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課文/列表

三體石經是指

  三體石經:尚書 春秋左傳 古文 小篆 漢隸三種字型書寫

三體石經是指

  簡介:

《三體石經》建於公元241年(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型寫刻,故名。石經刻有《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是繼東漢《熹平石經》後建立的第二部石經。《三體石經》在中國書法史和漢字的演進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石經資料:

【名稱】三體石經

【年代】三國魏

【材質】刻石

【字型】古文、小篆、隸書

  石經建立流傳

概述

《三體石經》建於公元241年,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型寫刻,故名。三體石經刻有《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共約二十八碑,是繼東漢《熹平石經》後建立的第二部石經。《三體石經》,也名《正始石經》、《魏石經》,三國時期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立。書有古文、篆、隸三種字型。書寫者有衛覬、邯鄲淳、嵇康諸說,但無定論。刻本筆法與結構都很規正,常為初學者取作範本。但因其為刻石,字形較小,筆意有失真處。須臨寫各體需要有一定經驗才能真正領悟。----《古代碑帖鑑賞》 費聲騫

古文

東漢的古文之學主要以私學的形式傳習,但漸成為學術的主流。曹魏代漢後,古文之學取代今文成為官學。公元175開始所立的《熹平石經》,立於太學,所刻都是今文字。曹魏立古文經後,太學石經只有今文顯然不合時宜,因此到241年(廢帝齊王芳正始年間),遂刊刻古文經於石,與今文經並立太學。

內容

三體石經的內容,主要是《尚書》和《春秋經》。《尚書》當即馬融、鄭玄所傳的二十九篇古文尚書。《春秋經》當即《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十二篇本《春秋石經》,而不是今文家的'十一篇本。

另外,《隸續》所錄三體石經有《左傳·桓公七年》9字,《左傳·桓公十七年》26字。馬衡認為《隸續》所收《左傳》遺字是試刻,非正式刻文(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還有《論語》、《急就篇》以及其他出處不明的殘石,均為隻言片語,可能都是試刻。

形制

三體石經的正式格式是每行二十字,每字有三體,直下排列。另有品字式,古文居上,篆、隸分列下方。品字式只見於《尚書》開頭的兩篇《堯典》與《皋陶謨》(三體直下式也有此兩篇)。另有古文一體殘石,古文、篆書二體殘石。《三體石經》在每一碑面刻有縱橫線條為界格。一字三體直下書刻,每面約33行,每行60字。每碑行數各不相同。王國維經推算認為最可能是35碑,馬衡根據1922年洛陽太學遺址出土的一塊石經,推斷正始石經應是28碑。

目的

刊刻石經的主要目的是"臺省有宗廟太府金墉故事,太學有石經古文先儒典訓",以弘儒訓,以重儒教。此外,石經文字有校正文獻內容與文字、書體之功用,《魏書·列傳術藝》載:"又建《三字石經》於漢碑之西,其文蔚炳,三體復宣。校之《說文》,篆隸大同,而古字少異。"又《列傳·遊明根·劉芳》記:"昔漢世造三字石經於太學,學者文字不正,多往質焉。"碑文刻成後,全國各地學生紛紛前來校拓,對其時文化的儲存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流傳

三體石經刻成後,與漢熹平石經並立於洛陽太學。自311年永嘉之亂始,王彌、劉聰陷洛陽,焚燬二學(《晉書·王彌傳》),石經應已有所損毀。從《魏書·馮熙傳》所記"洛陽雖經破亂,而舊三字石經宛然猶在,至熙與常伯相繼為州,廢毀分用,大至頹落。"知北魏石經已被嚴重損毀,七零八落地分散了。537年(東魏孝靜帝四年)八月,移洛陽漢魏石經於鄴。579年(北周大象元年)二月,又自鄴還涉洛陽。586年(隋開皇六年),又自鄴京載入長安,置於祕書內省。後唐代魏徵予以收聚,十不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