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靜悄悄的革命》讀書心得體會

《靜悄悄的革命》是通過和事物對話、和他人對話、和自身對話的活動過程,創造一種活動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學習。下面請看本站網整理的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靜悄悄的革命》讀書心得體會

  篇1:《靜悄悄的革命》讀書心得體會

這學期,我閱讀了佐藤學先生《靜悄悄的革命》一書,書名旁邊還有一排小字--創造活動、合作、反思的綜合學習課程。看到書名,我不由自主的想:“靜悄悄”體現在什麼地方?是什麼意思?而活動、合作、反思的學習課程正是我們一直追求的課程,應該怎樣實現?書中是怎樣論述的?帶著這些疑問,開啟書,我認真的研讀了書裡的內容,有些還沒看完。

本書所介紹的教室裡的“靜悄悄的革命”是通過和事物對話,和他人對話,和自身對話的活動過程,創造一種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這種學習是創造以傾聽為基礎的教室裡的交流;是那些力圖實現創造性的、合作性學習的教師間的相互學習;也是讓家長參與學校改革,使相互合作得以具體化的聯絡載體。

雖然沒有讀完,書中的一些觀點仍然讓人有所收益。如:教師太嚴厲和太溫和都是不合格的;要充分重視開頭;讓學生居於前臺,自己退居其後;傾聽比發言更重要等。在這些觀點中“傾聽”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書中有很多理論和案例都論訴了“傾聽”的重要性。

如:1我們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2“在教室的交流中,傾聽永遠比發言更加重要。”3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擅長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說話而不傾聽別人說話的兒童(人)是不可能學得好的。4如果我們希望在課堂上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言語表現能力的話,那麼與其鼓勵他們發言,不如培養其傾聽的能力。

由此反思我們的教學:1要學會等待,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2教師自身要自始至終的仔細地傾聽每個孩子的發言,積極地應對,精彩的發言要表揚,膽怯的發言要鼓勵,錯誤的發言要引導,用“你說的真棒”或“豎起大拇指”等肢體語言鼓勵學生髮言。3引導學生傾聽,給孩子佈置任務“他說的好嗎”“你覺得他哪些地方講得很好呢?”“你會說嗎”等語言引導學生傾聽他人發言。

讀的內容中,也有一些不太理解和不贊成的內容。如:“被動的能動性--應對”這句話不是太懂。“在教室裡,凡有不好好聽別人發言的學生,肯定有不認真傾聽每個學生一言一行的教師”這句話就不贊同。

  篇2:《靜悄悄的革命》讀書心得體會

佐藤學先生認為:“21世紀的學校是‘學習共同體’的學校。在作為‘學習共同體’的學校裡,不僅學生之間相互學習、成長,而且為了促進學生相互學習,教師也必須要相互學習和提高、家長等也都要學習和提高”。我們要把學校變成“學習共同體”,使學生、老師、家長在這個“學習共同體”裡共同成長。

“在學生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教室裡,能看到身體放鬆、輕鬆愉快、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感情的學生和傾耳靜聽學生輕言細語的教師。而在沉悶的教室裡,看到的是學生筆直端坐著,面無表情,教師也是用生硬的姿勢、硬邦邦的語言控制著整個教室。教師的注意力一般只集中在講課上,很少去關注聽課過程中學生思想的起伏或學生的想像產生共鳴。而相互學習關係的建立恰恰需要從教師用心傾聽學生身體所發出的無聲的語言開始。”這是書中的一段話,回想看過的那些內容,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傾聽學生的發言。傾聽對於學生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文中說互相傾聽是互相學習的基礎,教師往往想讓學生多多發言,但實際上仔細地傾聽每個學生的發言,在此基礎上開展指導,遠遠比前者更重要。“傾聽”是佐藤學反覆強調的重點。教師不僅要傾聽學生的聲音,而且要傾聽學生未能表達的內在的聲音,“教師邊與每個學生談話,邊傾耳靜聽每個學生尚未說出的話語”。

想一想自己的課堂,我一直抱怨學生聽得不夠認真,發言不積極,我又生怕漏過每一個讓學生髮言的機會,而且甚至為了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會明確問題的答案,我會不厭其煩地一遍遍重複,這樣導致了原本會聽的孩子也有些厭煩而失去認真聽的耐性了。為了趕教學進度,我未必會去理會他們,甚至因為有些學生答非所問或者吞吞吐吐講不清楚時,我會無理的打斷他們的發言,並自以為是的用自己的想法加以補充,沒有把足夠的時間留給學生,學生的想法也沒能真正的在班內引起交流和討論,只是留於一種教學的形式。正因為部分學生由於感到自己的發言沒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漸漸也失去了舉手的興趣,久而久之就成為課堂上的聽眾了。為此我常常感到苦惱,到底我該如何能讓我的學生來認真地聽我的課呢,來更好地掌握教給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呢?現在,我明白了,我並沒有意識到在我的教學中,我該怎樣來照顧到我學生的反應,我該怎樣以學生的立場來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學習關係,來建立相互傾聽的教室。文中說到,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的態度。要能做到與一個一個的學生展開對話。而不是以群體為物件進行談話。要去體味對方話語中潛在的複雜想法。這種“傾聽方式”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著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從而產生“啊,真不簡單”,“原來如此”,“真有趣啊”等共感共鳴。同時,教師還要千方百計地促進學生間的交往。要做到讓學生能豎起耳朵去傾聽教師另一角的學生說話,與遠處的學生髮生相互交流,那必須經過非常耐心的長期的反反覆覆的努力。所以,我覺得在課堂上,專心傾聽學生的發言非常重要,不能為了自己的教學進度而忽視某些學生的發言,以致未能與學生的想法產生共鳴。假如專心傾聽學生的發言,把他們有聲的發言------回答問題時的話,無聲的發言------一個動作、一個表情、甚至一個眼神,都能專心傾聽,那才能真正優化課堂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這正是我要努力的目標。

書中還有一些話讓我感觸頗深:“在教室的交流中,傾聽遠比發言更加重要。”“能生動地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師在對學生群體講話時,能做到與一個一個的學生展開對話,而不是以群體為物件進行談話。而且教師邊與每個學生談話,邊傾耳靜聽每個學生尚未說出的話語,在對話的過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體語言和情感去與學生的身體動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這些話讓我感到:針對當前國小教師互動中產生的問題,我們應把握國小生在師生互動中的特點,充分發揮國小生在互動中的主體作用,建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關係,才能達到促進國小生真正全面和諧的發展。如今學校獨生子女居多,生活條件優越,這些孩子在家裡往往是自己說了算,平時也見多識廣,在人面前好表現,生怕比別人差。課堂上往往是老師一提出問題,他們不假思索就舉手,於是常常答非所問,或者是別人才說一半,他就插進來,別的同學發言他不聽,一門心事爭發言,全然不顧別人的回答,而大多數是他們自己有時都不知道要說些什麼。這樣不僅自己沒學到知識,同時也影響了別的同學的思考。其實,對那些不多思考就草率發言的學生,倒是該對他們說“更加註意仔細傾聽吧”。再進一步說,如果我們希望在課堂上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言語表現力的話,那麼與其鼓勵他們發言,不如培養其傾聽的能力。這看起來好像離得遠些,其實卻是一條捷徑。

文中說互相傾聽是互相學習的基礎,教師往往想讓學生多多發言,但實際上仔細地傾聽每個學生的發言,在此基礎上開展指導,遠遠比前者更重要。“傾聽”是佐藤學反覆強調的重點。教師不僅要傾聽學生的聲音,而且要傾聽學生未能表達的內在的聲音,“教師邊與每個學生談話,邊傾耳靜聽每個學生尚未說出的話語”。

從今天開始就讓我們每節課後問問自己:“今天,我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了嗎?”

  篇3:《靜悄悄的革命》讀書心得體會

佐藤學先生從事訪問、參觀學校的活動將近20年,訪問1000所以上的學校,參觀過7000多間教室,觀察了美國近千間教室,得出的結論是:沒有兩所完全相同的學校,也沒有兩間完全相同的教室。好的學校並非都好在一個地方,好的教師也並非是同一型別的人。這個結論與哲學裡“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的原理是一致的。

作者在改變教學這一章,用了大量篇幅強調了教師間公開授課的重要性,作者認為改變學校的第一年,就是在校內建立所有教師一年一次的上公開課的體制,無論怎樣的改革,學校裡只要有一個教師不上公開課,要想取得成功都是困難的,只有教師間彼此敞開教室的大門,每個教師作為教育專家共同構建“合作性同事”關係,學校的改變才有可能。

第二年,提高研討會質量,以授課方式和教研活動為中心,重新構建學校內部組織和機構,第三年,以學生和教師有目共睹的轉變為依據,建立模式。回首我校剛剛過去的三年,我校教學工作制定了相關制度,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授後反思、互助小組、教案改革、知識樹推廣、詩文誦讀、讀書沙龍等…這些活動都是管理者結合本校師生情況,通過問卷調查等科學手段逐步推進的,雖然也取得了點滴成績,但現在站在校長聘任的第二個三年的起點上,感覺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開放教室力度不夠,關起門來上課的老師,只是把教室、學生當做私有財產,把教師這一職業私有化而已,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有的老師用堅實的盔甲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只認可自己的行為方式,不肯向別的老師虛心學習,當看到,在日本,開放教室這一基本要求也不是所有學校都能實現的時候,不禁莞爾一笑,看來,管理上的問題是不分國界的。讓所有的老師超越自己,構築起同為實踐者的同事們團結合作關係,這是學校改革的前提。


1.2017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心得

2.精選2017語文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3.2017年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心得

4.2017年國小教師外出學習心得體會

5.2017年寒假教師培訓學習心得

6.2017國小繼續教育學習心得

7.2016語文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8.2017年國小教師政治學習心得體會

9.2017年寒假教師政治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10.2017年寒假師德培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