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教學反思/列表

三個小夥伴教學反思

《三個小夥伴》是一篇童話,講的是三個小夥伴小野豬、小象、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個小夥伴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一下吧!

三個小夥伴教學反思

  三個小夥伴教學反思1

《三個小夥伴》是蘇教版第二冊的一篇童話,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課程的題材以及學生的實際,我把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上三個:

1、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練習分角色表演。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大家團結協作,就能戰勝困難。

3、學習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練習說話。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接受實際,我把學習難點定為: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引導學生通過“問、讀、演、說”理解課文內容。本課教學旨在幫助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理解和背誦課文,練習分角色表演課文。在“問、讀、演、說”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三個小夥伴互相配合,各顯其能,最終圓滿完成任務的喜悅,感悟同心協力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這兒的“問”是指老師的“問”,抓住“他們在栽樹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這一中心環節去設問,提高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二問是“問”教材,讓學生在教材中找找、劃劃、圈圈、點點,理解課文內容,與文字進行情感交流。

“讀”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應該是放在首要地位的。老師要培養談閱讀的興趣,養成閱讀的好的方法,能用普通話流利地閱讀等等。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對他們來說走進童話世界,和小動物們交朋友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事情。因本課篇幅較長,有輕聲、變調、感嘆句、疑問句,學生朗讀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課堂上我儘量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包括示範讀、自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比賽讀等),讓學生在反覆的品讀中,讀出疑問,讀出畫面,讀出情趣,讀出情感,讀出自我。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表演。讓學生們通過扮演小野豬、小袋鼠和小象,在活潑快樂的氛圍中感悟課文。

“說”是學生言語能力訓練的重點,我首先引導學生藉助畫面說,我讓學生看課文插圖,進行說話,幫助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其次我引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我讓學生聯絡生活經驗說說栽樹要帶什麼工具,這為下文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還有,我帶著學生走入栽樹的情境中,感悟小動物們的勇敢、機靈、聰明及可貴的協作精神。這樣以演說的形式再現課文內容,在學生頭腦中形成鮮明的表象,在培養學生對課文內容深入感悟理解的基礎上,提高他們的表達、傾聽與捕捉資訊的能力。

本課教學下來,比較流暢,各環節的銜接也比較自如,基本達成預設目標。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在最後的表演環節中,很多學生關注了表演,而忽略了背誦,學生之間的配合不怎麼默契,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也沒有完全放開,還有寫字的時間顯得略微少了些,得專門再來一節課讓學生寫字。

  三個小夥伴教學反思2

《三個小夥伴》是一年級下的一篇童話,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在讀中感悟,讓孩子們在品讀中悟出應團結協作的道理。

在讀課文時,我問孩子們“你最喜歡三個小夥伴中的哪一個?你覺得它哪些地方讓你最喜歡?”這個問題,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生邊自由品讀課文時,我邊引導學生想象小野豬撅起小嘴,用力左右“拱”的樣子;小袋鼠挺起肚子,吃力地運肥料的樣子;小象一會兒“吸水”,一會兒“噴水”的樣子。把朗讀和想象有機地結合,學生很自然地把自己就當作了小野豬、小袋鼠和小象,再朗讀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對他們來說走進童話世界,和小動物們交朋友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事情。課堂上我儘量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反覆的品讀中,讀出疑問,讀出畫面,讀出情趣,讀出情感,讀出自我,我還及時地對學生的朗讀作出評價,激發學生讀書的樂趣,給學生提供閱讀表達的空間和自由。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悟;小組結合去表演,讓學生先把感悟到的讀出來,說出來,演出來。

本課教學下來,比較流暢,各環節的銜接也比較自如,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在最後的表演環節中,很多學生關注了表演,而忽略了背誦,學生之間的配合不怎麼默契,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也沒有完全放開,還有寫字的時間顯得略微少了些,得專門再來一節課讓學生寫字。

  三個小夥伴教學反思3

《三個小夥伴》是一篇童話,講的是三個小夥伴小野豬、小象、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課文的要求是:朗讀課文,再演一演。(只有理解了才能很好的演出來),課文的結構還是比較清楚的,三段同樣的結構,整齊、易懂。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從課題入手,理解什麼是“夥伴”,夥伴它不同於朋友,夥伴之間有“合作”的關係,在學生理解了課題的基礎上,提出:那課文中的三個小夥伴要一起做什麼呢?

通過這個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朗讀課文。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包括示範讀、自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比賽讀等),讓學生在反覆的品讀中,讀出疑問,讀出畫面。在讀準、讀順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我藉助課文中的教學掛圖,讓學生觀察,明白三個小夥伴一起做什麼事?(上山栽樹)結果怎樣?(小樹栽好啦!三個小夥伴手拉著手,圍著小樹又跳又笑),這時,我又進一步提出疑問:小樹終於栽好啦!小朋友這個時候心裡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這個問題的提出,主要是引導學生髮現“三個小夥伴兩手空空,什麼工具也沒有,是怎麼把樹栽好的呢?”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想弄明白的興趣。我讓學生說說對文中的小動物的評價,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都用“誇獎”的語氣來評價小動物,從中也得到啟發,指導自己的言行,在與同學的相處中,也要像這些小動物一樣友愛,團結,學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