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2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書心得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2篇)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

陳鶴琴老先生說,孩子是充滿活力和成長的,有潛力和創造力,只要善於引導就可以成才,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所以記住了這句話。今後,我將以此為教學指導,通過生動的活動進行教學,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活教育”的教學原則之一是,在學校的所有活動中,孩子應該被允許做他們自己能做的事情。沒有哪個孩子不愛活動,也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自己做的事情。

當他自己做這件事的時候,他與事物有了直接的接觸。有了實踐的經驗,他知道做事情的困難,從而認識到事情的本質。

當一個孩子知道動手的好處時,他的興趣就會越來越強烈,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厚,想做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這樣他做事情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他整個人就會越來越自信。

“生教育”的教學理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積極的鼓勵勝過消極的制裁。沒有一個人不喜歡別人說他的好話,也沒有一個人喜歡別人說他的壞話。這種心理是每個人都有的,我們可以用這種心理來鼓勵孩子如何表現,如何學習。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育應該像春風化雨露一樣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靈,讓幼苗長成參天大樹。

國小語文教學涉及面廣,知識點瑣碎,學生的教育可以從細節入手,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入手。所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有的同學成績不好,但是聲音條件很好,可以讓他帶同學去讀課文。一些學生有很強的表達能力,可以提前佈置作業。讓他們在課前五分鐘講一個小故事。有些同學性格內向,但字跡工整乾淨,對於這些好地方應該及時表揚。

人生最大的樂事,就是在成長的關鍵時期遇上一個好老師,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而且要有良好的語言藝術。讓我們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生,找出學生的閃光點,欣賞孩子才是真正愛孩子的。

《活教育》就像一個巨大的寶藏,值得仔細閱讀。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前一段時間有幸讀了《新教育》這本書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激發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憧憬。古語云:“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身為教師給學生的示範只停留在讀一遍題目,又怎麼能期待我們的學生認真審題呢?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在備課時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學內容,就認為學生也熟悉了。學生從課堂學習中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應是學習的方法。如果教師在每次讀題時能做到讀兩遍、三遍,指導學生如何來讀題。

讀完此書後讓我不禁感覺到擁有一名好教師的思想,能指導我們不斷地開拓自己的事業,努力地尋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使自己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完善。但思想、主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拿來”之後也要善於與時俱進,並且在長期實踐基礎上進行艱苦卓絕的思考。你想關於教學研究,怎麼去選擇一個課題?怎麼去定位,我覺得對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時間再去讀幾本關於類似的書來提升一下自己。

書中講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對照這裡提到的要求,我身為一名教師,覺得離理想的教師的距離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學習。這也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氣餒,要總結失敗的原因。要完全做到書中所講的八點,當然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但是隻要有這方面的意識,通過自身的努力,會慢慢向理想的教師靠攏,縮小其間的差距。

不過在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極有愛心的教師。因為愛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教育經驗較少,閱讀教育類書籍可以使我借鑑其他教育者的經歷經驗成長,在教育實踐中少走一些彎路,揣摩研究逐步建立自己的教育風格與正確的教育理念。《愛的教育》就給了我很多啟迪與提示。

在《愛的教育》中,作者以一個國小生的名義,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生活中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他所倡導的愛的教育,包括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人類美好的精神和情感。故事以日記的形式簡單表述,讓人感覺親切感人,卻在細緻的品味過後感受到其中深刻的內涵。在本書中以一個國小生的角度用著天真的言語來記錄著他眼中的“愛的教育”,老師對學生的愛、關心與幫助。

讀過之後我思考了很多,作為一名教師我應如何去應用愛的教育“法寶”?首先,對每個學生都以平等的愛與關心對待,社會不是因為成績好與壞而區分人,教師也不應對於成績不同的學生區別對待,無私的愛心給每一個接受教育的學生。其次,在生活細節上幫助我和關心學生。物質與生活環境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未來,而作為一名教育者我想應該讓一切不好的因素遠離我們的學生,一些事情我們無法改變,可細節上的關心、言語上的溝通,心靈上的美化同樣可以幫助學生,引導學生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在困難與艱辛中堅強,在順境與優越中前進,困難不是失敗的藉口,優越也不是放棄的理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迎來並面對最好的人生。再次,尊重信任每一名學生。尊重幫助樹立學生良好的人格,在尊重與被尊重間樹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自尊心是學生進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時刻保持自尊心,維持自尊心,為自尊心而努力,總會迎來一個不悔的人生。

教育即是愛,用譜寫的教育會受到人的尊敬。《愛的教育》教會了我很多,我將把它應用在今後的工作與對學生的教育中,時刻謹記愛無處不在。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最近幼兒園組織我們學習了一些關於幼師方面的書籍與法律法規文獻。這些天的讀書讓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讀書帶來的好處,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多讀書,可以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勝對手;我們變得更聰明,才可以勇敢地面對困難,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就又向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出了一步;多讀書,也能使自己的心情變得快樂。在書的海洋裡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用讀書來為自己放鬆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

閱讀中,我係統的瞭解了關於幼兒教師的一些專業性知識。其中《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一書中,不僅有一些理論性的專業知識,更是列舉了一些老教師多年經驗的實際案例,對於我們經常遇到的一些小麻煩小事情的處理技巧等有很大的幫助。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抓傷事件,一起簡單的抓傷事件,由於兩個老師的不同態度以及說話的技巧,事情也經過了兩三個轉折,這就告訴我們說話之前要先考慮好該怎樣說,組織好語言,不然出口之後往往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同時也告誡我們老師這一職業的嚴謹性,應為我們要面對的家長是各行各業的人,他們不是單一的從事一個職業的,面對不同的人也要有不同的處事技巧,學會了這個才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便利,自己也能在工作中有所收穫。

另外,我們無論是面對面對家長和孩子,都要用心。無論什麼事情,只要用心就能做到。尤其是對我們的孩子,畢竟跟跟我們朝夕相處的還是孩子,我們用心對待孩子,家長也會感覺得到,對於我們的工作,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給與支援與鼓勵,這些都是相關聯的。另外,雖然工作中會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情,但我們儘量不要表現出來,我們最應該做的事就是儘量把煩惱留給自己,把快樂帶給別人。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寬廣的胸襟,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

我感覺如果用幾句話來形容我們的職業的話,最合適的莫過於微笑面對每一天,真誠對待每一位家長,愛心呵護每一個孩子。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新教育是什麼?

80多年前,陳獨秀曾說:“舊教育的主義是要受教育者依照教育者的理想,做成偉大的個人,為聖賢,為仙佛,為豪傑,為大學者,新教育不是這樣,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會,不專在造成個人的偉大。”

我對新教育的理解是:新教育其實就是教育的本真,是應該被還原的教育夢想。

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起點,以六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認為,教育生活應該是幸福的。我們強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僅僅有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當然還有地當下某些教育問題的擔憂與不滿。我們遺憾地看到,許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使孩子已經沒有了童年,他們的學習充滿了失敗。很多孩子已經失去了凝望世界的眼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與衝動,失去了嘗試成功的勇氣與感恩的情懷。我們不禁要問,如果我們的孩子和老師們沒有幸福和快樂可言,這樣的教育還有必要嗎?

我們在幸福後面加上完整兩個字,是因為在當下的教育中,我們的教育是單向度的,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是唯分數的教育,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其實,教育的使命在於塑造美好的人性,進而建設美好的社會。人的完整性首先是建立在善的基礎之上的。人應該是完整的,包括他自己個性的完整。讓人成為他自己,一個完整的自己,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贊成把新教育命名為“心靈的教育”

從本體論上來說,新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這就是所謂的教育生活。從價值論上來說,我們認為我們所追求的教育生活,應該是完整的,可持續發展的。從方法論上來說,我們主張通過營造書香校園的行動,以及通過新公民新生命的專案,來實現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6

《愛的教育》是由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著,他通過一件平凡細緻的事情,細緻的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示人性的善良、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這本小說沒有任何豪情壯語,也沒有任何虛偽的說教,只是通過對生活的素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它包含了作家對普通人的純真靈的熱情讚頌。作者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的心扉。

這本書介紹了義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的學習。寫了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的感人肺腑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精髓深入。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親人、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

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洋溢著並散發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它在感動我的同時,也已發了我對愛的一些思考。愛究竟是什麼?它像空氣一樣,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為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所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正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記得有一次,在做廣播體操的時候,有一位同學的肚子痛,陳老師連忙跑過去問他:是不是很痛?”那位同學點了點頭。陳老師從包裡拿出一瓶風油精,輕輕的塗在他的肚臍上。又帶他去打電話,還陪他在校門口等著家長來。這件事雖然不是驚天動地,但老師的每一個動作,都把愛表現了出來。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作很多東西。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沒有限制。大到捐骨髓、捐助希望工程……小到同學之間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這本書中樸實的語言和深厚的愛。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7

《愛的教育》一書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角度,寫下他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裡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書中用不華麗的辭藻描繪出的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殷期盼,師生、朋友、同伴之間的愛和友誼,對祖國神聖的愛動人心絃。

父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們賦予了你生命,傾盡一生呵護你,《愛的教育》讓我感悟生活中的親情。處於青春叛逆期的我有時會與父母頂嘴,甚至爭吵,我總會認為他們對我的關心,對我的愛不夠。事實上,他們的愛都分散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中,一句叮囑,一個擁抱,一份關懷,他們或許不善言辭,所以一切愛的心聲都隱匿在了行動中。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父母,生活會是多麼孤苦,淒涼,無論怎樣都不要傷害他們的心,即使現在你不懂,時間久了閱歷深了你就會慢慢明白。

老師是一個孩子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人,《愛的教育》讓我重新感悟生活中的師愛。年輕氣盛的小小少年討厭被人約束,討厭教導,討厭老師佈置的任務。然而,老師的閱歷與文化素養遠比我們高深,他們看得更遠,作為教育工作者,他們更能指引我們。當你在人生路上越走越多時,不妨回過頭看看,想想當時老師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是否在未來得以印證效果。古人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他們如同路燈,照亮你迷茫的前程;如同北斗星,指引你走向正確的道路。

同伴是伴隨著你,與你共同經歷成長的人,《愛的教育》讓我重新感悟生活中的友誼。朋友,一個在你難過時安慰你,在你成功時祝賀你,在你落寞時陪伴你的角色,這樣的人每個人都值得擁有。我們需要朋友來交流溝通,說說一些只有在朋友間才會說得出口的話。如伯牙子期,有一人能讀懂你,生活也變得更絢爛,有良友共進,生命也變得更精彩,人生有一知己足矣。

愛是必不可少的,難以想象沒有愛的世界會存活幾天。不僅應向《愛的教育》裡的人物那樣學會發現愛,更要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守護身邊的每一份愛。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8

我最近讀了一部經典——《愛的教育》,是義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德·亞米契斯的代表作。

《愛的教育》風靡世界,歷久彌新……

一個國小生的世界活潑潑地呈此刻我面前。作者透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娓娓地記敘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現出人們的善良與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

此書並不刻意講究修辭與結構,語言也異常樸實、流暢,但它飽含了對社會中下層艱辛度日人民的關愛,對普通人純真心靈的熱忱讚頌,它洋溢著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溫馨的人性之美,使此書於細微處見真情,平凡中寓崇高;我閱畢全書,激盪於胸懷的感情與波瀾久久難以平靜。不妨說,作者用愛的鑰匙,打開了我的心扉。

我讀完全書,覺得《感恩》這篇文章最感人;讀完全文,我學到了許多。

全文語言巧妙,值得我去體會學習;更為我的語言積累下了豐富的底蘊——為我今後的語言道路鋪了一塊臺階。

本文教會了我感恩父母,感恩老師。老師其實是恨鐵不成鋼。老師是神聖的,因為他把自我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孩子,他是啟發你的心靈,培養你的智慧的人,他在你的一生中差不多和你的父母一樣重要。老師是億萬兒童心靈的智慧之父,他們得到極其微薄的報酬,卻在培養未來一代的優秀國民而辛勤勞動著。永遠要愛自我的老師,永遠要以尊敬的口吻來稱呼“老師”這兩個字,因為世界上除了父母親之外,“老師”就是人與人之間最崇高、最親切的稱呼了。

全文閱畢,我像剛吃飽飯一樣;此文沐浴了我的心靈,進化了我的靈魂。愛是陽光和雨露使我的人格更完整。

讀完全書,我獲得了精神食糧的滿足。我體會到了人生哲學,收穫了感恩的心,關愛他人,無私為他人奉獻……

《愛的教育》交給了我做人的基本人倫常識與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質

《愛的教育》整個文學創作的人道主義、博愛精神,流光溢彩,意蘊深遠,使此書超越了時空,獲得了普遍的、永恆的價值。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我花了一個上午認真讀了《孩子的錯都是大人的錯》,深深地體會到父母也是需要學習和成長的,在這本書裡我真的是學到了不少自己以前不知道的或者忽略了的育兒知識。

首先看第一部分:無窮的寶庫。每個孩子的心靈就像一個無限的寶庫,等待父母去啟發、去發掘,第一部分提到的特質是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具有的,也是所有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的。作者提到孩子的各種能力,可能都是父母比較容易忽略的,但對孩子來說卻是影響深遠的,每個父母都應該學習一下。比如想象力讓孩子擁有超能力,而想象力的遊戲,就是想象力最佳的訓練方法,讀了這部分後我會更有目的地培養女兒的想象力了。

對於自然力的無窮力量我深有感受,我一直相信大自然是身心快樂的源泉,大自然能夠帶給我們很多的開心和喜悅,雖說小區花園也不錯,但一有空時我和老公都會帶女兒出去外面玩,讓女兒盡情地擁抱大自然。說起神通力我還有點陌生,讀了這本書後,我明白了孩子的神通力,總是希望我們能夠去發現和賞識,不要只是把孩子送去潛能開發和學習,父母本身也需要開發,跟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這樣也能讓孩子將來的人生越來越成功!

再讀第二部分:危機就是轉機。當孩子的人格、情緒、行為及人際關係出了問題時,作者提醒父母不要急,不要慌,好好地靜下心來,危機就是轉機,應付危機的過程就是最好的學習過程。其實很多小孩子的問題多緣於父母的問題,比如缺乏耐心易讓孩子成為多動兒,父母要思考很多的問題,是否自己不夠有耐心啊,有時我就是這樣,如果女兒調皮撒賴時我就容易激動,很快失去耐心,今後一定要克服自己的缺點才行。說到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最易得自閉症,小區裡有個小男孩就有自閉症,雖然我沒跟他父母深談他們自己本身是不是有安全感的大人,但我只到看到他出來時,我都會鼓勵女兒去跟那個小男孩交流。

《孩子的錯都是大人的錯》真是一本不錯的書,讓我受益良多,希望有機會再一次捧起來深讀!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在班主任工作中,總會遇到了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為了提高自己管理班級的能力,暑假裡,我到省圖書館裡借了《優秀班主任99個成功的教育細節》這本書來看,希望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書中收錄了99個真實教育細節故事,它們都是優秀的一線班主任的經典教育故事,我細細品味著這些生動的事例,學習書中的教育方法,真是受益匪淺。

愛是教師最美的語言,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是成功教育的基石。師愛,無處不在。認真閱讀了《一次情不自禁的擁抱》《退一步,海闊天空》《愛的“謊言”》等一個個愛的故事,使我對師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只要有愛,善意的“謊言”也會美麗,它能喚醒心靈、開啟心智,讓孩子綻放自信的笑顏,讓生命充滿活力……,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信任學生,欣賞學生,讓學生在關愛的陽光下健康茁壯地成長。

教育,應該注重細節,細節是傳遞師愛的最佳手段,感動心靈的教育往往從細節開始。今後的教育中,我當結合書中所學,關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細節,用愛心、細心、耐心、智慧呵護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在朱永通先生《教育的細節》一書中,看到一則小故事,發人深省,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熊最愛吃蜜,而野蜂的蜜,多是藏在樹窟窿裡。大熊白天先到森林裡尋找大樹窟窿,一嘗,是甜的,便斷定是蜜,然後回“家”把小熊一個個運來,讓小熊吃。待小熊吃飽,再一個個運回去。小熊吃蜜時,大熊四處張望,保衛小熊。若有人靠近,大熊會打死來人。東北的農夫想出一個主意,把藏在大樹窟窿裡的蜜挖走,換上大糞。大熊再帶小熊來吃時,小熊一嘗,不吃,大熊就打小熊,強迫他吃;小熊還是不吃,大熊氣急敗壞,大打出手,直到把小熊一個個扯爛後,大熊自己一嘗,不是蜜。大熊坐下來,把小熊的屍骨往一處堆砌,好像重新堆砌在一起,小熊還會活過來。這時候,大熊的哭聲響徹整個森林。

看過這個故事,我很難過,也沉默了很久,想到了很多。身為教師的我,想到了類似大熊父母般的教育。我有一個叔叔,一放暑假,就帶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每天都有不同的安排。要是孩子一不樂意,就怒目相斥,甚至拳腳相加。每個暑假如此,每年如此。我相信,大熊是深愛它的孩子的,我也相信,叔叔也是深愛孩子的。但是,許多我們認為好的東西,事實上並非如此。

我想到了更多,我們的教育。從內心深處,我希望我們班的孩子們都養成良好的習慣,保持好的品行,有著理想的成績。但是平時的表現卻不讓人滿意,我也會以嚴厲的方式強迫他們去接受,用過多的作業來鞏固知識點。似乎,起了相對的作用,但卻又是暫時的。

弗洛姆說過,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我們不只是簡單的傳授知識,教學更是一門情感的交流。需要用愛和耐心去付出。注重教學的細枝末節,用教學智慧去完善他。蘇霍姆林斯基常常語重心長的對教師“灌輸”這樣的觀念:“你不是教物理,而是教人學物理。”孩子們才是主體,我們只是輔佐孩子的教育者。在與孩子們的溝通中,我們更要注重溝通的方式和藝術,巧妙的用說話的語言去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低下頭來,俯下身來,耐心傾聽。

記得剛來到學校,為了能做到更好,能讓家長滿意,我經常以高要求來面對孩子們。無論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面對學生始終帶著不怒自威的表情。一段時間來,不僅感覺到學生對我的敬而遠之,自己也覺得心累,彷彿一座大山壓在心頭,初見這些七八來歲孩子時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自在不見了蹤影。

直到有一天,我聽了李文老師的一節課,恍然大悟。我猶記得上的那節課,名叫《她是我的朋友》,課堂學習氛圍濃厚。但李文老師的課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雅”。在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時,李文老師時而俯下身子和學生面對面溝通,時而輕撫學生小腦袋,時而拍拍學生肩膀,這讓我看到了她的和藹可親,更多的是對孩子們的尊重。這樣的尊重換來的是孩子們對她的信任和敞開心扉的交流。整節課她都是充滿著微笑,即使孩子回答不出來,即使回答錯誤,她都是用鼓勵的眼光,循循善誘,用充滿鼓勵性的話語去激勵孩子,讓孩子樹立自信心,改正錯誤,面對面的和老師交流。

這樣的課堂如沐春風,我感受到孩子們和老師的親切,每個小細節都充滿著溫柔與耐心。所以說教學不僅僅是教學,更是情感的雙向交流。我在想,如果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能夠這樣的和孩子們交流,把小事做到每個孩子的心坎上,用細節體貼每個學生細密的心思,課堂上肯定是春風化雨。

在《教育的細節中》,朱永通先生說到一個案例,在深圳市清林國小,好幾個班級都是由六十五個人組成。但是教室剛好坐六十四個孩子,剩下的一個孩子不是坐在講臺的右邊,就是坐在講臺的左邊。實在沒有地方,學校和老師都是很苦惱。那麼,各位老師,相信你們也遇到這樣的情況。而我的班級也正在發生這樣的狀況,我的做法是誰的'表現不好,誰被懲罰坐在後面。但是,在朱先生的案例中,我看到一個班主任是這樣做的:凡是本週表現好的孩子,老師獎勵他下週在這個座位上座一週,不能坐太久。這樣一來,這個備受冷落的作為,變成了表揚的座位,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想去坐。不但孩子們願意去坐這個座位,而且家長們也紛紛鼓勵孩子們好好表現,爭取機會去坐這個座位。你看,腦筋一轉,把消極的處境變為積極的育人行為,這是多麼美妙的教育藝術呀!

這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卻潛藏著多大的教師智慧,也是老師用愛來呵護孩子們脆弱的心靈。我相信,一位老師最難做的事並不是上好一節課,寫好一篇論文,而是如何做到對人性充分的關注、理解和呵護,並在幾十年如一日的瑣細工作中為每個孩子積累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

所以,從朱永通先生《教育的細節》一書中,我收穫頗豐。教育,說到底,是對“人”的教育。有人說教育就是一堆的細節。是的,教育無小事,仔細品味書中的每一個案例,你會發現細節於悄無聲息處極大的改變著人性。而如何能夠關注到細節,則需要我們老師給予孩子們極大的耐心與愛。有愛,才有心;有心,才會關注。我想只要堅持捧著一顆愛心來,這些柔弱的小草們會不斷地茁壯成長,開出美麗的花朵。

願用一首詩表達我的理想:我把手中的紅燭高高舉起,只要我的鴿群能翱翔藍天,只要我的雛鷹能鵬程萬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堅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遠年輕,我情願燃燒我的每一寸軀體,讓我的青春乃至整個生命,在跳動的燭火中昇華,在血液的鮮紅中奔騰。

願俯下身來,關注每一朵花開。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這還是值得一讀的一本書,尤其是老師。作者通過觀察教育細節反思評論,有獨到的見解,很多見解都直指人心,非常值得學習。但細節有時不能反應全部。雖然通過細節你的見解獨到,但有時也以偏概全了,做研究做評論,還是要踏踏實實全面研究瞭解,認認真真實踐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後幾章給我感觸頗深,收穫很大,摘錄一些:

1.對日常生活和教育中似是而非的繁雜現象,不盲從權威的聲音,也不輕信流行的觀點,而是保持自己的敏感,屢有獨到的見解,因為他始終眷念健康的人類精神。

2.衡量現代教師的三個標準:一是做一個開放的教師;二是做一個具有專業素養的教師;三是做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3.一個開放的教師,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精神性狀:一是,在不斷正面迴應環境的各種挑戰的過程中,他確立了自己的信仰和職業追求的方向,努力去尋找並獲得一個“更高的自我”;二是,他樂於學習,善於悅納不同的人,並批判性地吸收、消化不同的觀點。談到學習,達爾文可作為我們的典範。曾有人要達爾文寫一篇自傳,他作了如下答覆:“我先是學習,爾後是環球旅行,然後又是學習,這就是我的自傳。”三是,他放下成見,以嶄新的方式看世界,伴隨著好奇心、責任感,並在與他人自由地交流、分享中,不斷學習、轉化、創造、發展,在生命不同的季節裡,其思想總有恰如其分地成長。

4.這是一個轉型的時代,也是一個重建的時代,社會、文化以及思想都處於重建之中,信仰、健康和家庭等關乎人的切身幸福的東西,都將回歸到它們應有的位置上來,尤其是教育,將越來越凸顯出它形塑國民性格和社會形態的力量,正如李澤厚先生所預言“二十一世紀將是個教育學的世紀”。所以,作為現代教師,你無須浮躁,一味隨波逐流,也無須消極,但求得過且過,而須捫心自問:在一個屬於我們的世紀,我準備好了嗎?我如何去尋找和獲得一個“更高的自我”

5.讀書貴有問題意識,這其中包含兩個層面的內涵。一則對所讀之書,無論名家佳構,還是學科專著,應有懷疑精神,不盲從權威的聲音,不輕信流行的觀點,保持自己的敏感,並屢有獨到的見解。

最後我想說的是你的書差不多有十分之一是序和評論,如果是好書,何必找那麼多人作序,何必摘錄那麼多人的評論。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在放暑假前,我在整理自己的辦公桌時,偶然發現桌上還有一本嶄新的書,原來,這學期我還沒有認真讀過一本書。於是,藉著這次放暑假的時間,我鼓起了勇氣把它帶回去讀。在朱永通教授所著的《教育的細節》一書中,說到的很多觀點都是非常值得我們老師思考的。每當我翻開書時,僅僅讀了幾十頁,便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此書猶如教育迷途中的一座燈塔,讓我及時找到了方向。

書中講到一個“以柔刻剛”的案例,閱讀後,我一直記憶猶新。現在在寫讀書心得時,我又想到這個案例,依然頗有感觸。

朱教授講到:龍巖一中有一個姓林的語文老師,個子很矮,在一堂課上有三個男生搞惡作劇,把兩個黑板擦都放到林老師看得到卻夠不到的地方。但是林老師整堂課和往常一樣仍在黑板上寫滿了板書卻沒有提黑板擦的事。臨下課在回顧這節課的內容時拿出手帕把黑板擦得乾乾淨淨,並對學生說,這些板書老師擦掉,是為了告訴你們:知識,只有留在你們的心中才有價值,因為留在心中的知識是不用擦,也永遠擦不掉的。下課後三名男生主動跟林老師承認了錯誤。這個故事我們見證了矮個子林老師的偉岸,也讓我們看見“美好的教育背後迷人的東西——教師個人的功底和修養”。林老師這種以柔刻剛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學習。

但是,想一想我們身邊的老師是否都有林老師這種魅力和修養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是林老師,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只會揪出這幾個男生臭罵一頓,然後要求他們把黑板擦拿下來,接下來,才繼續上課,我想大部分老師都會這樣做,但我們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他們的上課情緒就會收到影響,老師的情緒也會不好,惡作劇的那三個男生也不一定會得到教訓,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在看《教育的細節》,朱教授有一節提到“自遲到看教育文化”。講到一般老師對於學生遲到,都採取的是讓學生認同的教育行為,比如凡遲到一次,就當一次班級義工,幫當天值日的同學做衛生;或寫一篇短小的隨筆,或在班會課上做一次3分鐘的演講,或下午放學後,到操場跑幾圈步。這些雖不是最好的教育行為,但比有的學生遲到後老師讓學生“站一上午”來聽課,或者罰抄什麼內容幾百遍要好的多。朱教授講到一種溫暖人心的教育行為,他到河南鄭州的艾瑞德學校聽課時,發現學生遲到,從不喊報告,而是悄悄地坐到座位上,不影響老師和同學;老師和同學也安之若素,轉頭見到,都是微微一笑。是啊,學校是講愛的地方,首先要給孩子安全感和愛的示範。

再看看我們學校,有的老師對待學生遲到的處理方式簡直讓學生和家長無法忍受。曾經我們學校就有一位五年級學生經常表現不好,有一次上體育課遲到後被a老師罰蛙跳5圈的做法。雖然沒有一個學生能蛙跳5圈,a老師本意也是嚇唬學生,但是班上大部分同學都嚐到過“上下蹲後頭暈目眩的滋味”,有的小孩就真的被“嚇”到而不敢去學校了。a老師雖然“嚴”字當頭,但卻沒有“愛”字隨後。記得一位知名校長曾說過:“我寧願我的小孩是一位陽光、健康的高中生,也不希望他是一位駝背、高度近視、瘦小的清華或北大生。”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反應人的內心,細節表現出教育的本質。朱教授《教育的細節》這本書我已讀了好幾遍,受益匪淺猶如在他鄉見到故知,樸實的文字滲透著細節的力量,我將沿著朱老師的路,把他的思想融進我的教學實踐,打造柔美的教育。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我從書中吸取了很多有用的東西,給我今後的工作會帶來很大的幫助。我希望教育工作者們都來看看這本好書。儘量給孩子們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有時間和自由去探索一個豐富多彩、安全可靠的環境。要知道玩耍對於小孩子來說並不是什麼分散精力的壞事,相反,那是他們瞭解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要理解並尊重孩子自身的興趣愛好與能力發展水平。只要我們明察秋毫,他們就會給我們指明方向。

蘇格拉底說:“沒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生活。”成功的教育細節中的每一個都發人深思,第一遍看完這本書後我又細細研讀了第二遍。在重讀的過程中,我也在思考這樣幾個問題:我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應該如何利用這些案例呢?我可以試著做哪些工作?我應該在哪些方面有所改進?我應該怎樣靈活地應用這些道理來處理自己特殊的情況呢?反思自己的教師職業生涯,雖然已經是有近20年的老教齡了,但也容易生成一些慣性,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對幼兒的關注、對家長工作等反思的深入還是不夠的,通過學習和自省也希望自己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能不斷反思、不斷創新,形成對教學工作的新動力。

教育如果有大事,那就是孩子們在乎的事。孩子們在乎的事是什麼呢?是這堂課好不好玩、有沒有趣,是新發下的語文書裡有沒有好看的故事,是課間能不能到操場上追跑打鬧,是學校讓不讓去郊遊,是體育課會不會被主科佔用,是老師的一個微笑,是校園裡的一片紅葉……這些事都能讓孩子們或歡呼雀躍或“黯然神傷”,大人眼裡的這些小事恰恰是孩子們的大事,恰恰是教育的大事,又是教育的細節。可惜我們的教育者常常忽略這些細節,卻喜歡去做大事——給學校一個大大的理念,在牆上寫上大大的標語,讓孩子喊出大大的口號。

其實永通寫的所有的小事、細節,無非是呼喚教育、呼喚學校、呼喚老師給孩子以平等、尊重和愛。

把小事做到一個個小孩子的心坎上,用細節體貼每個學生細密的心思——這或許就是我們教育的大事。《教育的細節》裡班主任堅持“睡眠第一”而非“作業第一”感動了我;宋校長說“開慢點,寧可遲到也不要急”感動了我;清林國小校長楊勇為了讓學生享受一地落紅之美而特地交代校工不要把紫荊花的落花掃光感動了我;龍崗外國語學校和晉江實驗國小用心為孩子們設計方便放書包的課桌感動了我——他們在乎孩子的感受,他們拿孩子們的小事當大事,他們把關乎孩子們的細節做成了精品,洋溢著濃濃的人情味兒。

《教育的細節》好像是我在內心深處一直呼喚的一本書,好像是我很想對老師、家長們說的一些話,好像是我天天看到聽到感受到的一個個故事,所以很親切很柔軟。

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我從書中吸取了很多有用的東西,給我今後的工作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老師,今天您聞起來就像我的媽媽一樣。”“老師,您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師。”“老師,您願意以母親的身份參加我的婚禮嗎?”李逸宣主任帶來的《泰迪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感動著,反思著。李主任說:“我們要關注學生一生的成長。”“孩子們總是因為親其師而信其道。”“我們在一天地工作中應該注意教育的細節。”……望著臺上神采奕奕、笑容可掬的李老師,我不禁陷入沉思:我做到了嗎?當我們不經意地撇撇嘴時,是否考慮到了孩子當時心理的感受;當我們對犯了錯的孩子各打五十大板的時候,可曾瞭解了孩子心中的委屈……

此時,一張可愛的甚至帶著點得意的笑臉浮到了我的眼前:

小翔是我們班一個非常調皮的孩子,上科學課的時候,他會離開座位到別人的座位上去逛逛;上音樂課的時候他會在別人背後捅捅別人的背,偷著樂;下課的時候更是瘋狂地不知所蹤。去年我請假了,生完孩子後聽說我要回來接這個班級,小翔鬱悶地說:“瞿老師回來我就沒好日子過了。”

回來後,先找代課老師瞭解了這一年來孩子們的表現,又找家長了解了這一年來孩子們的表現。小翔的媽媽告訴我,這孩子很愛玩電腦,自己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於是我便思考如何挖掘孩子的興趣,讓他興趣轉到學習上來呢?一天下課後,我正在整理多媒體,小翔一個箭步衝上來說:“老師,我幫你。”他邊整理多媒體邊問:老師,這個開關怎麼用?老師,螢幕怎麼變黑了……望著他好奇的目光,我想:何不以此為契機呢?

宣佈班幹部了,我請小翔擔任班級的計算機課代表,並且幫助老師管理多媒體。小翔的眼睛亮亮的。我微笑地朝他點頭。他揚起了笑臉。

下課後,我手把手教小翔多媒體的使用。這是個聰明的孩子,一學就會。每次上課鈴聲一響,他就會為老師開啟多媒體,做好上課的準備;下課後,他又主動幫老師收拾好多媒體。後來,甚至於我們有時候解決不了的問題,到了他手中卻迎刃而解了,連我也不得不歎服這孩子的聰明勁兒。數學老師也一次又一次地對我說:“小翔管多媒體管得真好,可讓我省心不少。”期末寫評語的時候,我將數學老師對他的誇獎寫在了評語上。小翔望著評語,眼睛亮亮的。他問我:“老師,這話真是數學老師說的?”我微笑著朝他點頭。他揚起笑臉,帶著小小得得意,小心翼翼的珍藏起自己的素質報告單。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微型的社會。每個孩子由於生活環境、教育環境的不同,他們的習慣及性格會有很大的差異,但是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作為老師應該善於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通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裡頭的大金礦。而我們,就應該睜大明亮的眼睛,關注孩子的細節,發現孩子的每個閃光點,讓教育因細節而美麗。

雖然當老師很辛苦,但是一看到那一張張天真無邪的笑容,一雙雙閃著求知的眼睛,看到學生取得進步時,我比他們還開心,此時的我會覺得身為他們的班主任而感到快樂!我想:教育有規律,但沒有一條規律適合於所有的學生。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我深知自己的責任是塑造學生的個性。是把我的學生塑造成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有骨氣、健全的人。因此,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借鑑名師育人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思考、探索適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實踐的過程中再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總結,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於學生的成長。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青少年道德素質教育;青少年社會主義公德教育;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人道主義教育。講述關於青少年品德教育的細節的有關內容,使廣大青少年讀者全面認識和樹立現代品德教育觀,不斷提高現代道德素質。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對其進行社會公德教育對於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在探討對青少年進行社會公德教育意義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青少年用來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社會公德內容,最後著重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青少年的自身教育四方面探討對青少年進行社會公德教育的途徑。

教師、校長、青年團和少先隊幹部、校外輔導員在內,在進行各項工作的同時,都要注意在教育工作中加強愛國主義的教育,從中華民族偉大的歷史中汲取營養,改進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同樣應該是改革的模範,要勇於改革:在過去工作成績的基礎上,堅持那些經過實踐檢驗證明了是正確的東西,拋棄那些經過實踐檢驗證明了是不正確的東西,大膽進行試驗和探索,總結新的經驗。教育工作是培養人的工作,培養週期長,影響教育質量的因素很多。我們一定要注意教育工作的這個特點,在改革中要堅持科學的態度。必須牢記,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仍是指導我們不迷失方向的指南針。

用人道主義的手段、方式和思想培養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的教育。教育首先必須是人道德教育。人道主義教育要求教育要關心人、尊重人,教育是培養人而不是淘汰人,教育是使人成功而不是使人失敗。這是人道主義最基本的要求。就此而言,應試教育是一種非人道的教育,他通過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淘汰人、使人失敗、使人成為應試教育的奴隸。

人道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出會關心人、會體恤人、會同情理解人的人,一個充滿人情味、充滿人文懷的人。應試教育就是單純的追求高分數,而使人變得麻木不仁,單純地追求精神和思想而造成了對活生生的肉體的遺忘和虐待,以致高尚思想和精神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經過朋友的推薦,向她借閱了《幼兒教師88個成功的教育細節》,回家後迫不及待地讀完了。這本書主要向我們幼兒教師提供了88個老師與孩子、與家長相處的細節,其中包括怎麼樣與孩子交流,如何正確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等。讀完了這本書,我收穫很多。覺得這本書寫得很生動,貼切實際,對我們日常的幼兒教學工作很有幫助。

首先,作者認為,與孩子們日常相處中,在交談的時候老師要蹲下並直視孩子的眼睛,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和老師的關係更親近,拉近師生關係。常常使用肯定的語句“你很好、你很棒”,培養孩子的自信。書中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從日常中一些小細節做起,更好的與孩子交流與溝通。

其次,書中舉了很多的例子,老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遇到很多難題,比如當幼兒撒謊的時候,老師該怎麼辦?老師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改正孩子的錯誤,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對待犯了錯誤的孩子通常的做法都是嚴厲批評,而作者認為,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老師們批評的語氣要適當,批評的是孩子的錯誤行為而不是孩子本人,這樣才能做到既能讓孩子及時改正錯誤,又不能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最後,作者認為良好的家園關係也是幼師教育工作中的中重要部分,特別是對那些剛剛入園的孩子來說,不僅對孩子,對家長來說也是有心理壓力的,孩子在新的環境裡生活會不會適應,家長也當心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過的不好。這些都要我們的老師長時間和家長取得聯絡,讓家長們瞭解到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狀況,使得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老師。這些細節都是要求我們老師必須要注意的。

總之,在此時重新翻起此書再次閱讀時,還是感受頗多,以上就是我閱讀本書的一些感悟,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上次參加幼兒園骨幹教師培訓時發了一本書《幼兒教師88個成功的教育細節》,開始沒有在意心想又是一本無聊的書吧,何況好久都沒對書有過感覺了。可是在一天不經意翻書的過程中開始對書中的內容感興趣了,繼而深深地被這本書吸引住了,書中的故事也是我們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書中教會我們如何去處理各種突發和常見的現象。

“蹲下並正視孩子的眼睛”。孩子能讀懂你的表情,和他們說話時,我們應儘量蹲下和他們的視線齊平,這樣一來,你就會感到自己是在和他們交流,而不僅僅是衝著他們說話。四目相對的交流要比四腳相向好得多。問問我們自己平時和孩子們說話時由於忙就會站著簡短回答他們的問題,更談不上正視孩子的眼睛,那孩子的感覺是多不被老師重視啊。

“做語言的規範使用者”。平時我們總是喜歡和孩子們說疊詞:吃飯飯,睡覺覺,讓老師親親你的小小臉臉。其實喜歡幼兒並用乳名來稱呼他們和學幼兒說話是截然不同的。幼兒會照搬大人的語句,模仿大人的說話方式。所以我們老師務必規範使用語言,給他們樹立榜樣。所以在工作中想想我們有沒有自覺避免說兒語,有沒有給小孩示範如何正確使用語言?

“對幼兒的提問要難度適中”。當向幼兒提問時,大人應該注意避免引起他們胡亂猜測。同時,還要全面地考慮自己所提出的問題,儘量保證孩子們一般都能正確地判斷和回答。我突然就想起來有一次教授一首兒歌《春天到》時,我就問孩子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啊”沒想到開始是一陣安靜,沒人回答,我又重複了一遍還是沒人回答。過了一會兒平時愛回答問題的孩子們想要說了我很高興終於有孩子能回答了,結果聽到:今天是星期一,今天是兒童節。過了一會有個小朋友說了三月,我好激動啊,可是孩子們還是沒說出季節,因為他們壓根就不知道什麼是季節。所以我們應該提一些適合幼兒年齡的問題。

“幫助幼兒學會輪流”。在我們的工作中天天都會遇到孩子們玩玩具時來告狀:李老師,肖銘笛不給我玩玩具;老師,豆豆搶我的玩具。有時候孩子們為了一個玩具還會大打出手,這時候想想我們是怎麼處理的呢。通常我們會根據平時孩子們的性格個表現來判斷這個問題,從而片面地解決這個問題,那我們就會看見一個孩子很失望無奈地受傷地表情,有的甚至不服的態度;另一個孩子很高興甚至炫耀自己是勝利者的姿態!這時我們不是應該反思我們的處理是不是過於牽強,至少我們應該去了解事情的經過,或是採用幫助幼兒學會輪流的方法呢。我們可以分析情況,然後再做出建議:“我知道你想玩,但是笛笛在玩呢。”“你可以一邊等,一邊玩別的玩具”“你可以用別的玩具去和笛笛換看行不行”“要不你等著笛笛玩累了你去玩了。”

88個教師把自己工作中的事例拿出來分享,真的讓我學到很多。我會常常閱讀這本書,它會是我工作的好夥伴。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戴維·帕長德說過: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注重生活中的細節,我們的生活會向完美靠近。讀了陳興傑主編的《優秀班主任99個成功的教育細節》後,我覺得注重教育細節,教育質量會不斷提高,而我們的教育也會逐漸走向完美。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抓住教育中的每一個細節。

這本書中,彙集了很多名師成功的教育細節案例,每一個案例都讓我受益匪淺,並且將會指引著我以後的班主任工作。書中的字裡行間都在向我暗示,班主任工作不是訓斥,不是說教,而是用愛心、細心和信心精心雕琢的藝術。作為班主任,我們必須永遠用一顆真心對待我們的每一個學生,用愛呵護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引領孩子們漫步在知識的海洋中,享受讀書的樂趣,培養孩子們懂得人際交往的妙處……

讀著朱國紅老師的《叫出每一個》,我開始佩服朱老師驚人的記憶力,她能在開學初叫出每一個孩子的名字,這得付出多少心思啊!孩子們在初次見到老師時就能聽到老師叫出自己的名字,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啊!朱老師的用心值得我們去學習,只要我們多用些心思,多想些技巧,給學生帶來一種驚喜,為培養師生情誼、提高教育效果開一個好頭。

辦公室裡,經常會有學生跑來告狀:“老師,誰誰誰打架了。”我們的處理方式就是把打架的兩個孩子叫來狠狠訓斥一頓,自己生一肚子氣,孩子兩個還是趾高氣揚,還會對老師怨聲載道,沒有起到教育的效果。朱國紅老師的《兩小兒吵架》的教育故事,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處理方式,對於打架的兩個孩子,老師沒有訓斥,而是先了解了具體的情況,然後讓兩個孩子在課堂上講打架的過程再重新演練一遍,大家一起面對這個問題,不但打架的學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也給其他學生提了一個醒。老師不用生氣,也不用影響同學之間的感情,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對於調皮的孩子,我經常會用限制孩子參加某項活動來作為懲罰,對於學生的央求我也置之不理,看了樑曉老師的《退一步,海闊天空》,我知道了可以用限制的方式,但是也要學會退步。當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的時候,作為老師我們要學會退讓,不要得理不饒人,孩子畢竟是孩子,只要知錯就改就說明有了進步。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教育中常見到的事情,書中老師的處理方式都值得我深深思考。我感受到細節是教師傳遞師愛的最佳手段,教育,不能忽視細節。

我常常問自己,我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怎麼樣?在學生心目中,我是一個怎樣的老師?我該往哪些方向努力,我還有哪些不足需要改正?看著這本書,看著每一個小案例,看著這些老師處理的這些問題,我都在反思自己的處理方式,我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我也找到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遇到問題時,我該靜靜思考,尋找更好的解決方式。

讀完這本書後,我要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成長,這樣才能在不斷的摸索中做好我的班主任工作。關注學生、活動、教育中的每一個細節,呵護每一個孩子的心靈,讓我們的教育更加完美。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本次假期,再次閱讀了朱永通教授的《教育的細節》一書,相較於第一次閱讀時的粗淺甚至不以為意的觀後感,再次閱讀時,對於本書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初讀此書時,總以為該書不過是強調對於教育教學中的細節的重視,並不覺得此書有何特別之處;而此番再讀,才發現書中的細節,並不僅僅是教育教學中容易被人忽視的細微小事,更包括那些深植於腦海深處的不以為錯誤的某些意識與行為。

糾正觀念上的錯誤

朱老師在書中指出的第一個細節,是某些錯誤的思維觀念:在他看來,比起行為上的錯誤,觀念上的錯誤更值得老師們警惕。不由得想起在班上試行語文小組積分制的初期,總是擔心小組組長不會盡職盡責以至敷衍了事,所以每次總會找來那些積分墊底或沒有達標的小組組長進行談心、勸導甚至批評教育,可想而知取得的效果並不理想。後來,我在小組積分制上,附加了獎勵制度,凡是某一任務的積分達到第一的小組可以獲得當日一項語文作業的減免權,一經試行便取得了極佳的效果:無論是背誦默寫,還是上交作業,各個小組都能夠既快且好地完成,即使是積分墊底的小組也沒有喪失積極性。同樣是小組積分制,為何結果截然不同?原因便在於前者對學生的思維上以懲罰墊底為主,後者的思維上以獎勵第一為主,可見一味地懲罰顯然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深究這種思維定勢的根源便在於內心對學生的不信任;而後者能夠成功雖然不能說是在思維上對學生百分百的信任,但至少沒有前者那麼明顯地顯露出對學生的不信任。其實,對學生的不信任,已經成為了不少老師根深蒂固的觀念,但這種觀念本就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因為不信任的態度必然無法帶來美好的結果。也許,對學生多那麼一絲信任,我們便能夠收穫預期的效果。

言語的細節

第二個讓我心有觸動的細節,便是書中所涉及的言語的細節,這裡的言語細節並不是與學生溝通交流中所需要注意的話語,它的指向依然是那些我們不以為意的無意識的錯誤言語。記得有一對相差三歲的姐弟都在我校就讀過,但姐姐的成績一直位於學校頂尖名次,而弟弟則與之相差甚遠——長期處於中間甚至中下名次,凡是教過姐弟倆的老師談論起他們,對於弟弟的表現總是頗有微詞;有的老師甚至當著弟弟的面提起表現優異的姐姐,雖然意在希望他像姐姐一樣認真努力學習,並無其他惡意,但在弟弟的心裡無疑會造成極大的壓力。之所以提到這對姐弟,便在於這樣的兄弟姐妹在教學生涯中是難免會出現的,而這樣的比較話語總會無意識地形成,雖然這樣的比較本身並不存在什麼惡意,但總會給表現不好的一方造成莫大的壓力,甚至會影響到兄弟姐妹的關係。可兄弟姐妹,本就是一個個獨立的人,本就存在著差別,而一味地比較無疑是忽視了他們的個體差異性;但人物的比較本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尤其是不帶惡意甚至心懷好意的比較話語,更是無法證明這些話語本身就是錯誤的。也許,學生某些難以預料的不當言行,便來自於老師無意識的錯誤言語。

讀完此書,才發現教育的細節,並不僅僅存在於教育教學的行為當中,更在於行為背後的思維觀念以及言語表達當中;行為上的細節容易引起注視,但內在的思維觀念和言語表達上的細節卻難以引起注意。想來,作為教育者,時時刻刻皆須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思一得有所觀視,如此才能堪破教育的細節,給學生帶來最完美的教育!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21

最近,我閱讀了《教育的細節》這一本書。接下去談談自己教育的一點感悟。從大學畢業至今已從事國中英語教學十三年了。從當七年級個懵懂、稚嫩的小後生,我變得更加成熟。回顧這些年的教學經歷,我覺得是快樂與痛苦並存。和學生在一起,心情會變得愉悅,心態也會更年輕。但面對成堆的作業和班級的瑣事時而會變得煩惱。

但雖然工作中有少量苦楚,我從沒有放棄過。因為對於我來說,它就是一份事業。雖說平凡又微不足道,但它是我人生前進的動力和心靈的寄託。的確,就是這份對工作的執著和熱情,讓我每次都能精力充沛地走上三尺講臺,和同學們一道去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教學工作繁雜而又有些枯燥,但有時靜下心來去思考、去總結,定會發現許多樂趣和那片屬於自己的沙漠綠洲,給人無限遐想。

在教學中,和同學們談談英美文學,中西方文化差異會讓學生們覺得你知識淵博;和他們談談人生會讓他們覺得你很有人生閱歷;和他們一起課堂互動,會讓他們覺得你很有親和力。是的,這就是我教學經歷的真實寫照。每每想起,都會喜悅湧上心頭,心情自然舒暢起來。

談到自己的教學觀,我覺得可以用“與生為友,共同發展”這幾個字來概括,雖說語言樸實,但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那麼,我該怎麼做呢?

第一,與學生為友,相互理解。

自己也是從一名普通的國中生成長而來的。國中是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形成的一個階段。所以,我都會正視學生成長中的一些錯誤,想方設法地幫助學生改正。

第二,永葆年輕心態,跟上時代的節拍。

從剛工作時的90後學生到現在面對的00後學生,我發現我所教的學生們的觀念有了很大的差異,社會賦予給他們的責任和榮辱觀也有不少的變化。教的學生越來越年輕,而我們老師年紀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我們更應該保持一種年輕心態,更好地融入新鮮事物中,而不會變成學生口中所謂的“老人”。

第三,教書育人,從我做起。

為了不被社會所淘汰,我經常學習。更多去了解學生的心理,瞭解他們的個性特徵,關心幫助他們。

以上,就是我個人教育的些許感悟,或許很平實,但我會繼續慢慢摸索,去開闢更為廣闊的教學綠洲,和學生們一道,共同發展。

教育的細節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22

暑假裡,我有幸拜讀了朱永通先生的《教育的細節》一書。拿到書本,一行小字躍入眼簾——警惕細節中的魔鬼,讓天使常駐。何為魔鬼?何為天使?當我一頁一頁翻看著的時候,我想我似乎明白了……

《教育的細節》這一書其實是一個個案例,一個個故事片段,有他女兒教育成長的真實經歷,有他到各地學校的所見所聞,以小見大,娓娓道來,他不似教育類書本中的大段大段的道理哲學,更像是話家常般的闡述,讀之讓人耳目一新。

如《單獨的座位》、《課堂中的道具》、《怎麼和孩子說話》,這些細節常在我們的教學生涯中遇見,可也常常被我們忽略。當我讀完這些文字的時候,我不禁在想,如果換做是我,我會怎麼做?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朱永通先生提到的《一釐米之變》,看到這個標題,我就想到了我們班的一個小朋友哲哲。哲哲小朋友,長得非常帥氣,很聰明,上課回答問題都能回答到點子上,數學操作也做的又快又好。可就是這樣一個本來應該很討人喜歡的小傢伙,在班級的一日活動中,你會聽到很多的告狀聲,哲哲搶積木了,哲哲把小朋友弄哭了……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老師都會想怎麼讓他變好呢?其實改變他人何其不易,不如試著改變自己。也許你會覺得你改了他怎麼還是這樣?那麼不如想我改的是不是不夠,再多一釐米如何?抱著這樣的心態,我們兩位老師、阿姨、孩子的媽媽甚至孩子的整個家庭都在悄悄的變化,在這樣的變化中你再去觀察孩子,你會發現孩子也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從原來的迫不及待到現在的學會等待,從原來的不敢放手到現在的其樂融融……也許有時候還是很調皮,但是隻要我們繼續堅持每天一釐米,相信孩子也會越來越好。

俗話說: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教育的細節關係著教育的成敗。而“一釐米之變”所變化的就是種種細節,包括觀念的“一釐米之變”、教育重心的“一釐米之變”、對教育中習以為常的事情的“一釐米之變”……堅持一釐米之變,從能改變的地方開始,一釐米一釐米地努力去改變,積少成多,量變產生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