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徵文/列表

寫讀書的徵文四篇

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類交融感情,取得知識,傳承經驗的重要媒介,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與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是人類傳播知識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寫讀書的徵文四篇,請參考!

寫讀書的徵文四篇

  讀書徵文(一)

閒暇時,拿起一本書閱讀,突然看到這句話:“讀書是孤獨的散步,讀書是精神的放牧和漫遊心得體會”很有同感,喜歡閱讀的我,往往覺得讀書如同散步,是一種身心的放鬆和休閒。

對於上班族來說,平時工作忙碌,難得靜下心來讓自己放鬆。只能在週末或者晚間的時刻,一盞燈或者一杯咖啡,捧一本書,把自己置身於書籍中,不知不覺地將疲憊拋開,全身心地投入到詩書裡。翻開書籍,一篇篇文字,一段段情感,都會讓心隨之安靜下來。閱讀,可以讓我們從文字裡感悟深刻的道理,也可以讓靈魂為之遊走,擁有一份充實。置身書籍裡,就如同走在馬路上,可以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和麵貌。置身閱讀,也把自己的情感和心靈融進書中的文字,在閱讀中找到一種樂趣。

讀書如同散步。因為散步是需要一點悠閒之心,而閱讀也如此。沒有悠閒之心,無法靜下來閱讀,也就不能很好體會書中的文字意義。散步,是在安靜中傾聽生活,使生活美麗起來。讀書,是在生活中靜觀心象,由心象流出智慧之言。讀書如散步,正是這種散步,使我們步入每一本書的精彩世界,在琳琅滿目中美不勝收。讀書是精神的放牧和漫遊,如同牧羊人在無邊的草原上放牧他的羊群,時而望望藍天中的朵朵白雲,時而撫弄身邊的野草小花,在天高海闊中自有一番體驗。

讀書如同散步。因為生活之美,閱讀之美都不是獨存的,在書中讀到的美,在自然中,也能見及。在書卷裡發現的情意,在生活裡也能體會。讀書和散步都能映襯出美麗的心境,開啟心眼看見美的境界,並不斷地去追尋更高遠之境,這也許就是讀書之境界。讀書會讓自己變得踏實從而屏棄浮躁,在喧鬧的都市裡,讓我們博覽群書,靜靜地品一杯茶,靜靜地看花朵幽幽地開放。

讀書如同散步。正是這種散步,使我們步入每一本書的精彩世界。沉浸在文字中,就像感受一縷柔柔春風,滋潤的是自己的心田和靈魂。在我們閱讀的同時,讓一切普通都變得美好起來,進而使心性變得敏銳。

  讀書徵文(二)

所謂讀一本好書就是交一個良師益友,但我認為讀一本好書就是一次大冒險,大探究。一次體會書的過程,真的很有意思,咯咯的笑聲,總是從書香裡散發;沉思的目光也總是從書本里透露。是書給了我啟示,是書填補了我無聊的夜空,也是書帶我遨遊整個古今中外。所以人活著就不能沒有書,只要愛書你就是一個愛生活的人,只要愛書你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只要愛書你就是一個懂得珍惜與否的人。可真所謂書籍存在,快樂就在,生活更是無處不在,而好的生活更是需要渲染的,因為書,我的生活五彩斑斕,不再單調也不在寂寞……

要說書,我還真談不上是一個愛書的人,對於書,我總是漫不經心,有意思就讀,覺得沒意思就放棄,不過在我班上,愛書人士還真不少,在廣闊的校園之中,看到成群結伴的讀書人必定非本班莫屬。在我心裡,似乎讀書是消磨時間的一個利用工具,而對於他人來說,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次品嚐,在老師的課堂裡會經常提起有關歷史人物及歷史典故的時候,多讀書的人將是最好的見證,我沒曾真正去品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過,看似敷衍又無法從中真正吸取精華的體驗,又談何意義,真的只是敷衍罷了。

今天我一如既往的去鍾家村四中網校,在路上和同學談起了我的歷史成績,聽到他說考40分是常有的事,我真的是又羨慕又嫉妒,想想自己的二十幾分真的自嘆不如,可又能怎麼辦,但我深知,他們的歷史成績就在於看書的多,而不愛看書的我,是不是該出發了呢?於是我二話沒說就向他討教方法,結果就討教來了一本《中華五千年》,我真的超熱心的,趕忙看起來,剛開始看簡直就是煎熬,不過我堅信堅持就是勝利,短短几天真的瞭解了不少的歷史文化,在我的腦海裡似乎又多了一份知識。

面對爸媽每天的上班,沒人陪伴我,我真的很無聊,而現在我每天不但過得充實,放學後還有大量的書籍使我賞心悅目,書籍帶我遨遊整個世界,我想這也是書籍的一大好處吧,以我的從前心態來看,書籍消磨時間,而對於現在來看,似乎可以吸收知識,也正由於這些,我現在好像已漸漸喜歡上了書,應該過不了多久,書籍也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也正是因為這些好處才讓這麼多人對它愛不釋手,所以我向所有人發起感嘆:愛一本書,收穫一份智慧;愛一本書,啟迪一個人生;愛一本書,發揮一番風采。所以古人說道:愛書吧,他是智慧的源泉!

  讀書徵文(三)

書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朋友,我在書的海洋裡漫遊,從中得到了莫大的快樂,更使我的知識面也寬廣了不少,在生活中,書還幫了我不少的忙呢。

記得有一次星期天,我在家裡做作業,鄰居家的小孩到我家來玩。我的作業還沒完成,就讓他自己先玩。他玩了一會兒,竟然端起我的墨水瓶來了,他那麼小,萬一打翻了瓶子可就不得了了,我趕忙連連擺手:“別玩墨水啊……”話還沒說完,小手已然把放在桌角的墨水瓶打翻了,墨水全灑在了小孩的淺色襯衣上,他驚叫起來,嚇傻了,接著竟哇哇大哭起來。我急得六神無主:可怎麼辦那?闖禍了!我連忙跑到水龍頭前去洗,可是使盡力氣,墨漬怎麼也搓不掉。

正急得沒主意的時候,我的目光無意中落在了放在桌子上的《知識雜誌》一書上。我一拍腦門,不是剛看過嘛!上面介紹過,衣服上沾上了墨漬,可以先用飯粒塗在墨漬上用勁搓,在浸到肥皂水裡洗,然後用乾淨的水漂清就洗去了。我何不實踐一下呢!於是,我一把拉過了被墨水弄汙了的襯衫,跑到廚房裡,拿來了一勺飯,倒在汙漬處,然後用力搓啊搓。過了一會兒,墨跡果然淡了,再使勁揉搓一會兒,墨跡只有銅跡大淡淡一塊了。我用肥皂水和清水沖洗了一遍並絞乾後,交給了鄰居小孩說:“回去晒晒幹就基本看不出印跡了,可以穿了。”他瞪著驚奇的眼睛問我:“你怎麼知道米飯能洗掉墨漬呢?”我得意地說:“書告訴我的唄!”

讀書使我增長知識,正因為有了書,我才知道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豪放勇敢的武松……正因為有了書,我才發現世界有這麼多的故事,有這麼多的人。讀書,讀好書是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如雨果說的:“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彷彿考在火上一樣,漸漸地融化。”一般,它在一個人的人生中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過去,我從不願意讀書,因為我頭腦中總是覺得讀書是一件很單調、無味的事情。但是,這一不讀書,卻在各方面給我帶來了很多困難。比如:說話的時候不會適當地用詞,有時會造成小小的誤會;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同樣因為詞語掌握量不多,而寫不出形象、生動的作文。寫出的句子總是讓人覺得那麼生硬、矛盾……等等方面帶來了不利。當然,我當時是萬萬不知道這種結果是因沒有讀好書而造成的。

上中學後,放假時,學校留了一項任務,就是讀一本課外書。於是,我到了書店,隨意買了一本名著。回到家裡,便開始讀起來。剛開始,我的閱讀速度很慢,一個字一個字吃力地讀著。後來,我漸漸地喜歡上了這本書,閱讀速度也增加了許多。經過一段時間,我終於把那本書讀完了。開學後,我說起話、寫起作文都輕鬆了許多。這是為什麼呢?頓時,我才恍然大捂,這就是因為我讀好書了。

不是有句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好書,確實給我帶來了很多幫助。不僅是我,可能讀好書的人都會感覺到這一點。總而言之,讀好書,會帶來很多益處,同時它也會幫你奠定一個堅固的“地基”。

  教師讀書徵文(四)

暑期,捧起《給教師的建議》閱讀的時候,猶如一陣清涼的風吹進被開啟的心窗,讓我領略到一種情緒疏通的欣然和愉悅,感受到了精神的豐滿和意義的充盈。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時代雖然和我們如今的教育時代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每個時代所賦予的教育主題是始終不變和永恆的,那就是:對學生深沉的愛和對教育事業的執著。

的確,《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好書。這本書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最好的學習和實踐機會,是我們教師在繼續教育中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和在反思中學會教育教學、學會成長的好教材。《給教師的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用生命的全部心血寫就的,書中每談一個問題,它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這是作者在長期的實踐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他的提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生動具體,很有說服力。

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書育人的動力。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從內心湧出一股強大的力量,進而如飢似渴地學習刻苦備課,認真上課置終日勞累於不顧,並自感樂在其中。我以為品學兼優的學生固然可愛,但在愛好學生的同時,千萬別忽視了容易被遺忘的角落---------後進生。他們更需要關心。因為“不可愛的孩子,才是你最需要的愛”。他們就像擱淺的“冰川”需要溫暖,需要陽光,需要融化。對於後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特殊群體,教育工作者必須給他們應有的位置,給他們更多的關懷,把更多的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冰雪消融,也非一日之暖。後進生的形成狀態,既非一朝一夕,要他們完全改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們有上進心,但是他們長期以來形成的拖拉、馬虎、敷衍的毛病在不自覺中就會露出頭來,這時老師要注意及時發現和糾正,切忌一棍子打死,認為這個學生已不可救藥。要有耐心和恆心,要給他們時間,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們,給他們信心,教給他們方法,讓他們重新改正。

部分的後進生由於之前的放任自流已經形成了了習慣,經過一段時間努力之後,他們感到做一名好學生真難,自己不適合當好學生,因此放棄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態。“知難而退”是後進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它嚴重阻礙了後進生轉化工作的順利開展。從思想上加以啟迪,給他們前進的動力,則是解決這一心理的妙藥。給他們講述英雄模範人物如何不怕困難、如何在逆境中奮進的事蹟啟發他們,讓他們從這些先進事蹟中受到啟發、受到感動,從而從這些英雄模範人物身上吸取力量。讓他們在榜樣的帶動下克服困難,不斷進步。平時還要多和他們交心,同他們共同探討人生的理想目標,討論現在努力學習和將來發展的密切關係,使他們感受到老師一直都在關注著他們的進步,老師和一直和他們走在一起。讓他們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促使自己不斷進步。

讓我們摒棄對後進生的偏見,多給後進生一些愛心,讓愛的陽光溫暖後進生的心靈,讓愛的雨露滋潤後進生的成長,或許另一個偉大的人物就在我們的手中誕生!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你的學生熱愛你所教的學科嗎?”,作為教師都回想到這個問題。我認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讓每位學生感覺像追求幸福、每秒的幻想一樣暢遊在自己的學科領域裡,更重要的是運用不同得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具有創造力。

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麼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才會得到發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議起來。我們也從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方向或者發展,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那麼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我知道教學中如果教師不能夠非常清楚的領會教材內容,他的講述缺乏情感,那麼學生就會對教學不感興趣,而在沒有興趣的地方也就沒有不隨意識記。這是教師的教育素養的一個非常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徵:教師越是能夠運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麼他的講述就越是情感鮮明。真正的教育能手必有真正豐富的情感。那種對教材的知識很膚淺的教師,往往在課堂上造成一種虛張的聲勢,人為地誇誇其談,企圖藉此來加強對學生意識的影響,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卻是可悲的:虛張聲勢會使人空話連篇,愛說漂亮詞句,所有這些都會腐化學生的靈魂,使他們內心空虛。他們對周圍世界中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們求知的願望就表現得越鮮明,他們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給我們提供了百條“建議”,而這些建議都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在平時所接觸的一個個話題。這些建議的背後所展示的或是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這些建議也是我們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要進一步實踐和思考的。通過閱讀《給教師的建議》,體會和領悟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教育思想,從中得到許多啟迪和教育,讓自己的思想與靈性飛舞,使自己的教育品質得以有效地提升。從而讓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更多地展示,而不是灌輸;是引領,而不是強制;是平等的傳遞,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