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中國古典名著的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古典名著的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古典名著的讀後感

中國古典名著的讀後感1

我從小就聽說過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他有一雙火眼金睛,更神奇的是他的七十二變。一路上,他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戰勝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了真經。雖然孫悟空性子急,曾多次想退卻,但是還是堅持到最後,我很佩服他。

在九九八十一難中,有過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等驚心動魄的故事,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三打白骨精》,可以說是百聽不厭。起初,狡猾奸詐的白骨精搖身一變,立刻變成了一個山村婦女,第二次又變成了一個年過八旬的老爺爺,又變成……可不論她怎樣變,都逃不過孫悟空一雙火眼金睛。她唱著山歌,在師徒四人的面前晃悠著,她這詭計一下子就被孫悟空給看穿了,孫悟空抓緊金箍棒,厲聲喝道:“妖怪,拿命來。”話音未落,他就凌空一躍,舉起棒子,不偏不倚,重重地打在妖怪身上,妖怪見勢不妙,大驚失色,三十六計,走為上。妖怪剛想溜,誰知孫悟空眼疾手快,一棒打死了白骨精,現了原形。讀到這裡我不禁為孫悟空又殺了一個妖怪而叫好。像這樣曲折驚險的故事還有很多,這就是《西遊記》吸引我的重要原因之一。

還有沙僧,在故事中他整天挑著個行裡擔,任勞任怨。豬八戒也很討人喜歡,雖然好吃懶做,還有點好色,一心想取老婆,一路上也經常闖禍,但因為有了他,才使這本書更加妙趣橫生。唐僧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卻有點迂腐,經常誤會孫悟空,可每當遇到危險,他腦子裡從未閃過“退卻”的念頭。

《西遊記》這本書深深吸引著我,他告訴我們無論幹什麼事,只要認準目標,不退卻,就能成功。

中國古典名著的讀後感2

一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寫出了作者的辛苦與心酸,也表達出了知音難尋的無奈何苦悶。而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就是出自曹雪芹先生筆下的《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個悲劇,它不僅是曹雪芹先生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從而使一個繁榮的榮國府走向衰敗。曹雪芹先生歷時十年完成這部著作,用細膩和巧妙的文筆敘述了一個繁榮一時的榮國府。

當我看完了《紅樓夢》後,我感到無比的心酸,我甚至有點怨恨作者為什麼把這《紅樓夢》的結局寫得這麼悲慘,這與《紅樓夢》前部分的那生氣、繁榮的景象一點有不符合。但後來我漸漸的明白了,當時的社會就是這麼黑暗,這只不過就是社會的演變過程罷了。

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林黛玉,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卻似乎知道她的苦衷似的。她從小父母雙亡,又寄人籬下,她感到自己的世界有多麼的孤獨,為了保護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語氣去對待他人,這也是她養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林黛玉在淒涼中死去,身邊只有服侍她的一個丫鬟在默默的為她哭泣。這時我也想起了她那被預言的悲慘的一生。

《紅樓夢》中的人物命運幾乎都是悲慘的,從王熙鳳的“一從二令三休”到薛寶釵的“可嘆停機德,金簪雪裡埋”再到林黛玉的“堪憐詠絮才,玉帶從中掛。”都能體現出來。曹雪芹先生曾慘痛的寫道:“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譴愚忠,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中國古典名著的讀後感3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賺取了我太多的眼淚,可是她清靈秀麗而又多疑多妒的氣質又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能說黛玉的一生是個悲劇,而她與寶玉兩小無猜的戀愛也註定是個悲劇。黛玉病弱的身體、孤傲的個性與自定終身的行為都不是賈母所喜歡的,所以敏感多病的黛玉註定無人可以依賴。於是,她懷著純潔的愛可對世俗的怨憤離開了塵世間,實現了她:“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的誓言。

黛玉小小年紀,父母便先後離世,過著寄人籬下的孤單生活,她常聽母親說,外祖母家與別人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因此,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備,用率真與鋒芒去抵禦、抗拒侵害勢力。

黛玉的淚所表達的是世間最貞潔的情感,是對“異端”的崇敬,更是對自身的憐憫。黛玉葬花便是她這一性格的真實寫照。她不忍看落花被玷汙,希望它們“質本潔來還潔去”。她追問:“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於是她用錦囊收集落花,建立花冢,用“一杯淨土掩風流”。一首《葬花吟》道出的是她一生淒涼的感情和衝破封建禮教的渴望。

我感受頗深的是黛玉“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從小便在榮國府長大,可是封建禮教和世俗功利對她並無影響,黛玉仍保持著純真的天性從不顧及後果得失,所以很難融入到大觀園裡去,而且她從不勸寶玉追功求名,也不會逆著自己的性子做事,以這種性格在賈府這樣聲勢顯赫的家族中我行我素自然沒有好人緣兒。

昨夜紅樓入夢裡,紅樓夢裡夢紅樓。黛玉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嚴酷現實中香消玉殞,而賈府也最終歸結紅樓。

中國古典名著的讀後感4

假期裡,我讀了少年版的《水滸傳》,雖然不是讀得十分透徹,但也收穫不小。

大家都明白,《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曆史文化的珍寶。《水滸傳》真實地描述了北宋時期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反抗官軍、打家劫舍、殺富濟貧、替天行道的故事,真實地講述了宋江領導的起義軍構成、壯大至失敗的全過程。

小說作者施耐庵將英雄人物置入真實的歷史環境中,緊扣人物的身份、經歷和遭遇來刻畫他們的性格。一百單八將中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天真、直率的“黑旋風”李逵;粗中有細的魯達;疾惡如仇的“花和尚”魯智深;有膽有識、幹練果斷的“行者”武松;正直、聰明的“浪子”燕青……也有讓人切齒痛恨的人物高俅、蔡京、童貫、樑中書、蔡九知、賀太守等等。

水滸一百零八將中給我最喜歡的是“智多星”吳用。別聽他的名字叫“無用”,可他的能耐大得去了。在梁山中還是個軍師呢!我喜歡他是因為他個性聰明。他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齊被押赴刑場,吳用用計劫了法場;盧俊義、石秀被關大名府死牢時,吳用用計放火燒翠雲樓奪取了大名府;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他計謀很多,深受梁山好漢們的尊重。

小說中不少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如智取生辰綱、大鬧清風寨、倒拔垂楊柳、武松打虎等一系列故事情節都描述得繪聲繪色,讓人百讀不厭。

《水滸傳》不愧為我國的文化瑰寶!

中國古典名著的讀後感5

輕輕翻開《論語》,淡雅的書香撲鼻而來,我猶如一位飢渴的少年,沉醉其中。那耐人尋味的“之乎者也”,在不經意間,撫平了我心中的浮躁。

賞讀《論語》,有人從“君子不敏”中,體會到了做人要博學多才;有人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中,領悟到了做事要先行而後說;有人從“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中,領略了“孝悌”的深意;有人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中,讀出了興趣是快樂的源泉。而我讀《論語》,彷彿是在和孔老夫子談心。孔老夫子好似一位老者在時刻教育著我,鞭策著我,讓我不斷成長,讓我不斷優秀。

細細品讀著每一句經典之詞,都好似春風細雨滋潤心田。突然,“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映入了眼簾,多麼耳熟能詳啊!我的內心猛然觸動了一下。是啊,時間過得真快啊,不知不覺我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即將面臨著畢業。可是,回憶過去的五年,我認認真真的學習了嗎?我踏踏實實的做人了嗎?不禁想起,自己上課時喜歡做小動作,喜歡和同桌說話,甚至有時還發呆,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不禁想起,一次次不及格的鮮紅的數字,猶如一張張幻燈片在頭腦中放映起來;不禁想起,和同學們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計較,最後以走進老師的辦公室而結束。我的臉好燙,回想親愛的老師和可愛的同學們,我好像去擁抱他們,向他們說聲“對不起”。“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合上了書本,打開了語文書,心裡暗自發奮:我一定會抓住這最後的光陰,為自己的國小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論語》猶如一杯醇厚香濃的綠茶,只要你細細品味,就會受益終身,就會使你在漫漫人生的旅途中享受到不一樣的風景,體味到不一樣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