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小故事

當前位置 /首頁/勵志大全/勵志小故事/列表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通用12篇)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教我們如何去面對生活,追求卓越的品質;教我們怎樣超越自我,實現夢想。它就像一顆指路明星,帶領我們走向成功。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名人努力學習故事,供大家參閱。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通用12篇)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 篇1

他的童年生活是酸楚的。為了維持生計,他和媽媽常去菜市場撿爛菜葉子。有一回,一個滿臉市儈的漢子很鄙夷地把一籃子爛菜葉扔過來,撒了他和母親滿臉滿身。回到家裡,他躲在房間裡,委屈的淚水爬滿了臉頰。母親也立在灰暗的小廚房裡暗暗垂淚。

這樣的日子深深地刺痛了他年幼的心靈。多年後,他仍然傷感地說:“那是一段窮得沒有尊嚴的'日子!”

為了贏得尊嚴,16歲的他開始為一家人的生計而奮鬥。那時霹靂舞剛剛傳入中國,在各地風靡一時。由於霹靂舞演員都有不菲的收入,於是,他每天晚上都偷偷地去青少年宮練習。幾個月後,他的班主任老師找到了他的父親,說他已經有段時間沒去學校上晚自習,而是學跳舞去了。當父親把他從青少年宮揪出來時,父親怒目圓睜,高高地舉起了巴掌。他淚水滿面地大聲哭喊著:“我窮怕了,我要掙錢!”父親當時愣住了,那個巴掌許久都沒有落下來。

第二天,父親對他說:“你去參加比賽吧,如果獲獎了,就繼續跳;如果獲不了獎,就回校讀書。”有了父親這句話,他訓練起來格外賣力。功夫不負有心人,1987年,他參加黑龍江省霹靂舞大賽獲得了一等獎;1988年,在重慶舉行的全國第二屆霹靂舞大賽上,他獲得了二等獎。從此,他開始在各地表演霹靂舞,他的薪水隨即水漲船高。

然而,富足的生活並沒有讓他停下奮鬥的腳步。1995年,他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但由於體重超標,他不得不實施減肥,他憑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在一個月內成功地把體重從89公斤減到了71公斤。最終,他如願以償地跨入中央戲劇學院的大門,為以後的輝煌人生打下堅實基礎。

2009年,他憑藉《潛伏》中的精彩表現,在第二十七屆飛天獎中獲得優秀男演員獎。他就是孫紅雷,並被張藝謀導演相中,飾演《三槍拍案驚奇》中的男主角。

因為卑微,所以奮發;因為奮發,所以傑出!英雄出自草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 篇2

香子蘭是一種豆科植物,最初只生長在美洲的墨西哥。這種植物在春天開黃綠色花,每朵只開一天,當天早上就得進行人工授粉,七八個月後豆莢成熟變幹變黑,就會成為散發濃郁香味的香料,廣泛用於食品和化妝品行業。香子蘭的產量低,其價格僅次於藏紅花,是世界第二昂貴的“香料之王”。

由於只有墨西哥特有的長鼻蜂才能給它授粉,結果其他地方根本無引種,更顯得稀有珍貴,當地的印第安人部落經常為爭奪它而發生武力衝突。

香子蘭昂貴的價格,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爭相引種,並試圖解決香子蘭授粉的瓶頸問題。

1793年,南印度洋留尼汪火山島上的居民引進了香子蘭和為之授粉的長鼻蜂。

那年春天,香子蘭在島上生長茂盛,並開出了黃綠色的花朵,這令留尼汪人很高興。但令人們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引進的長鼻蜂因為不適應火山島上的生活,最後都死去了,而當地蜜蜂對這種外來植物毫無興趣,根本無法給香子蘭授粉,這無疑給人們潑了一瓢冷水。

香子蘭的花期短暫,每朵花只開一天,沒有授粉者,就意味著這些花全部凋謝也結不出一顆果實,人們心急如焚,眼睜睜地看著花朵凋謝而束手無策。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一天,一個心有不甘的留尼汪人偶然用手捻了一下一朵香子蘭花的花心,沒想到這一捻竟捻出了奇蹟,不久以後,這株香子蘭結出了香噴噴的果實。原來,香子蘭是一種雌雄同體的'植物,沒有長鼻蜂,人工用手捻一下也照樣能給它授粉。這個發現,使得香子蘭的足跡開始遍及世界。馬達加斯加島、印尼、印度逐漸成為主要產地,甚至成了許多西太平洋島國的經濟支柱。

當我們面臨一個難題苦苦思索的時候,不要輕言放棄,就像給香子蘭授粉一樣,長鼻蜂的死亡似乎使人們到了絕境,想不到無意中用手一捻,竟捻出了一片柳暗花明,光明其實就躲在黑暗的後面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 篇3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髮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髮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 篇4

戰國時期的蘇秦是一個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輕的'時候學問並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沒有人關注,即使有雄心壯志也得不到重用,於是他下定決心發憤圖強努力讀書。由於他經常讀書讀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時候就用事先準備好的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來,振作精神繼續讀書。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 篇5

西漢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裡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家中富有,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想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 篇6

孫康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裡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而且,居然看得非常清楚。於是,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正是他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 篇7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裡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 篇8

蘇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時候很貪玩,直到二十七歲才認識到讀書很重要,從此開始發憤讀書,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有一年端午節,蘇洵從早晨起來就紮在書房裡讀書。他的妻子端了一盤粽子和一碟白糖送進了書房。將近中午時,夫人收拾盤碟時,發現粽子已經吃完了,碟裡的白糖卻原封未動,而旁邊硯臺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來,蘇洵只顧專心讀書,誤把硯臺當成了糖碟。正是憑著這種認真刻苦的精神,蘇洵成為了文學大家。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 篇9

樑灝是五代時期的人,卻是宋太宗時期的狀元郎。他從五代後晉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斷地進京應試,歷經後漢和後周兩個短命朝代。雖然屢試不中,但他毫不在意,總是自我解嘲地說:“考一次,我就離狀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進士,被欽點為狀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參加會試四十場,中狀元時已經是滿頭白髮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太宗問他的'年歲,他自稱:“皓首窮經,少伏生八歲;青雲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歲了。短短兩句話,包含了多少考場上的艱苦和辛酸!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 篇10

呂蒙是三國時吳國的大將,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卻不愛讀書。於是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是大將軍了,肩上擔子很重,一定要多讀讀書,長點見識。”呂蒙便開始讀書。慢慢地,他發現書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東西。一次,他讀到孫臏用“減灶計”誘使龐涓輕敵,最後打敗龐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開。於是,呂蒙逐漸愛上了讀書。在軍務繁忙之餘,他便一頭鑽進書堆裡,如飢似渴地閱讀古代的兵法和史書。幾年下來,呂蒙的軍事才能大有長進。孫權大為高興,就讓呂蒙擔任了大都督,統領全國兵馬。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 篇11

唐汝洵是明朝人,他小時候是個既聰明又可愛的孩子。誰知,他5歲那年,不幸得了天花,這場病使唐汝洵的世界從此失去了光明。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美麗風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夥伴們臉上的笑容 ,也看不到自己的親人了。他痛苦極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逐漸適應了沒有光明的日子,並且開始積極地面對生活。

哥哥們上課的時候,唐汝洵便在一旁仔細地聽,用心地記。雖然他很堅強,但在學習過程中也遇到了困難,因為他看不見,所以常常要付出比別人多很多的努力。有時候,課文很長,他憑耳朵聽根本就記不住先生講的內容,只好學古人用結繩記事。他還喜歡上了詩歌,因為詩歌中所描繪的意境,他不用眼睛也能體味到。經過不懈努力,唐汝洵終於成為了明朝著名的學者和詩人

名人努力學習故事薦讀 篇12

1935年,只有國小學歷的金克木經人介紹,到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負責借書還書。一天,他忽然想到:我為什麼不能也像那些教授、學生一樣讀一些書呢?

但如何在書海中尋到最有價值的書,令他一籌莫展。後來,他想到了一個辦法——“索引”,就像他根據“索引”給借書人找書一樣,反過來,他也可以從借書人那裡搜尋到有價值的書啊!

從此,借書人就成了他的“導師”。白天,他在借書臺和書庫間穿梭;晚上他就偷偷閱讀那些被別人借過的書。他的“導師”五花八門,但以畢業生為主,這些學生要寫論文,因此他們借的書都很有方向性。

給金克木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從十幾公里外步行趕來的`教授。他夾著布包,手拿一張紙往借書臺上一放,一言不發。金克木接過一看,全是些古書名。待這位教授走後,金克木趕緊把記下來的書名默寫出來,以後有了空閒,便照書單到善本書庫中一一檢視。

日久天長,這個曾經的懵懂少年不僅靠自學精通了梵語、印地語、世界語等十多種語言文字,還在文學、歷史、天文等領域卓有成就,成為一代奇才,與季羨林、張中行和鄧廣銘並稱為“燕園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