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教學設計/列表

部編版國小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國小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國小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精選5篇)

部編版國小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指導書寫生字“矛、盾”和理解“誇口、張口結舌”等詞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精讀課文,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成語的寓意,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理解成語的寓意,養成良好的積累知識的習慣。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積累了不少成語了,你能說幾個給大家聽聽嗎?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讀幾個成語故事。(板書:8、成語故事) 誰來告訴大家,什麼樣的詞稱為成語?引出《自相矛盾》。

二、初讀指導

1、佈置課內預習。

★輕聲讀成語故事《自相矛盾》,邊讀邊圈出文中的生字。

★拼讀生字表中生字,想辦法記住字音、字形。

★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在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

2、檢查自學情況,指導書寫。

三、精讀與感悟《自相矛盾》。

1、自由輕聲讀課文,想一想這個故事講的是件什麼事。

(寫古代一個人賣盾和矛,先誇盾好,什麼也戳不破;又誇矛好,什麼都能戳破。旁人問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麼樣?那人啞口無言)

2、成語中的矛和盾僅僅是指那個楚國人買的兵器矛和盾嗎?

3、細讀課文,抓關鍵詞句,在交流討論中感受人物形象和文章寓意。

預設: “誇口”是什麼意思?(說大話)文中是誰在說大話?他說的是什麼大話呢? 指導朗讀好人物語言。

這個楚國人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結果怎樣? “張口結舌”是什麼意思?(張著嘴巴說不出話來) 那人為什麼張口結舌說不出話的呢? 周圍人怎樣看他?

你又怎樣看他? 你能說說“自相矛盾”的意思嗎? 文章為什麼到這就結束了?

4、聯絡實際說說自己有沒有犯過與此人同樣的錯誤,你周圍有沒有人犯過這樣的錯誤,讀了這則故事你知道了什麼?

四、小結

五、拓展與延伸

1、用今天學到的學習成語故事的方法,學習《濫竽充數》和《畫龍點睛》這兩個成語故事。

2、閱讀《成語故事》,積累更多的成語。

板書設計:

成語故事

盾堅固 都戳不穿 自相矛盾 矛銳利 都能戳穿

說話前後牴觸 矛戳盾 會怎麼樣

部編版國小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習《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詞,理解“誇口”、“啞口無言”的含義。

2、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瞭解中國古代寓言的特點,滲透學寓言的方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瞭解寓言故事的內容

2、難點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材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我們學習了《亡羊補牢》,講了什麼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2、像這樣用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的文體,這就是“寓言”。

(聽出來了,這是個故事,但裡面藏著一個道理。)板書:故事、道理

那你們想想,要學好一則寓言,就要先學它的什麼?再去幹什麼啊?

師:真好!你連學習方法都告訴我們了。(板書:學、明)

3、那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板書:自相矛盾)(讀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請你自己讀讀這個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杆的一端裝有青銅或鐵製的槍頭;盾,盾牌,用來防護身體、遮擋刀矛槍箭。

2、第二步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裡面的生字詞,你認識並理解了嗎?

(1)出示認讀字:“戳”知道戳的意思嗎?(用手指或長條物的頂端捅)

好,我們伸出手指頭,做做戳的動作。那戳有哪兩種結果呢?(師用鉛筆戳穿紙頭)要不就是戳穿,(師用鉛筆戳整本書)要不就是戳不穿。那文中寫的是用什麼戳什麼呢?[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解“戳”字為學習後文,學習做準備。]

(2)出示生字:矛 、盾 你知道什麼是“矛”,什麼是“盾”嗎?

出示圖片: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杆的一端裝有青銅或鐵製的槍頭;盾,盾牌,用來防護身體、遮擋刀矛槍箭。[設計意圖:藉助圖片瞭解什麼是“矛”,什麼是“盾”。]

(3)生讀字詞:銳利 、堅固。能把它和上面的詞連起來說說嗎?

生1:銳利的矛,堅固的盾。(可以。)生2:矛很銳利,盾很堅固。(也行。)

生3:矛銳利得很,盾堅固得很。(書裡就是這樣用的。)

(4)讀讀這兩個詞:誇口、啞口無言。

師:“啞口無言”在課文中是什麼意思呢?

哦,是他沒話可說了。看來,同學們都已經懂得了“啞口無言”的含義了。

三、再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懂故事的內容。

1、那他為什麼會沒話說了呢?誰再來把課文讀一讀啊?注意:當他在讀的時候啊,我們特別要注意聽一聽,他在讀這兩句話時,是用什麼語氣讀的?(把那人叫賣的兩句話變紅)

2、有層次的指導學生用誇口的語氣讀一讀這兩句話,並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1)他是用怎樣的語氣來說的呢? 那好,大家都用“誇口”的語氣讀讀這兩句話。

生練習讀這兩句話。板書:誇口

a.我聽出來了,他特別強調了他的盾很堅固,矛很銳利。誰的讀法跟他不同?

b.你強調的是什麼? “無論”是什麼意思?

大家看,他跟第一個同學體會的不一樣,讀的就不一樣。誰還能讀出不同來?

c.你們聽出他想表達什麼意思啊?“特別得好”這個意思,你們從哪個詞聽出來的?“很”

d.挺有意思的!為什麼這麼讀?生:因為我要強調讓大家來買“我的”的矛和盾啊!

哦,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很好。

(2)剛才他讀的時候啊,不光讀出誇口的語氣,還有一些表情和動作呢?你們也來做一次賣東西的人,試著加上表情和動作再讀讀。生加動作練習讀書。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1、圍觀的人也是這樣問的。讀,“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樣呢?”那個楚國人已經被大家質問得“啞口無言”。板書:啞口無言

2、為什麼啞口無言了。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猜猜會有怎樣的結果?

你能用“如果……,就說明……。”的語句來說說嗎?有沒有第3種情況發生啊?

如果戳得穿說明了什麼?戳不穿呢?

3、同學們,看來這楚國人說的兩句話,前一句跟後一句,是怎樣的啊?

(相互牴觸、不一致。)像他這樣自己說話前後牴觸、這叫什麼啊?你們理解的很準確,看來大家已經讀懂了這個故事。

5、那個楚國人已經被大家質問得“啞口無言”,已是窘態畢現、狼狽不堪了。

對啊!我們以後說話、做事也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不能故意誇大,言過其實,否則,也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生讀道理。板書:說話、做事要前後一致。

6、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當時的情景,一會兒說說你覺得故事中的這個楚國人是個怎樣的人啊?(播放flash動畫)

五、小結:

1、通過學習課文,你明白了什麼?

說話、做事不能相互牴觸,要前後一致。(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後一致。)

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後不一致,互相牴觸。(自相矛盾)

比喻失誤後,及時補救。(亡羊補牢)

2、續寫

六、作業:

1、把這則寓言故事講給家長聽。

2、這個賣矛和盾的商人,什麼也沒有賣出去,回到家會怎樣和家人說呢?

部編版國小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學會4個會認字和5個會寫字。

2. 通過閱讀課文,理解寓言的內容。能夠聯絡實際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 朗讀並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三、教學難點

掌握結合註釋及查字典理解重點字詞的方法,進而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教師修改

一、匯入:

教師引導學生:低、中年級時,我們學過不少寓言故事,還記得嗎?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淺顯而生動的小故事,向人們講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則寓言故事與以往的表達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麼呢?開啟書,快速瀏覽,你發現什麼?------是兩則文言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以前我們學過一些古詩,怎樣才能將文言文讀準確,有什麼方法嗎?請學生嘗試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同時注意斷句。

2.指名讀生字、詞語。“矛、盾、銳利、堅固、祠、遂、弗”

請學生到黑板前,板書:第一則寓言的題目。教師強調“矛盾”二字書寫並字面解題。

3.教師範讀課文。

4.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指名讀文章,講一講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學生讀第一句。

教師出示:楚人有鬻盾與矛者你知道了什麼?怎麼知道的?-------“從前楚國有一個人賣矛和盾”“鬻”的理解學生是通過書下的註釋瞭解的。在此提示學生學習文言文要善於運用書下注釋幫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賣的?你知道了什麼?

①分別請學生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學生解釋句子大意。

------理解過程中“堅、利、於”等詞語學生在註解裡無法找到解釋,可引導學生翻閱字典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並給予肯定和鼓勵。

②學生帶著理解讀一讀這兩句話,並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③他為什麼要這樣誇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會想什麼?叫賣時的語氣、神態、動作是怎樣的?周圍的人聽會又會有哪些表現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體交流,四人小組內可以演一演。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講一講小故事,並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人群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在聽,更在想,於是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指名讀,談理解。楚國人的反映怎樣?------“應”:回答。“弗能應”:不能夠回答。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嗎?-----無言以對、啞口無言。

5.為什麼“弗能應也”?------這個楚國人片面地誇大矛、盾的作用,結果出現了自己說話相互牴觸的情景。

6.那麼,你怎樣理解“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呢?------比喻說話、做事相互牴觸。

四、生活中有沒有“自相矛盾”的時候呢?或者你覺得這個成語用在什麼情況下合適呢?想一想、交流。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嘗試背誦。

部編版國小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詞,理解“誇口”“啞口無言”的含義。

2.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瞭解中國古代寓言的特點,滲透學寓言的方法。

4.通過說、問、演等活動,使學生在瞭解寓意的基礎上受到教育。

教學重、難點:

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猜畫謎,激發學生學寓言的興趣。

2.引導學生通過發現,瞭解什麼叫“寓言”,滲透學寓言的方法。

二、初讀課文《自相矛盾》,學習生字詞。

1.請學生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

2.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讀文,進行反饋。

4.學習生字詞。

(1) 讀詞:矛、盾、銳利、堅固、拿、賣、啞口無言

① 演示象形字“盾”的演變過程,幫助學生記憶生字,讓學生感到學漢字非常有趣,並指導書寫這個字。

② 讓學生把“矛、盾”兩個字和“銳利、堅固”連起來說說,進行詞語搭配的訓練,鼓勵學生求異表達。

③ 用上“矛、盾、銳利、堅固、拿、賣”這些生字詞,圍繞課文內容說一、兩句話,進行連詞成句的句子訓練。

④ 通過選擇,讓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啞口無言”的含義。

三、再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懂故事的內容。

1.請一個人讀故事,其他同學說說他是用什麼語氣來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

2.有層次的指導學生用誇口的語氣讀一讀這兩句話,並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3.分角色讀故事,然後說說自己對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4.默讀課文,說說自己為什麼這樣看這個人。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1.圖示幫助學生理解、分析,通過文字對話,揭示寓意。

一個人拿矛和盾的圖

自相矛盾

我的矛 我的盾

銳利 堅固

什麼盾 什麼矛

戳得穿 戳不穿

五、通過表演,深化對寓意的理解。

1.創設情景,指導學生分角色全員參與表演。

2.有層次的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寓意,讓學生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受到教育。

六、延伸練習。

1.鼓勵學生根據本課內容提出問題,用“寓言百寶箱”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古代寓言的興趣。

2.根據學生的興趣,老師做重點知識的講解。同時,把知識卡送給學生鼓勵學生課後自學。

部編版國小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自相矛盾》中的生詞,理解“誇口”、“張口結舌”等詞的含義。

2、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表演課本劇,加強對寓意的理解。

4、感受中華民族豐富的成語知識,養成良好的積累知識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理解寓意,養成良好的積累知識的習慣。

難點: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理解寓意,養成良好的積累知識的習慣。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小黑板、導學案。

教學過程:

一、匯入揭題:

1、師:(左手拿鋼筆,右手拿消字筆)孩子們,請大家看我手裡的這支鋼筆,寫字特別的清晰,任憑什麼樣的消字筆都消不乾淨;我這隻手裡有一支消字筆,功能特別好,任憑什麼筆寫的字都能消得乾乾淨淨。

生:(七嘴八舌地議論)

2、師:聰明的同學馬上就發現了我剛才那番話的毛病--自相矛盾,什麼是“自相矛盾”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吧。(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師: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到我以前的一個學生馬小虎胸前掛了一個大大的牌子,上面寫著三個大字--小馬虎,他一邊哭一邊說:“張老師,我又粗心大意了,同學們都笑話我……”大家願不願意幫助馬小虎同學?

生:願意!

2、師:請大家拿出《導學案》,看到第一題。哪位同學能又快又好的.治好馬小虎的病?

生1:“戳”是翹舌音。

生2:文中“矛盾”的“矛”沒有草字頭。

生3:文中“銳利”的“利”應該是“鋒利”的“利”。

師:看來大家的醫術都很高明,我替馬小虎同學謝謝大家。

3、誰能給大家解釋解釋一下第二題的三個詞語?

生1:“誇口”是說大話的意思。

生2:“張口結舌”的意思是張著嘴說不出話來。

生3:“自相矛盾”比喻一個人的言語或行為前後牴觸。

三、研習文字:

(一)、聽錄音,練習朗讀

師:請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上聽一下錄音,比較一下錄音讀的和你讀的有沒有不同,並且思考《導學案》第三題的幾個問題。

生:(用心聆聽錄音後自由練讀)

(二)、分角色朗讀師:錄音讀得怎麼樣?有沒有勇氣和錄音賽一賽?

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師:(引導學生做出評價,以表揚和鼓勵為主)

(三)、分析課文內容

1、師:哪位同學能概括一下課文內容?

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師:(引導學生處理《導學案》中的第三題)請同學們分組思考一下《導學案》第三題中的題目。

生:(分組討論問題,派出代表將小組討論結果告訴大家)

(四)提升認識:

師:看來大家對課文已經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對“自相矛盾”這個成語也有了很深刻的認識,那我們在說話或做事時有沒有自相矛盾的現象?

生:(列舉自己或同學生活中自相矛盾的現象)

師:學習了這篇文章後,你還會讓自己再自相矛盾嗎?

生:(發表看法,表示說話、做事要前後一致)

四、表演課本劇:

師:我知道咱班的同學不僅讀書很棒,表演也很出色,聽說有的同學還精心準備了道具,願不願意上臺來表演一下?

生:(分角色表演課本劇)

師:(引導學生做出評價)

五、知識積累:

師:成語是我國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瑰寶,它用簡短的文字告訴了我們非常豐富的內涵,想要學好成語,需要平時用心積累。我這裡準備了一些以“自”開頭的成語,請同學們看一看有沒有你沒見過的,你還能找出哪些以“自”開頭的四字成語?(小黑板出示20個以“自”開頭的四字成語)

生:(齊讀後討論成語的含義)

六、小結、作業:

師: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自相矛盾》這則成語,同學們表現的都很出色,希望把這種學習的精神延續到課下,有沒有信心?《導學案》第四題是自相矛盾的原文和作者韓非子的簡介,請大家課下認真閱讀,並試著用自己的話翻譯一下。另外,把你學習本文的收穫寫在《導學案》上。

教後記:

《自相矛盾》是一篇短小的成語故事,內容淺顯,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成語的含義,因此我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分角色朗讀和課本劇表演上,學生都很積極地參與,學習熱情很高。說實話,我沒有想到自己的學生表演才能那麼高,真的可以做小演員了!後來我引導學生積累成語,目的是讓他們產生對成語的學習興趣,在課餘時間主動學習。在《導學案》最後我又準備了韓非子的《難一》,目的是讓五年級的學生初步接觸一下文言文,為今後的文言文學習打下一點基礎。總體來說,本節課教學內容設計的有一點多,有的環節進行得有點倉促,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調整一下時間安排。

附一:板書設計

附二:《自相矛盾》導學案

一、爭當“小神醫”:

1、戳(cuō)

2、茅盾楚國銳力買賣

二、解釋詞語的含義:

1、誇口:

2、張口結舌:

3、自相矛盾:

三、品讀思考:

1、誰能說一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2、文中是誰在說大話?他說的是什麼大話?

3、如果你是圍觀的人,你會怎樣想?怎樣說?

4、在大家的追問中,那個楚國人只能--“張口結舌”,為什麼他會這樣?這裡的“張口結舌”還能換成別的詞語嗎?

5、那個人說話前後矛盾會造成什麼後果?

四、拓展閱讀:《韓非子·難一》

1、韓非子簡介:

韓非,先秦時期韓國公子,是我國先秦時期著名政治理論家,卓越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子:古代對有學識男子尊稱。

2、原文:

楚人有鬻(yù,賣)盾與矛者,譽(稱讚)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戳進)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不)能應也。

五、小小收穫: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