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報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黑板報/列表

七年級新年新氣象黑板報精選資料

  年的習俗

七年級新年新氣象黑板報精選資料

1、臘月上墳祭祖。無論離家多遠,多忙,臘月一到,傳統上是男人們(有男人一定不用女人的),都要騰出一天時間,祭掃祖墳,給老祖宗送錢花。最好在臘月根兒,越早越好,晚了老人就會嘮叨著說:年根兒才送錢,老祖宗會罵的。

2、蒸年糕和粘豆包。蒸年糕和粘豆包仍是有老人家庭(尤其是農村家庭)臘月的年前習俗。正月時候除了吃睡和走親訪友,人們是什麼都不幹的,所以臘月就要準備足夠的乾糧以備正月吃起來方便。另外吃年糕也有年年登高之意。

3、大掃除。每個家庭都要進行全面的大掃除,首先是掃房,掃掉灰塵;然後擦玻璃,擦到窗明几淨;再是清除死角,平時不動幾乎不掃的地方都要清乾淨;還有就是換洗一切可洗的,洗的乾乾淨淨,鋪平整;最後是剪頭和洗澡,一定要剪頭,因為整個正月是不能剪頭的,據老人說正月剪頭是要死孃舅的。

4、置辦年貨。每個家庭都會在臘月(農村趕大集)置辦年貨。殺雞宰豬,買零零總總的零碎,買新衣服,最重要的是家家都要買對聯和掛錢兒。

5、拜訪親朋好友。拜訪長輩,走的進的朋友互相拜訪,平時欠著情兒的這時也走動一下。

6、回家過年。不管是涉山過水,還是千里迢迢,一定要回家過年,過團圓年,因為家有爺爺奶奶,有爸爸媽媽,有孫兒弟女。只有四代同堂或是五代同堂概念的人其樂融融的坐一起,才叫過年。

7、貼對聯,粘掛錢兒。年三十兒上午(也可是頭一天下午)家家都要貼對聯,粘門神,貼福字,粘掛錢兒。對聯是有上下聯的,門神分左右的,福字倒著貼才福到了,掛錢兒忌諱貼四張的。

8、守歲吃連年飯。年三十兒這一晚講究是最多的。諸如門口放一根攔門棍,不往外倒垃圾,不說混話等等。一家人坐一起,擺滿所有好吃的:瓜子、糖、乾果、水果···說著吃著嘮著,還要包餃子,吃葷吃素也是各有講究,就這樣守著這一歲,等著那一歲。等到連年的鐘聲敲響,煮餃子鍋的水一定是要沸的,這時的炮杖也一定是要炸響的,神紙兒也一定是正在發的。等到餃子煮熟端上桌,老人長輩就得一本正經的端坐桌前,這時男孩子就要規規矩矩磕頭,站起之後拱手作揖問好,女孩子也跟著問好,然後才能吃餃子。餃子裡家家包有硬幣的,幾口人包幾個硬幣,誰要是先吃到硬幣,誰的福氣就大,吃到的興高采烈,沒吃到的就使勁吃,挑著吃,直吃到撐。

9、穿新衣拜大年。正月七年級這一天上午,叔叔姑姑大爺舅舅鄰居家能到的都要走一個遍,穿著新衣服,笑臉相迎,拱手作揖問好。

10、互請聚會。頭初五是堂兄堂弟、姑姑舅舅近親間互請喝酒吃飯,初五之後是朋友同事合作伙伴互請喝酒吃飯,就是吃大年。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裡,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七年級開始為新年。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永珍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生機勃勃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春節又叫陰曆年、農曆新年、農曆年、舊曆年,俗稱“過年、大年、過大年”。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時春節曾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後來改為夏曆正月七年級(即農曆正月七年級),被視為農曆年的開始,即為歲首。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而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有的是正月十九)結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個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

剪紙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人們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喜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滿、蒙古、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節是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慶祝新年的主要節日。越南語稱為“TtNguyênán”(元旦)、日語稱為“正月”(注:日本節日“正月”類似於中國的元旦也即1月1日。)(明治維新後改稱舊正月)。現在春節除了在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地之外,在蒙古、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也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春節”一詞已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節日,位居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首。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