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人生感悟/列表

人生感悟短篇文章

在很多的時候,人生需要經常“回頭看”的。以下是小編蒐集的人生感悟短篇文章,歡迎檢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生感悟短篇文章

  篇一:看透人生的三重境界

有人說,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每個人在涉世之初,都會有屬於自己人生之初的純潔無瑕,所以每個人第一眼見到的這個世界都不復雜。但隨著年齡漸長,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這個世界的問題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憤不平。這個時候的自己,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人或事。人到了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了。人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的攀登,總想著爭強好勝,與人計較。想著怎麼做人,如何處世等,結果卻是絞盡腦汁的機關算盡,卻也永無休止和滿足的一天。

如果不懂得修煉,許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終點。這樣會追求一生.勞碌一生,心高氣傲一生,最後卻發現自己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於是抱恨終生。但是也有些人通過自己的修練,終於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終於茅塞頓開,迴歸自然。人這個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白蛇精修煉了一千七百年才化身為白娘子,在西湖橋上與許仙相遇。而《西遊記》裡孫悟空先是修煉了三百多年,後又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前後八百多年,才有機會保唐僧西天取經。修煉不僅僅屬於僧道和尚的專利,更不是惟獨隱靜處深山老林才能修心養性;修煉人人可為,無處不在,無時不可;就如同古人云: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人一生的壽命不過百餘年,要想活得精彩,不愧對自己的人生,當然更要懂得自我修煉。人生是在不斷修煉自已的同時,逐步來完善自已的一種過程。每個人都必須去認真瞭解自已的能力,並用它來創造自已人生的輝煌。

  篇二:中年人生是懂得

人到中年,漸漸的學會了獨處,學會了一個人行走,喜歡與人不遠不近的相處,懂得了慎言和自律,生活終是要有橋橋渡,無橋自渡,謹慎言論,不隨意去評判別人,不人云亦云,也是一種修為。有些心事,只適合安放在文字裡,有些話只說與懂得的人聽,有些事情只能自己來消化,茶涼了,自行續上,一個人的冷暖,終要自知,中年如茶,茶香自品,中年如水,靜水深流。

中年,是一個分水嶺,退去幼稚,走向成熟,一路走來,經過風雨,也賞過彩虹,走過寬闊,也爬過高山,慢慢的才知道,總有一些風景,註定要錯過,別太糾結,與其執著,不如隨緣,總有些事情,要自己來承擔,別太忙碌了,雖然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但也要懂得愛自己,也別總是抱怨,生活就是會有不如意,別想太多,就會快樂。走自己選擇的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覺得累了,就停下來抱抱自己,歲月漫長,終要冷暖自知

中年的山水,已不再是朦朦朧朧,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求的是那份真,中年的生活,不再追求轟轟烈烈,而是銀碗裡盛雪的清寧,開始喜歡穿舒適的衣服,飲食也不求多豐盛,更注重的.是家人的健康,開始學會安享生活,流連於街市,能為愛的人煮一鍋湯,牽著孩子的手看看風景,就是幸福,其實生活的真味,就是平淡,過得庸俗些也無妨。開始放慢腳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向內修剪自己,去掉繁雜,只求一份簡單。

人到中年,更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覺得上有老,下有小,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從前不管不顧,現在成了心甘情願的付出,盡力的強大自已,精心的呵護著家庭,風雨來時,能為家人撐一把傘,塵世浮沉,能做一面能依靠的牆,努力完善自己,越發懂得陪伴的重要性,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最暖的還是夜晚為自己點亮的那盞燈,季節的風,歲月的景都可以遠走,能留下的還是那份陪伴的暖。

人到中年,開始喜靜了,傾心於恬淡素雅,如深山的菊,不再在乎開的有多豔,而更注重內心的修養,安靜,是繁華喧囂外的一份領悟,是靈魂的救贖,閒暇時,看看書,喝喝茶,讓心靈得到舒展,茶能潤心,書能香我何須花,將所有的喧囂泛沉,都隔在窗外,把心安放在靜處,就會聽到花開的聲音,靈魂也能在獨處中昇華,人生最珍貴的,是經過世事沉浮,仍能和心靈深處的那個自己對話,便是最美的修行。

人到中年,一個悟字,濃縮了所有,中年如茶,細品,便會品出千般滋味,生活,總會有起落浮沉,你執著,你無奈,該來的也一定會來,該去的也留不住,有些時候,過於執著會傷心,過於奔波會傷身,學會和生活握手言和,安於當下,積極把握,坦然面對,有些事,不再耿耿於懷,有些人,開始學會放手,在時光中淬鍊自己,中年的心境,多了一份波瀾不驚,每一段歲月都是一種經歷,花開花落,柴米油鹽,一切,不過是生活

隔著歲月的雲煙,我們都在經歷著,等待著,遺忘著,生活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習理解,學會寬容,學會與生活握手言和,最終改變的是自己,人生就是一個懂得的過程,默默的承受,暗自堅強,最經學會了拿得起放得下,踏上了重新開始的路,人生僅一程山水換一份懂得,沒有什麼是永遠,也沒有什麼需要過於執著,心坦然,則光陰安暖。

錢鍾書說: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並非全因為澡洗得乾淨,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人到中年,終於看清了時間,讀懂了生命。人生起起落落,有多少事我們能夠主宰呢,不如順其自然,總起風的晨,總有絢爛的黃昏,也總有雨露滋潤花事,一切皆是定數,生活其實不需要太多,你若只是一味的撿拾,而不懂得捨棄,人生便會負累,學會放下,難得一份輕鬆自在。

人到中年,滄海桑田,從前一直看不透的,慢慢的也就淡了,一直執著的,慢慢的就放下了,逐漸知道,手裡能夠握住的,才是最珍貴的,人到中年,最難得的是那份懂得。

  篇三:人生是一場修煉

人這一生所為何來?稻盛和夫對於此問題有一句精彩的解答:為了做一個比降臨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來。人生的整個過程就像磨刀,生存的目的和價值就在於努力不懈地付出、腳踏實地得行動,兢兢業業的求道,以提升心性,修養精神,使自己能夠帶著比出生時更高層次的靈魂離開人世。所謂今生,是一個為了提高身心修養而得到的期限,是為了修煉靈魂而得到的場所。

乍一聽這個觀點,有人也許會直觀地覺得這簡直就是假、大、空,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這就是他在《活法》一書中的獨特觀點,看似簡單、虛化,實則直達事物本質。的確,人只要活著一天,就得應付衣食所需,需要金錢讓自己能過最起碼的生活。而修煉靈魂?會不會太虛幻了?但是,換一個角度想,我們僅僅就只為財產、地位、名利活著麼?為什麼有人富裕卻不知足?為什麼有人不斷地追求權力與地位而無法自拔?為什麼有人豐衣足食、家庭和睦還無法滿足?為什麼有人甘願成為醜聞主角,甚至去犯罪?生活的意義、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電影《非誠勿擾》裡最經典的臺詞,莫過於“人生是一場修煉”了。人生的修煉就是要修自己,能夠適應不同環境條件下去學會生活,無論處在任何優劣環境和狀態下,都能夠坦然面對,不會因為環境與狀態的改變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就象佛語說過的:天若下雨了,正好在家休息,可以安靜的看看書;天晴了,可以出來晒晒太陽,開心的外出訪友或做自己該做的事務;天冷了,跑步禦寒可以鍛鍊身體。所謂“大智若愚”,是說大智慧者心胸博大,自然容納永珍,也就見怪不怪!所以貧窮的時候是在考驗你的意志是否堅強?低落的時候不可輕言放棄,煩惱的時候需要自我調節。每一種環境,都是對自我的考驗,都是人生的修煉。那麼,一個人的人生究竟該如何去修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