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3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心得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心得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3篇
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3篇1

弗裡德曼的《世界是平的》(ThomasL.Friedman)這本書最近很流行。其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一個簡單而有衝擊力的概念:世界是平的,並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世界發展的潮流或趨勢,同時,該書尤其敏銳地把握了網際網路最前沿的發展,尤其是網際網路的最新狀況和最新發展趨勢。因此,許多人尤其是時常在網路上縱橫的人,捧著這本書都有所敬畏,最大的感覺是自己知識不足了,需要更新了。

全球化首先表現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的自由化。《世界是平的》講述全球化狀況及其給人們所帶來的影響,強調今天的全球經濟體讓人才的競爭和流動更加直接和快速,併產生贏者更贏、輸者更輸的殘酷現實,直接衝擊了人們對價值的理解;很多人都感受到前途不確定,憂慮隨時會失去工作,因此對未來產生恐懼。

但《世界是平的》同時又啟示我們:理解一個人,應該從社會和歷史發展的角度去看待;我們許多人身上的一些不理智和虛榮行為的出現,都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欠缺,否則,人們就會根據情形做出理智的行為。

人類的歷史首先是一部發展史。也就是,人類的歷史是一部社會生產力在不斷提高、人們永無止境地追求物質財富以滿足其慾壑難填的慾望的發展史。人類的這種跟動物並無二致的自然屬性或者說天性,也就決定了生產力會決定生產關係。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或者扮演著不同的歷史角色上,人們有不同的使命。你、我、他,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站的崗位,來創造社會財富。

人類社會可以看成各種各樣的人分工合作的一個大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我們怎樣讓我們自己以及我們自己所構成的社會更幸福呢?

人類,乃至這個自然界每個存在的物體(或者是動物、植物,或者是沒有生命的其他物質),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相對長處,都有其現實存在的合理之處,都在為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做出貢獻。在我們從事的有著自己長處的領域,我們能更高效率地創造社會財富。因此,構建和諧社會以及真正和諧的社會,應該要且能夠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所長,都有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機會,都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勞動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也都能為每一個人創造或者說提供平等競爭的機會而不是輸在起跑線上。

社會更幸福或者構建和諧社會,應該強調社會公義。社會、國家及其當權者在強調有著高智力人才的重要性的同時,也要看到同樣在為社會留下血汗的其他人。即便是最基層、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人,同樣都是國家的人才,同樣是社會的精英。

可能確實,因人才的難求,造成了某些“精英”自憐自愛、高高在上和無比優越的自我感覺。但我依然主張,社會是大家的,而不是隻屬於少數成功的人或者一般人所理解的“精英”。一切留下血汗的、為這個社會創造財富的,都是“精英”。人類社會這麼了不起、這麼豐富多彩,其實都是因為始終有你,有我。而那種幾乎從國小分流的時候就已經被註定的“精英至上”的思維,就無法體現這種深邃的人文關懷。社會不和諧也是顯然和必然的。

那麼,整個社會的大機制該如何來做到這點的呢?一句話:經濟調控。經濟的調控,使得每個人的個人最優化選擇符合達到社會最優化的方向。當每個人都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的時候,他就會得到社會更多的回報。社會當然也就和諧,這毫無疑問。

同樣,如果你所做的事情能夠真正地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價值,那麼社會就應該給你更高的回報,鼓勵你去做。更進一步地,無論社會再怎麼需要各種各樣的拔尖人才,但如果我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組成這個社會基層的大眾,那麼社會都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基於這樣的認識,消除過分的貧富差距,是必要的;否則,多數人會覺得被社會忽略了甚至被排斥了,或者人們會感覺到所付出的努力與所得到的回報嚴重不相稱,於是就不大願意去做了,抱怨也多了,也自然會產生一種對國家和社會的疏離感,進而社會也就不和諧了。

不過,人本身是一種貪婪的動物,這和自然界其他動物並無本質區別,甚至有時候人類比動物表現得更殘忍、更貪婪:很多人為了自身利益會不顧忌整個社會的利益,很多人會為了自己的政績或個人升遷、或個人利益得失而去損害、去踐踏別人的利益、社會的利益,去破壞自然,甚至不惜挑戰自然法則。這時,人類就需要法律的手段來協調、來保證自己合法和與生俱來的權利不受侵犯。這是除了思想之外,人唯一優於動物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善加利用好人類的這個智慧。

其實,自然界是由不得我們不去完善法律制度的。無錫水危機事件、全球範圍內的乾旱,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鐘。任何不顧及別人的行為,終將得到報復。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思想道德問題,而是自然規律,其內涵,也是可以衍生。

再具體到微觀層面的企業。雖然企業個人的命運和企業的命運有可能存在很多的隨機性,但我們每個人與他人、每個人與組織都相輔相成地互相促進著。這是不可違抗的規律。

合理的企業和組織機構一定要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順應社會環境。每個人和組織機構都應該去做自己最擅長、同時又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只有這樣,自己才有可能對社會作出最大貢獻的同時從社會得到回報。人和企業都是社會的一部分,自己的財富來源都是將自己的努力和社會來交換。因此,為了自己的長久發展,就必須要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

更進一步地,人類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潛力可挖,我們應該給其他人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讓他們發揮他們的潛力去為社會創造財富。一個不能發揮人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的社會,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事業必然會失敗。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應該挖掘人們身上的創造性潛力,通過一些制度和政策,來鼓勵人們去發揮他們的創造性。這是企業進步的源泉。也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真正發展。

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3篇2

《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是當前暢銷全球的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書,讓人在閱讀的樂趣中瞭解經濟全球化。世界被十輛推土機推平了,各膚色各人種的競爭機會平等了。托馬斯·弗裡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向讀者闡述了可能大家都在經歷但卻沒有認真思考或意識到的一個問題:世界正發生著顯著的變化,科技、政治和經濟革命正在消除各種壁壘,讓世界變得更加平坦。平坦後的世界,競爭環境變得公平了,大家的機會也都漸漸變得越來越均等了。這些觀點都在啟發人們思考該如何面對這場正在發生的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全球化變革,如何調整自己來迎接這場變革。這本書與其說是介紹經濟全球化的書,不如說是一本以經濟全球化為主題的長篇新聞通訊加狂想。

事實上《世界是平的》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很嚴謹的經濟學類的書籍。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眾人皆知的事例,以及所有人都必須正視的熱點問題,講述了全球化的狀況,以及它對人們所帶來的影響。作者弗裡德曼以他獨特的視角給我們描述了世界正在變平的過程及其原因,他將全球化分割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級即其所定義的全球化1.0版本,始於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從1492年持續到1800年,國家和政府在宗教與帝國主義的影響下,利用暴力擊碎國界的藩籬,將世界連為一體;第二個階級即是他所指的全球化2.0版本,這一時代從1800年左右一直持續到20xx年,這時,推動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跨國公司,這些公司到國外去尋找市場和勞動力,運輸成本與通訊成本的下降推動了一體化的程序;第三個階段即全球化3.0版本,世界從20xx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整個世界進一步縮微,人們可以作為一個個體走向全球,輕而易舉地參與全球化,將他們聯絡在一起的是電腦、網路和各種軟體等,全球化3.0版本的推動力則來自個人,世界被進一步拉平了。

弗裡德曼以他獨特的視角講述了世界正在變平的過程,他在書中援引了很多熱點話題,介紹了諸多令人矚目的市場和炙手可熱的行業。開發原始碼、外包、離岸生產、供應聯合搜尋技術等被描述成為剷平世界的10大動力,而中國、印度等國家和一些站在全球頂尖位置的公司和機構,則被描述成為變平的世界中舉足輕重的角色。他把所有的這一切編織在一起的時候,卻揭示了一個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全球化的趨勢。它正隨著那些動力,在地球各處勇往直前、勢不可擋,世界也因此從一個球體變得平坦。

整本書的內涵遠不止這些,細微之處仍需研讀,《世界是平的》將競爭和合作的平臺延伸至整個世界,在強烈的使命感和緊迫感的驅使下,我們每個人都應積極思索,努力使我們自已以及國家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面前贏得先機。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識,不斷結合自己工作實際,豐富自己管理知識和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在這平坦的世界競技場下擁有一席之地。

“世界競賽,正在被抹平”,這個觀點多次在書中出現,開發中國家也好,已開發國家也罷,競爭的環境及外在因素儘管有差別,但也應該看到差距在逐步的縮小。競爭和挑戰是我們必須加入全球競爭的行列,學會運用平行思維的觀點看待問題,改變我們的經營思想,以創新的態度修正自己的理念去適應新的環境及外界的變化。

對於處於經濟全球化中的我們,特別是作為一個個體,不學習、不創新,工作上原地踏步,到最後只能被企業和社會淘汰。所以我們要做到:第一,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識;第二,不斷地鞏固已學到的知識;第三,不斷地瞭解同行業的發展狀況,把握市場發展的趨勢。只要不斷的'提高自己,讓自己永遠保持很強的競爭力,才能在平坦的世界競技場下擁有一席之地。第四,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潛力可挖,我們應該給其他人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讓他們發揮他們的潛力去為社會創造財富。一個不能發揮人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的事業必然會失敗。

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3篇3

在這次“東教青年杏壇”讀書活動中,我從推薦的閱讀書目中我選擇了美國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所寫的《世界是平的》。因為他的名字吸引了我。世界怎麼會是平的呢?

老實說,近一個月的閱讀,很多地方是囫圇吞棗,有的地方甚至根本看不懂。這本書與其說是介紹經濟全球化,不如說是一本以經濟全球化為主題的長篇新聞通訊。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起初我的腦子是一片混亂的,感覺就像在看一份電子產品說明書,篇幅長、計算機專業術語過多。世界上使用電腦的人越來越多,但並不表示所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托馬斯弗裡德曼不愧是讀者身份,他用幾近煽情的手法、生動的事例和大膽的想象來解讀經濟全球化,讓我不得不被這洶湧而來的經濟全球化所鎮住,同時也深感自己知識的匱乏。

《世界是平的》告訴我們,競爭的平臺已經被推平了。試看今日的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免受競爭所帶來的衝擊,可以不享受因為合作所帶來的極大豐厚的回報。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競爭與合作,因為競爭與合作帶來了整個世界的變化,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傳播。在我們的工作和事業中同樣不可缺少競爭與合作的因子,我們每天從事這簡單而又繁重的工作,在這個看似簡單平凡的工作中同樣蘊含著競爭,從各人的工作態度到責任心,從個人的學習能力到工作技能無不打上競爭的烙印,社會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競爭場所,任何時候誰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誰就能享受勝利者的喜悅。

我是讀不太懂這本書的,但還是收穫到了緊迫感,做為一個年輕人,我只有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識,不斷地鞏固已學到的知識並運用到實踐中,努力工作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我聽到了一個故事。在非洲,羚羊每天早上醒來時,它知道自己必須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快,否則就會被吃掉。獅子每天早上醒來時,它知道自己必須超過跑得最慢的羚羊,否則就會被餓死。所以不管你是獅子還是羚羊,當太陽升起時,你最好開始奔跑。

沒錯,從現在開始奔跑吧!現今社會上許多人懂得技術和技能。那麼我們憑藉什麼才能脫穎而出,競爭到工作崗位,我們要怎麼跑才不會被時代大潮所淹沒?我總結到必需要不斷地學習,因為新事物層出不窮。我們要與時俱進學習各種新知識,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讓自己永遠保持很強的競爭力。才能在平坦的世界競技場下擁有一席之地。這個過程充滿了汗水與荊棘。有人可能選擇安於現狀,半途而廢。大家千萬不要放棄,古語有云:“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相信我,從這一刻開始就奔跑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