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百科

當前位置 /首頁/小故事/少兒百科/列表

克倫威爾

建立“鐵騎軍”的統帥克倫威爾(1599年~1658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者,內戰時期的軍事統帥。出生於英格蘭亨廷登郡的一個農場主和鄉紳家庭。17歲進劍橋錫德尼?蘇薩克斯學院學習,深受清教思想的薰陶。1628年當選為國會議員(下院),隨後因國會解散而失位, 1640年召開新國會時重新擔任議員。他是忠誠的國會派,反對英王查理一世的封建統治,在議院參與起草《大抗議書》等文獻。
1642年,英國第一次內戰爆發。7月,克倫威爾向國會提出招募和訓練一支軍隊以同王党進行鬥爭的請求,獲批准後,自己購買一批武器回到劍橋,很快組建了有 60人的騎兵隊。國會任命他為騎兵上尉帶領這支隊伍。10月,他率騎兵參加了埃奇丘陵之戰。年底,他將隊伍擴充套件到 100O餘人,成為騎兵團,並按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加以精心訓練。1643年3月晉上校, 5~10月,率部參加格蘭瑟姆、蓋恩斯伯勒、溫斯比之戰,連戰皆捷,開始出名。同年,參與組建“東部聯盟軍”(1.2萬人),並任騎兵司令。1644年 1月,擢升為中將。7月,參與指揮馬斯頓草原之戰,因用兵奇巧而擊敗王黨軍,扭轉戰局。 他的騎兵因大展雄風而被譽為 “鐵騎軍”。同年 12月,他向議院提出改組軍隊的方案,主張廢
除僱傭兵制,實行募兵制,建立編制完備、指揮統一的正規軍。1645年 4月,出任改組後的新模範軍副總司令,仍兼騎兵司令。6月 14日,在內斯比戰役中,以翼側迂迴戰術取勝,殲滅了王黨軍主力。由於戰功卓著而被公認為國會中最成功的將領。
1648年第 2次內戰爆發後,克倫威爾雖曾謀求同國會中的平等派合作,但很快轉到軍隊方面,支援《軍隊宣言》,並在廣大士兵支援下迅速擊敗反動勢力。同年 8月,率軍出戰,在普雷斯頓戰役中殲滅支援英王的蘇格蘭軍隊主力。1649年1月,在他的堅決支援下,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5月,共和國成立後,出任國務委員會主席,率軍鎮壓了平等派起義和掘地派運動,並遠征愛爾蘭,從此徹底掌握軍隊大權。1650年,他由國會正式任命為大將軍和共和國武裝力量總司令。同年 7月至次年 9月,率軍遠征蘇格蘭,經過鄧巴戰役和伍斯特戰役,最後將蘇格蘭征服。
大權在握的克倫威爾,於 1653年 4月以武力解散所謂的“長期國會”, 12月,被任為“護國公”,從此獨攬行政、立法、軍事和外交大權。在位期間,他通過英荷戰爭迫使荷蘭接受《航海條例》, 1655年出兵遠征西屬牙買加,並奪佔敦刻爾克等,從而為英國奪取海上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礎。
克倫威爾作為英國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和傑出的政治領袖,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培訓“鐵騎軍”,治軍嚴明,選賢任能,建立了英國歷史上第一支正規軍;作戰中富於計謀,能發揮騎兵快速機動的優勢,實施翼側迂迴,連續突擊;在英國內戰中,發揚了革命軍隊的政治優勢,利用軍民的革命熱情奪得了最終的勝利,為摧垮英國的封建專制做出了重要貢獻。

克倫威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