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教師研訓心得體會大綱

研訓評價保障:學校制訂較為完善的研訓評價機制,建立每位教師的校本研訓學籍庫,每次研訓,加強對參訓教師的登記管理,確保全員參加。接下來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教師研訓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教師研訓心得體會

教師成長的關鍵是任職後的繼續教育。在繼續教育中,校本培訓有其特殊的意義:校本培訓更多以教育現實問題為著眼點,兼顧全體教師,有利於在實踐中訓練和提高教育教學技能,可以在校內進行經常性、連續性的培訓。校本研訓,應該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確準研訓內容,做活研訓的形式,抓實研訓保障。

一、確準研訓的內容

作為學校,首先要考慮研訓內容是否教師之所需。本學年根據目前我校發展的實際狀況,我們首先努力確準研訓的內容,為教師的工作需要打“前哨”。

1.根據區教育局“改進學教方式,促進有效教學”的精神,我們開展“借微格教室,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的系列研訓。

2.針對班班已經配備電子白板這一新的教學裝置,我校進行電子白板使用的專題系列培訓。

二、做活研訓的形式

1.課題驅動式:申報省教科規劃課題《借微格教室,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制訂了詳細的研究方案。邀請湖師院的.專家,對我校全體教師進行微格教室使用的培訓。要求各教研組每學期安排組內研討課,在微格教室內上課;課後,依據各個不同角度的全程視訊錄影,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診斷,從而促改進教學,逐步改進學教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課題組成員彙總此項研訓的相關資料。

2.專題研討式:電子白板的使用培訓,先通過視訊讓全體教師瞭解白板的有關使用知識,再由校內教師講座,教師練習上課使用;然後進行沙龍式的培訓:教師們坐在一起,相互探討,反饋困惑,由資訊科技教師進行難點解疑。

3.教研共同體式:改變以往“師徒結對”式的教師專業成長互助方式,建立“教研共同體”。“ 教研共同體”較之以前的“師徒”模式,開闊了視野,能從多種角度理解知識和看待問題,可以在不同思想的碰撞和爭論中激發智慧和靈感。“三人行必有我師”,能使個人在與他人的研討中發現自身的弱點和缺陷,從其他團隊成員身上學到好的思想、品格、行為習慣和技能、方法。“教研共同體”中的成員已不再是單獨的一個人,而成為承擔整體學習使命的團隊成員,並從團隊中獲得接納感、安全感、歸屬感和責任感,動力源泉真正來自內心的需求。成員之間以共同的願景為目標,共享學習資源,互幫互助,成為不可分割的學習共同體。顯然,在這樣的教研共同體之中,學習的成果必將大大超過個體學習者的總和,而且能使每一個成員在教研共同體中最充分地施展自身的優勢潛能,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

三、做實研訓保障

學年初由教科室牽頭,學校各科室參加,進行年度校本研訓計劃的討論,確定研訓主題、人員形式及評價等。

1.研訓時間保障:確定各研訓主題的具體實施時間,由校長室檢查監督研訓時間是否得以確保,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協調。

2.研訓評價保障:學校制訂較為完善的研訓評價機制,建立每位教師的校本研訓學籍庫,每次研訓,加強對參訓教師的登記管理,確保全員參加。根據區研訓中心的稽核,學校給每位教師進行學時申報,並與校教師績效考核掛鉤。

作為學校,應該明確:造就雄厚不竭的教師資源靠的就是務實、不懈的校本研訓。同時,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動員全體教師以主人翁的姿態,主動投入到校本研訓中去。校本研訓成功與否,應當看是否實現了全體教師的主動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