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幼兒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礎教育。下面本站為大家整理了幼兒養成教育心得,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幼兒養成教育心得體會1:

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養成了壞習慣,就會使你受害終生;相反,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會使你受益終生。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懂得其重要性,有不少人不注意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認為長大了懂事了習慣就會自然形成。果真如此嗎?就不見有人上了大學還不會自己做飯?有人因小時的小偷小摸的惡習,發展到後來的搶劫殺人?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少年兒童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中更應抓好孩子的養成教育。以下是我在實行養成教育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1、在控制孩子少看電視方面,我的做法是:在她很想看的時候讓她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讓孩子一邊看一邊覺得有負疚感;但平時我從不看電視,家裡其他人也儘量少開電視。家長自己在看電視上做到節制,以身作則,用行動產生說服力,而不是用語言。這樣效果很好,女兒基本每天很自覺的看半小時就關電視,不用我的督促。

2、在做家務中學會生存。懂事的孩子是做家務培養出來的,孩子不願意做也要做,大人進一步孩子就退一步,你代替他做得越多孩子就得到的越少。我認識到這點有點晚,不過現在正努力彌補。我設計了一個行為習慣獎勵卡,女兒每獨立完成一件事,就得到一朵紅花,集夠10個可以換我的獎品。首先從衣食住行開始,女兒堅持的還不錯。

3、在閱讀中學會求知,要每天拿出半小時的時間來閱讀。在女兒還很小的時候,我就用讀唐詩哄她睡覺,到現在女兒能獨立閱讀,她的閱讀習慣已經養成,閱讀效果也漸漸顯露出來,背東西速度較快,語言表達能力也較強。剛開始可以選擇孩子喜歡的書,大一點的時候,大人可以引導他讀你期望他讀的書。

4、在講禮貌中學會做人。這一點我覺得家長在人際交往中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跟父母、鄰居打招呼起,到坐公交車給別人讓座等等。當孩子有好的行為時,要及時肯定,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如何與人交往,長大之後就很容易融入社會。

5、注重親子溝通。每天在回家的路上,吃飯的時候我都會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時間長了,孩子發生什麼事情都會和我說一說。不過當孩子和你交流時,不能因為他犯了錯誤而大發雷霆,這樣你就堵塞了孩子向你敞開心扉的路。教育可以再找適當的時機。

6、家長的情緒很重要。孩子受了傷,家長對待傷害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對待傷害的態度,不要過於緊張,否則孩子也會很緊張。家長心態平和有利於培養孩子正確的對待挫折,獨立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越深入學習如何教育孩子,越覺得做家長真的不容易,同時也感到自己能力的不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以上是我的一點粗淺的心得體會,希望能與所有的家長交流學習,共同進步,把教育孩子變成一件輕鬆愉快的事。

  幼兒養成教育心得體會2:

養成好習慣,邁出人生第一步

女兒呱呱墜地,要做的事很多,我們首先注重培養了她衛生、飲食、作息、運動四方面的好習慣。衛生習慣:女兒出生在蘭州,由於自然環境所限,當地衛生條件較差。我們教女兒飯前便後洗手,勤洗澡換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把住病從口入這一關。飲食習慣:不挑食,多吃水果、蔬菜、雜糧(玉米、薯、豆類),吃簡單烹調的家常飯。作息習慣:凡事都要樹立時間觀念,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根據輕重緩急,由她自己限定時間。運動習慣:我們主張孩子要多做戶外活動。從小養成愛好運動的良好習慣,堅持參加體育運動,既增強了體質,又鍛鍊了毅力。在校積極參加運動會,並創造條件重點培養了她的游泳愛好,在10-15歲期間曾獲市級少年游泳五項冠軍。至今,她一直堅持跑步和游泳,保持了鍛鍊身體的好習慣。

衛生、飲食、作息、運動這個四方面的好習慣是女兒健康成長的有力保障,她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堅韌、有序、高效、快樂無不得益於此。父母親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有一個好的身體,是培養孩子成長的基礎。

教育孩子要把握“四個時段”,及時、定時、準時、平時

及時(教育的臨界期):做任何事都要選擇最佳介入期,因勢利導,方能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從點滴跡象中及時發現孩子的潛在萌芽。這孩子在幼兒園語言課上表現出語言豐富,模仿能力強,當眾講話從不怯場,有很強的表現慾望。市場上剛出現音像製品,我們就及時買了錄音機,配樂故事有聲讀物和幼兒英語教材等,以便學習標準的普通話和英語。為她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得女兒在高中和大學期間多次獲得英語和日語演講比賽一等獎。定時(涵蓋生活各方面):根據孩子不同時期,不同年齡段,制定不同的計劃和目標,給予定量的學習工作和興趣培養,只要完成任務,不再新增過多的負擔,並及時鼓勵和疏導。準時(時間觀念):要求孩子從國小會看鐘表,守時間,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由孩子自己制定和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做到鬆緊適度,勞逸結合。嚴格時間觀念,養成孩子做事的嚴謹性。平時(貴在堅持):要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培養孩子做任何事情,實際上是在考驗家長是否能夠堅持下去。平時從每一件小事入手,要求孩子的同時,更要嚴格要求家長。父母親要在平時日常生活中與孩子多交流,瞭解孩子的想法,注意觀察和發現孩子的興趣,加以正確引導和培養。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根據孩子的不同時期,不同年齡段,應該把握住及時、定時、準時、平時“四個時段”,實事求是地制定和調整培養孩子的計劃和目標,從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著手,培養孩子廣泛的愛好和興趣,發現其潛在的特長,及時引導和鼓勵,並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氛圍和條件,瞭解和發現自己孩子的性格和特點,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進行培養和教育。隨著孩子的日益成長,必將獲得很好的結果。

鼓勵孩子參加社會活動和集體活動,加強能力鍛鍊

我們一貫鼓勵支援孩子參加社會和集體活動,加強能力鍛鍊。女兒從國小,中學到大學一直擔任學生幹部,在清華附中高中期間擔任學生會主席。積極參加和組織集體活動,鍛鍊了她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克服困難的能力,團結互助的能力等。雖然社會活動和集體活動佔用她不少的時間,但只要合理安排好時間,不僅不會影響學習,反而會促進學習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各方面能力得到鍛鍊。女兒大學和研究生期間在中央電視臺和人民日報實習時,使這種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受到好評。

父母親鼓勵孩子參加社會活動和集體活動,重視綜合能力培養,不能只表現在口頭上,,要在精神上,行動上和物質上多給孩子一些支援,讓孩子真正感覺到父母親對自己的關心和幫助,感覺到父母親的參與是自己的堅強後盾,增強孩子取得成功的自信心。記得女兒八年級時擔任學校的廣播員,想開一個英語欄目,徵求我們的意見,我們對女兒敢於創新和敢於嘗試的想法感到高興,不僅積極支援,而且積極參與,協助她蒐集和尋找中學生感興趣的英語材料,包括學習,生活,音樂,體育等方面的內容,取得很好的效果。堅持數月後女兒成了同學們的偶像,英語閱讀和口語水平也大大提高,我們和女兒共同分享取得成功的喜悅。

重視素質教育,培養孩子全面發展

中國是一個人才濟濟的大國,也是一個重視教育的文明古國,至今我國的基礎教育仍是最好的,但是人們往往過於強調和重視基礎教育,忽視素質教育和能力訓練。現代的孩子們生活在國家日益發展富強的時代,也是適者生存的時代,培養和教育孩子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知識的一代新人,同時培養孩子的社會競爭力和生存能力更是至關重要的。

女兒四歲多開始學彈鋼琴,堅持了八年,每天練習兩小時,從不間斷,多次參加省市級鋼琴比賽並獲獎。八歲開始學習繪畫,油畫也獲得省級獎勵。我們要求女兒不論學什麼,都要認真學習,專業訓練,不荒廢時間和精力。在培養女兒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只要合理安排時間,提高時間的有效使用率,素質教育不僅不會影響正常學習,反而會開發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藝術興趣和能力,使孩子得到全面發展。學習鋼琴必然要學視唱練耳,由於女兒聽音很準確,所以英語和日語學得很好,特別是口語發音準確。是學習鋼琴促進了女兒的外語學習,提高了水平。

和孩子一起成長,父母既是孩子的朋友又是榜樣

培養教育孩子也是一個系統工程,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孩子的學習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回想我們自己的孩提年代,許多優秀人物是我們的榜樣,激勵我們成長,逐步走向成熟。現在榜樣這個名詞已經快被偶像所取代了,但是不管是榜樣,還是偶像,都是孩子們學習和模仿的物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父母是孩子最初的,也是接觸最多的學習和模仿物件,父母親的言語和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要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對學生要為人師表,對自己的孩子也要為人師表。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形像。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教育培養孩子是每一個做父母的責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父母親在教育培養孩子的過程中還應該根據孩子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總結和調整自己的教育思維和教育方式,和孩子一起成長,父母要永遠做孩子的朋友。

  幼兒養成教育心得體會3:

幼兒養成教育的內容包括的面很廣:愛祖國、懂禮貌、講衛生、正確地洗手入廁、文明進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陳鶴琴先生說:“人類的動作十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當特別注重習慣的養成。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

新學期開始,我發現班級中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方面大體有三種情況:有一些幼兒不但學習習慣好,上課認真聽講,用具整理得井井有條,也很懂禮貌、守規則,各項常規都很好,一般不用老師提醒就能做到。而有一部分幼兒,吃飯磨蹭、集體活動亂講話、區角活動打鬧、爭搶玩具、不午睡……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還有一部分幼兒表現在某些方面的情況比較明顯,如有的幼兒沒有良好的傾聽習慣,有的吃飯挑食,有的行為拖沓,還有的規則意識不強。針對這些情況,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為幼兒樹立好榜樣。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言傳身教。凡是要求幼兒做到的,我和班主任老師也按照這些要求做。見面有禮貌的問好,吃完飯擦桌子、漱口,有需要協作的事情主動幫忙,在教室裡儘量小聲說話,輕輕走路等等。讓幼兒知道好習慣是每個人都需要養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體生活中,同伴群體也為幼兒提供了相互模仿的物件,影響幼兒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經常在班級中表揚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兒,讓其它幼兒模仿學習,發揮同伴間的榜樣作用。幼兒有了學習的榜樣,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如何做,馬上就會改正。

第二,正面鼓勵,耐心引導。班級中沒有養成良好常規習慣的幼兒不僅讓人格外費心,而且還會對其它幼兒產生不好的影響。因為他們經常犯錯,挨批評次數多,但我感到,對這部分幼兒過多地用批評教育效果並不佳,更好的辦法是運用正面鼓勵,積極引導,在幼兒良好行為出現時及時表揚。前一階段,男孩站隊時特別亂,愛吵鬧。但有一次,我讓全體幼兒在門口站隊,發現明明很自覺地站好,動作迅速。我馬上表揚了他,其它小朋友看到了,也都向他學習。那天早操明明做操站隊都非常棒,我又表揚了他。及時地對幼兒表揚鼓勵,哪怕是一個讚賞的眼神,都會使幼兒產生更加要好好表現的慾望,也就是產生了“良性迴圈”的效應。我認為對於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兒,要更加耐心,不斷用語言強化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善於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鼓勵,多用正面強化。從某一“閃光點”的行為出現,帶動整體行為的改善。

第三,讓幼兒明確自己的不足,集中突破。有相當一部分幼兒在某一具體行為方面出現問題。有的是不講禮貌,有的是午睡習慣不好,還有的是吃飯挑食……這就需要針對具體問題來解決。亮亮個方面表現都不錯,但做事總愛磨蹭、拖拉。個別交流中,我給她指出,你上課回答問題很好,也很守紀律,如果做事迅速就更好了。陸路學習習慣不好,我與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監督他回家先完成當天的作業以後再玩,並且每天晚上都留一段時間專心的畫畫,看書或是寫數字。現在,陸路上課集中注意聽講有了明顯進步。

以上三點是我在幼兒養成教育實踐中的一些體會。我感到家庭教育在幼兒養成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並通過家長會、家園聯絡等途徑積極向家長宣傳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要求家長陽正確地教育孩子,只有讓幼兒做到了在家與在園一個樣,良好習慣的養成才有真正的意義。養成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幼兒從他律到自律,使常規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