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最新萊根譚讀書心得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萊根譚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萊根譚讀書心得

最新萊根譚讀書心得1

《菜根譚》的作者是明朝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菜根譚》是一本格言體寫成的集子,關於書名的由來,有著不同的說法,但我認同是作者品味艱苦人生後的一種領悟,包含了許多的人生哲理,這本書包含儒家、道教、佛教三家的思想,但主要還是儒家思想,特別是儒家的中庸思想。中庸並非不為,它主要是要求我們要有理解包容的精神。

《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等學問的語錄體文集,將儒釋道三家精髓於一爐,道出中國式的處世建業之方和修身養性之學,既富於生活氣息,又充滿詩情畫意。無論你身陷人際困局還是職場是非中,它都會幫你解脫。不僅如此,它還能讓你開闊思想、修養身心、讓你成為一個懂事理、明大義的人,這是本難得的、助人一生的好書。初看此書,覺得不過如此,都是些常見常聽的勸告,但細看之後,會發現這些道理在平時常被我們忽略,就如菜根一樣,一旦細細品味卻是有其獨特之處。

它是一本歷世閱人的書,充滿了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收益。

當你遭遇苦惱,心情鬱悶,事業不如意時,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菜根譚》。它會讓你有豁達開朗的感覺,一切都如風散去。

當你任性放縱自己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菜根譚》。它會讓你對自己的行為有個清醒的認識,促使你有所約束免誤碼入,以免誤入歧途。

讀一本好書,給我們的影響不只是一時的,而是一生的,能讓我們在閒暇時對人生、事業、家庭有更深的省悟,因而生活的更加輕鬆快樂,人生就是這樣,簡單而快樂著。

"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靜;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書中無處不在的'博大、寬容、淡泊、向善與智慧,讓你覺得彷彿在與一位智者交談,疑慮消弭。見其文字就如同與他本人對話,書中的一句話就能夠改變你命運中的很多東西。通過對《菜根譚》的學習,我找到了一種人生的寧靜。現在的社會人很浮躁,對物質的追求永無止境。對名利的追求及在官場中的執著,使人總生活在一種不安定的心境中,不僅有損身體還會使思想有恙。"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欲守窮廬,將復何及!"品德高尚者的作為,通過靜加強自身修養,通過節儉培養良好的德行。不恬淡寡欲,不能表明志趣;沒有寧靜的心境,不能確立高遠的志向。求學一定要安心;取得才幹,一定要通過學習,不學習,不能增長才幹;不立志,不能成就學業。輕浮怠惰不能鑽研學問,偏傲浮躁不能陶冶性情。年逝。意志消磨,就會成為枯葉一般,不合世用,悲守窮屋,後悔不及了!這就是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面對人生。

最新萊根譚讀書心得2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工作是為了生存,讀書是為了進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空閒的時候通過讀前人的書而思考而總結而進步,六月份讀了明代洪應明著寫的《菜根譚》一書。

《菜根譚》是一本以文言文的形式所編著的書。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該書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

讀到“憑意興作為者,隨作則隨止,豈是不退之輪;從情識解悟者,有悟則有迷,終非常明之燈。”讓我知道了做事不要任憑自己意氣用事,也不要帶著太多的情感去領悟道理,這樣才會少走彎路。因此工作的時候不能意氣用事。因為感性的熱情是乾柴上的火,響起來是比比剝剝的,但片刻就會燒盡;理智卻是沉默的煤炭,能夠放出持久的光和熱。做事有始有終的人,依靠的是恆心和毅力

書中一句“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憂,可以消燥急之念。”它的意思是隱伏的久的鳥飛的一定高,盛開得早的花朵必然謝得也早,知道這個道理就可以免去失勢的憂慮,可以消除燥急求功的念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

兼濟天下,做人本來就應該如此,厚積才能博發,就像青蛙一樣,每一次成功的跳躍都是先把身軀沉下去,任何有心之人於事,都必須先充實自己,成功與不成功,不必在乎於結果,而關鍵在於自己的準備充足與否,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執著於結果不如把過程的每一項工作都做好做完美。

博大精深的《菜根譚》還需要我們繼續去讀它瞭解他細細的品她,在工作之餘拿來細細品味一番,清醒一下被工作忙得暈頭轉向的頭腦,澆灌一下那久已乾涸的心田,尋找修生養性的途徑、待人處事的準則,學會高瞻遠矚,學會達觀人生,將書中精華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最新萊根譚讀書心得3

《菜根譚》是以處世思想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從結構上《菜根譚》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遠,耐人尋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

作者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歷史上沒有太多的記載,可能是萬曆年間,金壇縣一位久居山林絕意仕途的退職隱士。在當時,皇帝治國無道,有志之士的思想也異常沉悶,大家無法從激烈的社會矛盾中解脫出來,這類作品也就應運而生,目的就在於洗滌人們心中的汙霾。作者以“菜根”為本書命名,意謂“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鍊才能獲得”。正所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其實,人與人、人與社會之前的矛盾,無論過了多少年,都是有相通之處的,古文難免有些晦澀難懂,但是偶爾鬱悶難解,還是可以與古人聊聊他的經歷和感想,或許會豁然開朗。藉此機會摘抄幾個文中的句子分享給大家。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

釋義:使人當面讚譽你,不如避免別人在背後毀謗你;極力營造歡愉的初次見面,不如避免別人長久相處而不厭煩你。

處世而欲人感恩,便為斂怨之道;遇事而為人除害,即是導利之機。

為人處世總是想著要他人感懷恩德,受到恩惠的人就會不堪重負,反而會有怨恨之心;遇到事情實實在在地為他人著想,幫助其消除禍患,排憂解難,這就是創造出引導發展的生機。高姿態的幫助和恩德,不過是滿足自己的手段,只會讓人感受到壓力,如果想要好好與人相處,就該拿出真心實意來,有施恩不圖報的氣魄。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謂明;必勝非勇,能勝能不勝之謂勇。

喜歡把任何事情都搞得清清楚楚,這並不明智,該瞭解清楚的就瞭解清楚,不該清楚明白的,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難得糊塗,這才是真正的明智;必然能夠戰勝別人並不意味著勇敢,真正的勇敢是在完全可以戰勝對方的情況下反而能夠輸給對方。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弱疏狂。

一個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人閱歷雖然很短淺,但是所受各種社會不良習慣的感染也比較少;一個飽經事故而閱歷很廣的人,各種惡習也隨著增加。所以一個有修養的君子,與其講究做事的圓滑,倒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達一點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抱朴守拙。

“我見害於心,聰明障於道”對於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自以為是的偏私和自作聰明的主張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地方。心智的成長總是夾雜著眼淚,誤會,失望和痛苦,永遠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回頭想想,人生沒有捷徑,真正讓你心安的路,都要靠自己的雙腳去一步步丈量。作者洪應明從早年的熱衷世事,到後來的歸心事佛,想必是飽經憂患,風波頓挫的。作者字自誠,字面上理解是對自己誠實,我想正是帶著這份誠心於自我的勇氣和決心,回顧人生經歷,剖析涉世之道,才給後人留下了這樣一部好書。

總而言之,任何書都只是一面鏡子,每個人在其中讀到的都是自己。所以書中所言不能用絕對的實用主義衡量其價值,關於思維的很多問題是在生活的薰陶中才漸漸生長出答案的。這本書有種類似小雜談的意思,簡簡單單的三兩句話,即深入淺出的表達了“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世界”的所懷所想,字句凝練,一針見血,或許大道至簡向來如此。

最新萊根譚讀書心得4

“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培根

讀了融歷史與道德、詩歌與哲理、時代精神與民族特色於一爐的書籍——《菜根譚》,猶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潤著我的心靈。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史的長河不斷地衝刷、洗禮中留下一顆顆瑰麗無比的明珠。《菜根譚》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菜根譚》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古人云:“譚者,談也。性定根香。”花香可以用鼻來品味,果香可以用口來品味,而根香卻需要用一顆智慧的心靈來品味。

《菜根譚》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隱士融釋、道、儒於一身,別具慧眼,將自己的人生奧妙和盤托出的結晶。我覺得《菜根譚》思人間事,是一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書。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詩情畫意。我覺得《菜根譚》是一本修身養德、為人處世的好書。讀起來感覺內心很平和的,一個個鮮活的例子,一段段樸素無華的語言,感覺就像在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收益:哦,原來有些事情還可以這樣處理的。

街上流行的服飾,最時髦的往往最容易過時,而經久不變的,是那些式樣簡潔普通的衣服。對於一個人來說,物質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調劑,卻不能成為生活的主旋律。能讓我們百吃不厭的是粗茶淡飯,酸甜苦辣只是調味品,能讓我們活得充實、活得踏實的關鍵要有一種好的心態和健康的道德觀念。讀了“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讓我體會到世界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皺眉,它就對你皺眉;你微笑,它就對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種現實,而是一種感覺。在工作中、生活中經常保持喜悅的心情,就是獲得幸福的根本。讀了“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慾不入”,讓我懂得了人心不可以不謙虛,謙虛才能讓正義真理進駐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實,充實才能使貪念物慾無法入侵。人在做學問和做人,要善於聽取不同人的意見,並改變自己,要保持“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狀態,才能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讀了“憑意興作為者,隨作則隨止,豈是不退之輪;從情識解悟者,有悟則有迷,終非常明之燈。”讓我懂得做事不要任憑自己意氣用事,也不要帶著太多的情感去領悟道理,這樣才會少走彎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們作為教師,我們育人的工作是細水長流的,不是立竿見影的。因此工作的時候不能意氣用事。因為感性的熱情是乾柴上的火,響起來是比比剝剝的,但片刻就會燒盡;理智卻是沉默的煤炭,能夠放出持久的光和熱。做事有始有終的人,依靠的是恆心和毅力。想成為一個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師,除了要學會順應時勢,要有責任心外,關鍵要用心去工作。淺水是喧譁的,深水是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尋味的深水,厚積薄發,每一天能展現經過沉澱後的精華!

《菜根譚》全書,上至治國、平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無所不包。政治家可以從其中找到經邦治國的謀略。比如“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商人可以找到機智,一種進退的機智,一種以仁取勝的機智;僧侶則會發現博大和寬柔,而我喜歡《菜根譚》,是因為書中無處不在的博大、淡泊、寬容、善良和智慧,所有這一切,讓我覺得自己豈止是在讀書,而是與一位智者交談,與一位畏友交流,心中的疑慮消失了。

最新萊根譚讀書心得5

不算書評,隨便寫點。

圍爐夜話,菜根譚,呻吟語,當然還有道德經。其實這些講道理的書都需要時時翻,事事翻。其中道德經讀的最多,最喜呻吟語,是我喜歡的文字,對胃口。裡面道理讀來真的是簡單的很,但就是做起來難,更難的是在你每時每刻,事無鉅細。相反一本看了六七年的曾國藩家書至今也沒翻完,總覺得這些流水家常嘮嘮叨叨有個毛線的道理,但今天想來或許這可貴之處就在於堅持,見微知著,於細節處彰顯人格魅力。一絲不苟,真的就是每件事都用心對待,所以說,最重要的就是把你能做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更難得是你把一件外平凡不過的事情反反覆覆,做到最後竟然有了一點道理。記得潤之曾說,餘於近人,獨服曾文正。由此可見,確實是多麼了不起的人。

道者也,須臾不離也,離也,非道也。

卷不離手,道不離心。

所以才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有負笈遊學,才有下山證道。

最喜呻吟語裡一句,

此心拖泥帶水,最是苦處。隨理,隨緣,隨心,隨他去。這其中最難的莫過於隨心。為什麼呢?因為聖人說過,規矩不逾,天下有序。凡所有皆有秩序,或者說是順序?可恨又可憐,終究是可恨多點,難免要被懲罰。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這句菜根譚裡的經典,相信大多數人早已耳熟能詳,卻不知道這就是隨心隨意的大自在境界。

命運裡面的因果,莫過於你越在乎的東西越容易失去,萬事皆如此。美好的東西,珍惜就好了,切不可太太在乎,事關因果,一飲一啄。

最喜歡裡面的一句,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何為俠氣?李白之氣?五花馬,千金裘,呼兒欲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何為素心,青如素縞,白如冬雪,清清白白,乾乾淨淨,赤子之心。

世間文字千萬,唯有情字難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蹤,一笑而泯。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就夠了,大道三千,選一條走到黑就可以了,貪多嚼不爛。

就像喜歡很多書,喜歡很多人,但喜歡並不代表都是一樣的,有很喜歡,有特喜歡,還有最喜歡。

最喜歡?那應該是愛了吧,只可惜世間愛很多,永恆的愛卻少的可憐。

都是雞湯。

清楚的記得自己讀過的第一本雞湯,然而時間過去太久卻連名字都忘記了,只記得書的開頭,

說,如果把我們的人生,假設把八十年,比作一天二十四小時,那二十多歲的我們正好才是清晨的七八點鐘,正好朝氣蓬勃呢?我記得我讀這書的時候不過二十歲,那就是六點多?當時我想的是,我他媽正睡的香甜呢。如今呢?起床了?哈哈。

以至於以後看到什麼姜子牙八十歲才當上宰相,摩西奶奶七十歲才開始畫畫,人生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的雞湯就沒由來的反感,我心裡默默換算,晚上十點多了,該睡了,他們開始加班了?

過去的時間終究是過去了,浪費了終究就是浪費了。不要再騙自己了。

大道至簡,書裡的景色再美,倒不如去親眼看看,書裡的故事再美,不妨去親身體驗。人生如戲,做一個被劇本左右的戲子多無聊,學會去自己左右故事,改變情節。對這個世界很失望?那就忍著,忍到你有底氣和它講道理的時候。

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自導自演,我想過的開心就開心些,過的惆悵就惆悵些。很有趣呢。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我在心裡默默對自己說,如果這鐘聲是偶數,我就放一放,一切隨風,如果這鐘聲是奇數,我就繼續想一個人,隨著心兒。

咚咚咚…

當第七聲落下,再無聲響。

最新萊根譚讀書心得6

這是一部類似《論語》論述修身處事、待人接物的格言集,也是歷代文人士子競相把玩的一部應世奇書。靜心沉玩,乃得其旨。

讀《菜根譚》,思人間事,常常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本書囊括了中國幾千年的處事智慧,自它一問世,便經久不衰,流傳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於人人都可以從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讀它,失意者讀它,孤寂者讀它,平凡者讀它,生意人讀它,居官者讀它,就連僧舍道觀、文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習。

它涉及的範圍極其廣泛,幾乎闡述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問題,但核心主題只有兩個:一個是入世,一個是出世。讀懂一部《菜根譚》,體味人生的百種滋味,就能做到“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花濃柳豔處,著得眼高;路徑危險處,回得頭早。”

人說,如果說半部《論語》可治天下,那麼一部《菜根譚》即可潤物一生。《菜根譚》需靜靜地讀,細細地品,菜根才會越嚼越香,心智才能越來越高。它的外表一點也不顯眼,看似平淡的話語,細讀之下卻能讓人回味無窮,頓生無限感慨。

“潔常自汙出,明每從暗生”,“糞土至穢,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螢而耀採於夏月。因知潔常自汙出,明每從晦生也。”由此可知,萬事萬物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改變環境。我曾抱怨過很多,但現在我會靜心做好該做的,希望能成為生於穢而成於潔的蟬。

“偏激之人,難建功業。躁性者大熾,遇物則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殺;凝滯者固執,如死水腐木,生機已死;俱難建功立業而延福祉。”看到這一點,心裡不禁一顫,因為我就是這樣一個人。一直想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裡,而如今終於知道該如何完善自己,我會努力去改變,有激情地做事,有熱情地待人,在大學裡完成應修的課業。

“雲止水中,動靜適宜。好動者,雲電風燈;嗜寂者,死灰槁木。須定雲止水中,有鴛飛魚躍氣象,才是有道的心體。”我曾是一個很好動的女孩,我也一度是一個很封閉的女孩,有時太動,卻覺茫然;有時太靜,卻覺抑鬱。我一直希望能找到解開的辦法。現在才知道,在沉寂的水中也有躍動的魚,以這種心態來觀察萬事萬物,這樣才能找到心靈的平衡。

“樂者不言,言者不樂。談山林之樂者,未必得山林之趣;厭名利之淡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佛祖曾在西天拈花無語,眾弟子中惟迦葉拈指微笑。真正懂的人,什麼都不用說,一個微笑足矣。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經歷萬千頭髮斑白之時,真正有了感悟,卻望著畫船外的雨絲,什麼也說不出來。這一條教會了我如何做人,也教會了我如何辨人。

《菜根譚》的每一條讀來都能讓人感慨頗多,但對於其中的某些觀點,我卻不敢苟同。作者基本上是站在儒家的立場上講述入世,採用佛、道的思想講述出世。我是一個俗人,有著人們所說的那麼一點進取心,故而對書中“省事為適,無能全真”不敢苟同。多才不如平凡,無才能夠保全自己的真實本性,但我一直希望自己多才多藝,不願做一個平凡無才的人。我認為多才多藝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真實本性。也許在這一點上我是站在儒家的立場上,而作者是站在道家的立場上來看的吧!

這的確是一本好書,它能流傳至今,受到各種各樣的人的追捧與細心研讀,的確是有道理的。如果有人問我,青少年必讀的書目有哪些,我一定會強烈地推薦這本書。它真的值得我們每個人細細地品味一番。泡上一杯香茗,在窗明几淨的室內,靜心品讀,相信你和我一樣,定能收穫不少。

最新萊根譚讀書心得7

日前,有朋友專程從鄉下老家來黃石找我,來的目的就是當面向我道一聲謝謝。事情的起因是:他老家有棟房子被徵收拆遷,在補償問題上與親叔發生了糾紛,還差點大打出手,在他正準備把親叔告上法庭時,他偶然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了我分享的一則《菜根譚》,使他深受啟發,從而放棄了與親叔法庭上見的念頭。這則《菜根譚》的原文是:“炎涼之態,富貴更甚於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於外人。此處若不當以冷腸,御以平氣,鮮不日坐煩惱障中矣。”

他說他對這則文章的“註釋”和“感悟”讀了好幾遍,使他明白了這則文章的真諦,他很贊同“炎涼的世態,在富足尊貴的人中,比起貧困卑賤的人來更加顯得突出;妒忌的心思,在親生骨肉同胞中,比起外界之人顯得更加凶狠。這個時候,如果不用冷淡的態度來應對,不用平靜的氣度來駕馭,很少有人不是每天生活在煩惱的精神狀態中的”這種對文對事很透徹的解釋,對他教育很深,他也領悟了: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用不著為了一點補償款而去傷親情。

他同意我在“感悟”中所說:“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就是紅眼病,人一旦患上了紅眼病,是容不下別人比自己強的。這種人在面對真正的強者時,心胸狹窄到連蚊子都要側著身子飛進去,什麼親情友情愛情都可丟到九霄雲外。這種人認為自己是綠葉,那別人絕不能當紅花,當他們感覺到成了別人的綠葉時,於是就會煩躁不安、心神不寧,處處都會找別人的麻煩,和別人過意不去。為此,在與這種人交往時,一定要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千萬不要去招惹,做到敬而遠之就行。”

這位朋友還告訴我,他在來找我之前已經與親叔達成了協議,親叔也得到了老房拆遷的補償款,叔侄之間握手言和,使親情在和諧相處中得以延續。我想,這正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所要的因文施教,因事啟迪的目的所在吧。我聽完他道出的故事,也笑了起來:“看來《菜根譚》還真的這麼有影響力,既能解決處事中的矛盾,又能在為人方面指點迷津。要謝,我們還真得謝謝還初道人哦!”

“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恩裡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人生在世總有不如意事,總是不斷上演著失意和得意。這則《菜根譚》告訴我們:“得意時不要忘形,失意時不要心冷”。明白了為人處事的道理,才能去面對、去適應環境,去面對生活、面對工作,才能去面對人生。

從前看此書,覺得不過如此,總認為都是些常見常聽的勸告。如今再來看此書,而讓我越看越著迷,書中的一些道理在平時常被我們忽視了,確如咬菜根一樣,一旦細細品味卻是有其獨特之味。

菜根譚讀後感:《菜根譚》現在仍有它的現實意義,很值得大家去讀,書中內容言近旨遠,雅俗共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能使人警醒,也能使人引發無數聯想,其儒家的道德,佛道的妙理,確能給人以智慧和力量。在啟迪人、教育人、影響人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它確實稱得上是一本歷世閱人的好書。其充滿哲理的味道,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確實讓我們受益匪淺。但是在閱讀這本書時,我們一定要明白作者由於時代的侷限性,使得書中也存在一些糟粕,比如宣揚唯心論、天命論和消極厭世、浮生如夢的思想等,我們以歷史的觀點去看待,在批判中取其精華,千萬不要用現代的思想去苛求於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