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課文/列表

《舟中敵國》典故

《舟中敵國》典故1

《舟中敵國》典故

舟中敵國

“舟中敵國”的意思是說,坐在同一條船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變成了仇敵。人們用“舟中敵國”告誡世人,不講德行仁義,就會導致眾叛親離。“舟中敵國”,也作“敵國同舟”。比喻即使是親近的人,也可能叛離。

此典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戰國時期,衛國人吳起善於用兵。起初,他在魯國當將軍。後來,魯國國君有些不信任他。吳起聽說魏文侯比較賢明,就投奔了魏國。魏文侯死後,他的兒子魏武侯即位,吳起轉而侍奉魏武侯。有一次,魏武侯在黃河泛舟順流南下。走了一段路程以後,魏武侯回頭對吳起說:“美極了,我們的山河是多麼雄偉而穩固!這是我們魏國的寶貝呀。”吳起回答說:“國家的穩定在於德行如何,而不在於山川的險峻。舜時代,南方的部落有苗氏,雖然左靠洞庭湖,右有鄱陽湖的險阻,地形易守難攻。可是,由於朝廷不修德政,不行仁義,結果還是被禹滅亡了。夏末代王夏桀統治的地方,左有黃河、濟水,右有泰山、華山,南臨伊闕山,北靠長達四十里、僅有三步寬的羊腸阪道。但由於夏桀為政不仁,雖然擁有險要的`地勢,最後也被商湯放逐了。殷紂王的國家,左有孟門山,右有太行山,北有常山(恆山),南臨黃河。由於殷紂王不修德政,周武王還是將他殺掉了。由此看來,一個國家是否穩定、昌盛在於德政,而不在於地形是否險要。如果君王您不修德政,坐在這條船裡的人也都會成為您的仇敵的。”魏武侯聽後說:“你說得完全正確。”於是任命吳起為西河太守,吳起在魏國的聲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舟中敵國》典故2

典源出處

《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 (魏)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武侯曰:‘善。’”《太平御覽》卷四一八引 《東觀漢記》 曰:“吳漢性忠厚……兵有不利,軍營不完,漢常獨繕檠其弓戟,閱其兵馬,激揚吏士。上時令人視吳公何為,還言方作戰功具,上常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敵國。’”卷三三六作“隱若一敵國矣。”

釋義用法

吳起對魏武侯講,國君靠仁德不靠山川險要,如果不修德,連同船的人都會成為敵國。後以此典指眾叛親離; 也指競爭的對手; 亦形容乘船。

用典形式

【同舟雖敵】 清·黃遵憲:“久客暫歸增別苦,同舟雖敵亦情深。”

【同舟敵國】 清·黃遵憲:“昔日同舟多敵國,而今四海總比鄰。”

【敵國同舟】 清·黃遵憲:“敵國同舟今日事,太倉稊米自家身。”

【敵國舟中】 唐·柳宗元:“羌胡 轂下一朝起,敵國舟中非所擬。”

【隱若一敵國】 宋·陸游:“後生可謂要有人,誰能隱若一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