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2015大學生三下鄉心得體會

大學生三下鄉心得體會(一)

2015大學生三下鄉心得體會

去年的三下鄉還在腦海中,今年的三下鄉又來到了!時間飛逝,一年又過去了。今年我院三下鄉的活動主題是:“構建合楷社會、演藝紅色青春”!

我隊名稱為“台州職業技術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溫嶺市鬆門鎮構建合楷社會、演藝紅色青春”服務團。簡稱“溫嶺鬆門服務團”共有學生21名,指導老師2名。時間共 8天。

這次的活動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高舉革命老區奔小康的旗幟,立足我院工科辦學的優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用知識造福社會,用愛心撒播文明。

活動內容:農村團幹部計算機技能培訓;禁毒宣傳; 開展“青春自護,遠離網癮”活動;食品安全衛生宣傳;文明禮儀志願者培訓活動8天的時間說起來是不常,一週多一天,但對我來說是卻是難忘的一週加一天。從出隊到結束的那一刻。我們團隊的活動有條不緊的開展結束,要不是受到的颱風的影響,我想我團隊的效果會更上一層樓。

他們的一言一行還不斷的在我眼前出現,可能因為我是隊長的原因吧,對什麼事都特別的敏感!一個隊中只有3名大二的,2名東校區的,其他的全是大一的同學,這個團隊中全部都是青年志願者,大部分是文明修身學校的學員。開展活動和其它隊相比的話,我認為是最有楷做力的一組,原因很簡單:大家都是同一屆的,沒有什麼學生幹部,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沒有一個會特別愛出風頭,能力上都是相等的,必需要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活動。

能夠在這樣的一支隊中,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同時給我也不小的壓力,要是開會時沒人發表意見不就慘了。從活動的總體上來說,我認為是成功的。“成功”:不是說活動開展的怎麼怎麼好,而是每位同學都多少知道了些現在的社會沒有知識、沒有社交主動權,是不能夠適應這個社會的。可能對於一部份同學來說,他們的成功就是三下鄉拿了一本證書,可以加點分數。我認為參加三下鄉為的不是別的,為的就是以後可以更快的適應這個社會,所以我們這個團隊更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在這幾天能學多少就學多少,自己學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東西,這些證書沒有得到並不代表著自己三下鄉是白去的,只要自己認為在活動中有學到東西就足了,怕的就是什麼都沒有學到,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啊!!

我在這次三下鄉中明顯提高了以下幾點:

  一、合理分配

不論是做什麼工作,總會有要分配的時候。我是隊長,但是合作能力我也與同學們差不多,通過這一次的社會實踐,讓我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在我隊出發前,我們的一些活動材料還沒有全部到位,留了二名同學在學校,團隊的活動日程才得正常開展,要是不分配下去而是全部留下來的話,那我們的團隊活動肯定是不完滿的。

  二、主動提問

我當學生幹部的日子也不少,就是不好意思主動的去找一個提問,有點害羞。但自己當了這隊長之後,不論什麼事情自己都得出面,他們有問題就問我,有難點就向我提,而我也是學生,也會有問題,在這兒老師不在的時候我就相當於是老大了,什麼事都要解決,不會了怎麼辦呢,只有自己去問啊,就這樣,我在同學們問我之前先向老師或者是當地的負責人瞭解過來,這樣一來,活動開展的順利,同學們也就都有了信心。

  三、關心他人

以前都是有活動了大家在,開展結束了就自走自的了,從來沒有說還要在一起那麼多天的,通過這一次,我知道了原來關心他人也是交朋友的一種方式。

  四、不斷的學習新知識

在現在的社會知識時代,不能夠快速的學習新事物就會落後,這次活動讓我是親歷了一回,沒有新的資訊就不能夠更好的開展活動。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行,這一點是主點,能夠在活動中得出這來,是我最大的收穫了!!

對於我來說,活動是下次的成功的道路,沒有活動就沒有機會,在活動中可以會有許多的機會,而這機會也是自己日後成功道路的石子,最後,我個人提出以下倡議:

三下鄉為的是更好的讓大學生了解當今社會,更好的適應以後的社會,為出社會做了一條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夠領略到當中的道理,不要為了三下鄉而三下鄉。

在活動中每一位同學都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時也要互助、互愛。在一個合楷的氣氛中開展活動,對人對已都有好處。不論是活動的前後,有一顆善良的心,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個開心的心情,對突發的事件能夠保持冷靜,以平常心來對待!

隊員之間能夠保持良好的聯絡,外出事先報隊長得到批准。每天記日記,記錄好當天的生活點滴,每2~3日進行工作小結。這對自己的以後回憶會是一個很好的見證。同時也是好文章的出處。

不要為了個人的小目的而浪費了許多學習的時間,現在拿到的獎項在多,但若你什麼社會實踐經驗都沒學到,等出了校門,進入社會,同樣還是會比其他同學慢一拍。

在總結的最後,我也同樣希望下一次的三下鄉活動能夠更加的豐富多彩,同學們都能夠以一種主人翁的心態加入到活動中去。

  大學生三下鄉心得體會(二)

孔子說“教學相長”,可以說,老師既是教授者,也是學習者。這次利用暑期到惠州三下鄉,可以說是我們這些準老師給那裡的農村學生帶去了外面的世界,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一)備課與上課

幾千年前有個哲人說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代也有人說“成功傾向於有準備的大腦”,我想,這確實是不無道理的。以前作為一名學生聽課,無論是中國小還是大學課堂上,自己的總體感覺是許多老師上課重難點突出,條理清晰。但是沒有想到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其實老師也是很認真地做好備課工作的。一趟三下鄉之行,當自己作為一名準教師踏上講臺,我明顯地感到了自己備課的不足,這不足來自於備課時間的不充分,也來自於本身知識儲備的不充實。而且,選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應該更多地考慮學生的水平,這才利於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這點說起來似乎挺容易,但要真正做到,不僅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功底,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和了解學生的心理。

我一直在想,怎麼老師在上了一節課或幾節課後基本上能夠摸清學生的基本性格呢?三下鄉以來,通過跟隊友交流經驗和去聽他們上課,我發現,學生普遍反映上的好的課,老師的內容和問題的設計都很巧妙,而老師本人也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去思考。而老師則在課堂對學生的問答中對於他們的水平和性格有所瞭解。這又印證了教學設計和備課內容等方面課前準備工作是很重要的。瞭解學生,但怎麼樣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則又是一件很值得考究的事情了。

(二)學生與老師

有種看法認為,老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關係,兩者之間最理想的關係是朋友般的。三下鄉跟同學們十天的相處,我覺得師生之間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確實能夠建立友好的情誼。學生們可愛、好學,同時支教隊友間也會彼此交流學生的情況,因此我們能夠及時瞭解學生的心態,相應作出改變,比如增加第二課堂的課時(如音樂欣賞課、心理測試課等等),努力使上課的內容做到趣味性和知識性的結合。我們給學生們帶去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學生也對我們的熱情給予了回報,積極配合我們的教學和課外活動,也願意跟我們反映他們的要求和建議。他們的合作給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十天雖然短暫,但彼此都付出了真誠和熱情。

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溝通感情十分重要,這也利於教學活動的開展,可是我發現由於老師的寬容和友好,有些同學會過於隨便了,比如隨便翻老師辦公桌抽屜裡的東西。其實他們未必認識到這是不對的,他們覺得反正跟老師們那麼熟了翻翻桌子也沒有關係。仗著跟個別老師聊得來,課上睡覺、課下找老師聊天的也有個別同學。我記得在大學上課時教師教育學老師說過,老師永遠不可能跟學生平等,因為老師要有威嚴,不然鎮不住學生。我想,老師所說的“鎮”不一定就表示專制,可以**,但要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一種不可侵犯的威嚴,才能在思想行為上對學生起到必要的約束,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最後一點感想

記得聊天時有學生說他們都很喜歡我們,喜歡我們教唱歌、搞知識競賽、趣味運動會等等課堂和活動,這些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他們平時學校正常上課都沒有的。我想,很多老師聽到學生這樣的評介都會感到欣慰。

這趟三下鄉之行,我們下鄉的隊友都認真熱情付出了,儘可能把知識帶來的樂趣和外面的精彩向他們呈現,激發他們的自信和對未來生活美好的展望;我們無法預知短短的十天能在那些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帶來多大的影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經歷過了,意義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