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成語/列表

枕戈待旦成語解釋

【語源】 《晉書.劉琨傳》

枕戈待旦成語解釋

【釋義】 戈:古代一種兵器;待:等待;旦:天亮。頭枕著武器等待天明。形容殺敵心切,毫不鬆懈,隨時準備戰鬥。

【例句】 說是“枕戈待旦”的,到底還沒有動身,說是“誓死抵抗”的,看見—百多個敵兵就逃走了。

結構 連動結構

【近義】 常備不懈

【反義】 高枕無憂

故事

晉朝劉琨,在青年時代就有為國立功的大志。過和好友祖逖同時被任為司州主簿。

時北方地區被匈奴、羯、鮮卑等胡族佔領,西晉大批士被迫南遷。祖逖也和族人渡過黃河,南遷到淮河流域。劉輥仍然留在北方。後來,劉琨聽說朝廷任命祖逖為將領,就激動地與佰翁殺朋故友說:“我每天都枕著兵器到天亮,立志殺盡敵兵,常常恐怕祖逖比我先去殺敵立功呢。”

琨二十六歲那年,也被朝延任用,官至大將軍。他在當眸州刺史時,晉陽鬧災荒,他派人收拾路旁屍骨加以埋葬,重新修造衙門、房舍,鼓勵百姓耕作土地。不久,晉陽災區的面大有好轉,人口增多,又能聽到雞鳴狗叫聲了。

一次,胡人的騎兵包圍了晉陽城,城裡軍隊少,沒有力殺退胡兵。但劉琨卻很鎮靜。夜裡,他登上城樓,對著月光嘯起來,到了半夜,他又吹起胡笳,那笳聲使胡兵想起家鄉,念親人而流下了傷心的眼淚。天快亮時,他再次吹起胡笳,兵聽了再也忍耐不住,紛紛騎馬逃回家鄉。

成語“枕戈待旦”就來自劉琨給委即故友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