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當前位置 /首頁/詩詞歌賦/文言文/列表

文言文和翻譯(精選50篇)

導語:多學習文言文,可以幫助大家提升文學水平。下面是文言文和翻譯,歡迎各位閱讀和借鑑。

文言文和翻譯(精選50篇)

文言文和翻譯 篇1

一、治本在得人

原文:苻堅召見(高泰),悅之,問以為治之本。對曰:“治本在得人,得入在審舉,審舉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國家不治者也。”堅曰:“可謂辭簡而理博矣。”

翻譯:符堅召見高泰,很喜歡他,向他請教治國的根本辦法。高泰回答說:“治國的根本辦法在於得人才,得人才在於慎重推薦,慎重推薦在於考察這人的真實情況。每個官位得到合適人選,國家卻治理得不好的情況,是不會有的。”苻堅(聽後)說:“說的真是言詞簡略而道理深廣啊。”

二、呂蒙正不記人過

原文:呂蒙正相公不喜記人過。初參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於簾內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問。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復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時人服其量。

翻譯:呂蒙正先生不喜歡記著別人對他的犯下的錯。當初剛任參知政事的時候,上朝時,有一個朝廷官員在簾內指著他說:“這樣的粗陋之人也能夠參與朝政嗎?”蒙正假裝沒有聽到走了過去。他的同事很憤怒,讓人詢問那位官員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朝事結束後,他的同事心中仍然憤憤不平,後悔沒有追問到底。蒙正說:“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麼我終身不能再忘了他,還不如不知道。沒有查詢他的姓名,又有什麼損失呢?”當時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氣量。

三、石勒不計前嫌

原文: 後趙王勒悉召武鄉耆舊詣襄國,與之共坐歡飲。初,勒微時,與李陽鄰居,數爭漚麻池相毆,陽由是獨不敢來。勒曰:“陽,壯士也;漚麻,布衣之恨;孤方相容天下,豈仇匹夫乎!”遽召與飲,引陽臂曰:“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因拜參軍都尉。

翻譯:後趙王石勒請武鄉有聲望的老友前往襄國(今河北省邢臺市),同他們一起歡會飲酒。當初,石勒出身貧賤,與李陽是鄰居,多次為爭奪漚麻池而相互毆打,所以只有李陽一個人不敢來。石勒說:“李陽是個壯士,爭漚麻池一事,那是我當平民百姓時結下的怨恨。我現在廣納人才,怎麼能對一個普通百姓記恨呢?”於是急速傳召李陽,同他一起飲酒,還拉著他的臂膀開玩笑說:“我從前挨夠你的拳頭,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隨後任命李陽做參軍都尉。

四、韓信袴下受辱

原文: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翻譯:淮陰屠宰場裡有侮辱韓信的年青人,對韓信說:“你即使長得高高大大,喜歡佩帶刀劍,內心還是膽怯的。”他當眾侮辱韓信說:“韓信如果不怕死,用刀刺我;如果怕死,從我褲襠下鑽過去。”於是韓信仔細看著他,俯下身子從他褲襠下匍匐鑽過去。整個市場中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是膽怯的。

五、世評華歆王朝

原文: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翻譯: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很為難。王朗卻說:“幸好船還寬敞,有什麼可為難的。” 一會兒賊寇要追上來了,王朗想丟下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託身,哪裡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於是就繼續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劣。

六、齊宣王好諛

原文:宣王好射,說人之謂己能用強也,其實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試之,中關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說之。然則宣王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九石。三石,實也;九石,名也。宣王說其名而喪其實。

翻譯:齊宣王喜愛射箭,喜歡人家誇耀他能夠使用強弓,其實他用的弓只要三百多斤的力氣就可以拉開。他在大臣面前顯示弓,大臣們都拉著弓試一試,都只拉到一半,便說:“拉開它至少要一千多斤的力氣,不是大王,誰能拉得開?”宣王非常高興。但是,宣王用的不過是三百多斤的弓,但是他一輩子都以為自己拉開了一千多斤的弓。三百多斤是實,一千多斤是名,宣王喜歡的是名而失了實。

七、陳寔曉喻樑上君子

原文:(陳)寔在鄉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至乃嘆曰:“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樑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樑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於地,稽顙歸罪。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令遺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

翻譯:陳寔在鄉間,以平和的心對待事物。百姓間出現爭執官司時,陳寔判決公正,告訴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後沒有埋怨的。大家感嘆說:“寧願被刑罰處治,也不願被陳寔批評。”當時年成不好,民眾沒有收成,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裡,躲在房樑上。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正色訓誡他們說:“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勵。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於是到了這樣的地步。樑上君子就是這樣的人!”小偷大驚,從房樑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誠懇認罪。陳寔慢慢告訴他說:“看你的長相,也不像個壞人,應該深自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這種行為當是由貧困所致。”結果還贈送二匹絹給小偷。從此全縣沒有再發生盜竊。

八、蕭何追韓信

原文:(韓)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覆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於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

翻譯: 韓信又多次和蕭何談天,蕭何也很佩服他。(漢王的部下多半是東方人,都想回到故鄉去,)因此隊伍到達南鄭時,半路上跑掉的軍官就多到了幾十個。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過他了,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把此事報告漢王,就徑自去追趕。有個不明底細的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漢王極為生氣,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兩天,蕭何回來見漢王,漢王又是生氣又是喜歡,罵道:“你逃跑,是為什麼?”蕭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來的是誰?”蕭何說:“韓信啊。”漢王又罵道:“軍官跑掉的有好幾十,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這是撒謊。”蕭何說:“那些軍官是容易得到的,至於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漢中王,當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也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罷了。”

九、漢高祖論“三傑”

原文:帝置酒洛陽南宮,上曰:“列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

翻譯:劉邦在洛陽南宮擺酒宴,說:“各位王侯將領不要隱瞞我,都說這真實的.情況: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麼呢?項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麼呢?”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讓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來親附他們,與天下的利益相同;相與卻不是這樣,殺害有功績的人,懷疑有才能的人,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劉邦說:“你只知道那一個方面,卻不知道那另一個方面。(就拿)在大帳內出謀劃策,在千里以外一決勝負(來說),我不如張良;平定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餉,不斷絕運糧食的道路,我不如蕭何;聯合眾多的士兵,打仗一定勝利,攻佔一定取得,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豪傑的人,我能夠利用他們,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項羽有以為范增而不利用(他),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十、周處改過自新

原文:周處年少時,凶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與處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雲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翻譯:周處年少時,為人蠻橫強悍,打架鬥歐,為當地一大禍害。此外,義興水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百姓將他們並稱為“三害”,三害當中屬周處最為厲害。於是有人便問周處:既然你這麼有本事,何不去殺死猛虎蛟龍,證明一下你的實力呢?實際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後只剩下一個。周處聽後立即上山擊斃了猛虎,又跳入水中與蛟龍搏鬥,蛟在水中或浮或沒,漂流出數十里遠。經過三天三夜,百姓們都以為蛟龍和周處一併死了,紛紛出來慶祝。結果周處殺死蛟龍,提著它的腦袋從岸邊爬起。聞聽鄉人以為自己已死,表示慶賀的事,才知實際上大家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不禁滿面淚流,萌生悔改之意。遂往吳郡尋找陸機、陸雲這兩位當時東吳的名士。恰巧陸機不在,只見到陸雲。周處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他,並說:“自己想改正錯誤,可歲月皆已荒廢了,怕最終沒有什麼成就可言。”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並努力去做,又何必擔憂好名聲得不到傳揚呢?”周處聽後決定改過自新,最終成為一代忠臣孝子。

十一、東吳四英傑

原文:孫吳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於策、權之雄略,然一時英傑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人者,真所謂社稷心膂,與國為存亡之臣也。自古將帥,未嘗不矜能自賢,疾勝己者,此諸賢則不然。孫權初掌事,肅欲北還,瑜止之,而薦之於權曰。“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後瑜臨終與權箋曰:“魯肅忠烈,臨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肅遂代瑜典兵。呂蒙為尋陽令,肅見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蒙遂亦代肅。蒙在陸口,稱疾還,權問:“誰可代者?”蒙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無復是過也。”遜遂代蒙。四人相繼,居西邊三四十年,為威名將,曹操、劉備、關羽皆為所挫。雖更相汲引,而孫權委心所之,吳之所以為吳,非偶然也。

翻譯:孫吳之所以擁用江東,抗衡於中國,根本是因為孫策、孫權的雄才大略。當時東吳的英傑,(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個人,是當時的(東吳)的所謂社稷心膂,)都是能與國家共存亡的大臣。但是因為自古將帥,大都認為自己是賢能之人,害怕有勝過自己的。但是上面這些賢能的人則不是這樣。孫權剛接執掌政權,魯肅(北方人)欲去江北(投靠曹操),瑜止之,而向孫權推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後瑜臨終給孫權寫信推薦:“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如果能用他來代替我,我死不後悔!”肅遂代瑜治軍。呂蒙為尋陽令,肅見之曰:“你現在的才略不再是當年吳下阿蒙(因為呂蒙已學習了大量的知識)。”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呂蒙後來也代替了魯肅執掌軍權。呂蒙在陸口,因有病辭職,權問:“誰可代你?”蒙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無復是過也。”遜遂代蒙。四人相繼,居西邊三四十年,為威名將,曹操、劉備、關羽皆曾被他們打敗。雖然他們互相推薦引見,而孫權又能委心聽之,東吳之所以為吳,並非是偶然的。

文言文和翻譯 篇2

原文

莊辛謂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為壽陵君,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將以為楚國襖祥乎?”莊辛曰:“臣誠見其必然者也,非敢以為國襖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國必亡矣。臣請闢於趙,淹留以觀之。”莊辛去之趙,留五月,秦果舉鄢、郢、巫、上蔡、陳之地,襄王流掩了城陽。於是使人發騶,徵莊辛於趙。莊辛曰:“諾”。莊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於此,為之奈何?”

莊辛對曰:“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桀、紂以天下亡。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裡,豈特百里哉?

“王獨不見於蜻蛉乎?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飲之,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飴膠絲,加已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亡羊補牢。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俯啄白粒,仰棲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已乎十仞之上,以其頸為招。晝遊乎茂樹,夕調乎酸醎。

“夫雀其小者也,黃鵠因是以。遊於江海,淹乎大沼,俯啄魚卷鯉,仰齧陵艹衡,奮其六翮,而凌清風,飄搖乎高翔,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射者,方將修其盧,治其繒繳,將加已乎百仞之上。彼礛磻,引微繳,折清風而抎矣。故晝遊乎江河,夕調乎鼎鼎。

“夫黃鵠其小者也。蔡聖侯之事因是以。南遊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飲茹溪流,食湘波之魚,左抱幼妾,右擁嬖女,與之馳騁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國家為事。不知夫子發方受命乎宣王,系已朱絲而見之也。

“蔡聖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為壽陵君,飯封祿之粟,而載方府之金,與之馳騁乎雲夢之中,而不以天下國家為事,不知夫穰候方受命乎秦王,填邑塞之內,而投已乎黽塞之外。”

襄王聞之,顏色變作,身體戰慄。於是乃以執珪而援之為陽陵君,與淮北之地也。

譯文

莊辛對楚襄王說:“君王左有州侯右有夏侯,車後又有鄢陵君和壽陵君跟從著,一味過著毫無節制的生活,不理國家政事,如此會使郢都變得很危險。”楚襄王說:“先生老糊塗了嗎?還是認為楚國將遇到不祥呢?”莊辛說:“臣當然是看到了事情的必然後果,不必認為國家遇到不祥。假如君王始終寵幸這四個人,而不稍加收斂,那楚國一定會因此而滅亡的。請君王准許臣到趙國避難,在那裡來靜觀楚國的變化。”莊辛離開楚國到了趙國,他只在那裡住了5個月,秦國就發兵攻佔了鄢、郢、巫、上蔡、陳這些地方,楚襄王也流亡躲藏在城陽。在這時候襄王才派人率騎士到趙國召請莊辛。莊辛說:“可以。”莊辛到了城陽以後,楚襄王對他說:“寡人當初不聽先生的話,如今事情發展到這地步,對這事可怎麼辦呢?”

莊辛回答說:“臣知道一句俗語:‘見到兔子以後再放出獵犬去追並不算晚,羊丟掉以後再去修補也不算遲。’臣聽說過去商湯王和周武王,依靠百里土地,而使天下昌盛,而夏桀王和殷紂王,雖然擁有天下,到頭來終不免身死亡國。現在楚國土地雖然狹小,然而如果截長補短,還能有數千裡,豈止100裡而已?

大王難道沒有見過蜻蜓嗎?長著6只腳和四隻翅膀,在天地之間飛翔,低下頭來啄食蚊蟲,抬頭起來喝甘美的露水,自以為無憂無患,又和人沒有爭執。豈不知那幾歲的孩子,正在調糖稀塗在絲網上,將要在高空之上粘住它,它的下場將是被螞蟻吃掉。蜻蜓的事可能是小事,其實黃雀也是如此。它俯下身去啄,仰起身來棲息在茂密的樹叢中,鼓動著它的翅膀奮力高翔,自己滿以為沒有禍患,和人沒有爭執,卻不知那公子王孫左手拿著彈弓,右手按上彈丸,將要向70尺高空以黃雀的脖子為射擊目標。黃雀白天還在茂密的樹叢中游玩,晚上就成了桌上的佳餚,轉眼之間落入王孫公子之口。

黃雀的事情可能是小事情,其實黃鵠也是如此。黃鵠在江海上遨

遊,停留在大沼澤旁邊,低下頭吞食黃鱔和鯉魚,抬起頭來吃菱角和水草,振動它的翅膀而凌駕清風,飄飄搖搖在高空飛翔,自認為不會有禍患,又與人無爭。然而他們卻不知那射箭的人,已準備好箭和弓,將向700尺的高空射擊它。它將帶著箭,拖著細微的箭繩,從清風中墜落下來,掉在地上。黃鵠白天還在湖裡游泳,晚上就成了鍋中的清燉美味。

那黃鵠的事可能是小事,其實蔡靈侯的'事也是如此。他曾南到高陂遊玩,北到巫山之頂,飲茹溪裡的水,

吃湘江裡的魚;左手抱著年輕貌美的侍妾,右手摟著如花似玉的寵妃,和這些人同車馳騁在高蔡市上,根本不管國家大事。卻不知道那子發正在接受宣王的進攻命令,他將要成為階下之囚。

蔡靈侯的事只是當中的小事,其實君王您的事也是如此。君王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鄢陵君和壽陵君始終隨著君王的車輛,馳騁在雲夢地區,根本不把國家的事情放在心上。然而君王卻沒料到,穰侯魏冉已經奉秦王命令,在黽塞之南佈滿兵隊,州侯等卻把君王拋棄在黽塞以北。”

楚襄王聽了莊辛這番話之後,大驚失色,全身發抖。在這時才把爵位送給莊辛,封他為陽陵君,不久莊辛幫助楚王收復了淮北的土地。

文言文和翻譯 篇3

作者: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翻譯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裡面的肉都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了兩隻狼,緊跟著走了很遠。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隻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裡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裡,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隻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夫。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閒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裡打洞,打算要鑽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後面。身子已經鑽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後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隻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蒲松齡簡介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文言文和翻譯 篇4

鄭人買履,是先秦時代一則寓言故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它既是一個成語,也是一個典故,但它更是一則寓言,主要說的是鄭國的人因過於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鄭人拘泥於教條心理,依賴資料的習慣。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墨守成規的教條主義者,說明因循守舊,不思變通,終將一事無成。

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一些書上寫“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

曰:“寧(nìng)信度,無自信也。”

譯文

從前有一個鄭國人,想去買一雙新鞋子,於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鄭國人)到了集市,卻忘了帶上尺碼。(鄭國人)挑好了鞋子,才發現:“我忘了帶尺碼。”就返回家中拿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最終沒有買到鞋子。

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

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註釋

鄭:鄭國

且:將要,

欲:將要,想要。

者:定語後置,(怎麼樣)的人。

先:首先,事先。

度(duó):衡量。動詞,用尺子度量的意思。

而:順承連詞,意為然後。

置:動詞,放,擱在。

之:代詞,它,此處指量好的尺碼。

其:代詞,他的,指鄭人的。

坐:同“座”,座位。

至:等到。

之:動詞,到……去,前往。

操:動詞,拿、攜帶。

已:時間副詞,已經。

得:得到;拿到。

履:名詞,鞋子,革履。

乃:於是(就)。

持:動詞,拿,在本文中同“操”。

度(dù):名詞,量好的尺碼。

之:代詞,代量好的尺碼。

操:攜帶。

及:等到。

反:通“返”,返回。

罷:結束。

遂:於是。

寧(nìng):副詞,寧可,寧願。

自信:相信自己。

以:用。

市罷:集市結束。

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何不試之以足:之,代詞,代指他想買的那個鞋子,是特殊句式中的倒裝句,正常語序應該是"何不以足試之?" 意思是為什麼不用腳去試試鞋子呢?

釋義

停頓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句式

鄭人有欲買履者或“有欲買履之鄭人”

何不試之以足(狀語後置句):以現代句式為“何不以足試之”。以:何不用自己的腳去試一試。

而置之其坐(省略句):而置之(於)其坐

近義詞

生搬硬套,死板教條,刻舟求劍,墨守成規,冥頑不靈,膠柱鼓瑟,因循守舊。

反義詞

達權通變,靈機應變,隨機應變。

寓意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待事物要會靈活變通、隨機應變,不能墨守成規,死守教條,要注重客觀現實的事實,為人處事要從實際出發。

啟示

這個鄭國人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而且連鞋子也買不到,成為了笑柄。而現實生活中,買鞋子只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只懂死守教條而不懂變通,沒有頭腦的人可能是不會有的吧?但類似這樣的人,的確是有的,而且並不少。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書本出發,不從實際出發。書本上寫到的,他就相信,書本上沒有寫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書本上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容易碰壁。

作者介紹

韓非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約公元前281年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師從荀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文言文和翻譯 篇5

童趣文言文

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盛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衝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怡然稱快。

於土牆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塹,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數十,驅之別院。

翻譯譯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能清楚地觀察極細小的事物(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夜裡,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裡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麼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隻白鶴;抬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因此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隻蚊子在白色帳子裡,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衝著煙邊飛邊叫,構成一幅青雲白鶴圖,果真像鶴群在青雲邊上發出叫聲一樣,因為這,我感到高興極了。

我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臺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臺子一般高,把叢草當成樹林,把蟲子,蚊子當成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成丘陵,低陷部分當成山溝,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游覽,愉快而又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隻小蟲在草間相鬥,(便蹲下來)觀察,興味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極大的獸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兩隻小蟲全被它吃掉。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智恢復,捉住癩蝦蟆,抽了它幾十鞭子,把它趕到別的院子去。

【註釋】

[1]節選自《浮生六記·閒情記趣》。題目是編者加的。沈復(1763—?)字三白,長洲(現在江蘇蘇州)人,清代文學家。

[2]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後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賞析】

本文選自清代文學家沈復的《浮生六記》之《閒情記趣》,該書原有6記,先存前4記,是一篇帶有抒情性的回憶錄和記敘性的散文,文章以生動的筆觸、細膩的刻畫,記述了作者兒時一些“神遊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充滿童真童心的童趣圖,充分表現了少年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稚氣爛漫的情趣。

文言文和翻譯 篇6

原文:

採石江頭,李太白墓在焉.往來詩人,題詠臺遍.有客書一絕雲;"採石江邊一抔土,李白詩名耀千古;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掉大斧.”亦確論也.

譯文:李太白的陵墓在採石江頭.來來往往有許多詩人在那裡寫詩吟詠李白,把墓前的靈臺都寫遍了.其中有一個過客寫了一首絕句:”採石江邊一抔土,李白詩名耀千古;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掉大斧.”這是多麼正確的`論述(真理)呀

額外介紹

班門弄斧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ān mén nòng fǔ,意思是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常用於自謙。

解釋

在魯班、匠石的門前舞弄大斧。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

出處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示例

先生大名如雷貫耳,小弟獻醜,真是班門弄斧了。(清·吳敬梓《儒林外史》二八回)

聞得亭亭姐姐學問淵博,妹子何敢班門弄斧,同她亂談。(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二回)

他居然在鋼琴大師面前炫耀琴技,真是班門弄斧。

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明·梅之煥《題李白墓》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賓語;含貶義,表示能力不如人 。

造句

1、試駕現場有工作人員講解怎樣去試車,但在這方面不甚專業的我還是不敢班門弄斧,以免貽笑大方。

2、“當然可以,”安琪說,“一千九百年前不是有人做到了嗎?我這可能是班門弄斧了,請原諒。”

3、他老是對總裁說該如何管理業務,就跟班門弄斧似的。

4、聞得亭亭姐姐學問淵博,妹子何敢班門弄斧,同他亂談。

5、不要教魚游水,不要班門弄斧。

6、一旦被他逮到鎮守龍門在行家裡手面前班門弄斧的機會時,約翰-全然顧不上新澤西似火的驕陽或者是多上一堂季前賽練習課。

7、說到寫文章,我實在不敢在你面前班門弄斧。

8、個人認為:一個年輕同志如果講業務,在老同志面前無疑有些班門弄斧。

9、對不起,班門弄斧。其實我是半桶水,還在學習。請多多指教,不足之處請多多見諒。

10、你在著名華文作家的面前賣弄華文,豈不是班門弄斧。

11、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獻醜,真是班門弄斧了。

12、用不著教你的祖母如何吸食雞蛋,不要班門弄斧。

文言文和翻譯 篇7

《刻舟求劍》原文

楚(周代國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北)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節選自《呂氏春秋·察今》

《刻舟求劍》翻譯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裡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來後,他便從自己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尋找劍。

船已經向前走了,而劍沒有,像這樣找劍,豈不是太糊塗了嗎?

註釋

1.涉——渡,由後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語後置的標誌。

3.其——他的,代詞。

4.自——從。

5.墜——掉,落。

6.於——在,到。

7.遽——立刻,急忙,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詞,這兒。

10.吾——我的。

11.之——結構助詞,不譯。

12.所從墜——從劍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詞。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16.之——劍,代詞。

17.矣——了。

18.而——但是。

19.若——像。

20.此——這樣。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塗嗎?“惑”,迷惑,糊塗。“不亦......乎”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

寓言故事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國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並向大家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大家雖然都不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也不再去問他。

船靠岸後那楚國人立即在船上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不見寶劍的影子。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說:“我的寶劍不就是在這裡掉下去嗎?我還在這裡刻了記號呢,怎麼會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紛紛大笑起來,說:“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卻沉入了水底不動,你怎麼找得到你的劍呢?”

其實,劍掉落在江中後,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作者呂不韋介紹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於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後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覆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誅殺,於是飲鴆自盡。

文言文和翻譯 篇8

《杞人憂天》原文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無處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無處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憂天》翻譯

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另外又有個人為這個杞國人的憂愁而憂愁,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裡活動,怎麼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那個人說:“天如果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會掉下來嗎?”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麼。”那個人又說:“如果地陷下去怎麼辦?”開導他的人說:“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麼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麼還擔心會陷下去呢?”經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

《杞人憂天》賞析

這則寓言辛辣地諷刺了那些胸無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決不做“現代的杞人”,而要胸懷大志,心境開闊,為了實現遠大的理想,把整個身心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寓言中那位熱心人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能代表當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誘導的做法,還是值得稱讚的'。

成語本意指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原意是要提倡“順乎自然,無為而治”。這是道家的人生哲學的反映。後來,人們常用“杞人憂天”這個成語來形容不必要的無根據的憂慮。

但是如果從積極方面看待杞人憂天的話,則是一種積極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並且勤於探究的良好表現。

在人類還沒有完全認識自然界之前,一個人提出任何疑問,其勤學好問、勇於探索的精神本身無所謂錯誤。可是杞人成天為這個問題煩惱憂愁,而影響到自己的現實身心生活就不對了。未來有很多會發生和不會發生的事情,我們成天只是擔憂有什麼用?關鍵是多學知識,瞭解自然,做好防範。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狀況對於一個人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平時要注意分析事物之問的聯絡,防止主觀片面性和盲目性。對於一些確實無法認知和解決的問題,我們也不要陷入無休止的憂愁之中而無力自拔。人生樂在豁達。

文言文和翻譯 篇9

刻舟求劍

原文

(戰 國)

楚人有涉①江者②,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遽③契④(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劍之所從墜⑤。”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⑥,而劍不行,求劍若⑦此⑧,不亦惑乎?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譯文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裡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邊上

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這個楚國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找劍。 船已經前進了,但是劍不會隨船前進,像這樣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註釋

1、涉:過,渡。

2、者:……的人,定語後置的標誌。

3、遽(jù):立即,匆忙。

4、契(qì):雕刻。

5、是:指示代詞,這兒。

6、吾劍:我的劍。

7、之所從墜:(劍)掉下去的地方。之,助詞,不譯,用於取消句子獨立性。“所”使謂詞成分“從墜”體詞化,提取“從墜”的處所.

8、矣:了。

9、若:像。

10、此:這樣。

1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塗嗎?惑,迷惑,糊塗。“不亦......乎”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

12、行:<動詞>執行。《刻舟求劍》:“舟已行矣,而劍不行。”

13、之:指“劍”。

14、墜:落。

15、求:尋找。

16、於:到。(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17.舟止,止:停止。

作者簡介

《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鉅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呂覽》。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呂不韋(292—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後任秦國丞相,衛國濮陽(今河南省濮陽縣城西南)人。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薨,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儲君嬴子楚繼位,即秦莊襄王,前249年以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莊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呂不韋為相邦,號稱“仲父”,專斷朝政。命食客編著《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於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併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後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覆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恐誅,乃飲鴆而死。(譯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成語用法

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變通的人。多含貶義。

典故出處

在戰國時期由呂不韋組織門客編撰《呂氏春秋·察今》(又名《呂覽》全書的內容較雜,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學說,共分八覽、六論、十二紀。)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 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

茅盾《致陳瑜清》:“有人提出新的解釋,蓋咬住一、二字,~以駁難,似已成風氣,真令人啼笑皆非也。”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做事很死板,書上怎麼寫的他就怎麼做,甚至遇到事情別人怎麼做的,他也學著怎麼做,從沒想過變通一下。

有一次,他經過山林,看見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斧頭從手上飛脫,掉進山谷裡去了。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頭落下的地方做了一個顯眼的記號,然後從旁邊的小路繞下山去,對照著山上L的標記,很快在草叢裡找到了斧頭。這位楚國人對樵夫仰慕不已。

這位楚國人喜愛劍術,總是隨身佩帶一把寶劍。一天,他搭乘一條渡船過江。他立在船舷邊,江兩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船行至江中,陶醉於美景的他不小心,讓那把寶劍滑落到江裡去了。

只見他緊盯著劍掉下去的地方發呆。旁人勸他趕緊跳下江去打撈,這位楚國人卻笑著搖搖頭.他眼前浮現出樵夫刻記號的一幕。接著便鎮定地說:“別慌張!我自有妙法。”

只見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記號,並且自言自語道:“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船繼續前行,待船家停船時,這位楚人站起身,面對驚訝的目光,從容不迫地脫了衣服,從船舷邊所刻記號處跳人水中。他在水中撈來撈去,怎麼也撈不到那把劍,於是浮出水面撫摸著船邊的記號,如夢遊般喃喃著:“我的劍明明是從這兒掉下去的,怎麼找不到了呢?”

這個可憐的楚國人就這樣被人們談論到今天。這是他的幸運呢,還是他的不幸?至少,知道了這個故事的我們是幸運的。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逮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文言文和翻譯 篇10

山市

作者:蒲松齡

奐(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年恆(héng)不一見。孫公子禹(yǔ)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chán)院。無何,見宮殿(diàn)數十所,碧瓦飛甍(méng),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yuán)睥(pì)睨(nì),連亙(gèn)六七裡,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xiāo)漢。樓五架,窗扉 ( fēi ) 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層層指數(shǔ),樓愈(yù)高,則明愈小。數(shǔ)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àn)然縹緲(piāo)(miǎo),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xiè)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yú)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sì),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山市》文言文翻譯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碧綠的瓦,屋脊高高翹起,這才明白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牆,城牆上面成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裡,竟然像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巷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用億萬來計算。忽然颳起大風,煙塵瀰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一直連線到雲霄與天河,(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門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麼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幹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杆)的,有站著的,姿態不一。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賞析

縱觀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三個階段。

1.初生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

這是目擊者眼中的畫面。這篇文章還描寫了目擊者的心理變化:見孤塔時,彼此“相顧驚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現的,而且跟實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驚”,但一想到“近中無此禪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宮殿出現時,才悟出原來這是“山市”。這樣寫就把讀者帶到目擊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寫仍是目擊者所見畫面,但讀者在感覺上卻發生了變化:一切都如同親見。

2.發展階段:城郭的出現。

先總寫一筆:“高垣睥睨,連亙六七裡。”頗有恢巨集的氣象。然後分寫:“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雖然寥寥數語,卻可以誘發讀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圖》相似的畫卷來。這幅畫卷最後在風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悵然。

3.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

因“風定天清,一切烏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漢的危樓,所以樓的形狀看得格外清楚,連樓外天空也顯現了出來,給人的感覺是距離比先前的城郭縮短了一些。更為特殊的是,樓上還有來來往往的人,或憑或立,與人世無異,這又給人以親切感,增強了觀賞的興趣。最後寫幻景的消失,跟影視中的漸隱鏡頭頗為相似,又使人感到餘味無窮。

結尾一段寫山上的“鬼市”,這是補筆,有照應開頭的作用,說明奐山這個地方確實能看到這種奇異的現象。

時間的變化:忽——無何——未幾——忽——既而——逾時——倏忽

景緻的變化:孤塔——宮殿——城郭——危樓

文言文和翻譯 篇11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先秦:佚名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譯文

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鯈魚在河水中游得多麼悠閒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說:“你又不是魚,哪裡知道魚是快樂的呢?”莊子說:“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是快樂的呢?”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莊子說:“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話題,你開始問我‘你哪裡知道魚兒的快樂’的話,就說明你很清楚我知道的,所以才來問我是從哪裡知道的'。現在我告訴你,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註釋

1.濠梁:濠水的橋上。濠,水名,在現在的安徽鳳陽。

2.從容:悠閒自得。

2.鯈(tiáo)魚:一種淡水魚中的銀白色小魚,喜歡在水層下面遊動,長約16釐米,又名白鰷。

3. 是:這。

4.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來(子固非魚也)。

5. 全:完全,確定是。

6. 循其本:從最初的話題說起。循:順著。其,話題。本:最初。

7. 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你說“汝安知魚樂”等等。汝安知魚樂:你怎麼(哪裡)知道魚是快樂的呢。雲者:如此如此。安,怎麼;哪裡。

8.安;疑問代詞.怎麼,哪裡

文言文和翻譯 篇12

《岳陽樓記》

宋代:范仲淹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具 通:俱)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隱曜 一作:隱耀;霪雨 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譯文

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詩賦刻在它上面。囑託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之上。它連線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裡陰晴多變,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麼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裡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衝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嶽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一譯: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併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麼呢?(是由於)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之時,就為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憂。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麼他們什麼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唉!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

寫於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

文言文和翻譯 篇13

《觀潮》

宋代: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繫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髮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溼,以此誇能。

江干上下十餘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譯文

錢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偉的景觀。從(農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壯觀的。當潮水遠遠地從錢塘江入海口湧起的時候,(遠看)幾乎像一條銀白色的線;不久(潮水)越來越近,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湧來,聲音大得像雷霆萬鈞,震撼天地,激揚噴射 ,吞沒天空,衝蕩太陽,氣勢極其雄偉豪壯。楊萬里的詩中說的“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繫腰”就是指這樣的`景象。

每年(農曆八月)京都臨安府長官來到浙江亭教閱水軍,幾百艘戰船分列兩岸;不久水軍的戰船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的變化,同時有在水面上騎馬、舞旗、舉槍、揮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樣安穩。忽然黃色的煙霧從四面升起,人和物彼此一點兒也看不見,只聽得水爆的轟鳴聲,聲音像山崩塌一樣。(等到)煙霧消散,水波平靜,就一條船的蹤影也沒有了,只剩下被火燒燬的“敵船”,隨波而去。

幾百個善於泅水的吳地健兒,披散著頭髮,身上畫著文彩,手裡拿著十幅大的彩旗,爭先恐後,鼓足勇氣,逆流迎著潮水而上,在萬仞高的巨浪中忽隱忽現,翻騰著身子變換各種姿態,但是旗尾卻一點也不被水沾溼,憑藉這種表演來顯示他們高超的技能。

江岸上下游十多裡的地方,滿眼都是穿著華麗的服飾的觀眾,車馬堵塞道路,吃喝等各種物品(的價錢)比平時要高出許多倍。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間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容有。

文言文和翻譯 篇14

梅聖俞詩集序

〔宋〕歐陽修

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於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於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雲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憤之鬱積,其興於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

予友梅聖俞,少以蔭補為吏,累舉進士,輒抑於有司,困於州縣,凡十餘年。年今五十,猶從辟書,為人之佐,鬱其所蓄,不得奮見於事業。其家宛陵,幼習於詩,自為童子,出語已驚其長老。既長,學乎六經仁義之說,其為文章,簡古純粹,不求苟說於世。世之人徒知其詩而已。然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聖俞;聖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樂於詩而發之,故其平生所作,於詩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薦於上者。昔王文康公嘗見而嘆曰:“二百年無此作矣!”雖知之深,亦不果薦也。若使其幸得用於朝廷,作為雅、頌,以歌詠大宋之功德,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歟!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乃徒發於蟲魚物類,羈愁感嘆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可不惜哉!

聖俞詩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謝景初,懼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陽至於吳興以來所作,次為十卷。予嘗嗜聖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輒序而藏之。

其後十五年,聖俞以疾卒於京師,餘既哭而銘之,因索於其家,得其遺稿千餘篇,並舊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為一十五卷。嗚呼!吾於聖俞詩論之詳矣,故不復雲。

翻譯:

我聽到世人常說:詩人仕途暢達的少,困厄的多。難道真是這樣嗎?大概是由於世上所流傳的詩歌,多出於古代困厄之士的筆下吧。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於世的士人,大都喜愛到山頭水邊去放浪形骸,看見蟲魚草木風雲鳥獸等事物,往往探究它們的奇特怪異之處,內心有著憂愁感慨憤激的鬱積,這些情感化為詩興,即寄託在怨恨諷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婦的慨嘆,而寫出了人所難於言傳的感受來。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寫得工巧。如此說來,並非寫詩使人困厄,應該是困厄後才能寫出好詩來。

我的朋友梅聖俞,年輕時由於廕襲補為下級官吏,屢次被推薦去考進士,總是遭到主考部門的壓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還要靠別人下聘書,去當人家的辦事員。鬱積著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業上充分地表現出來。他家鄉在宛陵,幼年時就學習詩歌,從他還是個孩童時起,寫出詩句來就已使得父老長輩驚異了。等到長大,學習了六經仁義的學問,他寫出的文章簡古純正,不希求苟且取悅於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會寫詩罷了。然而當時人不論賢愚,談論詩歌必然會向聖俞請教。聖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歡通過詩歌來發洩,因此他平時所寫的東西,其中詩歌就特別多。社會上已經知道他了,卻沒有人向朝廷推薦他。從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詩作,慨嘆地說:“二百年沒有這樣的作品了!”雖然對他了解很深,可還是沒有加以推薦。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寫出如《詩經》中雅、頌那樣的作品,來歌頌大宋的功業恩德,獻給宗廟,使他類似於商頌、周頌、魯頌等作者,難道不是很壯偉的嗎?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寫困厄者的詩歌,白白地在蟲魚之類上抒發窮苦愁悶的感嘆。社會上只喜愛他詩歌的工巧,卻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將要老死了,這難道不值得嘆息嗎?

聖俞的詩很多,自己卻不收拾整理。他的內侄謝景初擔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選取他從洛陽到吳興這段時間的作品,編為十卷。我曾經酷愛聖俞的詩作,擔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興謝氏能為它分類編排,就為之作序並儲存起來。

從那以後過了十五年,聖俞因病在京師去世,我已痛哭著為他寫好了墓誌銘,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遺稿一千多篇,連同先前所儲存的,選取其中特別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為十五卷。啊,我對聖俞的詩歌已經評論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複。

文言文和翻譯 篇15

鑿壁借光:

匡衡勤學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翻譯: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文言文和翻譯 篇16

北人食菱

明代:江盈科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上啖菱,並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於水而非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譯文

有個出生在北方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個人)連角殼一起放進嘴裡吃。有人對他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那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護住自己的無知),說:“我並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進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熱解毒。”問的人說:“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後面的山,哪塊地沒有呢?”

菱角生長在水中,(他)卻說是在土裡生長的,這是因為他為了裝作有學問,硬要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註釋

1.北人:北方人。

2.識:知道。

3.菱:俗稱菱角,形狀像牛頭,紫紅色,水生植物,果實可以煮著吃。性喜溫暖和充足陽光,盛產於我國 中部和南部。果實有硬殼。

4.仕於:(仕途)在……做官。於, 在。

5.席:酒席。

6.啖:吃。

7.並殼:連同皮殼。

8.或:有人。

9曰:說。

10.食:食用,在這裡可以指吃。

11.去:去除,去掉。

12.護:掩飾。

13.短:缺點,短處,不足之處。

14.並:一起。

15.欲:想要。

16.以:用來。

17.答:回答。

18.何:哪裡。

19.而:表示轉折,此指卻

20.坐:因為,由於。

21.強(qiǎng):本文中指“勉強”。

寓意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如果強不知以為知,就會鬧出笑話,被人恥笑。世界上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而每個人的'學識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虛心潛學,才能得到真知。

諷刺的生命在於真實。這則小故事不僅在情節構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實,更在於北人強不知以為知的做法與表現在現實生活中極具普遍性與代表性。

道理

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人不可能什麼都懂,因此不能不懂裝懂。如果不懂裝懂,就難免露餡出醜,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反而不會有人笑你,應實事求是,才能弄懂問題。

文言文和翻譯 篇17

原文及註釋

孟子之少也,既⑴學而歸,孟母方績⑵,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⑶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⑷。孟母曰:“子⑸之廢學,若我斷斯⑹織也。夫君子學以立⑺名,問則廣知,是以⑻居則⑼.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斯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何以異於織績而食,中道廢而不為,寧能衣其夫子而長不乏糧食哉?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於修德,不為竊盜,則為虜役矣。”孟子懼⑽,旦⑾夕⑿勤學不息,師事⒀子思⒁,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⒂矣。

⑴既:已經。

⑵績:把麻纖維披開再接續起來搓成線。這裡指織布。

⑶以刀:用刀。

⑷故:原因。

⑸子:古代指你。

⑹斯:這。

⑺立:樹立。

⑻是以:因此。

⑼則:就。

⑽懼:恐懼,懼怕。

⑾旦:早晨。

⑿夕:泛指晚上(夜晚)。

⒀事:侍奉。

⒁子思:人名,指孔子嫡孫孔伋,字子思。

⒂道:法則、方法。

翻譯

孟子小的時候,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絲,(見他回來,)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用剪刀剪斷織好的布。孟子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這樣做的原因。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絲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多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安寧,做起事來就可以避免於禍害。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低下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憑什麼跟織布為生不一樣?(這和依靠織布而生存有什麼不一樣的呢?)假如中途廢棄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兒子有衣服穿並且長期不缺乏糧食呢??女人如果荒廢了生產家裡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鬆了自己的修養和德行,那麼一家人不做強盜小偷就只能做奴隸勞役了!”孟子嚇了一跳,自此,孟子從早到晚勤奮學習不休息,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大學問的人。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文言文和翻譯 篇18

原文:

後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學,訓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遊處,自此十許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慮之事,蓋非一端。吾此言,後生之藥石也,各須謹之,毋貽後悔。

譯文:

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學壞。倘若有這樣的情況,做長輩的`應當把它看作憂慮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經常加以約束和管教,讓他們熟讀儒家經典,訓導他們做人必須寬容、厚道、恭敬、謹慎,不要讓他們與輕浮淺薄之人來往。就這樣十多年後,他們的志向和情趣會自然養成。不這樣的話,那些可以擔憂的事情就不會只有一個。我這些話,是年輕人治病的良藥,都應該謹慎對待,不要留下遺憾。

文言文和翻譯 篇19

祖瑩偷讀

【原文】

祖瑩,字元珍,范陽遒人也。父季真,位中書侍郎、鉅鹿太守。

瑩年八歲能誦《詩》、《書》,十二為中書學生,好學耽書,以晝繼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於灰中藏火,驅逐僮僕,父母寢睡之後,燃火讀書,以衣被蔽塞窗戶,恐漏光明,為家人所覺。由是聲譽甚盛,內外親屬呼為“聖小兒”。尤好屬文,中書監高允每嘆曰:“此子才器,非諸生所及,終當遠至。”

時中書博士張天龍講《尚書》,選為都講。生徒悉集,瑩夜讀書勞倦,不覺天曉,催講既切,遂誤持同房生趙郡李孝怡《曲禮》捲上座。博士嚴毅,不敢還取,乃置《禮》於前,誦《尚書》三篇,不遺一字。 講罷,孝怡異之,向博士說,舉學盡驚。後高祖聞之,召入令誦五經章句,並陳大義,帝嗟賞之。以才名拜太學學士。

【註釋】

范陽遒:范陽郡遒縣。

位:官職。

耽:迷戀,沉溺

恐:擔心。

驅逐:趕走。

蔽塞:遮蓋。

為……所:被。

由是:因此。

尤:特別。

甚:很。

盛:大。

屬(zhǔ):撰著。

每:常常。

悉:全,都。

遺:遺漏。

嚴毅:嚴厲,嚴肅,要求嚴格。

以:憑藉。

拜:授予官職。

恐:擔心,害怕。

披:通“被",指被子。

【翻譯】

祖瑩,字元珍,是范陽遒人。父親叫季真,擔任中書侍郎、鉅鹿太守職務。

祖瑩八歲的時候能夠背誦《詩》、《書》,十二歲時是中書的學生。他迷戀讀書,日日夜夜地學習,他的父母害怕他會生病,禁止他這樣做,卻沒能使他停止讀書。他經常偷偷地在灰裡藏木炭,趕走童僕,等到父母睡著之後,點燃木炭讀書,用他的衣服和被子遮蓋窗戶和門,擔心漏光,被家裡人發覺。因為這件事情,他的名聲傳得更廣了,裡裡外外的親屬都叫他聖小兒。他還特別喜歡寫文章。中書監的高允每次(談到他都)感嘆說:“這個孩子的才能不是大多數人能夠達到的,他最終會大有作為的。”

當時中書博士張天龍講《尚書》,選為主講。學生們都聚集來聽。祖瑩在夜裡讀書不覺疲倦,不知道天亮了。老師十分著急地催促他去講課,他卻錯拿了住在同一個房間的學生——趙郡李孝怡的.《曲禮》捲去聽課。博士嚴厲,他不敢再回去,就把《曲禮》放在面前,背誦多篇《尚書》,不遺漏一個字。祖瑩講完之後,孝怡因為對他感到驚異,就向博士說這件事,所有的學生都很驚訝。後來高祖聽說這件事,召他入宮,讓他背誦五經的章句,並且陳述大概意思。(祖瑩成功做到了,)皇帝稱讚並賞賜了他。 (再後來,)他憑藉著自己的才能成為太學學士。

【賞析】

《祖瑩偷讀》這則短文記敘了祖瑩自幼夜以繼日勤奮苦讀的事蹟。他深夜偷讀,勤奮刻苦,學有所成,後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皇帝任命他為太學博士。祖瑩勤奮學習的精神仍值得今天的青少年學習。只要勤奮好學,就能學有所成。

常密於灰中藏火,驅逐僮僕,父母寢睡之後,燃火讀書,以衣被蔽塞窗戶,恐漏光明,為家人所覺。中的‘密’、藏、驅逐、蔽塞這些詞,可看出祖塋對學習的熾愛程度之高,也為後文成就人生做鋪墊。

文言文和翻譯 篇20

原文: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翻譯: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文言文和翻譯 篇21

原文: 藩年十五,嘗閒處一室,而庭宇蕪歲。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翻譯:陳藩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夥子你為什麼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陳藩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不能在乎一間屋子的`事情。”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志向,與眾不同。

文言文和翻譯 篇22

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翻譯:班超為人有遠大的志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麼能瞭解壯士的志向呢!”

文言文和翻譯 篇23

原文:宗愨字元幹,南陽涅陽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貴,必破我門戶。”兄泌娶妻,始入門,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與拒賊,十餘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時天下無事,士人並以文藝為業,炳素高節,諸子群從皆好學,而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曲所稱。

翻譯:宗愨,字元幹,是南陽涅陽人。他的叔父宗炳,學問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愨小的`時候,宗炳問他長大後志向是什麼?他回答:“希望駕著大風颳散綿延萬里的巨浪。”(宗炳說:“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貴,也必然會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愨的哥哥宗泌結婚,結婚的當晚就遭到強盜打劫。當時宗愨才14歲,卻挺身而出與強盜打鬥,把十幾個強盜打得四下潰散,根本進不了正屋。當時天下太平,有點名望的人都認為習文考取功名是正業。宗炳因為學問高,大家都喜歡跟著他讀儒家經典。而宗愨因為任性而且愛好武藝,因此不被同鄉稱讚。

文言文和翻譯 篇24

原文:吾室之內,或棲於櫝,或陳於前,或枕籍於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病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則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耶!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翻譯:我的屋子裡,有的書堆在木箱上,有的書陳列在前面,有的書放在床上,抬頭低頭,四周環顧,沒有不是書的。我的飲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傷,憂愁,憤怒,感嘆,不曾不與書在一起的。客人不來拜訪,妻子子女不相見,而颳風,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氣)變化,也不知道。偶爾想要站起來,但雜亂的書圍繞著我,好像積著的.枯樹枝,有時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於是就自己笑自己說:“這不是我說的鳥窩嗎?”於是邀請客人走近看。客人開始不能夠進入,已進屋的,也不能出來,於是(客人)也大笑著說:“確實啊,這像鳥窩。”

文言文和翻譯 篇25

原文: 趙廣,合肥人。本李伯時家小史,伯時作畫,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畫。尤工畫馬。幾能亂真,建炎中陷賊,賊聞其善畫,使圖所虜婦人,廣毅然辭以實不能畫,脅以白刃,不從遂斷右手拇指遣去,而廣平生適用左手。亂定,惟畫觀音大士而已。又數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時觀音,多廣筆也。

翻譯:趙廣是合肥人,本來是李伯時家裡的書童。李伯時作畫的時候就侍奉在左右,時間長了就擅長畫畫了,尤其擅長畫馬,幾乎和李伯時所作的一樣。建炎年間,他落在金兵手裡。金兵聽說他擅長畫畫,就讓他畫擄來的婦人。趙廣毅然推辭作畫,金兵用刀子威脅,沒得逞,就將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趙廣其實是用左手作畫的。局勢平定以後,趙廣只畫觀音大士。又過了幾年,趙廣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識分子所藏的'李伯時的觀音畫,大多是趙廣的手筆。

文言文和翻譯 篇26

原文: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氈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翻譯: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裡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天不死。匈奴以為神奇,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犛牛尾毛全部脫盡。

文言文和翻譯 篇27

原文: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翻譯:陳勝年輕時,曾經被僱傭給人耕田種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來,走到田壟上,煩惱忿恨了許久,對夥伴們說:“要是誰將來富貴了,彼此都不要忘掉。”夥伴們笑著應聲問道:“你是被僱傭來耕田的,哪裡來的富貴呢?”陳勝嘆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鵝的'志向呢?”

文言文和翻譯 篇28

原文: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翻譯:項籍年少時,讀書沒有成就,就離開讀書去練劍,又無所成。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籍說:“讀書,只能夠讓人記住姓名而已。學劍,又只可以戰勝一個人,不值得學。要學就要學能戰勝千萬人的知識。”於是項梁開始教項籍學習兵法,項籍很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到底了。

文言文和翻譯 篇29

黔之驢

作者:柳宗元

原文

黔無驢,有好事者(2)船載以入(3)。至則(4)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5)大物也,以為神(6)。蔽林間窺之(7)。稍出近之(8),憖憖然(9),莫相知(10)。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11),遠遁(12),以為且噬己也(13),甚恐。然往來視之(14),覺無異能者(15)。益習(16)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17)。稍近(18)益(19)狎(20),蕩倚衝冒(21),驢不勝(22)怒,蹄(23)之。虎因(24)喜,計之(25)曰:“技止此耳(26)!”因跳踉(27)大闞(28),斷其喉,盡其肉,乃(29)去(30)。

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巨集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註釋

1,選自《柳河東集》。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轄境相當於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慶黔江流域和貴州東北一部分。後來稱貴州省為黔。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運動的主導者,與韓愈並稱“韓柳,世稱柳河東。

2,好(hào)事者:喜歡多事的人。

3,是指船載以入:用船裝運(驢)進黔。船,這裡指用船的意思。

4,則:卻。

5,龐然,是指巨大的樣子。

6,以為神:以為,以(之)為。以,把。為,作為。神,神奇的東西。把它當做神

7,是指蔽林間窺之:藏在樹林裡偷偷看它。蔽,隱蔽,躲藏。窺,偷看。

8,是指稍出近之:漸漸的接近它。稍:漸漸。

9,憖憖(yìnyìn)然:小心謹慎的樣子。

10,莫相知: 不瞭解對方(是什麼東西)。莫,不。相,這裡表示動作偏指一方,即一方(虎)對另一方(驢),不是雙方互相的樣子。

11,大駭:是指非常害怕。

12,遠遁:是指逃到遠處。 遁:逃走。

13,以為且噬己也。 且:將要。 噬:咬。

14,然往來視之。 然:然而,但是。 往來:來來往往。 視;觀察。

15, 覺無異能:覺得(驢)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

16,習:同“悉”熟悉。益:漸漸。 益習其聲:逐漸習慣了驢的叫聲。

17,終不敢搏:始終不敢撲擊它。 搏:擊,撲

18,近:(1)稍出近之。近:形容詞用作動詞,接近。

(2)稍近,益狎。稍:漸漸。近:走進,靠近。

19,益:是指更加。

20,狎(xiá ):是指態度親近而不莊重。

21,蕩倚衝冒:是指碰撞靠近衝擊冒犯。蕩,碰撞。倚,靠近。衝,衝擊,衝撞。冒, 冒犯

22,驢不勝怒。 不勝:不堪,禁不住。勝,能夠承擔或承受

23,蹄:名詞作動詞,用蹄子踢。

24,於是,就

25,計之:是指盤算這件事。 之:指驢子生了氣只能踢的情況。

26,技止此耳:技:本領,技能 。止:只,僅。 此:如此 。 耳:罷了

27,跳踉(liáng):跳躍。

28,闞(hǎn):同“吼”,怒吼。

29,乃:才。

30,去:離開。

通假字:

1.技止此耳 “止”通“只”,只,不過。

2.益習其聲 “習”同“悉”,熟悉。

古今異義:

1.稍出近之 稍,古義:漸漸 今義:稍微

2.因跳踉大闞 因,古義:於是 今義:因為

3.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去,古義:離開 今義:前往

一詞多義:

1、以為

A.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把……當作)

B.以為且噬己也(認為).

2、然

A.憖憖然,莫相知。/龐然大物 (。……的樣子)

B.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然而,但).

3、之

A.黔之驢(的,結構助詞)

B. 虎見之(它,代詞,代驢)

C.蹄之(它,代詞,代老虎)

D.虎因喜,計之曰(指上文所說驢生了氣只能踢的情況)

4、益

A.益習其聲(漸漸)

B.益狹(更加)

翻譯

黔這個地方沒有驢,有個喜好多事的人用船運載了一頭驢進入(黔地)。運到後卻沒有用處,便把它放置山下。老虎見到它,一看原來是個巨大的動物,就把它當作了神奇的東西。於是隱藏在樹林中偷偷地窺探它。老虎漸漸地走出來接近它,很小心謹慎,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東西。有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大吃一驚,便逃得遠遠的;認為驢子將要咬自己,非常害怕。然而老虎來來往往地觀察它,覺得驢子好像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似的。(老虎)漸漸地聽慣了它的`叫聲,又靠近它前前後後地走動,但始終不敢向驢子搏擊。老虎又漸漸靠近驢子,更加隨便地戲弄它,碰撞、倚靠、衝撞、冒犯。驢忍不住發起怒來,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心中盤算此事想著:“驢子的本領只不過如此罷了!”於是老虎跳躍起來,大聲吼叫,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方才離開哎呀!外形龐大好像有德行,聲音巨集亮好像有能耐,假使不使出它的技能,老虎雖然凶猛,(但)多疑、畏懼,終究不敢獵取( 驢子) 。如今像這樣的下場,可悲啊!

文言文和翻譯 篇30

孟母三遷

兩漢:劉向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譯文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和母親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曆七年級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之後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這也說明了環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愛好和習慣。

註釋

舍:家。

墓間之事:指埋葬、祭掃死人一類的事。

處子:安頓兒子。

乃:於是,就。

嬉:遊戲,玩耍。

賈(gǔ)人:商販。

炫賣:同“炫”,沿街叫賣,誇耀。

徙:遷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禮儀式。

徙居:搬家。

及:等到。

大儒:聖賢。

揖讓進退:即打拱作揖、進退朝堂等古代賓主相見的`禮儀。

揖:作揖。

遂:最後。

市:集市。

居:家。

卒:最終,終於。

啟發

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類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現代的人們不僅要求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給人很多的思維.在個人空間,在居住方面,在社交圈裡.在生活中,環境造就人才,環境也淹沒才人。 環境重要,比如把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交給一隻狼去撫養,嬰兒長大後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習性。社會環境與一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成長有直接的關係。孟子後來成為大學問家,與社會環境對他的薰陶感染有很大關係。

文言文和翻譯 篇31

黔之驢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衝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巨集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譯文

黔地(這裡的黔不指貴州)這個地方本來沒有驢,有一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來(一頭驢)進入這個地方。運到後卻沒有什麼用處,就把它放置在山腳下。老虎看到它是個龐然大物,把它作為神(來對待),躲藏在樹林裡偷偷看它。(老虎)漸漸小心地出來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十分害怕,遠遠地逃走,認為(驢)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老虎)來來回回地觀察它,覺得它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老虎)漸漸地熟悉了驢的.叫聲,又前前後後地靠近它,但始終不與它搏鬥。(老虎)漸漸地靠近驢子,態度更加親切而不莊重,碰倚靠撞冒犯它。驢非常生氣,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很高興,盤算這件事說:“驢的技藝僅僅只是這樣罷了!”於是跳起來大吼了一聲,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才離開。

唉!外形龐大好像有德行,聲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當初(如果說)看不出驢的本領,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懼,終究不敢獵取驢子 。如今像這樣的下場,可悲啊!

文言文和翻譯 篇32

作品原文

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 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譯文

張良曾經有一次在下邳的橋上不慌不忙地步行,有一位穿著粗布衣裳的老人,來到張良所在的地方,故意把鞋扔到橋下,回過頭對張良說:“小子,下去把鞋(給我)取上來!”張良非常吃驚,想要打他,因為看他年紀大,竭力忍住氣,走下橋去把鞋取上來。老人說:“給我把鞋穿上!”張良(想)既然已經替他把鞋取上來,於是挺著身子久久跪著給他穿上鞋。老人伸出腳穿上鞋,大笑然後離開。張良非常吃驚,目送著他離去。老人走了將近一里路,又轉回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年輕人可以教化成才了。五天之後天亮時,在這裡跟我相會。”於是張良對老人感到很奇怪,下跪說:“好。”五天之後天亮時,張良到那裡去。老人已經先在那裡了,(他)非常生氣地說:“(你)跟老年人相約,(比老人還)慢來,怎麼能(這樣)呢?”又說:“五天之後早點來相會。”(說完就)離開了。五天之後雞叫的時候,張良就到那裡去。老人又已經先在那裡了,(他)又非常生氣地說:“(你又比老人)慢來,為什麼(這樣)呢?” 接著又說:“五天之後再早點來相會。”(說完就)離開了。五天之後,張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裡。過了一會,老人也到了,(他)很高興地說:“應該像這樣(才對)。”(老人)拿出一冊書,說:“(你)讀了這個就可以成為帝王的老師了。今後十年(你)將建立(一番事業),十三年後你將在濟北見到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說完)就離開了,再沒有說別的'話,也不再出現。天亮時(張良)看那捲書,原來是《太公兵法》。張良就對《太公兵法》感到很驚異,常常反覆地誦讀它。

註釋

(1)老父(fǔ):老年男子。

(2)衣(yì)褐:穿粗布短衣。衣,穿 。

(3)直:故意 ,特意。

(4)顧:回頭看。

(5)孺子:小孩子。年長者對年輕人不客氣的稱呼。

(6)毆:毆打,打。

(7)履:名詞動用,穿。

(8)業:既然,已經 。

(9)因:於是,就。

(10)長跪:直身而跪 。

(11)殊:非常,特別。

(12)目:目送。

(13)裡所:大約一里。所:用於數量詞後,表示大概的數目。

(14)平明:黎明。

(15)會:會面。

(16)怪:對···感到奇怪。

(17)期:約會 。

(18)去:離開。

(19)有頃:不久 。

(20)興:興起,指有作為。

(21)谷城山:一名黃山,在今山東省平陰縣西南[2]

(22)異:對...感到奇異。

(23)業:已經

文言文和翻譯 篇33

諫太宗十思疏

唐代:魏徵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望國 一作:思國)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巨集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譯文

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系不牢固卻想要樹木生長。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安定,我雖然地位低見識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您這)聰明睿智(的人)呢!國君處於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間尊大,就要推崇皇權的高峻,永遠保持政權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環境中想著危難,戒奢侈,行節儉,道德不能保持寬厚,性情不能克服慾望,這也(如同)挖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遠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賦予的重大使命,他們沒有一個不為國家深切地憂慮而且治理成效顯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後國君的品德就開始衰微了。國君開頭做得好的確實很多,能夠堅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難嗎?過去奪取天下時力量有餘,現在守衛天下卻力量不足,這是為什麼呢?通常處在深重的憂慮之中一定能竭盡誠心來對待臣民,已經成功,就放縱自己的性情來傲視別人。竭盡誠心,雖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結成一家,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路之人。即使用嚴酷的刑罰來督責(人們),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人們),(臣民)只求苟且免於刑罰而不懷念感激國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內心裡卻不服氣。(臣民)對國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們像水一樣)能夠負載船隻,也能顛覆船隻,這是應當深切謹慎的。疾馳的馬車卻用腐爛的繩索駕馭,怎麼可以疏忽大意呢?

做國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夠做到一見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東西就要想到用知足來自我剋制,將要興建什麼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謙虛並加強自我約束,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能夠(處於)眾多河流的下游,喜愛狩獵就想到網三面留一面,擔心意志鬆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擔心(言路)不通受矇蔽就想到虛心採納臣下的意見,考慮到(朝中可能會出現)讒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罷黜奸邪,施加恩澤就要考慮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不當,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怒而濫用刑罰。全面做到這十件應該深思的事,弘揚這九種美德,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選好的意見而聽從它。那麼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獻出他的謀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愛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的忠誠。文臣武將爭先恐後前來效力,國君和大臣沒有大事煩擾,可以盡情享受出遊的快樂,可以頤養得像赤松子與王子喬那樣長壽,皇上彈著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說什麼,天下人就已經都有教化了。為什麼一定要(自己)勞神費思,代替臣下管理職事,役使自己靈敏、明亮的耳、眼,減損順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文言文和翻譯 篇34

遊褒禪山記文言文: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翻譯: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裡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裡;因為這個緣故,後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如今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如今將“華”讀為“華實”的“華”,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裡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裡,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對於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援,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收穫。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援用資料的緣故。

同遊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國,字平甫;王安上,字純甫。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

文言文和翻譯 篇35

原文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 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 大丈夫。”

譯文

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父親給予訓導;女子出嫁的時候,母親給予 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丈夫家裡,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謹慎,不要違揹你的丈夫!’以順從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至於大丈夫,則應該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裡,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上,走著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時候,便與老百姓一同前進;不得志的時候,便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富貴的時候不能被其迷惑做過分的事情,貧賤不能使其改移節操,威逼利誘不能使其屈服意志。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文言文和翻譯 篇36

誤認原文

卓茂①嚐出門,有人認其馬。茂問之曰:“子亡馬幾何時矣?”對曰:“月餘日矣。”茂有馬數年,心知非是,解以與之,而自挽車去。將去,顧而謂曰:“若非公②馬,幸至丞相府歸我。”他日,馬主別得亡馬,乃詣丞相府歸馬。

誤認譯文

卓茂曾經有一次坐馬車出門。有一個人認作他的馬是自己的 。於是卓茂問他:“您丟失馬多少時間了?”回答說:“一個多月時日了。”卓茂擁有這匹馬已經好幾年了,心裡知道不是這人丟的馬,但還是解下馬給了他,自己拉了車離開,將要離開時,回頭看著那人並對他說:“如果這不是您的'馬,希望你把馬牽到丞相府還給我。”過了幾天,那個人在另外的地方找到了自己丟的馬,於是到丞相府去把馬還給了卓茂。

文言文和翻譯 篇37

(一)『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二)『譯文』

京城裡有一個擅長口技的人。正趕上(一家)大擺筵席請客,在客廳的東北角,安放了一架八尺寬的屏風,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風後面,裡面只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眾多的賓客相聚而坐。一會兒,只聽得屏風後面醒木一拍,全場靜悄悄的,沒有一個敢高聲說話的。

遠遠聽到長長的巷子裡傳來了一陣狗叫,隨即就有一個婦人驚醒後打呵欠,伸懶腰,他的丈夫說著夢話。不久小兒子醒了,大聲啼哭。丈夫也醒了。婦人撫摩著小兒子,給他餵奶,小兒子含著奶頭啼哭,婦人拍著小兒子,輕聲哼唱著哄小孩入睡。接著大兒子也醒了,連續不斷地說話不停止。在這時候,婦人用手拍小兒子的聲音,嘴裡哼唱著哄孩子入睡的聲音,小兒子含著奶頭啼哭的聲音,大兒子剛剛醒來說話的聲音,丈夫大聲呵斥大兒子的聲音,同一時候一齊發出,各種聲音都摹仿得極像。全場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斜眼旁視,微露笑容,默默讚歎,認為好極了。

不多久,丈夫打鼾聲響起了,婦人拍孩子的聲音也越來越輕逐漸停止了。隱隱聽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盆碗器物傾斜翻倒,婦人在夢中咳嗽的聲音。客人們心情稍微放鬆了些,漸漸坐端正了。

突然有一個人大喊:“失火啦!”隨即丈夫起來大喊,婦人也起來跟著大喊。兩個孩子齊聲啼哭。一會兒,成百上千的人大喊,成百上千的孩子號哭,成百上千的狗狂叫。裡面夾雜著噼裡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的`爆裂聲,呼呼的風聲,成百上千種聲音一齊響起來;還夾雜著成百上千的呼救聲,(眾人)拉蹋(燃燒著的)房屋時一齊用力的呼喊聲,搶救東西的聲音,潑水滅火的聲音。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即使一個人有一百隻手,一隻手有一百個手指頭,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即使一個人有一百張嘴,一張嘴有一百條舌頭,也說不清其中的任何一處。在這時候,客人們沒有一個不驚慌失色,離開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兩條腿哆嗦發抖,幾乎想要搶先逃跑了。

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撤去屏風一看,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文言文和翻譯 篇38

原文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

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

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註釋

①選自《呂氏春和·慎行覽·察傳》。

②溉汲——從井裡打水澆地。溉:音gai,澆灌。汲:音ji,從井裡打水。

③及——等到。

④國人道之——都城的人談論這件事。國:古代國都也稱“國”。

⑤聞之於宋君——這件事被宋君聽到了。之:代詞,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聞”的賓語。於:介詞:當“被”講,引進主動者。宋君:宋國國君。

⑥問之於丁氏——向丁氏問這件事。於:介詞:當“向”講。

⑦使——使用,指勞動力。

譯文

宋國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沒有井,須到外面打水澆地,因此經常有一個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後,便對別人說:“我家打井得到一個人。”

有人聽到這話,傳播說:“丁家打井打出了一個人。”都城的人都談論這件事,一直傳到宋國國君那裡。

宋國國君派人去問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說:“得到一個人的勞力,並不是從井中挖出一個人來呀。” 早知道是這個結果,還不如不問。

穿井得一人

故事講的是春秋時代的宋國,地處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澤,而且乾旱少雨。農民種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澆灌。

當時有一戶姓丁的農家,種了一些旱地。因為他家的地裡沒有水井,澆起地來全靠馬拉驢馱,從很遠的河汊取水,所以經常要派一個人住在地頭用茅草搭的窩棚裡,一天到晚專門幹這種提水、運水和澆地的農活。日子一久,凡是在這家住過莊稼地、成天取水澆地的人都感到有些勞累和厭倦。

丁氏與家人商議之後,決定打一口水井來解決這個困擾他們多年的灌溉難題。雖然只是開挖一口十多米深、直徑不到一米的水井,但是在地下掘土、取土和進行井壁加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幹了半個多月才把水井打成。第一次取水的那一天,丁氏家的人像過節一樣。當丁氏從井裡提起第一桶水時,他全家人歡天喜地,高興得合不上嘴。從此以後,他們家再也用不著總是派一個人風餐露宿、為運水澆地而勞苦奔波了。丁氏逢人便說:“我家裡打了一口井,還得了一個人哩!”

村裡的人聽了丁氏的.話以後,有向他道喜的,也有因無關其痛癢並不在意的。然而誰也沒有留意是誰把丁氏打井的事掐頭去尾地傳了出去,說:“丁家在打井的時候從地底下挖出了一個人!”以致一個小小的宋國被這聳人聽聞的謠傳搞得沸沸揚揚,連宋王也被驚動了。宋王想:“假如真是從地底下挖出來了一個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

非打聽個水落石出才行。”為了查明事實真相,宋王特地派人去問丁氏。丁氏回答說:“我家打的那口井給澆地帶來了很大方便。過去總要派一個人常年在外搞農田灌溉,現在可以不用了,從此家裡多了一個幹活的人手,但這個人並不是從井裡挖出來的。”

穿井得一人的故事說明,凡事總要調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輕信流言,以訛傳訛,造成視聽混亂。

文言文和翻譯 篇39

桃花源記原文

魏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沿著溪水划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兩岸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便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隱隱約約的好像有點光亮。(漁人)便捨棄了船,從洞口進去。最初,山洞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漁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有桑樹、竹林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的人們,男女的穿著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樣。老人和小孩,都怡然並自得其樂。

(村裡的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詳細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裡去,擺了酒、殺了雞做飯來款待他。村子裡的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人,都來打聽訊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裡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這裡的人)問如今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後,向村裡人告辭。村裡的人告訴他:“(這裡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外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他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說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名叫劉子驥的人,是位高尚的讀書人,他聽到這個訊息,高興地計劃著前往桃花源。但是沒有實現,他不久就病死了。後來就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註釋

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376-396)

武陵:郡名,現在湖南常德市一帶。

為業:把……作為職業,以……為生。為:作為。

緣:沿著,順著。

行:前行,走。

遠近:偏義複詞,僅指遠。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見。

夾岸:溪流兩岸。

雜:別的,其他的。

芳草鮮美:芳香的青草鮮嫩美麗,芳:花;鮮美:鮮豔美麗。

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繽紛:繁多的樣子。

甚:很,非常。

異之:即“以之為異”,對見到的景象感到詫異。異,意動用法,形作動,以······為異,對······感到驚異,認為······是奇異的。之,代詞,指見到的景象。

復:繼續。

前:名詞活用為狀語,向前。(詞類活用)

欲:想要。

窮:形容詞用做動詞,窮盡,走到······的盡頭。

林:代指桃花林。

林盡水源:林盡於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盡:消失(詞類活用)

便:於是,就。

得:發現。

彷彿: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若:好像……似的。

舍:捨棄,丟棄,文中指離開。

初:起初,剛開始。

才通人:僅容一人通過。才:副詞,僅。

復:又,再。

行:行走。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明亮的樣子。然,……的樣子。豁然:形容開闊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

平:平坦。

曠:開闊;寬闊。

屋舍:房屋。

儼(yǎn)然:(古今異義)古義:整齊的樣子。今義:形容很像;形容齊整;形容莊嚴。

之:這。

屬:類。

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東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錯相通。

雞犬相聞:(村落間)可以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種作:指世代耕種勞作的人。

衣著:穿著打扮。

悉:全,都。

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更好的翻譯: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因為桃花源人從秦到晉一直與世隔絕)

黃髮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黃髮,古時認為老人頭髮由白轉黃是長壽的象徵,這指老人。垂髫,古時小孩不紮結頭髮,頭髮下垂,這裡指小孩子。(借代修辭)髫,小孩垂下的短髮。

並:都。

怡然:愉快、高興的樣子。

乃大驚:竟然很驚訝。乃:竟然。大:很,非常。

從來:從……地方來。

具:全都。

之:代詞,指代桃源人所問問題。

要(yāo):通“邀”,邀請。(通假字)

鹹:副詞,都,全。

問訊:打聽訊息。

雲:說。

先世:祖先。

率:率領。

妻子:(古今異義)古義:指妻子、兒女。“妻”“子”是兩個詞,不是現代漢語的“妻子”今義:男子的配偶。

邑人:同縣的人

絕境:(古今異義)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沒有明顯出路的困境;進退維谷的境地。 絕:絕處。

復:再,又。

焉:兼詞,相當於“於之”,“於此”,從這裡。

遂:於是。

間隔:隔斷,隔絕。

今:現在。

乃(乃不知有漢的乃):竟,竟然。

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無”“論”是兩個詞,不同於現在漢語的“無論”(古今異義)。

為:給。

具言:詳細地說。

所聞:指漁人所知道的世事。聞:知道,聽說。

嘆惋:感嘆,惋惜。

餘:其餘,剩餘。

延至:邀請到。延,邀請。

至:到。

停:停留。

辭:辭別。

去:離開。

語:告訴。

不足:不值得。(古今異義)

為:介詞,向、對。

既:已經。

便扶向路:就順著舊的路(回去)。扶:沿著、順著。向:從前的、舊的。

處處志之:處處都做了標記。志:動詞,做標記。(詞類活用)

及:到達。

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詣(yì)太守:指拜見太守。詣,到。特指到尊長那裡去。

如此:像這樣,指在桃花源的見聞。

即:立即。

遣:派遣。

尋向所志:尋找先前所做的標記。尋,尋找。 向,先前。 志(名詞),標記。(所+動詞譯為名詞)

遂:終於。

復:再。

得:取得,獲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高尚:品德高尚。

士:隱士。

也:表判斷。

欣然:高興的樣子。

規: 計劃,打算。(詞類活用)

未:沒有。

果:實現。

未果:沒有實現。

尋:不久。

終:死亡。

問津:問路,這裡是探訪,訪求的意思。津:本義渡口。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環境幽靜、不受外界影響、生活安逸的地方。現用來比喻一種虛幻的超脫社會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境界。

賞析

本文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閒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化的世界。在那裡,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也沒有勾心鬥角。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訊息:原來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簡淨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過對大同社會的構想,藝術地展現了大同社會的風貌,是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表現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憧憬以及對現實社會的不滿。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為主幹家庭(三代同堂),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從“男女”、“黃髮”、“垂髫”這三個詞便可以看出此點。

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小說筆法,以一個捕漁人的經歷為線索展開故事。開頭的交代,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這就縮短了讀者與作品的心理距離,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開頭就是“山在虛無縹緲間”,讀者就會感到隔遠,作品的感染力也就會大打折扣。“不足為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所志,迷不得路,使讀者從這朦朧飄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現實世界,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依戀。文末南陽劉子驥規往不果一筆,又使全文有餘意不窮之趣。

文言文和翻譯 篇40

原文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

選自《孟子·告子上》

譯文

孟子說:“對於君王的不聰明,不必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東西,(如果)晒它一天,凍它十天,沒有能生長的。我見君王的次數很少,我一離開他,那些給他潑冷水的人馬上又圍上去了,(這樣,)我對他剛有的那點善心的萌芽又能怎麼樣呢?(好比下棋,)下棋作為技藝,是小技藝;不專心致志,就學不到手。 奕秋是全國的下棋聖手,讓他教兩個人下棋。一個人專心專意,只聽奕秋的話。另一個呢,雖然聽著,但心裡卻想著有隻天鵝快要飛來,要拿起弓箭去射它。這樣,即使跟人家一道學習,他的成績也一定不如人家的.。是因為他的聰明不如人家嗎?自然不是這樣的。

註釋

(1)使奕秋誨二人奕 使:(讓 ) 誨:( 教)

(2)有鴻鵠將至 至:(來 )

(3)思援弓繳而射之 援:(引 )

(4)為是其智弗若與 智:( 智慧)

解釋句中“之”字用法、意義

(1)通國之善弈者也 ( 的)

(2)吾欲之南海 (去)

(3)一人雖聽之 (代詞)

(4)思援弓繳而射之 (代詞)

道理:

說明學習要專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否則什麼也學不會 。

文言文和翻譯 篇41

蜀道難

原文: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和魚鳧是古蜀國的帝王,他們開國的事業何等茫然。從古到今四萬八千年,秦蜀二地從不通人煙。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鳥飛的路線,可以通往峨眉山巔。多少壯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後才有一條天梯似的棧道互相鉤連。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那駕著六龍的日車也要回頭的高峰,下有那奔騰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迴川。連高飛的'黃鶴也不得過啊,猿猴要過也無法攀援。青泥嶺上路,盤旋又盤旋,百步九折繞山巒。抬起頭來不敢出大氣,手摸星辰頭頂天。只好坐下來手按胸口髮長嘆:“西行的人啊,你什麼時候回來呢?這可怕的蜀道,實在難以登攀!”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譯文:

噫,哎呀,好高啊好險啊!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和魚鳧是古蜀國的帝王,他們開國的事業何等茫然。從古到今四萬八千年,秦蜀二地從不通人煙。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鳥飛的路線,可以通往峨眉山巔。多少壯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後才有一條天梯似的棧道互相鉤連。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那駕著六龍的日車也要回頭的高峰,下有那奔騰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迴川。連高飛的黃鶴也不得過啊,猿猴要過也無法攀援。青泥嶺上路,盤旋又盤旋,百步九折繞山巒。抬起頭來不敢出大氣,手摸星辰頭頂天。只好坐下來手按胸口髮長嘆:“西行的人啊,你什麼時候回來呢?這可怕的蜀道,實在難以登攀!”

文言文和翻譯 篇42

馬說文言文原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zhǐ)辱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盡粟(sù)一石(dàn)。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馬說文言文翻譯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貴的馬,只能辱沒在馬伕的手裡,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飼養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馬來餵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品德就顯現不出來。想要和普通的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驅使千里馬不能按照正確的方法;餵養它,不能夠充分發揮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著馬鞭站到它的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這世上)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文言文和翻譯 篇43

原文

丐不如其鄉里,明孝宗時,嘗行乞於吳。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貯直之竹筒中。見者以為異,久之,詰其故,曰:吾有母在,將以遺之。有好事者欲窺其究,跡之行。行裡許,至河旁,竹樹掩映,一蔽舟系柳陰下。舟雖蔽,頗潔,有老媼坐其 中。丐坐地,出所貯飲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舉杯,乃起唱歌,為兒戲,以娛母。母食盡,然後他求。一日乞道上,無所得,憊甚。有沈孟淵者,哀而與之食,丐寧忍餓,終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數年,母死,丐不知所終。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譯文

一個乞丐的生活狀況不如他的同鄉人。明孝宗年間,這個乞丐曾經在吳地行乞。每次乞到的`食物多數都不吃,把它儲存在一個竹筒中。看見的人都對這件事感到很奇怪,時間長了,就有人問乞丐這是為什麼,乞丐說:我還有老母親在世,但是已經命在旦夕。有好事的人想知道究竟,於是跟著乞丐走了一段路到了河邊,在一片柳陰下繫著一葉小舟,雖然很破落的小舟但是很乾淨。有一個老婦人坐在裡面。乞丐到了以後拿出儲存的食物整理一下,然後端到船上,等母親吃的時候,他唱歌作樂,使母親高興,等母親吃完了才作別的。有一天乞丐什麼也沒有乞到,很鬱悶,有一個叫沈孟淵的看他可憐給他食物,但是乞丐寧可餓著也要先給母親吃,這樣過了多少年後,乞丐的母親去世了,以後也再看不到乞丐了,聽說乞丐說自己姓沈,當年三十歲左右。

文言文和翻譯 篇44

古之善將者,養人如養己子,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後之;傷者,泣而撫之;死者,哀而葬之;飢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禮而祿之;勇者,賞而勸之。將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翻譯

古代凡是優秀的將領,對待自己的部下就好象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當困難來臨時,身先士卒,首當其衝,站在最前面,在功勞榮譽面前,與部下謙讓,把功勞、榮譽推給部下,對待受傷的士卒,百般安慰和撫卹,當部下為國捐軀時,又能厚葬他們,並妥善地安排好後事,在糧食不夠吃時,主動地把自己的食物讓給下級,在天氣寒冷的時候,把自己的衣服讓給士卒穿用,對待有才智的人,以禮相待,並委之以高官,對待英勇擅戰的部下,他會給予恰當、及時的獎賞並勉勵他再立新功。身為一名將帥,做到了上面的幾項內容,就會所向披靡,百戰百勝。

賞析

《哀死》論述了“養人如養己子”的論點,這和我國曆代將領“愛兵如子”的說法是一致的。諸葛亮是不是第一位提出這一主張的人,沒有考證,不敢妄下斷語,但他在一千多年前就如此明確地提出這一論點,總是十分可貴的'。更可貴之處還在於,諸葛亮不但提出了主張,而且提出了這一系列愛兵的途徑,總共達八項,相當詳盡。作者說,如能做到這些,就能造就一支所向無敵的軍隊。諸葛亮在前面論述過從嚴治軍,這裡又專文論述愛兵如己子,可見他對這個問題的重視。這個問題確實是領兵的要旨之一,得軍心者就能取得將士效命的結果,失軍心者則會導至敗亡喪身的後果。

作者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琊陽都(山東沂南)人,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東漢末年,隱居隆中,劉備三顧茅廬時,他在“隆中對”中建議劉備佔據荊、益兩州,聯合孫權對抗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後一統江山。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期間,勵精圖治,賞罰分明,推行屯田政策,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和文化發展。六出祁山之時,病逝五丈原軍中,享年54歲。

文言文和翻譯 篇45

原文

子昂初入京,不為人知。有賣胡琴者,價百萬,豪貴傳視,無辨者。子昂突出,顧左右曰:“輦①千緡②市之!”眾驚問,答曰:“餘善此樂。”皆曰:“可得聞乎?”曰:“明日可集宣陽裡。”如期偕往,則酒餚畢具,置胡琴於前。食畢,捧琴語曰:“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馳走京轂③,碌碌塵土,不為人知!此樂賤工之役,豈宜留心!”舉而碎之,以其文軸遍贈會者。一日之內,聲華④溢都。

(選自<《智囊全集》)

[註釋]

①輦(niǎn):載運。②緡(mín):成串的銅錢。古代一千文為一緡。③京轂(gǔ):通往京城的大道。④聲華:聲名。

譯文

唐朝時陳子昂剛到京城時,人們都不認識他。一天,有個賣胡琴的老頭喊價百萬要賣手中的胡琴,一些豪門富商傳看那胡琴,沒人看得出這琴是不是真的`價值百萬。陳子昂突然說:“我出一千緡錢買了。”大家聽了,驚異得不得了,陳子昂說:“我擅長彈奏胡琴,這是把好琴。”眾人要求子昂彈奏一曲,陳子昂說:“如各位不嫌棄,明天請到宜陽裡來。”第二天眾人果然依約前往,陳子昂準備了酒菜,將胡琴放在桌上,用過酒菜後,陳子昂捧著琴說:“我是四川陳子昂,寫過上百篇的文章,到京城來也已有一段時日了,但是始終得不到任何賞識。至於胡琴嘛,是低賤的樂工所彈奏的,哪值得花時間心力去鑽研。”於是舉起胡琴摔在地下,將自己所寫的文章分贈在場的賓客。一天之內,陳子昂的名聲就轟動整個長安城。

文言文和翻譯 篇46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為和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翻譯】

楚國有個名叫卞和的人,從楚山中得到一塊含有美玉的璞石,就把它獻給了楚厲王。厲王命令玉匠鑑別。玉匠一看就說:“這只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認為卞和是有意欺騙他,於是就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腳。

等到厲王死去,武王登位後,卞和又把那塊璞石獻給了武王。武王又讓玉匠鑑別,玉匠又說:“ 這只是一塊石頭。”武王也認為卞和是有意欺騙他,於是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腳。

而後,武王駕崩,文王登位。卞和竟然捧著那塊璞石,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 ,眼淚流盡,血也哭了出來。

文王聽說了這件事後,就派人前去調查原因,那人問他說:“天下被砍去腳的人很多,為什麼只有你哭得如此悲傷呢?”卞和回答說:“我並非因為失去雙腳而感到悲傷,而是痛心世人將寶玉看作石頭,把忠誠的人稱為騙子,這才是我感到悲傷的原因啊!”

文王聽到回報,便叫玉匠去雕琢那塊璞石,果然從那塊璞石中得到一塊價值連城的美玉,於是命名這塊美玉為“和氏璧”。

文言文和翻譯 篇47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翻譯: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及時婚配。(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是為了獨自享用;(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文言文和翻譯 篇48

學弈的文言文讀法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hú)/將至,思/ 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fú)若之矣(yǐ).為是/其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文言文《學弈》原文翻譯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然後講弈秋同時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最後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

2002年人教版高年級教材大修訂時入選第12冊語文教材,目的是激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學弈的課文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

曰:非然也。

(選自《孟子·告子上》)

註釋介紹

弈:下棋。(圍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數:指技藝。

致志:用盡心志。致:盡,極。

不得:學不會

善:善於,擅長。

誨:教導。

其:其中。

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雖聽之:雖然在聽講。

惟:同“唯”,只。

以為:認為,覺得。

鴻鵠:天鵝。

援:引,拉。

將至:將要到來。

思:想。

弓繳:弓箭。

為:因為

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之:謂,說。

雖與之俱學:雖然這個人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

弗若之矣:成績卻不如另外一個人。

弈者:下棋的人。

通國:全國。

使:讓(動詞)。

之:他,之前一個人。(指第一個用心聽講的人)

俱:一起。

弗:不。

若:如。

矣:了。(語氣詞)

為:同“謂”,指有人說。

其:他的,指後一個人。

與:同“歟”嘆詞,相當於“嗎”。

然:這樣。

也:是。

學弈的文言文譯文

現在你把下棋作為技藝,是小技藝;不專心致志,就學不到手。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有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話;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但是心裡卻想著天上有天鵝飛過,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起學習,但後一個人不如前一個人學得好。

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有人說:“不是這樣的。”

學弈的文言文啟示

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學弈的文言文來源

《學弈》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

全書分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等七篇。這段古文共有5句,有三層意思。

第一句是一層意思,指出弈秋這個人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

這句話為下文做了鋪墊,因為“名師出高徒”,他的學生肯定都是高手,而且一定是高手如雲。第二層(第二、三句)卻出現了一種不和諧的`現象:弈秋教的兩個學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話完全記在心裡;另一個雖然在聽,心裡卻在想著也許就有天鵝飛來,想著要拿起弓和帶絲繩的箭去把它射下來。結果雖然一同學習,後一個比前一個卻是遠遠比不上了。

第三層(最後兩句)是自問自答:是不是後一個比不上前一個聰明呢?我可以說:完全不是。聯絡第二層可知,後一個只因為他不肯專心致志地學習才落後的啊!只有四句話,卻層次分明地講明白了不專心致志便學不好本領的道理,告訴我們,只有專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文言文的簡潔精煉由此可見不一般啊。

《學弈》通過弈秋教學生下棋的事。說明了在同樣的條件、老師下不同的態度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告訴我們做事要專心致志,絕對不可以三心二意的道理

文言文和翻譯 篇49

原文

正規化字巨卿,山陽金鄉人也,一名汜。少遊太學,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歸鄉里。式謂元伯曰(說):“後二年當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zhuàn)(酒食)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言,爾何敢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母曰:“若然,當為爾釀酒。”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登上大廳)拜飲,盡歡而別。

譯文

正規化字巨卿,山陽金張(今山東金山縣)人。年輕時在太學求學,與汝南元伯是好朋友。兩人一起學習,後來都請假離開太學返鄉,正規化對張劭說,"二年後回到太學讀書,(我)將到你家拜見你的父母,見一見你的幼子."於是一起約好了日期。當約好的日期快到的時候,張劭把這件事告訴他母親,請他母親準備酒菜招待正規化。母親問:"兩年前分手時,千里之外約定的話,你就那麼確定他會來拜訪嗎?"張劭回答:"正規化是一個講信用的人,他一定不會違約的。"母親說,"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就為你釀酒。"到了約好的那日,正規化果然來到。大家登上大廳一起飲酒,最後開心的分別了。

註釋

1.正規化:東漢金鄉人,歷任荊州刺史、廬江太守等職,有才華和威名。

2.元伯:張劭,字元伯

3.太學:漢朝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

4.諸生:許多求學的人。

5.汝南:在今河南省。

6.尊親:指張劭的`父母。

7.孺子:小孩子,指張劭的子女。

8.遊:遊學,學習。“遊”後省“於”字。

9.告歸:請假回家。

10.過:拜訪、探望

11.克(kè)約定。

12.儒子 :幼子。

13.具:詳細。

14.設饌:安排食物。

15.以:後省“之”。

16.白:告訴。

17.審:確定,確實。

18.結言:口頭訂約。

19.審:確定。

20.乖違:違背。

21.醞:釀酒。

22.牒:文書。

出處

《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文言文和翻譯 篇50

文言文

楚莊王欲(1)伐越,莊子諫(2)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莊子曰:“臣患(3)智之如(4)目(5)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於秦、晉,喪地數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躋(6)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7),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8)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莊王乃(9)止。故(10)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11):“自見之謂明。”

翻譯

楚莊王想要討伐越國,莊子規勸說:“大王想要討伐越國,是為什麼呢?”楚莊王說:“(越國)政治混亂軍隊軟弱。”莊子說道:“我害怕智慧(就)像眼睛(一樣),可以看見百步以外的事物卻不能自己看見它的睫毛。大王你的軍隊自從戰敗給秦、晉(兩國後),喪失了數百里的'土地,這是軍隊軟弱。莊躋在(我國)境內做了盜賊,但是官吏們不能阻止,這是政治混亂。大王(你的國家)政治混亂軍隊軟弱,並不在越國之下,卻想要討伐越國,這樣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見眼睫毛一樣。”楚莊王就停止了(討伐越國的事宜)。所以認識某件事的困難,不在於看見別人(如何),而在於看見自己(如何)。所以說:“(能夠)自己看見本身(的不足)才是所謂的明智。”

註釋

(1)欲:想要。

(2)諫:直言規勸。

(3)患:擔心。

(4)如:好像。

(5)目:眼睛。

(6)莊躋:戰國時楚莊王後裔,後降漢。

(7)禁:阻止,制止。

(8)下:在…之下。

(9)乃:於是。

(10)故:所以,因此。

(11)曰:說。

目不見睫的意思

目不見睫,指自己看不見自己的睫毛,比喻看別人的缺點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則很難,沒有自知之明;考慮問題常常想將來很遠的事,卻難以把握眼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