偉目標。國家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堅持以人為本,農民自己參與的原則,扶持培養農民合作組織作為載體進行科學引導,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

作為農業大學的大學生,我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力軍,我們有著與農業,農村相關的豐富的知識,我們應以自身為工具和載體,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本領,在黨和國家政策、方針的指引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改進農業、改造農村、幫助農民。

在中國這個泱泱大國,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是農民。是農民養育了我們,我們更應該積極地投入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去,為農村發展,農業進步農民致富貢獻自己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