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5篇大綱

導語:德國著名詩人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接下來小編為你們帶來《平凡的世界》讀後感,希望你們喜歡!

《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5篇

  《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篇1

平凡的崗位也能成就不平凡的自己,也許生活中會遇到眾多的荊棘與風雨,但是隻要努力的活著,努力的愛著就有希望,而這一點,《平凡的世界》將會為我們帶來答案

在單點陣圖書閱覽室,被翻的最多,看的最多的無疑就是這本《平凡的世界》了。果敢又堅強,堅毅又有擔當,這是屬於少安的印跡,是屬於他的標籤。在困苦和貧窮面前,少安用自己的臂膀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用自己佈滿老繭的雙手將一切困苦攬在自己面前。他堅信人不能窮一輩子,只要努力一定會有收穫。

敏銳又聰慧,靈活又執著,這是屬於少平的特色,是屬於他的象徵。在落後的環境裡,少平用自己魁梧健碩的身軀在艱辛險惡的環境中堅持奮鬥,用自己的氣魄和勇氣微笑著面對著所有的艱辛。他一直渴望脫離“黑非洲”,用知識改變命運,改變別人對自己看法。

遇見了少安少平,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有了他們,讓我得以在最難以度過的日子裡和少安少平一起並肩作戰,在最惆悵苦悶的環境下和少安少平一起勇往直前。我用心閱讀,直到我終於領悟這本書的真諦: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爭取和奮鬥。不論結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自己總不枉在這世上活了一場。而只要我們用這種精神去面對遇見的坎坷,我們就能夠無愧於心,無愧於生活,更無愧於自我。

作為一名高速公路收費員,我感到這本書在迷茫中給了我指點江山的勇氣與信心。收費員的工作很辛苦也很枯燥,但是生在這個時代無疑已經比太多的人擁有了更多的幸運。一位又一位的過路司機不分晝夜的從我面前經過,從南方到北方,從白天到黑夜,他們比我更苦,至少我還有自己的一方小小天地,所以比我們更苦的司機們,比我們更苦的“少安少平們”仍在不斷的奮鬥,燃燒自己的青春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又有什麼理由叫苦,有什麼理由放棄呢?也許他們沒有賺到很多的錢,但是他們卻一直在竭盡全力的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成為一個有德的人,努力的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成就一個不平凡的自己,我敬佩他們,而我也會和他們一樣努力!

我很慶幸《平凡的世界》可以讓我看見這種人生的答案,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用面對生活的勇氣與信心,努力的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一個不平凡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篇2

在地下沒有什麼光亮的坑道里,煤溜子在隆隆地轉動著,眼前流動和旋轉的全是黑色。孫少平正是在這樣黑暗和艱苦的環境下辛苦地工作著。儘管他十分勞累,但是他義無反顧地要在這個黑煤堆中幹下去。

他完全可以在家鄉雙水村老實地當一個農民,他可以和他哥少安一起辦磚廠,賺取更多的財富。然而,他卻不願意如此輕鬆,他似乎天性情願去接受勞動帶來的沉重與磨難。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他不是一個尋常的人。

他感覺,一個人活得好壞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而不在於他職業的貴賤。只要人對勞動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就不會覺得受苦是一種折磨。他覺得,只要懂得勞動帶來的苦難,就能感受到勞動所帶來的崇高感。人不應該在勞動帶來的傷痛中叫苦不迭,他們應該想到,這痛苦不是白受的,這痛苦將使他的身體和他的精神更加強大。通過

一番在煤礦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正是在煤礦艱苦的環境和賣命的勞動中,孫少平找到了幸福,找到了親情,找到了友情。在勞動中,他得到精神上的歷練,磨鍊了自己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勞動所帶來的崇高感,不論是什麼人,最終還是要崇尚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勞動,是我們生平極為重要的一課,只有懂得勞動、熱愛勞動,才能幸福地生活。勞動永遠是辛苦的,它永遠充斥著苦難,關鍵在於你對待苦難的態度。

如果你退縮、逃避、放棄,不熱愛勞動的你將會變得好吃懶做,在空虛中度過時光。如果你敢於承受,英勇向前,你將會收穫很多,不光是物質財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力量。通過勞動,你會發現,你的生活變得充實,並且有意義了。對於你勞動作出的貢獻,人們會給予你尊重,這也就讓你對勞動產生了無限的崇高感。

  《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篇3

——讀路遙《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的世界》作為一部百萬字的鉅著,給我的帶來的震撼和觸動太多也太深。由於我和作品中的孫少平的經歷所具有的太多的相似性,使我在一開始讀起它時,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並且對他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同樣出生於農村,同樣出生於一個貧困且多事的家庭,同樣不甘於沉淪而在生活的大潮流中奮勇掙扎,同樣由於內心的不屈而去外地打工,同樣對於苦難的渴望,同樣對於人生意義的不懈追求??正是這一個又一個“同樣”,使我對他的言行和思想可以有更加深切的理解和體會。

孫少平畢業之際曾對田曉霞說:“你不知道,我心裡很痛苦。不知道為什麼,我現在特別想到一個更艱苦的地方去。越遠越好。哪怕是在北極的冰天雪地裡;或者像傑克·倫敦小說中描寫的嚴酷的阿拉斯加??”。曾幾何時,我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出於對苦難的嚮往,對磨練自己的渴望,在大學聯考結束之際,我選擇了去工地打工。所以當我看到孫少平不顧父親孫玉厚和哥哥孫少安的反對,堅持出門獨自打拼時。我理解他的心情。當我看到他用他那沒有做過重活的身體背起一百多斤重的石頭一步步往上爬時,一個陌生而又熟悉、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縮影呈現再來我的腦海裡,這一刻,我的思想似乎已融入他的身體裡,隨他一起經受這生活的考驗!

當我讀到孫少平和田曉霞談戀愛時,我的心裡也喜滋滋的,彷彿自己在談戀愛似的。隨著情節的深入和發展,作者突然來了一個180o大轉彎——田曉霞在洪水中犧牲了。那一刻,我被震住了,甚至心裡都產生了一絲幻想和懷疑,希望在作者的筆下她可以“起死回生”。可“事實”就是如此殘酷,在“現實”面前,美好的幻想和希冀或許最終只會化為空白! 由於被作品深深地吸引,我只用了三天時間就把它讀完了。或許有點倉促,可讀過之餘,心裡總有一種感覺如迴音繞樑般久久揮之不去。於是,在今年剛開學時,我自己又特地買了一套,想從頭到尾再細細的看一遍。當我翻開第一頁,熟悉的文字再次映入眼簾,“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濛濛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淋的向大地飄散著??”,隨之而來的是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或許由於我言辭拙劣和不善表達,那種感覺我始終無法準確的表達出來。但每天我讀完過後,總有一種洶湧澎湃的感情在我的心裡湧動,促使我以昂揚的心態來面對生活;一種正能量充斥心間,或許這正是它對我的意義所在吧??

完《平凡的世界》也有一段時間了,現在重新審視一下這部作品,又有一些新的認識。如果說上面的內容是從感性角度出發的話,那麼下面我將從理性的角度來談一下我的理解和體會。

在這部作品中,孫少安和孫少平是作者著力塑造的兩個人物。孫少安身上具有傳統文化所賦予農民的堅韌品格和令人蕩氣迴腸的道德情操,但又不可避免的帶有一定的農民階級所固有的狹隘意識。而孫少平身上則別具一番思想價值和未來意義。而這應該也正是作者竭力想表達的主題。

如果說孫少安是全書的精神基石,孫少平則為全書的思想之魂。其實從這裡也可以發現在作者的思想深處,一方面,在情感上,他尊敬並推崇農業文化中的寬厚、溫情和淳樸,農民身上的堅韌和刻苦;另一方面,在意識上,他對世世代代農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又持否定的態度,期待農民母體誕生新的分子,創造另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價值。希望其可以超越農民的精神藩籬,希望現代文明之光能夠普照黃土高原。於是便產生了這兩個人物:孫少安和孫少平。

在作者的筆下,作為主人公的孫少平從一個自卑的學生開始出現,然後歷經生活的種種磨難,一步步走了過來。如果說處理郝紅梅的“手帕事件”,拯救受辱的弱女,表現了他坦蕩寬厚的心胸,高貴的人格,那麼他的闖蕩世界,當攬工漢,最後成為優秀的煤礦工人,所蘊含的人生意味就更加深邃。他的出走,並無發財的動機,完全是精神的渴求;他的自找苦吃,遍嘗苦難,含有焦灼地為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探尋人的發展前景的不凡意義。他竭力要超越自我,勘探新路。他最珍視精神上的收穫。對於“苦難”,他說:“痛苦難道是白忍受的嗎?他應該使我們偉大。”這個人物的生活目標,正如他在致妹妹蘭香的信中所說的:“我們出生於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身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性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被判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這不正是我們現代人所普遍缺乏的精神意義和價值追求嗎?

除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之外,小說細膩的情節描寫也給了我很大觸動。正如作者在《早晨從中午開始》所說的:“真正有力的長篇小說不依靠情節取勝,驚心動魄的情節未必能寫成驚心動魄的小說。作家最大的才智是能夠在日常細碎的生活演繹出讓人心靈震顫的巨大內容。”而《平凡的世界》則很好的體現了作者的這一美學追求。在作品中,一幕又一幕感人至深的生活場景不斷上演。裡面不知蘊含了多少愛和多少淚,不知給了讀者多少酸楚和激奮。而作者也正是在這一幕幕場景中把人間的至情至愛表現的淋漓盡致。

比如當孫玉厚一家因王滿銀勞改處於一片慌亂之際,小女兒蘭香不經大人指點,自己便悄悄地去餵豬,而後又去撿柴,儘自己所能來為父母分憂。正是蘭香這種在貧困條件下所表現出來的懂事的心性和對自己親人的情和愛,更具一番催人淚下的力量和感人至深的心靈觸動;而當蘭香考上大學,孫少平為妹妹準備各種生活用品時的細節描寫,也著實讓人為這種血濃於水的親情而感動。作者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日常瑣碎生活,把人間至善至美的真情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愛張揚到了極致。

《平凡的世界》自出版以來,讚揚者大有人在,批判者也不乏其人。有人說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而也有人說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太過理想,是中國傳統婦女的典型;有人說這部小說是“農村日常生活的百科全書”;也有人說作品裡人物關係設定失真,價值觀念陳舊??

在作者的寫作過程中,支援作者的唯一力量是讀者,“你之所以還能堅持,是因為你的寫作乾脆不面對文學界,不面對批評界,而直接面對讀者。只要讀者不遺棄你,就證明你能夠存在。其實,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讀者永遠是真正的上帝。”

對啊,讀者永遠是上帝。而《平凡的世界》自問世起,在讀者中間產生的巨大反響則很好地印證了作者的這一理念。正如一位讀者所說:“路遙能在平凡中揭示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所忽視的東西,能有一種感人至深的震撼。在平凡中告訴我的卻是不平凡。”《平凡的世界》以其不平凡的力量深深影響了我。我相信在它的陪伴下,我一定會以昂揚的姿態去面對生活,去追求屬於我的未來。《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篇4

近一個月以來,斷斷續續把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完。被主人公堅韌的信念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所感動。回想一下現實,我們大多數人不正是缺少這種百折不回的精神嗎?正如許三多說的不拋棄、不放棄那樣,我們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1949-1992),陝西省清澗縣人,生於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從小被過繼給伯父,他曾經務農,並在農村國小做過一年的民辦教師,隨後又回到縣裡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在這段時間裡,他邊勞動、邊工作、邊學習,閱讀了許多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並嘗試著寫了一些習作。在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進入了延安大學,畢業後,他先後來到陝西省文藝創作研究室、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相繼在《陝西文藝》編輯部和《延河》編輯部任編輯。

他創作的中篇小說《人生》榮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後來還被作者本人改編成了電影劇本並搬上銀幕。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於1991年榮獲國內最高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從而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上的文學地位。

《平凡的世界》中路遙把國家大事、政治形勢、家族矛盾、農民生活的艱辛、新一代的感情糾葛,以及黃土高原古樸的道德風尚、生活習俗都真實而細膩地描繪了出來,構成了一幅中國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農村生活的全景式畫卷。既透露出作者對家鄉父老溫馨動人的情愫,又體現了作者對生活、對社會,對歷史、對人生富於哲理性的深刻思考與理解,讀來嚴峻悲壯、真切動人。

雙水村是個不起眼的小山村,位於橫斷山脈環抱的黃土高原。1975年,由於國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社會許多方面都處在一種非常動盪和混亂的狀態中。在農村,農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困難。

在路遙的筆下,在平凡的世界裡,有一群敢於奮進,勇於進取的年輕人,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聲音。書裡是對於新農村的全景式的描寫,突出了從以前的農業模式向新的經濟形式的轉變,是改革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湧現了孫少平,孫少安,金波,田潤生,田曉霞等許許多多各具特點的青年人,他們是整個時代的代表,是整個時代的主人公。

孫少平和孫少安兩兄弟是全書的主人公。尤其是孫少平更是全書著重刻畫的一個新時代有理想,有思想的青年。孫少平上學時,家境是艱苦的。高中時,中午只能吃兩個黑饅頭,即書上寫的非洲。但是生活上的艱苦,並沒有使他失去面對生活的勇氣,這個衣著不合體的高個學生,在精神上是富有的。他積極閱讀,在拓展知識面的同時,也樹立了初步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即使後來去黃原縣城攬工的日子裡,他也沒有放棄閱讀,一本一本的書帶領著這個農村出來的年輕人走出了現實的小圈子,進入了人生的這個大舞臺,可以說是閱讀使得孫少平變得和其他的人不一樣,這不僅表現在他的處世態度上,也表現他的行為言語上。

孫少平有著莊稼漢勤勞樸實的一面,又有著知識分子肯學上進的一面。他的身份雖然在變,可是他的思想卻一直沒有變。對比著來看,現在的人,對於信念的堅持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改變,我們其實都在社會或者是周圍的影響下改變著什麼。如果我們都能像孫少平一樣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不放棄追逐自己的理想,執著於完成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標的話,我相信許多人的人生一定會和現在的狀態不一樣,會好很多。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很快,因此而產生浮躁等不好的情緒。也許我們都需要精神上的洗禮,對於信念的執著我們都應該向孫少平學習。

書上寫孫少平第一次去黃原縣城攬工,無處安身,於是找到了賈冰一家。當然,小說描寫的很真實,賈冰的家人可能是見慣了老鄉來家中投宿,所以態度上不是很熱情,只是孫少平和其他人不一樣,他在第二天一早就去找到了工作,然後帶著一盒餅乾來到賈冰的家,送給他的孩子吃。賈冰夫婦這才感受到這個後生和其他人不一樣,很懂人情世故,很有做人的原則。於是孫少平給了認識他的人很好的印象。後來臨走前,少平向賈冰借書,賈冰很爽快地答應了,後來賈冰還給少平在縣圖書館辦了一張借書證,看來真的是將心比心,世界上的人只要你去真心對待,一定會獲得回報的。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少平懂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的建立,自己這一方一定要努力去做好,這樣才能得到對方的尊重,雙方之間才能建立一種超越了年齡和社會地位的聯絡,這種聯絡對於一個初涉社會的青年來說太重要了。

書中後來有寫到了少平去到了他的一個遠房的舅舅家,他舅叫馬順。可是他舅和舅母對他並不好,他只有主動去擔水,才能得到他們的一點好臉色。後來在曹書記家上合口石的時候,少平點出了他舅馬順犯下的一個很大的錯誤,於是雖然幫助了主家,可是卻惹怒了他舅一家。他就再也待不下去了。於是繼續他的攬工漢生涯,期間得到了曹書記的幫助,在黃原落了戶。書中的孫少平是一個明嘵是非的人,在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時,他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社會上有許多的事情發生了,卻沒有人站出來。時常看見電視上有公益廣告,可是現實中能夠不顧自身安危站出來說話的人實在的不多了。記得近來在網路上,還有電視上,有一位女記者被人們稱作是中國最美的女記者,她的名字叫曹愛文,是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的記者,她在採訪突發事件--女孩落水的時候,不是繼續新聞報道,而是去參加救人,自己給女孩作人工呼吸,作急救。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節目給予了詳盡報道,一時間,曹愛文的名字被人們所廣為了解。我們這個社會需要有人可以站出來,需要大家都儘自己的一份努力,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文明,更加美好。

在《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是一個極富正義感的青年。在和包工頭胡永州的鬥爭過程中,他表現的是一種正義,不畏邪惡的正義。他幫助了小翠,可是小翠已經墮落了,因為她的家裡,也因為她的自身原因,她已經深陷而不能自拔。即使孫少平一次兩次可以幫助他,可是如果一個人不能自救,那麼別人給予他的再大幫助也是徒然。作者路遙對於小翠也許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任何人都要樹立一個自尊自強的信念,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失掉人的最寶貴的品格。即使是出淤泥也要不染。心中一定要有一個聲音,不斷提醒自己,要自強,不要破罐破摔。

在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處理上,孫少平不愧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男兒。在親情上,他始終深知家中的疾苦,從不因為自己而給家中新增負擔。出去工作了以後,總是想著往家中寄錢。在到了銅城大牙灣煤礦,拿到了第一筆錢,他就給家裡寄錢了,他想像著父親拿到匯款單去郵局取錢的幸福畫面,真的是一種榮譽感。友情方面,少平有一個最好的朋友--金波。他們兩個人之間都儘量為對方著想,他們深深地瞭解對方。記得在孫少平去黃原攬工的時候,有一次去金波的住處。金波一看到少平,就去食堂打了半臉盆白麵片,他知道少平的飯量。而且回來的時候,換了一身很樸素的衣裳,頭髮也弄亂了,為的'是和少平一樣,不讓他感到差距。他們之間相互的理解和信任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後來吃完飯,金波知道了少平的處境後,邀請少平來郵局扛包,可是少平太瞭解金波了,於是說,好朋友各闖天下,不要在一起看對方的難過。少平何嘗不是替金波著想呢。好朋友的友誼真的是人生最美好的記憶和財富啊。

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堪稱是一段美好並且經典的愛情,相信感動了閱讀的每一個人。他們相互之間有太多的共同點,從相識到相知到相愛,充滿了知識分子心心相吸的感覺。他們是思想領域的好伴侶,現實生活中也相互體貼。田曉霞欣賞孫少平的上進和好學,還有思想上的獨具想法,不盲從,有自己的原則和信念,執著的精神,不屈的意志。而孫少平喜歡田曉霞的真,既是真實的真,也是真誠的真,在那個年代,一顆溫暖的心溫暖了另外的一顆心。田曉霞對於少平的幫助很大,借給了少平很多的書,可以說,在思想的世界裡,他們都是彼此的支柱。田曉霞從來沒有嫌棄過少平的攬工漢身份,相反,她和少平的感情在一步步加深。後來到了煤礦,田曉霞去看望少平一段。將他們之間的愛情寫得很細緻。在麻雀山上,那個夕陽的傍晚,一切的記憶彷彿都在提醒讀者,這是一段最美的回憶。後來田曉霞因公殉職,少平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這段感情的結局是所有人不願看到的,那就讓我們將它深深的留在心底吧。每個人都想找到自己的田曉霞,只是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擦身而過,把握現在,珍惜現在。

孫少平是一個責任心很重的青年。他對惠英和明明是一種責任,所以後來他回到了煤礦。至於金秀對於他的愛情,他心裡清楚,這只是一種由類似兄妹感情過渡來的愛情,所以他選擇拒絕。我覺得這是少平的原則,也是他的責任,他不會去接受這一段感情,正如他不會忘記田曉霞一樣,這都是一種責任,做人的責任。

孫少平這個人物的形象之所以如此豐滿。離不開作者的著力刻畫。在作者筆下,孫少平具備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的所有條件,他的原則,他的責任,他對親人朋友以及社會上的弱者和主家的態度,就充分說明了他是一個足以擔當任何事情的新青年。他的身上有著太多閃耀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

書中的孫少安也是一個典型的人物形象,他從十三歲起挑起了全家的重擔,他又是一個有抱負的人,在改革了之後,他首先建了一個磚窯廠,用自己勤勞的雙水打下了一片事業,他身上的許多優點和少平很相像。通過他和田潤葉之間的愛情,我們依然可以看出他沒有跳出門當戶對的封建老套套。可是我們不能怪少安,畢竟他只是想讓潤葉更加幸福,讓她不為難,始終是為她著想的。至於潤葉和李向前之間發生的種種,也是少安沒有預先想到的,令人欣慰的是,雖然是向前失去了雙腿,但是他卻收穫了愛情,他和潤葉最終還是走在了一起。總之,少安是一個勤勞,敢於前進,勇於挑戰的青年,和他弟少平一樣都是好男兒。

孫蘭香也是作者偏愛的人物。蘭香自小就很懂事,去撿柴禾,餵豬,還有和他二哥少平一起在清晨採集青草葉上的露水,為奶奶治眼睛。有一次,採好的露水因為蘭香的跌倒而全部灑掉,蘭香因此還哭了很長的時間。等到蘭香去上大學的時候,她和吳仲平之間的愛情也開始了。他們是典型的校園愛情。兩個人都一樣好學,在很多問題的理解上,論爭的很厲害,互相在討論學問的時候建立並加深了感情,相信他們會有一段不錯的美滿婚姻。

金波這個人物具有太多的優點。他是少平一生的好朋友。金波的愛情充滿了浪漫。但是結局卻是漫長無期的思念。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成就了一段傳奇。藏族姑娘,美麗的歌聲,軍營,竹笛,軍馬廠,夕陽,黃昏,構成那段美好記憶的所有內容。金波是一個感情十分豐富的人,我想一定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一直在想,《平凡的世界》到底是什麼地方吸引著我。孫少平的人格魅力,他的執著,他的愛情,無一不在牽動讀者的眼睛。我也時常會想像自己像孫少平一樣攬工,還有下到井下挖煤,當然我知道我不可能有孫少平的人生經歷,但是我可以具備少平的許多好的品格,一個人吸引別人的是他的品格。我相信勞動可以改變人,孫少平一開始不也是國小教師,後來去黃原攬工,還不是硬挺了下來,在年青的時候吃點苦,會對以後的人生有很多的好處。《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勵志的書,也是一本心靈史。希望這本書給更多的處於人生抉擇路口的青年朋友帶去好的建議和指引。

  《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篇5

聽大家說平凡的世界寫得很好,尤其是七、八十年代的人應該看看。我是八十年代出生的,我懷著一種好奇的心情閱讀了這部書的第一部分。給我的第一感覺很親切。看完後勾起我對往事的一些回憶。我出生在農村,生長在一個農民家庭。小時候常常聽我的祖母說起過去的日子。在期間,人們拿草根樹皮來充飢。那個時候沒有實行計劃生育,家家都7、8口人,沒得吃,孩子們都餓的哇哇哭。就連我小的時候都是和小米湯長大的。當時母親沒有奶水,更買不起奶粉。生活在農村的人很苦,我能體會到少平上學吃高粱面饃的心情。我從小到大都是穿表兄和表姐的衣服長大的。每年春節的新衣服幾乎都是親戚們給買的,或是撿著別人給的新一點的舊衣服當新衣服穿。上中學了都買不起新書包,一直用我表姐給我的,縫了又逢補了又補的書包。當時有的男同學拿我的書吧取笑,我至今記憶猶新。中學的學校離我們家有五里路,每天要走一個來回,中午帶飯,夏天的時候都是涼著吃,冬天的時候用班裡的火爐子煲熱了吃。當時學校也有食堂,但是對我來說只是奢望。我還有一個妹妹,和我年一年二。父親一個人負擔我們兩個人的學費已經很吃力了,他們很不容易,我從來不向他們提任何要求。孫少平一家的生活離我很近,雖然我當時能吃飽飯。但是生活在八十年代的城裡的孩子,是體會不到我所經歷的這一切的。他們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不用考慮明天上學學費還不知到那裡去借。和孫少平比,我又是幸運的。畢竟我不用餓著肚子上學,衣服雖然舊點,但不是補丁落補丁。

我感謝我出生在農民家庭,雖然從小沒有優越的生活條件,但培養了我堅強、不服輸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