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

當前位置 /首頁/詩詞歌賦/詩人/列表

元和五大貶謫詩人是誰

貶謫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現象,與之相關的貶謫文學則是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主題。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和五大貶謫詩人是誰,希望大家喜歡。

元和五大貶謫詩人是誰

韓愈、柳宋元、劉禹錫、元稹、白居易

  簡介

全書共35萬字,分三編五章:

第一章為貶謫與貶謫文學論綱,重點分析了貶謫的概念、性質、淵源、成因、型別、文學表現、美感效應、貶謫詩人的心態變化等。指出:中國貶謫文學的開端在屈原那裡,其鼎盛時期則在唐宋兩代,而在這兩代中,又突出地表現於元和、元佑兩代時期;在這兩大時期眾多的貶謫士人中,柳宗元、劉禹錫和蘇軾、黃庭堅堪為突出代表,白居易則可作為承唐啟宋的過渡人物。從屈原到柳、劉,中經白氏而至蘇黃,標誌著中國貶謫文學的三個重要階段,也顯示了貶謫詩人的三大心理流程。如果將屈原賦作中表露的精神意向視作貶謫主題的一種基本模式,那麼上述三階段的突出特點便是模式的確立、模式的繼承發展和模式的突破,亦即從執著走向超越。

第二章著重論述中唐文化精神與柳宗元、劉禹錫、韓愈、元稹、白居易五大詩人的政治悲劇。

一方面論證了元和文化精神的三大層面:

一、不甘衰敗發奮圖強的復興精神和建基於多難興邦、哀兵必勝信念之上的進取精神。

二、立足現實志在用世而又充滿理性色彩的文化重建和文化追求。

三、與激切昂揚的參政意識和批判精神緊相關聯的許國不復謀生的心性情懷。另一方面,具體揭示了五大詩人之貶與時代文化精神和專制政治的內在關聯: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本就預示著可能的悲劇性,而在此文化精神影響下相對開明、寬鬆的政局和五大詩人益發剛直激切的心性,更給這可能的悲劇性增添了現實發生的必然因素。於是,一面是參政主體為追求理想而不惜身命的執著態度,一面是潛隱於時代文化精神中隨時可能爆發的危險基因,當此二者碰合一起而參政主體又無視開明與專制的界限、一再跨越禁區的時候,貶謫厄運便勢所難免了。質言之,元和五大詩人的政治悲劇無不源於封建專制政治的嚴酷打擊,無不源於他們強烈的參政意識及其對品格的持守。

第三章論述五大貶謫詩人生命沉淪和心理苦悶的三大階段:

一、在嚴詔催迫和吏役驅遣下踏上萬死投荒的貶謫路途,個體生命發生巨大逆轉。

二、到達貶所後,由於自然、社會等異質文化環境的多方面侵襲刺激,貶謫詩人的肉體和精神受到更嚴重的摧殘。

三、隨著謫居時間的延長,貶謫詩人的被棄感、被拘囚感和生命荒廢感日趨強烈,直至導致他們的性格變異。最後,論述了韓、元、白、劉脫離謫居後呈現的苦悶淡化、延續、沉潛三種類型的成因和異同,以及貶謫對他們後期人格的影響。

第四章對元和五大詩人的執著意識和超越意識詳加考論,認為柳、劉的執著意識有三大特徵,即悲劇反思中的理想堅持、基於復仇心理的勇猛反擊、執著自我的發憤著述。前人指責劉、柳“悔志”、“飾非解謗”,實乃不實之詞;他們對內方外圓性格的推崇,既深刻反映了嚴酷的專制政治對人性的異化,也明確的`展示了貶謫詩人在自我防禦機能引導下於困境中求生存的日漸成熟,而在終極意義上,他們的執著態度卻並未因此而發生改變,甚至他們的性格在實際表現中也始終未曾與其主觀設計相統一。分析了他們熱衷佛教的三層意義,從本質上看,柳、柳仍是儒門中人,一狷一狂,奠定了他們的基本心性。

在中國歷史上,白居易是一個特異的存在:對險惡政治鬥爭的怯色體認,對整個人生的深刻內省,構成了他超越意識的基礎,飲酒、參禪、學道、悠遊山水是他走向超越的具體途徑;至於有名的“兼濟”“獨善”原則,則構成了他超越意識的核心內容和自我調節的心理機制。

為了準確把握柳、柳、白意識傾向的特殊性及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文章進一步論述了屈原的執著意識及其在賈誼那裡的變化,揭示了隨著專制政治日益強化、廣大士人離心力愈強、自我儲存本能愈為擴充套件這一歷史演進大勢,從而對中唐貶謫詩人的意識特質予以新的界定。

第五章重點論述中唐貶謫文學的悲劇精神和藝術特徵。

是貶謫,導致了五大詩人的生命沉淪,也正是貶謫,激發了他們借文學創作抒發鬱憤並與憂患抗爭的勇氣,隨著創作主體立足點的變化和心理的再度位移,亦即其關注物件從社會政治向個體生命、追求目標從建功立業向雪冤復仇、思維觸角從人倫道德向苦難人生的重大轉變,其文學作品大都以不同於貶謫前的方式轉入了對人內心世界的開掘和描寫,於是,內向的悲恨聚斂代替了外向的激情發越,對社會生活的反映遂讓位於對自我、生命、人生、命運的深刻表現。

首先,沉重的悲傷意緒構成了中唐貶謫文學悲劇精神的基礎,而對人生遭際和自我生命的感懷則是此悲傷意緒的突出表現。在藝術特徵上,大量使用表示時空的數量詞和傷禽籠鷹意象,藉以更深刻的表現個體生命之受創、被拘囚的程度;頻繁出現的思鄉懷舊之情和登高望遠之舉,真實地再現了貶謫詩人從追求到失落那迴圈往復不能自己的悲劇性心路歷程,與唐代中前期貶謫文學相比,大範圍、長時間、群體性的鳴唱,悲劇意蘊的深化和藝術特徵的鮮明突出,群體基本風格的形成,乃是中唐貶謫文學悲傷意緒在內容和形式上的顯著特點。其次,中唐貶謫詩人強烈的孤憤情懷構成了其文學悲劇精神的硬核,在藝術上表現為四大特點,即由內心向外噴發不可遏制的直接抒情方式,對政敵、濁世予以鞭撻揭露的寓言諷刺方式,將強烈孤憤納入飽經滄桑的悲涼心境,去審視社會、解悟人生的理性認知方式,借觀照、反思歷史以感慨現實、自澆塊壘的詠史抒懷方式。再次,集會考察了柳宗元的遊記文學,概括並論述了柳氏“投跡山水地,放情詠離騷”的現實幽怨和寂寞心態,以及與此緊相關聯的直接象徵性、間接表現性和風格偏執性諸大特徵。最後,以劉禹錫為典型代表,論述了中唐貶謫文學雄直勁健風格的表現和成因,並從文學史的角度對之予以全景觀照。結論:中唐貶謫文學諸多藝術特徵和風格主調的形成,無不源於貶謫詩人命運的悲劇和克服悲劇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