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教學反思/列表

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

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1

——《趙州橋》教學反思

《趙州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說明文,課文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通過對趙州橋的設計特點的說明,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領悟語言描寫的特色,積累語言;二是要學生認識趙州橋的建造特點,培養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這是學生在三年級接觸的第一篇說明文,學生雖然對文體的瞭解並不深,但是趙州橋在中國乃至世界建橋史上都是一個創舉,它優美的造型和非常實用的設計讓世人讚歎,這也是中華的傳統文化之一,學生比較感興趣。學生處於三年級,識字和詞語的積累相對來說還是很重要的,結合文章和學生的特點,本課設計讓學生多讀,學生運用學過的讀書方法,多讀多想,在自讀中動腦思考,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基本學情,我有了以下的兩個設計理念:

1、讀中質疑,領悟語言特色。這篇課文寫了趙州橋優美的造型和實用的設計,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把說明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默讀、感情朗讀、演讀等不同讀法,與文字之間進行直接交流,在自讀中動腦思考,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瞭解趙州橋的特點,領悟語言描寫的特色。

2、聯絡實際,學習表達方法。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獨立思考,理清思路認識趙州橋的雄偉、設計獨特和美觀等特點。寫橋的雄偉,運用了幾個數字,啟發學生學會聯絡生活實際去體會;寫橋的獨特設計,主要是抓住橋洞的特點來描述的。

但是要上好一課書,是需要很多方面結合在一起的,以《趙州橋》第一課時教學為例,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一、目標可行性強

在我們備課的過程當中,首先會考慮的肯定是目標。作為一位新老師,在這方面的確是做得還不夠好,所以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難免會出現空而泛的現象。但是如果目標沒有做到可行,那整節課的效果肯定就會下降的;相反,如果目標可行,這節課的效果便會比預期的好。

在本課時教學中,我的教學目標都是圍繞字詞句而制定的,畢竟三年級的學生,字詞還是很重要的,而這又是第一課時,所以我還是想先解決學生的字詞問題。而我解決生字詞的方法又是“讀”和“寫”,我制定了一系列“讀”的環節,讓學生進行多讀,在讀中解決字詞。例如在第二個教學環節“活動引路,讀文識字”中,我設計了以下的小環節:

1、同桌互相讀課文,開展讀書“闖關”活動。

A.“闖關”總動員。講清方法及規則,共設三關:字音關(讀準字音)、句子關(讀通句子)、感情關(嘗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桌兩人互為“闖關員”與“守關員”。

B.同桌分別“闖關”。一次沒有闖過關者可以練習後再“闖關”。

2、開展讀書“展示會”活動。

A.“我會讀”。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瞭解讀書情況,相機糾正字音。

B.“我想讀”。想做闖關者的同學站起來讀,守關者聽,然後找出他們讀錯的字詞。

3、抽出文中較長的句子指導學生讀通順。

4、抽出句中的一些較難的字詞進行正音和理解。

5、抽讀生字詞:橫跨、創舉、堅固、石欄、圖案、設計、雕刻、智慧等。

我的意圖是通過“篇——段——句——詞——字”這樣的一個從總到分的方式來一一解決生字詞,所以在教學中的第三個環節便是寫字環節。而會認、讀、寫生字詞以及讀好隔斷中較長的句子,讀通課文,這些目標都是可行性比較強的,所以執行起來比較順利,更重要的就是學生在讀和寫的過程當中,不但能解決生字詞,並且各種各樣的讀得方式,還培養了學生讀的能力,這是比我預想的效果還要好的。

然而雖然訓練和培養了學生讀的能力,但我卻忽略了在第一課時就讓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大部分的學生在讀的時候做不到較有節奏和帶有感情地朗讀,讀是讀了,但是部分學生讀起來乾巴巴的,甚至有幾個學生讀的時候連線性不好,所以聽起來讓人覺得不順暢。這也跟平時的教學有著重要的關係,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制定目標會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為一個目標去制定,但是這個目標的執行卻在教學中大大打了折扣,讓這個本來可行性很強的目標一下子變成了華而不實的目標了。

在制定這節課的目標時,我還是有一個目標的可行性不強,“找出並初步積累文中的一些優美詞句”這一目標沒能很好地達到,因為積累優美詞句的基礎就是先對這些詞句進行理解,讓學生感受到他們的優美,才可以進行積累,所以這一目標的制定在這節課就顯得空而不實了,所以在教學中,這一目標並沒能達到,積累優美詞語的這一效果很明顯出不來。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不足之處。

二、重難點隨機應變

重難點的制定一般都是教師在備課的過程當中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對學生而言是重難點,但是在真實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認為是重點得,往往學生並不覺得它是重點,而我們認為是難點的,學生卻可以輕易就做到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讓重難點隨機應變了。

例如這一節課,我在備課的時候覺得某些長句是難點,因為大部分的學生應該都很難讀好,而在教學的過程中,的確,這也是學生的一個難點,因為一開始的時候大部分的學生都沒能讀通順,但是在第二個教學環節實施以後,則大部分的學生都能把這些長句很好地讀通了。然而在這個時候,我應該馬上讓教學難點搖身一變變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才對,因為在第二個教學環節實施的過程中我已經發現了學生讀書的感情不足,但是我卻沒能做到讓教學難點隨機應變,於是,這節課讀的效果只能達到預期的好,而沒得超過預期的好。但是如果在這個時候我能讓重難點隨機應變的話,相信讀的效果一定會比預期的好。

三、教學環節靈活運用

教學環節通常都會在教學中被我們臨時改動,這是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所關注的應該是學生,而全然是我們的教學設計。一個環節的設計,是經過老師的思考和衡量的,是針對各自的學生而設計的,所以一般情況下都能運用起來,但是怎樣運用,會直接影響這節課的效果。

例如在第三個教學環節“指導寫字”中,我一開始是這樣設計的:

1、“說”字。請同學當“小老師”,幫助大家明確寫每個字的注意點。

2、“寫”字。老師在田字格內示範寫生字。大家在寫字本上先描後寫。

3、“查”字。同桌互相查寫的字。

4、“評”字。四人小組評評誰寫得好,展示。

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把這四個小環節的運用靈活化了,因為以往都是學生來提醒學生注意寫好哪些地方,我靈機一動,換了一種方式,變成我想把這個字寫好,請同學們來幫幫我。後來發現,原來這樣一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更高了,課堂不但一下子踴躍了起來,就連平時幾乎沒有舉手回答過問題的學生也想來提醒我寫好某個字的某一筆畫,這是我沒有預想到的效果。這樣,環節變了一變,學生髮現就更積極了,寫字的時候也寫得比以前好了一些。後來在第二天改學生的生字作業時,竟然神奇地發現,平時每課作業都是好幾個學生寫錯字,但這節課的生字除了有些學生拼音錯,竟然只有一個學生寫錯了“參”字,其他的學生都能全部寫對,這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所以說,這一次的環節靈活運用,是有效的。

四、小組討論時間充足

通常我們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都會涉及一些小組討論的環節,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又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但是在小組討論的時候,我們往往都有“走過場”的嫌疑,因為給學生討論的時間太短了。例如這一節課,我讓學生討論“每一自然段作者是從哪個方面寫趙州橋的?”只給了學生兩三分鐘的時間,但是效果就不好了,由於小組討論的時間過短,所以每個小組代表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都不能總歸納性的語言,而是回答完以後還需要我來進行歸納,這樣一來,這個討論就變得沒有意義了,因為達不到效果,而且學生能夠掌握的這一環節我設計的內容的程度也並不高。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不足之處。

五、作業可執行程度高

第一課時的作業通常是比較難佈置的,因為通常是第一課時沒過多久,第二課時又上課了。但是在這節課,我為了給下節課做鋪墊,所以佈置了這樣的一個作業“在課文中尋找說明趙州橋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的句子,下節課請每個小組派代表進行彙報。”但是後來在聽完課以後,宮主任給了我一個意見,她覺得這樣的作業執行程度並不高,好像是為了佈置作業而佈置作業,並不能很好地執行起來,她建議我改為“在課文中尋找說明趙州橋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的句子,並把這些句子抄下來。”

的確是如此,如果不但找,而且還能抄下來,就顯得這樣的作業可執行的程度比較高了。但是由於我們班上的學生都備有一本自己設計的預習本,平時的要求就是找到一個好的句子以及老師要求在課文中找出來的句子,這些句子都要抄到預習本上去的。而在第二天上第二課時的時候,學生也的確是把找到的句子很自然抄到預習本上去了。

這是因為我平時要求學生這樣做,學生才會在這節課也這樣做,但是如果我在平時並沒有要求學生這樣做,這節課的作業還是這樣提出的話,就顯得有點空泛,為了佈置作業而佈置,而不是有利於教學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而佈置的了。所以說,作業的佈置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可執行程度高才有效於教與學。

總之,在教學中,每一個環節都是緊緊相扣的,從制定目標開始,其實就真正地進入到教學裡面了,因為接下來的每一個環節,無論是大小環節,都是緊緊地扣著你的目標和重難點來進行的,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或者是其中的任何兩個環節做得不夠緊扣,這節課的效果便會大打折扣,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教和學生的學。

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2

學習了《趙州橋》後,學生開始做作業了。《課堂作業》本上有這麼一題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是()學習課文的時候,學生也講到過了,估計不會有什麼問題吧!可收上本子一看,粗心的學生還是鬧了笑話。有的寫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看,把小橋洞給忘了),有的寫著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橋上還有四個小橋洞(呵呵,把小橋洞都給搬到了橋上了,不知是幹啥用的),有的寫著沒有橋墩,只有四個小洞(這還是橋嗎?)還有真讓人又好氣又好笑。我隨手在紙上畫起了這幾位設計師的傑作,畫著畫著,腦子裡冒出個念頭,這不正是訓練作文的好材料嗎?

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李春設計的趙洲橋是建橋史上的創舉,誰來說說趙洲橋設計上的特點是什麼?

生: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

師:不錯,李春設計的趙洲橋的確是這樣的。咱們班的橋樑設計師是怎樣設計趙洲橋的呢?老師讀設計方案,請幾位同學上來畫設計圖。

(我翻開學生的作業本讀,幾位學生畫圖。教室裡笑聲不斷。)

師:看到這樣的設計,你們有什麼感想?

生1:我們的設計把世界聞名的趙洲橋給變形了。

生2:我們做作業太不細心了,鬧出了這樣的笑話。

生3:我覺得學好語文很重要,如果表達錯了,最好的設計也白搭。

師:看,咱們把趙洲橋設計成這樣,李春如果泉下有知,也會生氣的。咱們就把今天的事寫下來,將功贖罪,並讓其他小朋友也知道咱們的感受,不犯同樣的錯誤,好嗎?

(學生欣然同意)

師:那麼,題目可以怎麼出呢?

生1:趙洲橋變形記

生2:李春生氣了

生3:咱們班的橋樑設計師

師:題好文一半,相信同學們接下來的表現會更出色!

(學生熱情高漲,寫作速度也比平時快多了。接下來的自批互改,佳作點評也進行得十分熱烈。此次習作,學生易於表達,也樂於表達,效果還真不錯。)

[反思]

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我們也曾為如何開發課程資源而大傷腦筋過。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資源竟在你我忽略處。教學,不是缺乏資源,而是缺少發現。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有著敏銳的資源意識,即使是稍縱即逝的資源,我們也能輕易地把它抓住。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標點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只要留心,都可以成為語文教育的素材,幫助我們營造一個學習語文的環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3

《趙州橋》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的特點,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以讀為主

閱讀是現在讀文教學中的一個主旋律,本課教學中,我也把朗讀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從讀中感悟”。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一篇課文的內容和它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師在講臺上一句一句的講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學生理解得徹底,一個重要的手段便是讀。例如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用什麼方法來讀課文呢?”“我喜歡大聲朗讀!”“聲情並茂,不錯!”“我喜歡一個字一個字地點著讀!”“一字不落,也不錯!”“我喜歡默讀!”“看得仔細,也很好!”“好那就請同學們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朗讀這一段,並找一找本段主要寫了什麼?”(初讀)學生很快便找到了本段交代了:趙州橋的地理位置、設計者和建造的年代。“那為什麼要介紹這些呢?除此之外你還讀到了什麼?”(再讀)“作者是想給我們一個大體的介紹,我還知道了,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很好,那有誰能告訴我世界聞名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這座橋十分的有名!”“哦?有這麼多的橋,為什麼這座石拱橋舉世聞名呢?”(讀一讀,劃一劃)“因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並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1300多年了。”“這是一句句子,其中包括了建造時間和設計者,那麼是否因為這是李春設計並參加建造而使它出名還是因為其它什麼原因呢?請找出一些詞語概括。”(再讀此句)學生劃出了“隋朝”、“已經有1300多年了”。“請你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二個詞說明了趙州橋建造的什麼特點?”

(教師出示句子填空)—————————————————是趙州橋“世界聞名”的原因之一。“距今為止已經很久了”;“歷史悠久”;“古老”;“年代久遠”,我再請學生把這些詞填入到空格中,注意句子的通順性。然後全班評議決定使用年代久遠(歷史悠久)。這樣邊讀邊理解,層層深入,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語感。

二、多種學習方式並存,自主選擇

此篇文章中,第二自然段是重點段落,我決定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再進行指導。“同學們讀課文的方式有很多,相信你們一定還有許多不同的理解課文的方法比如說:劃重點詞句,畫畫等!接下來就請你們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自已學習第二自然段!”“老師,我是用劃重點詞語的方法來學習的。我找到了‘趙州橋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這些句子來說明趙州橋的結構。”“嗯,你找得真不錯!還有同學用了別的方法嗎?”“老師,我用了畫圖的方法。”“那就請你上來給我們展示一下吧!”“嗯,你畫的趙州橋真是惟妙惟肖,那你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你不把這四個小橋洞畫在一起呢?”“那樣看起來就不舒服了!”“哦,原來趙州橋在設計時還體現了一種對稱的美!那同學們,你們還能找到生活中哪些對稱的物品呢?”“蝴蝶!”“不錯!”“天平秤!”“你真聰明!”“人!”“對!我們生邊其實還有許許多多對稱的物品,希望我們同學以後能夠多留心地來觀察它們!”(至於這樣的設計有什麼樣的作用,這些內容書上都寫得較為清楚,所以我沒有花大力氣去講,只作了簡單的分析)。接下來,我請學生對趙州橋的設計作一個評價。學生的評價是:“很了不起”;“哦!了不起你是僅僅指橋嗎?”“我覺得設計者和建造者也很了不起!”“為什麼呢?”“因為以前沒有卡車、挖土機這些機器幫助,全都是靠當時的勞動人民自己的雙手來建造的!”“嗯,聽了你的介紹之後老師也十分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老師,我覺得古代的人很偉大也很聰明!”“嗯,老師也跟你有同感!”這時全班都有了共鳴,師生共同來探討工程的不易和出色,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讓學生從中體會我國悠久的文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這種學習不僅讓學生學習到了知識,更學會了學習方法,從課本當中去感悟更多,這才是最重要,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的。

遺憾之處:

1、沒有收集好關於趙州橋在建造時的一些書面資料。

2、課堂調控能力還不夠。

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4

為了貫徹落實語文“課標”提出的新理念,休現“課標”倡導的新學習方式,我這樣設計教學思路,效果較好。

一、課前做好兩個準備工作

1、佈置預習,可讓學生看看有關趙州橋的圖畫,然後讀讀課文,查查工具書籍,自學生字,並聯繫上下文初步理解“雄偉、堅固、創舉、美觀、遺產”等詞語的意思。檢查預習時,要把重點放在糾正讀音上。預習中要求理解的詞語可以在理解課文過程中檢查處理。

2、要求學生利用圖書館、網路等途徑蒐集或下載與課文有拳圖片、文字資料等,以拓寬學生視野,使他們進一步瞭解趙州橋及相關知識。

二、課上抓住三個重要環節

1、直接從學生預習或所獲資料入手,避免在“匯入”環節上兜圈子、浪費有效教學時間,穩、準、快地進入課文的學習。

2、略讀一、四段。第一段可彩教師引讀的方法引導學生明白趙州橋的位置、設計者及建造的時間。第四段的處理建議彩感情朗讀法,讓學生明確這段是作者對這樣一座雄偉、堅固、美觀的橋發出的由衷讚美。這樣做既體現了“課標”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積累的要求,又節省了教學時間。

3、精學二、三段。可在開課伊始問問學生,通過預習,你最喜歡文中的第幾段。漢有的學生答到第二段或第三段可就先直接重點學習第二或第三段。第二、第三段的精學,教師應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夥伴的權利,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自由圍坐(或站)一起,結合討論題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第二段的討論題可設計為:這段寫出了趙州橋的吧兩個特點?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你最喜歡這段中的哪句話?站起來大膽地讀給大家聽聽。第三段的討論題可設計為:這段寫出了趙州橋的哪個特點?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這段的第一句在第二、第三段中起什麼作用?你喜歡這段描寫的哪種姿態的龍?為什麼?你能讀好這段話嗎?試著讀給你的小夥伴聽聽。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展開交流。這時老師應結合學生交流用課件(或實物投影儀)出示以下重點句讓學生加以理解,並練習感情朗讀:(1)“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創舉”的意思是什麼?為什麼稱趙州橋是個創舉?“這種設計”指什麼?這種設計有哪兩個優點?引導學生理解“這種設計”是指在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建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優點有:防洪排澇,加固橋身,節省石料。這種高超巧妙的設計稱得上“世界之最”,因此說它是建橋史上的創舉。(2)“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裡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不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遙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了一樣。討論:這裡寫了圖案上的龍的幾種姿態?“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引導學生明白,這裡寫了圖案上的龍的三種姿態。第一種是兩條龍的身體纏在一起,第二種是騰空飛起的龍,第三種是兩條龍在玩一個珠子。與此同時播放與第一、第三句文字相關的多媒體課件,配音範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語言文字,輔之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自己對課文理解,讀出對造橋人智慧才幹的佩服,讀出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而感到自豪的情感。完成以上環節後讓學生練習背誦第二、第三段。

三、課後設計四個拓展延伸

根據課文的情況和學生的興趣,課後我們可設計以下拓展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任選其中的一至二個題目完成:

1、做回小導遊,向你的父母或親戚介紹一下世界聞名的趙州橋。

2、蒐集有關中國石拱橋的圖片、文字資料展示給斧小夥伴們看。

3、畫一畫你所喜歡或你心目中的石拱橋。

4、仿照課文中第二、三段的寫法,選擇家鄉的或你熟悉的一座橋,寫一段話。

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5

 教材分析

《趙州橋》是三年級上學期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它從美觀和堅固兩方面介紹了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課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寫趙州橋的地點、橋名、設計建造者、建造年代。第二段講趙州橋的堅固、雄偉。這與它的獨特設計是密不可分的。圍繞“設計”這個重點詞,課文先寫了趙州橋設計的特點,再寫這樣設計的好處。第三段重點詞是“美觀”。介紹趙州橋美觀時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欄板上龍的圖案描繪得栩栩如生,形象傳神。第四段講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學情分析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掌握歸納文章內容的方法。前面的學習有所設計,但不深入,這裡需要重點教學。閱讀前可抓住“要讓別人瞭解趙州橋,你覺得文中哪些內容必須要介紹的?”這個思考題讓學生先來談談,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應進行梳理並板書。另外讓學生學習了本課以後知道我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的國家,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幹發明創造,所以本課也是很好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課例。

教學目標

1 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及它堅固、美觀的特點。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性及其作用。

2學生初步學會抓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說話能力、思維能力。

3感受趙州橋堅固、美觀的特點,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指導學生運用重點詞理解一段話的方法學習課文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

2 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性及其作用是本課時的難點。

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6

《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文,向我們介紹了中國古代修築的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它表明了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聰明能幹、有能力、有志氣,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一、 設計簡單的教學程式

語文教學專家提出了“簡簡單單教語文”這一觀點。為了這個“簡單”,我背後做了“不簡單”的事情:收集大量關於趙州橋的資料,例如現在的以前的趙州橋的圖片,趙州橋的結構特點,還有地震中的趙州橋,洪水後的趙州橋等等。解讀完課文,趙州橋的形象、特點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中。最後我設計了簡單的教學程式,以切入點引出三個特點:“雄偉、堅固、美觀”,再根據這三個詞去學句學段學篇,去感受趙州橋的無限魅力,

二、 以老師之情撥動學生之情

雖然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文,但它的字裡行間無不透出作者的情感------自豪。教學中我緊緊抓住關鍵詞引發學生的情感,讓他們通過朗讀表達情感。例如結合收集的資料:比歐洲同類的設計早七百年,並經受住了洪水、地震、風雨和使用的考驗,至今仍然雄姿不減當年,體會它的堅固,感受它的“世界聞名”。我告訴他們一個數字往往勝過千言萬語,從“1400多年”、“五十多米長”,“九米多寬”中體會這些數字傳遞出來的資訊,體會趙州橋的'堅固雄偉。抓住關鍵詞“抵”、“回首遙望”,做動作體會橋的圖案的傳神。最後我讓學生利用不同形式讀趙州橋精美的段落… …此時學生的情感,老師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字的情感融為了一體。

三、用多媒體突破難點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適時運用多媒體突破難點,效果顯著。

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7

《趙州橋》是介紹著名的橋樑建築——趙州橋的說明文,文章用簡明的語言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在教學過程中,第一課時我以生字詞為重心,並帶入文中,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能夠初步理解簡單句子的意思;在朗讀課文中去理解,初步感知文段,在感知時收集資訊。

一、簡化教學程式

“趣味教學”這一觀點近來常被各界教學專家提倡。課堂中的“趣味”是教師對文字深入解讀後的深入淺出,是對教材的準確把握,我們的“趣味”應該讓學生學得更輕鬆、更快樂些,讓學生的感受更深刻些。為了這個“簡單”的趣味,我背後做了“不簡單”的事情:深入地解讀文字,收集有關趙州橋的資料。使趙州橋的形象、特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中,我感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更感嘆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後我引出課文中三個特點:“雄偉、堅固、美觀”,再根據這三個特點去引導學生學這三個重點句:

(1)“趙州橋非常雄偉。”

(2)“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3)“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以此為線索學段學篇,去感受趙州橋的無限魅力。

二、激發學生興趣

雖然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文,文中包含了豐富的資訊,但它的字裡行間無不透出作者的情感------自豪。學說明文的課堂也是書聲琅琅的課堂,所以在第一課時中我鼓勵學生緊緊抓住關鍵詞引發學生的情感,讓他們通過朗讀表達情感。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跟著一起思考:趙州橋這樣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它憑藉著什麼而聞名於世呢?學生一時語塞,引發了他們探索的興趣。接著第二課時我創設旅行的情境引導學生從三點體會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讚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首先從“1400多年”、“五十多米長”,“九米多寬”中體會這些數字傳遞出來的資訊,體會趙州橋的堅固雄偉,感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其次從千年來利用沒有橋墩,只有一個大橋洞,四個小橋洞的設計存留至今,體會它的堅固。引導學生體會趙州橋的的美觀時,教師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想象欄板上精美的圖案,然後出示了課件圖片幫助學生再現畫面,讀出體會。最後抓住關鍵詞“抵”、“回首遙望”,做動作體會橋的圖案的傳神,並指導把該段讀好,把橋上的龍讀“活”,直接切入地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此時學生的情感,老師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字的情感融為了一體,兩個字——自豪。

三、引導學生感悟

在通篇文章中,我們能夠體會到,作者不僅是在遊覽橋,讚美橋,同時也是在讚美造橋的人,我們更能夠體會到作者在寫作時充滿著的驕傲和自豪的感情。所以,讀課文時,我們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既表達出作者所要表現的情緒,也表達出自己從文字中體驗到的情感。

“趙州橋非常雄偉。”這是一個總起句,後面介紹了趙州橋的長度、寬度、建築材料、形狀特點等,都是圍繞“雄偉”展開的具體描寫。引導學生在朗讀中仔細體會這些數字傳遞給我們的資訊,把“雄偉”的氣魄讀出來。

“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在理解課文時,提出這個問題讓學生討論:“什麼是‘創舉’?為什麼說趙州橋是一個‘創舉’?”學生可以從前面的學習中瞭解哪些說明了趙州橋的設計師“創舉”,也可以用舉例子的方法說說對“創舉”的理解。然後聯絡上下文中對趙州橋的描寫,如,減輕衝擊力,節省石料,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並在理解這句話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激發出自豪的情感。

“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是一個過渡句,巧妙地將兩部分內容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課文表現趙州橋的美觀,刻畫得非常細膩,描寫欄板上雕刻的圖案,生動活潑,我採用抓住重點詞的.方法,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的方法。通過讀書,讓學生抓住三種龍的獨特之處,“相互纏繞,回首遙望,雙龍戲珠”通過重點詞語想象他們的樣子,動作把龍的形態表現出來,從而體會雕刻的圖案是那麼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多姿多彩。從而引出“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的一樣。”引導學生想象圖案的精美是本文的難點,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想象欄板上精美的圖案,讓學生將想象的內容用語言來描述,並出示了圖片幫助學生再現畫面,讀出體會。學生對精美一詞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在教學時,引導學生體會到這些精美的圖案是1400年前,勞動人民在石板上一點一點雕刻出來的,非常費時間費精力很不容易。接著,朗讀課文,帶著想象去體會趙州橋的欄杆上那些精美的圖案。

四、拓展學生寫作能力

在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中對趙州橋的側欄三幅關於龍的描寫用了“有的……有的……還有的……”的排比方式聯絡起來,使三幅圖聯絡得自然有序,學生在學習寫作文時若能夠用到這一方法,必定使作文在邏輯上有所增強,文章的層次也能有所提升。所以,講課時我特地突出這個內容,並請學生用其造句,在這自由發揮中,學生學到了知識也體驗到了快樂。

在課堂教學中,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朗讀的指導和朗讀量還欠缺,課堂結構還略顯緊湊,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改進不足,努力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能力。

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8

《趙州橋》用簡明的語言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在教學過程中,我以“世界聞名”一詞為線索,引導學生思考:趙州橋這樣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它憑藉著什麼而聞名於世呢?學生一時語塞,引發了他們探索的興趣。

在感受趙州橋十分雄偉時,我以教室為例,趙州橋長50多米,相當於7間教室連在一起;寬9米多,相當於一間半教室的寬度,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雄偉,比較形象。趙州橋的堅固體現在李春獨創的設計上,我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字體會李春如何設計趙州橋,他為什麼這樣設計,來體會李春的聰明才智。在課堂上,我做了一個實驗,拿一張卡紙和一本書讓學生掂一掂它們各自的重量,問學生:你有什麼感覺?學生答:一個比較重,另一個比較輕。我又問:你認為較輕的紙能不能撐起這本較重的書呢?學生答:不能。於是我做了個試驗,用一張紙做成橋面,兩岸用詞典代替,橋面平直時,紙無法撐住書;橋面呈拱形時,紙則可穩穩地將較重的書撐起。問:這個實驗說明什麼?學生通過觀察體會到:拱形承受的力比平直的狀態承受的力大,趙州橋共有五個拱形,使得趙州橋更為堅固。這個實驗幫助學生理解了拱形的作用,我還引入了一些資料:1300多年來,趙州橋經歷了風風雨雨,其中曾經歷過10次洪水,8次地震和多年的戰爭,但至今,它依然穩穩地屹立在洨河上。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趙州橋實在是太堅固了。

引導學生想象圖案的精美是本文的難點,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想象欄板上精美的`圖案,讓學生將想象的內容用語言來描述,並出示了圖片幫助學生再現畫面,讀出體會。學生對精美一詞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如果在教學時,引導學生體會到這些精美的圖案是1300年前,勞動人民在石板上一點一點雕刻出來的,非常費時間費精力很不容易。年代雖已久遠依然如此逼真。我想學生在理解圖案精美時,體會會更深。另外,教學中,課堂氣氛略顯沉悶,需與學生溝通,師生共同努力,爭取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

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9

自上三年級的課以來,本課是用時較多的一課,但是效果並不明顯,且問題多多:如把“跨、舉”等字寫錯,爪的讀音弄不清楚,查字典的知識出現的問題尤多,寫不對大寫字母,音節寫不完整,部首弄不對,再查計劃數不對,釋義搞不清、選不對,用關聯詞造句不恰當,對比喻句判斷不對,開心表達不會仿寫,還有的忘做、漏做題目,可以說問題一大堆。

先從課堂找原因,學生聽課不認真,不用心,是我專注於講課,而忽視了學生聽課學習的效果,有的心不在焉,有的'聽課不專心,學生被動的聽,而不是帶著問題主動的學,課堂是“要我學的”狀態,而不是“我要學的”狀態,因此我要改,把讀思說的課堂留給學生,讓給學生,刻意的留給學生,自己做一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者,而不是說者頭頭是道,而聽著被動地聽,聽不聽我也不知,會不會也不清楚,效果如何我更不知了。就從第20*《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開始。

再者,關注學生學的效果,學中的問題,更主要的提出問題讓學生試著解答,出現了問題讓學生討論後判斷對錯,指出其中錯誤的原因,讓學生知道錯誤的原因,讓學生嚐到學習知識的甘苦,求知的快樂。對於一些不適宜討論的錯誤要明確告訴學生正確答案,以免浪費時間,讓學生無所適從,為討論而討論,應該讓討論有價值,有意義。

對書寫中出現的問題,一要要求嚴格,二要在之前注意引導示範,保證書寫的時間,畢竟學生學寫鋼筆字的時間淺,應該實事求是地為孩子們創造輕鬆、舒適的寫字環境。

最不應該忽視的是學生的讀,可以說沒有讀就沒有課文的全面學,無論課前的讀,還是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讀,都必不可少。

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1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有活力的。”在設計本課時,基於此考慮,自覺比較成功之處:

1、充分體現“語言教學要走向生活”這一理念,課伊始,從學生平時的生活積累入手,以“你知道義烏城內有哪些橋”匯入,進而進入新課學習,接近學生與教材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增強了作為義烏人的自豪感。還有第三段教學後,引導學生觀察宗澤橋上的石欄板,仿照趙州橋精美的圖案描寫展開語言文字訓練,在“最近發展區”選取有一定思維力度又切合學生實際的片段訓練,引領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喜悅,再加以教師的言語引導,帶動,鼓勵學生從課本走向社會,從課內走向課外,以更加濃厚的興趣,更飽滿的激情參與以後的學習,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

2、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的理念,重視學生個性化體驗,閱讀教學中“要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初讀課文後讓學生暢所欲言,“趙州橋是一座怎樣的橋。”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那個特點深入讀悟、探究,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引導學生體驗課文內容,表達自己的感受,發表自己的見解,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小組合作的功效,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自主性和創造性,體現語文教學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一。

3、緊扣教學重點,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展開教學,過程流暢。

存在問題:

1、課堂教學任務的安排過於繁重。二、三兩段的教學,可只安排其一,第二段學生質疑的點較多,第三段安排語言文字的訓練,這樣更利於學生深入讀悟課文。而在教學中,教師安排了兩段,在第二段教學時,考慮後面的教學,怕時間來不及,就及時剎車,未讓學生的問題真正暴露顯現,沒有出發精彩的“旁生枝節”,教師的主導、駕馭教學過於迫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2、學習語文的過程首先是語言積累的過程,而熟讀課文是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式,學生的感悟是品味和咀嚼文字的重點詞句後油然而生的,咬文嚼字,品詞斟句對彰顯語言文字的情蘊意味有點石成金之功效,需要我們在教學中濃墨重彩。而反思本課學習,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力顯然不夠,朗讀的形式也較為單一。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5

《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性的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三個特點,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我主要以雄偉、堅固、美觀三個特點為主線,重點品讀,體會趙州橋的設計特點,最終昇華主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在體會雄偉時主要經過重點句子中的重點詞語是體會,尤其是幾個數字,在學生找出之後,我幫忙學生和我們的教室做比較,用真實的長度來體驗趙州橋的雄偉,能夠說效果還是不錯的,同學們都在趙州橋的長度和寬度上體會到了趙州橋的氣勢,感受到了趙州橋的雄偉。

在介紹堅固時主要是讓學生經過趙州橋的設計特點來體會堅固,首先讀懂趙州橋的四個小橋洞的設計意圖,再讀懂這樣設計有什麼好處,從而明白趙州橋為什麼堅固。這個地方的處理顯得有些拖沓,尤其是有幾個好處這塊,如果當時直接出示“既”和“又”也許會讓課堂變得更為緊湊。欣賞趙州橋“美觀”的教學部分我覺得是這節課比較不足的,開始創設了不錯的欣賞環境,經過配樂朗讀調動了學生的情緒,可是那些精美的圖案並沒有帶領學生細細欣賞,也沒有經過朗讀來體會趙州橋的美觀,而是直接讓孩子去背誦,這顯得有些倉促,應當讓孩子也來一次配樂欣賞,再經過圖片的感染,讓學生更深刻的體現趙州橋的美,然後再背誦,效果也許會好很多,會有更多的同學當堂完成背誦的目標。

最終經過這些特點的結合,以及歷史的悠久,讓學生感受到這橋建造的多麼了不起,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之情。還有一個“過渡句”的處理不是太得當,應當放到第二和第三自然段中間,那樣會顯得更加自然。

總體來說,感覺自我在品讀課文上有了提高,對教材的分析能更加深入透徹,對課堂的教學結構也更為清楚,手段更多樣了,明白了第二課時應當上成什麼樣的課,朝什麼樣的方向去努力,去打造自我的課堂。收穫還是不小的。

語文《趙州橋》教學反思11

《趙州橋》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的特點,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重視學生的預習

學生預習課文也是學生自學的一種體現、我對我班學生預習課文有五個簡單的要求:

1、兩個注音(給課文中的四會生字注音,給生字表中的生字注音)

2、兩個標出(標出段落,標出課文中自己不認識的字詞)

3、儘可能的從課文中找出2個多音字,形近字或者近義詞、反義詞

4、畫出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並且簡單地在句子旁邊寫上你喜歡的理由。

5、思考課後練習,初步提出疑問以待上課解決。

對於一個剛走上教師崗位的我來說,我不知道這樣設計預習要求到底合不合理,但我深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新課標也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能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預習是學生實踐的一種好方法。

所以我一上課,就以問題的形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比如:趙州橋這個課題目還可以換一個什麼樣的題目?“爪”是文中讀什麼音?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句話,為什麼?……這樣學生也很有興趣,相對老師的講解,這樣學課文更便於學生記憶。

二、重視朗讀

閱讀是現在讀文教學中的一個主旋律,本課教學中,我也把朗讀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從讀中感悟”。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一篇課文的.內容和它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師在講臺上一句一句的講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學生理解得徹底,一個重要的手段便是讀。初讀學認讀字,學四會字,最主要的是把課文讀通,讀流暢。再讀整體感知:用一句話說說,這篇課文寫了趙州橋的什麼特點?

三、抓住重點,重視讀與寫的結合

過渡句的知識是一個新知識點,也是一個文章中的一個重點。我以學生提問,其他學生幫忙解決的方式起始,相機出示“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的句子。從而過渡到這句話的好處,自然就有小寫作的知識點了:

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裡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的一樣。

TAG標籤:教學 反思 趙州橋 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