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農村中學地理課改心得體會大綱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村中學地理課改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農村中學地理課改心得體會

農村中學地理課改心得體會1

一、及時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1、轉變教育觀念是成功實施新教材的關鍵

傳統的地理教學,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重知識與結果,輕能力與過程,這種教學模式嚴重束縛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個性及能力的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為薄弱,已不能適應新形勢,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刻不容緩地進行課程改革。我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明確它們的基本理念: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構建基於現代資訊科技的地理課程;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的評價機制。因此,實施新教材讓課改順利進行必順及時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

2、努力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適應課程改革的需求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課改後的'課堂開放了,主動權在學生的手裡,能否隨課堂的變化及時調整教學行為,取決於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選擇教學資源組織教學活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都應按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這樣教師必順不斷學習、探索和積極運用選進的教學方法,創造性地進行課堂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豐富自己的能力和知識儲備,掌握並靈活運用現代化資訊科技。

二、加強教師間的合作性學習。

新形勢下的課改對於廣大教師來說都是面臨著一場嚴峻的挑戰,也是一次更好施展才能的機遇,只有教師相互合作,共同探討,取長補短,才能共同提高,更快地適應課改的需求,也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合作性學習,讓他們在合作中學會生存。如通過感德片區每月的一次教研活動,大家在一起備課,共同探討,發表各自意見,總結經驗,使每位地理教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再比如,我們學校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合作學習,探討研究,三位地理教師同時上課改七年級的課。每週集體備課一次。在集體備課的基礎,每月都推出一節課,一起評課,共同總結,還有每月都對本月集體備課進行經驗總結。此外,我們課外經常在一起探討學習。在這樣的合作性交流中相互學習,共同總結,共同提高,使我們都有質的飛躍,實踐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三、加強課後反思,有助於教學經驗理論化

1、反思課堂教學過程並對教案再設計

2、反思成功的教學經驗

3、反思學生的閃光點

4、反思教學中的遺憾

農村中學地理課改心得體會2

這裡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文明不是偉人才能做到,換句話來說,文明不僅僅是一個偉人該做到的,也是我們這些普通公民都該做到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應該履行這個義務——文明。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封建社會,大臣只在皇帝面前卑躬屈膝,而出了皇宮,就為所欲為,沒有做到以身作則,為老百姓做好榜樣。使得這個社會變成這樣,這還是配得上四大文明古國的稱號嗎?顯然不能。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大學中說道:“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平天下的根本是什麼?治國的根本是什麼?是修身,是養性。是做到文明有禮,待人謙遜。這就是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所說到的:文明,和諧。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外國可能有點遠,我們再來說說近的——香港。香港同樣如此——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不亂闖紅燈,乘小巴排隊。等等,這都是我們該做到的。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現在可能有些人吃飯前也不願意洗手,餐飲之禮從何而來?就是從這兒來的,從我們自身而來。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廢紙,垃圾,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我們小時候學的文明禮儀哪裡去了?我們有沒有做到“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瀏覽之禮”、“儀式之禮”呢?

做一個文明人,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