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

當前位置 /首頁/小故事/名人故事/列表

心態名人故事

心態名人故事1

心態名人故事

心理學上有一種“瓦倫達心態”。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絲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絕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

後來,人們就把專心致志做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的意義,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人大腦裡的某一影象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的神經系統。比如當一個高爾夫球手擊球前一再告訴自己“不要把球打進水裡”時,他的的大腦裡往往就會出現“球掉進水裡”的情景,而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時間球大多都會掉進水裡。

這項研究從反面證實了瓦倫達心態。

事物的法則就是這樣:如果太注重成功或失敗,結果往往會失敗。只要你注重事物本身的特點及規律,專心致志地做好它,你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們常說:“心態最重要。”

心態名人故事2

史泰龍是義大利人的後裔,他的父母是義大利人,他出生的美國,他的父親是個賭徒,母親是個酒鬼,他從小就生活在貧民區裡。在他七歲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他讀到高中以後就挫學回家成了流浪兒。

就是這樣一個生活在最底層的人在二十歲的時候突然醒悟,他覺得他不能這樣生活下去,如果他繼續這樣下去,他的父母就會成為他的以後。他也會像他的父母一樣靠領救濟金生活。他下決心改變自己,而他喜歡的是當演員,於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個好演員。他來到了好來塢,不過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是天生歪嘴,這對於想當演員的他來說無疑是難如上青天,但這絲毫沒有打消他當演員的念頭。他找到一個守廁所的工作,晚上就睡在一個垃圾桶裡,而白天一旦見到導演他就會主動上前介紹自己,說自己怎麼怎麼,想當演員。那些導演一看他那天生的歪嘴都搖著頭說:“不可能,不可能”。就這樣一天又一天,問了一個又一個。他遭到了八百多次的拒絕。他將自己所知道的導演全都問過得到的回答都是不可能。

在他遭到這麼多次的拒絕以後,他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任何意義,他沒有勇氣再生活下去。很多次走到河邊,或是走過幾十層樓的屋頂上想了卻生命。而當他想要了卻自己的生命時他突然想到:“我不能就這樣放棄,我一定要再次嘗試,下一次我一定成功。”他重新又拾起生活的勇氣,他決定先寫劇本,然後再當演員。他一邊工作一邊寫劇本,當他把他的劇本寫出來以後,他拿著他的劇本又去找導演,說自己想當劇本里的男主角,導演看過劇本說:“不可能”。然後他又去問另一個導演,得到的結果仍是不可能。就這樣他遭到了一千三百七十五次拒絕。當第一千三百七十五次時,有個導演對他說:“我看過你的劇本,覺得不錯,我給你三萬五千美金,但是你不能當男主角。”史泰龍拒絕了,因為他的目標是當演員而不是作家。史泰龍說:“你給我的三萬五千美金我一分也不要,我的要求就是要當男主角。”那個導演說:“好吧,但要分成第一集,第二集,因為我要降低風險”。史泰龍答應了。這就是後來人們知道的“洛奇”。

後來他成了美國好來塢最頂尖級的演員。他的出場費高達一千七百萬美金。後來記者在採訪他的時候問他為什麼會成功。史泰龍總結了三點他認為最為重要的成功的要素:第一是世上無事不可為。只是你相信自己不要怕失敗,你總會有一天成功的。第二是做萬全的準備。在他被導演拒絕的日子裡,他將那時世界上所有著名的男演員全都模仿過。並且將所有當時獲獎的影片全都學習過,操練過,而且他按他們的形象不斷的在想如果自己去演應該怎樣去演。第三是全力以赴。

心態名人故事3

1、【霍金】————頑強拼搏

一個聰明、智慧,有著遠大理想的年輕人,卻逃不過命運的安排,病魔把他固定在了輪椅上。不能說話,肌肉萎縮,連翻書都要藉助機器,但他沒有失去理想,他迎接挫折,把它當做挑戰。他認為他和正常人一樣,因為他活著,還有始終思考執行的大腦。我感嘆,一個怎樣的人才能有如此樂觀的心態?他身殘志堅,提出的科學問題是如此的深奧,他擊敗了挫折,命運給了他一地的碎玻璃,他卻將其拼成了一個光芒四射的琉璃盞。挫折使他更加堅強。 遭受挫折是人生中的常態,面對挫折我們是站起來,還是倒下去?挫折可以毀掉一個人,也可以成全一個人,挫折就像失手打破的琉璃盞,殘忍而美麗。

2、【貝多芬】———不屈服於命運

這是一個被命運捉弄的,最終耳聾的音樂家,一個用痛苦換來歡樂的英雄。這個表面狂傲的人,在事實卻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音樂家最重要的器官損壞了,他不敢表露出來,不敢讓人知道他的弱點,只好選擇離群索居。他沒有知音,甚至連朋友都沒有。但是,貝多芬接受了現實,承受了上天給予他的痛苦的命運。因此他也成為作者心目中的英雄。(羅曼·羅蘭《名人傳》)

貝多芬的偉大,決不僅在於身為一個音樂家。他有對於人生的大苦悶與精練的美麗的靈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英雄心的表現。

在貝多芬稍前的時代,歐洲樂壇上的大聖是莫扎特。然莫扎特的音樂的價值,畢竟止於一種“音的建築”,即僅因音樂的“美”而有存在的意義而已。至於貝多芬,則更有異彩,他的音樂是他的偉大的靈魂的表徵。莫扎特的音樂是感覺的藝術,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的聲響。

3、【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1880—1968):偉大的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19世紀有兩個值得關注的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美國《時代週刊》評選海倫·凱勒為“20世紀美國10大偶像之一”。並且她留給人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戰就能夠贏得生命中的光明。本書是對海倫·凱勒一生詳細記述,被認為是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之一。

麥格勞—希爾出版公司發行的一部教育片最後總結說:"海倫·凱勒和安妮·沙利文帶給整個世界的禮物就是不斷地告誡我們,周圍的世界是多麼奇妙,有那麼多人在教我們認識它;沒有哪個人是不值得幫助或無法幫助的,一個人對我們的最大益處就在於幫助他人發揮其真正的潛能。

4、【保爾·柯察金】

他勇於獻身,努力工作;他酷愛學習,如飢似渴;他嫉惡如仇,愛恨分明;他不畏艱難,挑戰病魔;他永不言敗,頑強生活……這一切都可歌可泣。 他有自知之明,他的深刻自我反省、嚴於解剖自己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在他身上集中體現的精神風貌和特徵:為共產主義理想獻身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質;鋼鐵般的意志和毅力;不畏艱難困苦一往無前的革命氣概。他身上表現了這樣的人格特徵:自我獻身的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念,頑強堅韌的意志。

從保爾身上體現出,他敢於向命運挑戰,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保爾崇高的革命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獻身精神,堅強的鬥爭意志,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明確的人生目標,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充滿了革命的理想主義色彩和英雄主義的格調。他有這樣的人格特徵:頑強,執著,刻苦,奉獻,勇敢,積極奮進。

心態名人故事4

漢武帝劉徹,是個胸懷大度、思賢如渴的皇帝。他剛一即位,就發出了一個很不平常的求賢詔書,指出不管一個人出身貴賤,只要有特殊才能,就可封為將相。他說到做到,破格錄用了許多下層出身的人才。

有一次,十七歲的漢武帝帶著隨從微服出訪,來到一個叫做柏谷的地方。

晚上,他們住進一家客店。店主人見他們年紀輕輕,行動詭祕,以為是一夥盜賊。漢武帝口渴了,想討點水喝。店主人腦袋一揚,沒好氣地說:“我這裡沒有水,只有尿!”說完,就偷偷溜出店門,打算召集附近的老百姓襲擊這夥可疑的旅客。店主人的妻子是個精明女子,她猜出了丈夫的心計,連忙跟了出來,好言相勸說:“我看他們不像盜賊,那領頭的倒像個貴公子。你千萬不能輕舉妄動,錯傷好人。”店主人有些猶豫了,妻子乘機把他拉回屋裡,花言巧語地勸他喝起酒來。不大一會兒,店主人就被灌了個爛醉。於是,女主人又是殺雞,又是宰羊,擺下酒席盛情款待了客人一番。

第二天一早,漢武帝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回宮之後,他立即召見店主人夫妻倆,先賜給女主人一千兩金子,接著又把目光投向男主人。頓時,大殿裡的氣氛緊張起來,人們以為男主人一定會受到懲罰。誰知,漢武帝不但沒有降罪,反而稱讚他疾惡如仇,是個壯士,並當場拜他為羽林郎。

這件事傳出之後,漢武帝的威望更高了。

心態名人故事5

能受邀到斯坦福做畢業演講,對任何人都是件令人激動的事,我們尤其如此。斯坦福是個盛產天才的地方,這所學校發生了很多了不起的事,但如果要我和梅琳達概括,我們最愛斯坦福的一點,是“樂觀”。

這裡有濃郁氛圍,讓人覺得創新能解決所有問題。也正是這種信念,讓我在 1975 年離開波士頓郊外那所大學,並永遠輟學。我相信,神奇的計算機和軟體會幫助各地人,讓世界更美好,從那時到現在已經過去 40 年,我和梅琳達結婚也已經 20 年,我們比以往更樂觀,今天我們想與你分享我們學到的,你我的樂觀將如何幫助他人。

我和 Paul Allen 建立微軟時,想把計算機和軟體的力量帶給人們。當時,只有大公司才買得起計算機,我們希望讓普通人也能使用這份力量,使計算機民主化,到 1990 年代底,我們看到個人計算機對人的巨大效用,但這種成功,產生了新的困境。

如果富家子弟能使用計算機,而窮人不能,這種技術將加劇不平等,這與我們的核心信念相牴觸,因次我們努力縮小差距。我把它當作微軟首要任務,梅琳達和我將它作為基金會早期的首要目標,為公眾圖書館捐獻個人電腦,讓每個人都有機會使用。

1997 年時,“數字鴻溝”引起我的關注,我首次去南非出差,住在南非最富裕的一戶人家中,當時距 NelsonMandela 上臺只有三年,種族隔離剛剛終結,我同主人共進晚餐,主人用紅鈴喚來管家,餐後女人會和男人分開,男人們開始抽雪茄,我心想,幸好我讀過簡·奧斯汀的書,不然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第二天,我到索韋託,約翰尼斯堡西南部的貧窮小鎮。從城區到小鎮非常近,而入口卻如此突然而刺眼,我來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索韋託之行,讓我在很早就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微軟向那裡的一個社群中心捐贈計算機和軟體,和我們在美國做的一樣,但我很快明白,這裡不是美國。

我見過關於貧窮的統計,但從未親眼目睹貧窮,那裡的人住在瓦楞鐵皮屋裡,沒有電,沒有水,沒有廁所,大多數人不穿鞋,在街上赤足行走,不過,那裡沒有街道,只有佈滿車印的泥路。

社群中心沒有持續電力供應設施,他們安裝了一根延長線,從社群中心連結到 200 米以外的柴油發電機上,看到裝置後,我明白:一旦記者離開,發電機會被挪到更需要的地方,使用社群中心的人會離開這裡,為不能被電腦解決的問題擔憂。

當我對媒體說出事先準備好的發言稿時,我說:“索韋託是個里程碑,我們正面臨的重大決定是,科技是否讓開發中國家落後,也就是要縮小數字鴻溝的問題。”但當我讀出這些詞,我卻發現它們關係其實不大。

當時我沒說的話是:我們並沒注意到一個事實,這塊土地上,每年約有 50 萬人死於瘧疾。在我前去索韋託前,我自以為理解世界的問題,但我卻對諸多最重要的視而不見,我如此震驚於所見,並因此捫心自問:我還會相信創新能解決世界上最棘手的事嗎?我對自己保證,在重回非洲前,會找到更多讓人們貧困的原因。

這些年來,梅琳達和我發現了更多貧困者的當務之需。此後一次南非出行中,我來到一家醫院,探訪 MDR-TB (抗藥性結核病)患者,或叫耐多藥結核病,一種治癒率不到 50% 的疾病。

我還記得這家醫院,一個絕望之地,巨大的開闊式病房中,無數病人拖著腳步,穿著長衣,戴著口罩,有一層樓專為兒童開設,包括一些床上的嬰兒,這有一家很小的學校,讓適齡兒童學習,而很多孩子卻撐不到那個時候,院方也不知道堅持運營學校是否值得。

我同一位 30 多歲的病人聊過,她曾是結核病醫院一名職工,因咳嗽病倒。她看了醫生,醫生說她患上耐多藥結核病,此後她被查出艾滋病,她活不了多久了,而很多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正等著她床位,這是一個有著排隊表的地獄。但見到地獄,不會減少我的樂觀,它指引樂觀。

離開時,我坐進車裡,告訴醫生我們的身份,我知道耐多藥結核病很難治,但我們必須為這些人做些什麼。實際上今年,我們進入了新結核藥物研發的第三個階段,對那些病人,他們不需再為 18 個月 50% 的治癒率花費20xx 美金,只需為 6 個月 80% 的治癒率花費不到 100 美金。樂觀常被視作為錯誤的希望,但錯誤的絕望也存在著,這就是當我們說我們無法擊敗貧困和疾病時的這種態度,實際上,我們當然能。

梅琳達和我,都見過過災難性的場景,但我們還是要儘量強調樂觀的力量,即使在絕境之中,樂觀會加速創新,產生新的避免痛苦的方法,但如果你從未看過遭受痛苦的人,你的樂觀不會有用。你永不會改變世界。

這讓我想到我眼中的一個悖論。現代世界是創新不斷的源頭,斯坦福坐落於它的核心,創立新公司,有思想的學校,碩果累累的教授,富有靈感的藝術文化,神奇藥物,還有優秀畢業生,無論你是收穫新發現的科學家,還是在深溝中理解社會最邊緣人的需求,你都在為人類見相互協助做出驚人的突破。

但與此同時,如果你問全美國人,未來會比過去更好嗎?大多數會說“不”,他們認為創新不會使世界對孩子或自己更好,那麼,究竟誰是對的呢?是那些說創新產生新機遇,讓世界更好的;還是目睹不平衡趨勢,及機遇減少且不指望創新帶來改變的?

在我看來,悲觀者錯了,但他們不瘋狂,如果創新完全由市場驅使,如果不關注巨大的不平等,那麼我們催生出的驚人發明,將讓世界分化得更劇烈,我們無法改善公立學校,無法治癒瘧疾,無法終結貧困,不會做出發明,讓貧困農民在變化氣候中種出食物。

如果我們的樂觀並未指出問題,那麼我們的樂觀需要同情心,如果同情心引導樂觀,我們會看到貧困、疾病與破敗的學校,我們會以創新作答,讓悲觀者驚訝。

在下一代中,你們這些斯坦福的畢業生,會引領新一波創新的浪潮,你們要解決什麼問題?如果你們的世界很寬,就會創造出我們理想的未來,如果你們世界很窄,則會造出悲觀者恐懼的未來。

我從索韋託開始學到,如果我們想讓樂觀關係於所有人,賦予各地人以權利,我們需要看到最有需求的人的生活。

如果我們有樂觀,卻沒同情心,那麼掌握多少科學奧祕都沒用,因為我們不是在解決問題,而只是在解謎。我想,你們大多數人的視野比我當時更寬廣,在這方面,你們可以比我做得更好,如果你們能全身心投身於此,我們對此迫不及待。

當你們離開斯坦福,帶著你們的天分、樂觀及同情心,改變這個世界,讓千百萬人為之樂觀。你不需要著急,你還要開創事業,付清債款,找到並結下合適的另一半,現在做這些就足夠,但在你的生命之中,可能你自己並未計劃過,你會看到讓你心碎的苦楚,而當這發生時,不要掩面而去,就在這一刻,改變孕育發生。

心態名人故事6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出生在法國科西嘉島,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天才。他多次擊敗保王黨的反撲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他頒佈的《民法典》更是成為了後世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藍本。他執政期間多次對外擴張,形成了龐大的帝國體系,創造了一系列軍事奇蹟。1812年兵敗俄國,元氣大傷;1814年被反法聯軍趕下臺。1815年復辟,隨後在滑鐵盧之戰中失敗,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1821年病逝,1840年屍骨被迎回巴黎隆重安葬在塞納河畔。

拿破崙在一次與敵軍作戰時,遭遇頑強的抵抗,隊伍損失慘重,形勢非常危險。拿破崙也因一時不慎掉入泥潭中,被弄得滿身泥巴,狼狽不堪。

可此時的拿破崙渾然不顧,內心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打贏這戰鬥。只聽他大吼一聲,“衝啊!”

他手下的士兵見到他

天他都熱衷於從垃圾堆裡淘出舊衣服,打理好後,去鬧市裡賣。

如此過了十多天,父親突然又遞給他一件舊衣服:“你想想,這件衣服怎樣才能賣到20美元?”怎麼可能?這麼一件舊衣服怎麼能賣到20美元,他頂多只值兩美元。

“你為什麼不試一試呢?”父親啟發他,“好好想想,總會有辦法的。”

終於,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請自己學畫畫的表哥在衣服上畫了一隻可愛的唐老鴨與一隻頑皮的米老鼠。他選擇在一個貴族子弟學校的門口叫賣。不一會兒,一個開車接少爺放學的管家為他的小少爺買下了這件衣服。那個十來歲的孩子十分喜愛衣服上的圖案,一高興,又給了他5美元的小費。25美元,這無疑是一筆鉅款!相當於他父親一個月的工資。

回到家後,父親又遞給他一件舊衣服:“你能把他賣到200美元嗎?”父親目光深邃,像一口老弗幽幽地閃著光。

這一回,他沒有猶疑,他沉靜地接過了衣服,開始了思索。

兩個月後,機會終於來了。當紅電影《霹靂嬌娃》的女主演拉佛西來到了紐約宣傳。記者招待會結束後,他猛地推開身邊的保安,撲到了拉佛西身邊,舉著舊衣服請她籤個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馬上就笑了。我想,沒有人會拒絕一個純真的孩子。

拉佛西流暢地簽完名。他笑了,黝黑的面龐,潔白的牙齒:“拉佛西女士,我能把這件衣服賣掉嗎?”“當然,這是你的衣服,怎麼處理完全是你的自由!”

他“哈”的一聲歡呼起來:“拉佛西小姐親筆簽名的運動衫,售價200美元!”經過現場競價,一名石油商人出1200美元的高價收購了這件運動衫。

回到家裡,他和父親,還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歡。父親感動得淚水橫流,不斷地親吻著他的額頭:“我原本打算,你要是賣不掉,我就找人買下這件衣服。沒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

一輪明月升上夜空,透過窗戶柔柔地灑了一地。這個晚上,父親與他抵足而眠。

父親問:“孩子,從賣這3件衣服中,你明白什麼了嗚?”

“我明白了,您是在啟發我,”他感動地說,“只要開動腦筋,辦法總是會有的。”

父親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你說得不錯,但這不是我的初衷。”

“我只是想告訴你,一個只值一美元的舊衣服。都有辦法高貴起來,何況我們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們有什麼理由對生活喪失信心呢?我們只不過黑一點兒、窮一點兒,可這又有什麼關係?”

就在這一剎那間,他的心中,有一輪燦爛的太陽升了起來,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連一件舊衣服都有辦法高貴,我還有什麼理由妄自菲薄呢!”

從此,他開始努力地學習,嚴格地鍛鍊,時刻對未來充滿著希望!20年後,他的名字傳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的名字叫——邁克爾·喬丹!

心態名人故事7

海倫·凱勒(1880—1962),美國女學者,生於亞拉巴馬州的小鎮塔斯康比亞,1歲半時突患急病,致其既盲又聾且啞。在如此難以想象的生命逆境中,她踏上了漫漫的人生旅途……

人們說海倫是帶著好學和自信的氣質來到人間的,儘管命運對幼小的海倫是如此的不公,但在她的啟蒙教師安妮?莎利文的幫助下,頑強的海倫學會了寫,學會了說。小海倫曾自信地宣告:"有朝一日,我要上大學讀書!我要去哈佛大學!"這一天終於來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特殊方式安排她入學考試。只見她用手在凸起的盲文上熟練地摸來摸去,然後用打字機回答問題。前後9個小時,各科全部通過,英文和德文得了優等成績。4年後,海倫手捧羊皮紙證書,以優異的成績從拉德克利夫學院畢業。海倫熱愛生活,她一生致力於盲聾人的福利事業和教育事業,贏得了世界輿論的讚揚。她先後完成了《我生活的故事》等14部著作,產生了世界範圍的影響,她那自尊自信的品德,她那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被譽為人類永恆的驕傲。

心態名人故事8

蘇格拉底單身的時候,與幾個朋友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裡。有人見他每天都開開心心的樣子,便問到:“幾個人擠在一起,太不方便了,有什麼可高興的?”蘇格拉底說:“朋友們在一塊兒,隨時都可以交換思想,交流感情,這難道不是很值得開心的事兒嗎?”

過了一段時間,朋友們先後結了婚,一個個都搬走了。只有蘇格拉底這個單身漢仍住在那裡,他還是那麼快活。那人又問:“一個人住多寂寞啊,你為何還那麼高興?”蘇格拉底說:“有很多書陪我哩。一本書就是一位老師,有這麼多老師與我在一起,隨時都可以為我答疑解惑,這怎會不令人快活呢!”

過了幾年,蘇格拉底也成了家,搬進了一座大樓裡。這座大樓有七層,他的家在最底層。底層在這座樓裡是最差的,既嘈雜又不安全,而且上面的住戶還經常往下面潑汙水,丟髒東西,衛生條件糟透了。那人見他還是一副春風滿面的樣子,吃驚地問:“住在這樣的房子裡,你也感到高興嗎?”“是呀!”蘇格拉底說,“住一樓的好處太多了!進門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樓梯;搬東西容易,不必費很大的力氣;朋友來訪方便,不用一層樓一層樓地去打聽……最妙的是,還可以在空地上養花種菜,哈哈,簡直是樂趣無窮!”

一年後,蘇格拉底與七樓的一位朋友換了房,從最低層搬到了最高層,依舊很快樂。那個人故意問道:“先生,想必住七層樓也有諸多好處吧!”蘇格拉底說:“是啊,你猜得沒錯!例如,多爬幾階樓梯可以鍛鍊身體,有利於健康;光線好,看書寫文章不累眼睛;沒有人在頭頂打擾,白天夜晚都非常安靜。”

後來,那人遇到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他問:“你的老師總是那麼快快樂樂,可我卻覺得他每次所處的環境並不那麼如意呀?”柏拉圖說:“快樂與否,不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

心態名人故事9

一個青年揹著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為長久的呼喊而喑啞……為什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大師問:“你的大包裹裡裝的什麼?”青年說:“它對我可重要了。裡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這兒來。”於是,無際大師帶青年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後,大師說:“你扛了船趕路吧!”“什麼,扛了船趕路?”青年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扛得動嗎?”“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青年放下包袱,繼續趕路,他發覺自己的步子輕鬆而愉悅,比以前快得多。原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小啟示:在人生的征途上,如果老是扛著包袱趕路,永遠也不能前行,放下包袱,輕裝上路,才可能走得更遠。

心態名人故事10

肯德基創始人桑德斯上校六十五歲開始創業,他創業成功給我們很多啟示:成功的祕訣,就在於確認出什麼對你是最重要的.,然後拿出行動;不達目的誓不休。桑德斯上校於年齡高達六十五歲時才開始從事這個事業,那麼又是什麼原因使他終於拿出行動來呢?

因為他身無分文且孑然一身,當他拿到生平第一張救濟金支票時,金額只有一百零五美元,內心實在是極度沮喪。他不怪這個社會,也未寫信去罵國會,僅是心平氣地自問這句話:“到底我對人們能做出何種貢獻呢?我有什麼可以回饋的呢?”隨之,他便思量起自己的所有,試圖找出可為之處。頭一個浮上他心頭的答案是:“很好,我擁有一份人人都會喜歡的炸雞祕方,不知道餐館要不要?我這麼做是否划算?”隨即他又想到:“要是我不僅賣這份炸雞祕方,同時還教他們怎樣才能炸得好,這會怎麼樣呢?如果餐館的生意因此而提升的話,那又該如何呢?如果上門的顧客增加,且指名要點用炸雞,或許餐館會讓我從其中抽成也說不定。”

好點子固然人人都會有,但桑德斯上校就跟大多數人不一樣,他不但會想,且還知道怎樣付諸行動。隨之他便開始挨家挨戶的敲門,把想法告訴每家餐館:“我有一份上好的炸雞祕方,如果你能採用,相信生意一定能夠提升,而我希望能從增加的營業額裡抽成。”很多人都當面嘲笑他:“得了罷,老傢伙,若是有這麼好的祕方,你幹嘛還穿著這麼可笑的白色服裝?”這些話是否讓桑德斯上校打退堂鼓呢?絲毫沒有,因為他還擁有天字第一號的成功祕方,我稱其為“能力法則”(PersonalPower),意思是指“不懈地拿出行動”:在你每當做什麼事時,必得從其中好好學習,找出下次能做得更好的方法。桑德斯上校確實奉行了這條法則,從不為前一家餐館的拒絕而懊惱,反倒用心修正說詞,以更有效的方法去說服下一家餐館。

桑德斯上校的點子最終被接受,你可知先前被拒絕了多少次嗎?整整一千零九次之後,他才聽到了第一聲“同意”。在過去兩年時間裡,他駕著自己那輛又舊又破的老爺車,足跡遍及美國每一個角落。困了就和衣睡在後座,醒來逢人便訴說他那些點子。

他為人示範所炸的雞肉,經常就是裹腹的餐點,往往匆匆便解決了一頓。在歷經一千零九次的拒絕,整整兩年的時間,有多少人還能夠鍥而不捨地繼續下去呢?真是少之又少了,也無怪乎世上只有一位桑德斯上校。我相信很難有幾個人能受得了二十次的拒絕,更別論一百次或一千次的拒絕,然而這也就是成功的可貴之處。如果你好好審視歷史上那些成大功、立大業的人物,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輕易為“拒絕”所打敗而退卻,不達成他們的理想、目標、心願就絕不罷休。

心態名人故事11

1、張海迪的故事

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進過學校,童年起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國小、中學和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十五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村子,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裡她給村裡國小的孩子們教書,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鍼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讚譽。

2、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貧困,他的“學歷”是一生只上過3個月的國小,老師因為總被他古怪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竟然當他母親的面說他是個傻瓜、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 愛迪生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奮鬥和非凡才智,自信,自強,自立獲得巨大成功。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成為美國發明家、企業家。他發明自動電報幫電機,留聲機;實驗並改進了電燈(白熾燈)和電話。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新發明,他因此而被譽為“發明大王”。

3、少年童第周的故事

童第周小時候的好奇心十分強,看到不懂的問題往往要向父親問個為什麼。父親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耐心給他講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簷下的石階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行小坑坑,他覺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便去問父親:“父親,那屋簷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誰敲出來的?是做什麼用的呀?”父親看到兒子這麼好奇,高興地說:“這不是人鑿的,這是簷頭水滴下來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還能把堅硬的石頭敲出坑?父親耐心地解釋說:“一滴水當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長日久,點點滴滴不斷地敲,不但能敲出坑,還能敲出一個洞呢!古人不是常說‘滴水穿石’嘛!就是這個道理。”父親的一席話,在小童第周的心裡激起了一陣陣漣漪,他坐在屋簷下的石階上,望著父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由於農活比較多,童第周對學習有些失去興趣,不想讀書了。父親耐心地開導童第周說:“你還記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嗎?小小的簷水只要常年堅持不懈,能把堅硬的石頭敲穿。難道一個人的恆心不如簷水嗎?學知識也要靠一點一滴積累,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為了更好地鼓勵童第周,父親書寫了“滴水穿石”四個大字贈給他,並充滿期望地說:“你要把它作為座右銘,永誌不忘。”

4困難時閉著眼睛往前邁步

安格拉·默克爾出生於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母親曾經是位英語和拉丁語教師。安格拉的爸爸是當地一位有名的神學院院長。安格拉的父母對她要求很嚴,總希望她能夠出類拔萃。她牢記父親對她的教誨,在各個方面都很刻苦,即使是在最差的體育方面,她也做到了堅持。

安格拉12歲時,有一次非常難忘的經歷。那是在體育課上,老師要求大家練習在跳水臺上跳水。一群小女孩都已勇敢地從3米跳臺跳下水後,只剩下一個小女孩沒有跳了。她一個人呆呆地站在原地,就是不敢邁出腳步。老師在旁邊鼓勵她,周圍的同學也在鼓勵她,但她就是害怕,還流下了眼淚。

“還有幾分鐘就要下課了。”老師有些不耐煩起來,說話的語氣已經帶著一些責備的味道了。小女孩聽了,腿抖得更厲害了,但是她艱難地退了一小步,又前進了一大步,往池子裡看了看——3米的高度對一個小孩子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挑戰。突然,周圍的人看見她閉著眼睛跳了下去,水花濺得很高,但掌聲卻響了起來。

“安格拉,我們都為你自豪,你是怎樣戰勝自己的膽怯的?”旁邊一個叫彌潔娜的夥伴問她。這個叫安格拉的12歲的小女孩已經抹乾了淚水,穿上了衣服。但她用發顫的聲音慢慢地說:“我突然想起了爸爸說過的一句話,他說在困難的時候就算閉著眼睛也要往前邁一步。”

大家聽了這句話,都受到了鼓舞,紛紛報以更熱烈的掌聲。

因為這樣一個信念,安格拉沒辜負父母的厚望 ..........

心態名人故事12

洛克菲勒是美國的石油大王。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有一段時間,當地人們最痛恨的就是洛克菲勒。被他打敗的競爭者將他的畫像吊在樹上洩恨,充滿火藥味的信件如雪花般湧進他的辦公室,威脅要取他的性命。他僱用了許多保鏢,防止遭人殺害。他試圖忽視這些仇視怒潮,有一次他曾以諷刺的口吻說:“你儘管踢我罵我,但我還是按我自己的方式行事。”

但他最後還是發現自己畢竟也是凡人,無法忍受人們對他的仇視,也受不了憂慮的侵蝕。他的身體開始不行了,疾病從內部向他發動攻擊,這令他措手不及,疑惑不安。

起初,醫生試圖對他偶爾的不適保密,但是,失眠、消化不良、掉頭髮、煩惱等病症是無法隱瞞的。最後,他的醫生把實情坦白地告訴了他。他只有兩種選擇:財富、煩惱還是性命。他們警告他:必須在退休和死亡之間做一抉擇。

他選擇了退休。退休後,他學習打高爾夫球、整理庭院、和鄰居聊天、打牌、唱歌等。但他同時也開始自我反省,開始為他人著想。

簡而言之,洛克菲勒開始考慮把數百萬的金錢捐出去。有時候,做件事可真不容易,當他向一座教堂捐獻時,全國各地的傳教士齊聲發出怒吼:“腐*的金錢!”

但他繼續捐獻。在獲知密歇根湖岸的一家學院因為抵押權而被迫關閉時,他立刻展開援助行動,捐出數百萬美元去援助那家學院,將它建設為目前舉世聞名的芝加哥大家。

他也盡力幫助黑人,幫助完成黑人教育家華盛頓。卡丈的志願。當著名的十二指腸蟲專家史太爾博士說:“只要價值五角錢的藥品就可以為一個人治癒這種病——但誰會捐出這五角錢呢?”洛克菲勒捐出數百萬美元消除十二指腸蟲,消除了這種疾病。然後,他又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成立了一個寵大的國際性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致力於消滅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掃除文盲等工作。

洛克菲勒的善舉不僅平息了人們對他的憎恨,而且產生了更為神奇的效果:許多人開始讚揚他、敬仰他,有的受了他恩惠的人甚至對他感激涕零。

這時,疾病也漸漸遠離了洛克菲勒,他感到了無比的幸福和快樂。

心態名人故事13

有人曾經根據美元價值等時代因素計算,認為美國工業鉅子卡內基創造的財富至今尚沒有人能企及。他是怎麼起家的呢?他小小跟著父母從蘇格蘭移民美國,一上岸就當童工,時年13歲。他第一個工作在紡織廠裡,一天12個小時,一週6天,週薪1.2美元。他成為世界首富後回憶說:“我掙的錢早已以百萬計了。但是,沒有任何錢能比第一週那1.2美元給我更大的幸福!”在幹了12個小時後,他還拖著疲憊之軀去上夜校。15歲時,終於有了另一個機會:給匹茲堡的一家電報公司當報童,也就是挨家挨戶地送電報。他將此視為天賜良機,義無反顧地接受了。

報童是典型的跑腿族,看起來無足輕重。但卡內基不這麼看。當然,報童的工作一週2.5美元,收入翻番,但這不是他要圖的東西。用現在的話來說,他看重這是個白領工作,屬於資訊高科技的行業。在1850年,電報就相當於今日的網際網路。那時用電報的多是公司企業。跑跑腿看似很下層,但聰明的卡內基發現,匹茲堡的商業資訊就捏在他手上。哪家總是從哪裡收發電報,哪家生意興隆,商業網路怎麼執行,他一清二楚。也就是從這裡,他又跳到鐵路公司,最終自己建起鋼鐵廠。那時蘇格蘭人在英國人眼裡是叫花子。卡內基家也確實窮得叮噹響,但是,最終他的工廠生產的鋼鐵,超過了整個英國的鋼鐵產量。

現實是猙獰的,但是,我們不能等待現實被改造好了以後再開始生活。如今與150多年前的世道早已經大不相同了。但是,跑腿族知道許多闊少們的消費習慣和規律,也並非沒有從跑腿發展出某種特殊的快遞業務的可能。

我們不可能要求社會來為我們改變,只能自己改變來適應這個社會。樂觀的心態是我們適應和麵對社會最好的武器。希望上述關於拿破崙、歐陽夏丹、海倫凱勒、喬丹以及卡內基的樂觀心態的名人例子,能為每個學子面對困境和社會帶來啟示。

心態名人故事14

徐霞客從小便立志遊遍祖國的名山大川。成年後,由於放心不下寡母,他遲遲沒有出行。母親瞭解兒子的心意,對他說:“身為男子漢大丈夫,應當志在四方。你出外遊歷去吧!到天地間去舒展胸懷,廣增見識。怎麼能因為我在,就像籬笆裡的小雞,套在車轅上的小馬,留在家園,無所作為呢?”在母親的鼓勵下,21歲的徐霞客頭戴母親為他做的遠遊冠,揹著簡單的行李,告別了母親和妻子,開始了他一生孤獨而漫長的行程。他在每年的春天出門,深秋返回,與家人作短暫的團聚之後,再於翌年的春天出遊。在徐霞客34歲那年,他的母親病倒了,看著年邁重病的母親,他決定中斷遊歷,留在母親身邊盡孝。可是,這位80高齡的老人卻並不贊成這個決定,一再催促他再次出遊,去完成考察祖國山河的使命。母親病癒後,見兒子仍無出門的打算,便堅決要求陪同兒子一同出遊。面對毅然決然的老母親,徐霞客只好答應下來,陪同母親走出了家門。考慮到老人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徐霞客只帶母親遊歷了宜興和句容等地。這段象徵性的行程雖然短暫,亦無風無浪,卻為徐霞客後來的遊歷增添了無窮的動力。

三十多年間,徐霞客靠兩條腿先後遊歷考察了十六個省,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曾經三次遭遇強盜,四次絕糧。不管環境多麼惡劣,他一直堅持寫遊歷日記,陸續寫下了20xx多萬字的遊記,遺憾的是大部分文字已經流失,只留下一部40萬字的《徐霞客遊記》。

心態名人故事15

少年時的他最喜歡的是舞蹈,渴望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舞蹈家。可是,因為家裡很窮,父母根本拿不出錢來讓他去專門的舞蹈學校學習,只能讓他去一家裁縫店當學徒工。

他一點也不喜歡做裁縫,覺得這樣下去是在耗費自己的生命。他為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而痛苦。

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了無比崇拜的一位舞蹈家,覺得只有這位舞蹈家才能理解他熱愛舞蹈藝術的心情,於是,滿懷希望地給那位舞蹈家寫了一封信,希望對方能收他做學生。

3天后,他收到了舞蹈家的回信,可是,開啟信一看,舞蹈家並沒有說要收他做學生,而是告訴他,自己小時候的理想是做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可是,因為家境貧寒,只好跟隨一名街頭賣唱的藝人四處賣唱。舞蹈家說,人活在世上,理想往往和現實之間有著很大的距離,但是,人首先要選擇生存,只有先讓自己生存下來,才會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不能生存的人是沒有資格談論理想的。

舞蹈家的回信深深震撼了他。

從此,他在裁縫店裡勤奮學習各種縫紉和裁剪技術,在20多歲的時候,他在法國的時裝之都巴黎開始向時裝業進軍,併成立了自己的時裝公司,打出了自己的時裝品牌。因為他的時裝設計新穎,製作精良,很快就享譽世界。

他就是世界時裝大師皮爾·卡丹。

由於他的精心設計和勤奮經營,在28歲那年,其公司就有員工200名了,許多世界名人都是他的顧客,對他設計製作的時裝格外青睞。後來,皮爾·卡丹公司的產品還發展到服飾、鐘錶、眼鏡以及化妝品等領域。皮爾·卡丹成了世界聞名的時裝品牌,他本人也成了令人矚目的大富翁。

但他始終無法忘記那位舞蹈家的話:“人首先要選擇生存,只有讓自己先生存下來,才會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