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當前位置 /首頁/詩詞歌賦/古詩/列表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古詩賞析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作者為唐朝詩人杜甫。其古詩全文如下: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古詩賞析

天台隔三江,風浪無晨暮。

鄭公縱得歸,老病不識路。

昔如水上鷗,今如罝中兔。

性命由他人,悲辛但狂顧。

山鬼獨一腳,蝮蛇長如樹。

呼號傍孤城,歲月誰與度。

從來御魑魅,多為才名誤。

夫子嵇阮流,更被時俗惡。

海隅微小吏,眼暗發垂素。

黃帽映青袍,非供折腰具。

平生一杯酒,見我故人遇。

相望無所成,乾坤莽回互。

【前言】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表達了作者對鄭虔的.深切思念之情。在此詩中,詩人幾乎一字一淚,從肺腑中流露出情真意切的情感。

【註釋】

台州:治所在今浙江臨海縣。鄭十八司戶:鄭虔(691—759),字趨庭,又字若齊(一字弱齊、若齋),河南滎陽滎澤人,《新唐書》卷二〇二有傳。盛唐著名文學家、詩人、書畫家,又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醫藥近乎百科全書式的一代通儒,詩聖杜甫稱讚他“滎陽冠眾儒”、“文傳天下口”。鄭虔學富五車,精通經史,書畫成就卓然一家,傳略廣泛見諸於《辭海》、《辭源》等辭書,以及歷代文學家、詩人、書畫家、書法家等專業性辭典之中,是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司戶:官名,即司戶參軍,掌管一州的民戶。參見《通典》卷三三《職官》。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縣北。三江:長江、浙江、曹娥江。《水經注·沔水》引郭璞說以岷江、松江、浙江為三江。《全唐詩》校:“一作江海。”

無晨暮:從早到晚,無休無止。晨暮:早晨和傍晚。《墨子·備城門》:“晨暮卒歌以為度。”

水:《全唐詩》校:“一作江,一作天。”

如:《全唐詩》校:“一作為。”罝:捕兔子的網。

狂顧:遑急顧盼,驚慌失措。《楚辭·九章·抽思》:“狂顧南行,聊以娛心兮。”

“山鬼”句:《本草綱目·獸部·狒狒》引《永嘉記》:“安國縣有山鬼,形如人而一腳,僅長一尺許,......能令人病及焚居也。”

蝮蛇:毒蛇,多居溼地。頭呈三角形,體色灰褐而有斑紋,口有毒牙。生活在平原及山野,以鼠、鳥、蛙等為食,也能傷人畜。毒腺的毒液可治麻X病。《楚辭·招魂》:“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誰與度:言獨居無伴。

御魑魅:指貶謫。《左傳·文公十八年》:“投諸四裔,以御魑魅。”

為:《全唐詩》校:“一作被。”才名:才華聲名。

夫子:對鄭虔的尊稱。嵇阮:嵇康和阮籍,皆魏晉名士,“竹林七賢”的代表人物。兩人詩文齊名,皆以嗜酒、孤高不阿著稱。南朝梁劉協《文心雕龍·時序》:“於時正始餘風,篇體清澹,而嵇、阮、應、繆,並馳文路矣。”

被:《全唐詩》校:“一作遭。”

海隅:猶海角,常指僻遠的地方。此處指台州。

垂素:白髮散亂。

黃帽:老者冠。《隋書·禮儀志》:都下及外州人,年七十以上,賜鴻杖黃帽。今案:唐沿隋俗,亦有賜黃帽之制。黃帽映:《全唐詩》校:“一作鳩杖近。”青袍:青色官服。唐制,八九品服青。

折腰:陶淵明為彭澤縣令,郡遣督郵至,縣吏享報應束帶見之,淵明嘆道:“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棄官歸隱。事見《宋書·陶潛傳》。

回互:迴環交錯。唐柳宗元《夢歸賦》:“紛若喜而佁儗兮,心回互以壅塞。”

【賞析】

這首詩內容可分四段,前段後段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前四句寫鄭虔貶台州,痛其歸期無日。接著“昔如水上鷗”八句寫遙憶天台景事。前四句寫恐為人所嫉,後四句寫恐為物所傷。“從來御魑魅”八句,又敘鄭虔貶謫台州始末。上四句嘆其負才招忌,下四句憐其屈身一官。最後四句結懷想之情。故人杯酒,前事難尋,相望無成,今皆寥落,乾坤莽莽中,何時得重聚首耶。仍應老病難歸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