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

學習了《國小數學新課程標》,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讓我體會到了數學的生命過程。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本人有以下的認識:

一、注重學習、轉變觀念。

教師要轉變觀念,把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但是,我們的教師卻很少顧及學生的感受,教育的功能似乎已經完全被異化,許多學生往往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完全沒有了自我,再也無暇顧及自己的感受,更不能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內省和反思。教師轉變觀念就是要減少教育的功利目的,不要把學生看成是教師自己顯示教育業績的工具,不要把學生變成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和諧、持續地發展,教師要重視研究學生學習的需求,讓學生把學習變成自己的內在需要。

二、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到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數學課程標準解讀》還指出:“提倡讓學生在做中學”。因此在的教學中,我們要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知識要求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腦並用,培養技能、技巧和創新能力。數學源於生活。因此教學時必須緊密聯絡實際,注重對數學事實的體驗,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中學習數學,從而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三、著眼學生的終身發展,訓練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數學教育的又一重要功能,數學學科有其自身特有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載體。我們要培養學生靜靜地思考,靜靜地閱讀的良好習慣,在數學課堂上來不得半點的浮躁之氣,要做到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在數學閱讀過程中要專注,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學好數學。我們還要讓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發言,贊同時要點頭示意,有不同意見要等別人說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要學會評點別人發言內容中的優缺點。我們要通過讓學生完成數學作業這一過程,培養學生的責任心,不要把完成作業當作一種任務,要讓學生做作業前先準備好要用的物品,認真做好每一題後要再仔細檢查和驗算,要讓自己會做的題都做對,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要通過看書和向別人請教想辦法克服困難做出來,完成作業後要及時整理和收拾好學習用品,做到有始有終。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去培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不能急功近利,時緊時鬆,不要因為要教學質量而對學生的壞習慣遷就,其實如果課堂教學秩序混亂,課堂如同一盤散沙,教師難以調控教學局面,教學面向全體就得不到真正落實,要提高教學質量也是一句空話。因此,對學生的壞習慣決不能因為課改的理念而一味地遷就,還是要嚴格要求學生,一切按規矩、制度辦事。好習慣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好習慣也一定能提高數學學習成績,培養學生的好習慣也是提高教學質量重要途徑。

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必須多加快學習的步伐,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2

作為教育教學的風向標,“雙減”背景下《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公佈,意義重大而深遠。如何深入領會課標精神並不折不扣地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是每位教師必須思考並踐行的課題。

01/在素養落實中發揮育人功能

課程教材要發揮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作用,在“上好學”的教育需求上,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和2011年版的課標相比,新課標強化了課程育人目標,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強調學生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的獲得與發展,注重學生數學知識與方法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運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課程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表現在引導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在學中思,在思中行。只有充分研讀理解並運用到教學實踐中,與具體的教學內容相融合,新課標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學段現已由三個學段更新細分為四個學段,從教以來,我始終耕耘於第四學段,數學源於生活、源於對現實世界的抽象,如在講授《菱形的性質與判定》時,注重運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元素,可通過出示學校電動閘門、教師辦公室菱形地板、年畫福字等圖片,引導學生在溫故(八年級所學的“平行四邊形”)中探索新知,進而掌握菱形的定義,探索其性質定理,讓抽象的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綻放無限魅力。

02/在技術融合中形象教學內容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維、科學精神和促進個人智力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無止境,二十一世紀是資訊化時代,且疫情反覆讓防控形勢嚴峻複雜,生命價值高於一切,這都給教育教學的縱深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新課標強調要促進資訊科技與數學課程融合,在實際問題解決中,創設合理的資訊化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探究熱情,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資訊科技將具體、形象、直觀、聲畫並茂的視聽材料融合後能發生形、聲、色、動、靜等綜合變化,讓枯燥而又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具體、趣味橫生,增強教學內容的生活化、真實感和表現力。這就要求每位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利用資訊科技對文字、影象、聲音、動畫進行多方綜合處理,豐富教學場景,引導學生在靈活高效、便捷有趣的教學情境下,愉悅並主動地獲取知識,潛移默化地理解和掌握、運用相關知識,從而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增強課程適宜性,體現課程時代性。

華羅庚曾經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缺數時難入微。”傳統幾何教學是三角板+圓規+黑板+粉筆,受現實條件限制,常存在知識講解不透、學生理解不清的問題。幾何畫板的應用架起了教學與資訊科技完美融合的橋樑,它不僅作圖精準規範,功能多樣,而且實現了數與形的有效結合,使用起來直觀、動態、形象,可操作性強。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借幾何畫板精心設計、有效實施。如在“二次函式y=ax2+bx+c的影象”一節中,如何向學生說明y=ax2、y=ax2+k、y=a(x-h)2、y=a(x-h)2+k等函式影象的相互關係一直是傳統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生難以理解,教師也難以用文字語言說明。通過幾何畫板只需用滑鼠上下移動點a、h、k,y=ax2、y=ax2+k、y=a(x-h)2、y=a(x-h)2+k等函式影象便可一目瞭然,難題也就迎刃而解,學生也在a、h、k的變化過程中加深對二次函式的理解。

03/在自我學習中聚焦全面發展

教育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數學教學,是師生之間互動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新課標指出:“制訂指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要整體把握教學內容,選擇能引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進一步加強綜合與實踐,發揮評價的育人導向作用,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

有人說,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和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新課標是一線教師的指揮棒,需要細細揣摩、用心感悟、反覆實踐。知識在於積累,多學習才能多進步。教師要明確自身組織者、參與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承認學生在知識與技能、志趣與基礎方面存在客觀差異,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餘力的學生,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堅持個別輔導與分層設計作業,豐富評價方式,實現評價維度多元化,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進學生素養生成,實現全面發展。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新課程標準為我們數學人指明瞭新的方向,作為初登講臺不久的一線教師,我將繼續深入學習,躬耕於三尺講臺,以新課標為導向,堅守育人初心,緊跟時代步伐,不斷使自己的數學教學更加具有溫度和深度。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3

近期,通過線上學習,聆聽了義教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史寧中教授題為《義務教育數學新課標修訂總體情況介紹》的線上培訓講座。史教授從課標修訂背景與要點、核心素養的理解與表達、內容變化與教學建議三個方面做了詳細而深刻的解讀。通過學習,讓我對新課標有了全新的認識,感悟頗多。

一、理解數學核心素養

本次學習,清晰的感受到課程標準在修訂方面不論是學段的變化、體例變化、還是表述形式,都在進一步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史教授從“雙基”到“四基”,再講到核心素養,強調過程,學生親身經歷,獲得經驗。核心素養是在學生本人蔘與數學活動中逐步形成發展的。這對我們日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學生的學習經歷從“學會”到“會學”的過程。

核心素養的基本的內涵也可表述為“三會”,即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認識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數學的眼光體現了數學的一般性,數學的思維體現了數學的嚴謹性,數學的語言體現了應用的廣泛性。因此,新課標給我們的學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僅是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將能力轉化為一種自身的潛意識,讓學生把數學真正活學活用。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把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絡,在生活中發現數學,體會數學,應用數學。

二、實現學科融合的教育要求。

本次課標修訂的兩大要點:

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實現學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提倡把跨學科內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融入數學課程。數學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學習其他理化課程的工具,所以新版《課標》注重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絡,通過多學科的橫向聯合,增強學習的探究性、開放性和綜合性。跨學科的教學,提升了對一線教師的教學能力的要求,這也將是我們一線教師今後致力研究的大方向。只有自己勇於“跨界”學習,才能踐行學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才能更全面的培養學生。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通過本次學習,讓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雙減”背景下新課程標準的頒佈,讓我們課程改革的內容、形式、方法等向著縱深延伸。作為一線教師,更應該加強學習,進一步研究新課標的變化,緊跟課標步伐,提高自我修養,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4

趁著假期,靜下心來研讀了4月22日釋出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體會和收穫。

《20xx版義務教學數學課程標準》是在20xx版課程標準和20xx版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和完善的,新課標的修訂原則:堅持目標導向,堅持問題導向,堅持育人導向。最終是要引導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對比前兩個版本的課標:

一、關於變化:

不僅明確了“為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做”的具體指導。

二、界定了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指向了三個維度: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表述為“三會”: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描述現實世界。新課標還提出了評價建議:發揮評價的育人導向作用,評價方式要豐富、維度多元、主體多樣。並強調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要著重應用。

通讀《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新課程標準的目標,從知識、能力到核心素養,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貫穿於整個課程實施過程中,核心素養目標的'“三維敘寫”——通過……理解……形成……,為更好落實核心素養目標提供指導。具體表現在:

一、新課標將核心素養深化入學科的育人目標。

數學學科的“三會”核心素養——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將11個國小階段和國中階段的9個關鍵詞貫穿於課標中的字裡行間,形成清晰、有序、可評的課程目標。

二、新課標以核心養為導向深化了結構化教學內容。

數學課程的四個領域有了部分內容的調整和整合,教學內容更注意結構化,尤其是在“綜合與實踐”領域。更加關注知識轉化為素養的教學內容的選擇。在“綜合與實踐”部分新課標最後還提供了對應學段可參考的一些綜合實踐活動,更具有指導性。

三、新課標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深化了學習方式的變革。

20xx版新課標的教學內容說明這一部分中,除了有“內容要求”說明以外,還出現了“學業要求”的說明,並且對於學習內容的評價,直接給出了教學評價建議和學業考試水平建議。特別是學業考試水平建議直接指出,要遵循課標要求,嚴格以標命題,規範命題管理,加強質量監測,明確考試不能超過課標這個綱,這一改編明確的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教學一定是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新課標要求學什麼你就考什麼,大家有了方向,有了目標,依據新課標循序漸進就好。

新課標,新理念,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舞臺,也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思自己平日的教學活動,確實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學習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在接下來的時間我要繼續加強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聯絡教學實際積極思考,沿著新課標指明的方向和路徑前行,將數學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落地於學科實踐中,還原數學本色,讓課堂教學更加充滿活力!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5

近期在學習《20xx版國小數學課程標準》的過程中,我的收穫很大,感觸頗多,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談我對新課標的認識。

一、新增了核心素養這個概念

20xx年課標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集中體現數學課程的育人價值,新數學課程標準將核心素養進行了明確:“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讓孩子知道數學可以解決身邊的問題,增強孩子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踐行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幫助學生培養其核心素養。

二、學段目標更加細化

20xx年的新課標分為了三個學段,每個學段有每個學段的學業目標和評價標準。新課標分級更細更容易操作,階段銜接也更加合理。學業目標和評價標準給了我們一線老師指明瞭方向,知道教學時要教什麼,怎麼教,教學的目標不僅要體現教學的知識,更要體現教學的育人價值。

以上是我對20xx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初步解讀,與20xx版數學課程標準相比,更加體現了先進的教育理念。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網路新媒體迅速普及,人們生活、學習、工作方式不斷改變,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深刻變化,人才培養面臨新的挑戰。作為新時代的老師,我要讓學生每節課有戰勝問題的勝利感,和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工作上勤勉認真,行而不輟,不斷創新實踐,培育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6

今天繼續學習20xx年新《課程方案》前言部分——主要變化——關於課程標準的第三點。

三是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各課程標準根據核心素養髮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特徵,形成學業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為教材編寫、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學業質量標準也是這一次課程標準變化的一個亮點。這個亮點就是在畫一條線將我們的學業質量進行均衡發展。我們的均衡發展不只是硬體上的,也有軟體上的,還有學業質量標準。所以均衡發展不是幾個多媒體、陶瓷、毛筆能夠涵蓋的,而實實在在的。這也是我們社會主義教育的一大特點。我們的教育就像我們的經濟一樣,准許優先發展,准許一部分人先富裕,那麼也就准許一部分地區的教育走在前面,也准許一部分人在教育上獲得紅利;但是我們還有共同富裕,還有小康社會,所以我們的教育就要有均衡發展。那麼怎樣均衡起來呢,除了硬體之外,我們還有軟體,我們還要在學業發展上制定標準線。

學業質量標準是什麼呢?20xx年,教育部頒發《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研究制定學生髮展核心素養體系和學業質量標準”。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標準都是對學生所要達到的能力和品格的要求。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反映教育目標,用以指導課程和教學改革。學業質量標準是核心素養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後製定的,可以直接指導教師課堂教學和教育評價。它是促進核心素養進入學科和課程標準、用以指導教育評價的橋樑。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反映核心素養要求。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的或者盲目的理解,學業質量標準就是我們的考試範圍和命題導向。

而在現實教學中有很多老師將課本拋棄了,完全在研究題,變成了“研題高手”,卻不知道,我們的“母題”就在課本內,我們的答案就在課本內,我們學生髮展的核心素養就在課本內。課本是我們教學的根,沒有根的教學都是歧途。我在一次教師交流中和老師們探討語文,我做了一個比喻:語文課本是一個點,教師是點射出的一道線,我們的教學就是要給學生畫出一個面,而點與面之間的線就是老師,或者就是教師的思維。我的這個比喻並不是引導教師捨棄課本,而是引導教師用我們形成的這個面去關照我們的課本,因為我們的課本是微言大義,是“春秋筆法”。我們的解釋有時候很蒼白。所以怎樣還原文字,怎樣認識文字之內沒有字的載體卻有意義的外延,是需要我們用一個大的面觀照文字得到的。

什麼是研製呢?這個詞語需要我們理解一下。因為研製不是隨意的,也不是憑藉經驗,也不是一刀切,而是需要我們認認真真的思考,認認真真的觀察時間後得到的。研製的含義有兩種:一是中藥研磨製成,二是通過一系列有計劃,有目的地探索,試驗,論證,製作,測試工作,得到具有某種功能要求的產品或某些產品的組合系統。我們都知道中藥的使用需要一位醫生仔細揣摩患者的整個身體環境,在搭配中君臣佐使相互配合。所以中藥的使用是具有一定“神祕性”的,這種神祕性就是研製。另一種是通過一系列的有目的有計劃地實踐活動,才得到的一些真知識和真理念。並且我們也可以發現,“研製”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相互協作得到的。

所以我想說的是通過研製而得到的學業質量標準在目前看是正確的。

為什麼說它目前是正確的。因為真理不是靜態的,社會發展是動態的,所以我們的社會意識必須與時俱進。我們前面的所實施的三維目標在當時也是正確的,可是現在看來卻是有一些過時,這是環境的.變化。那麼我們在秋季實行的課程標準也是在現行情況下最合適,隨著時間的推行也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縫隙”。這是必然。那我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制定學業質量標呢?

各課程標準根據核心素養髮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特徵,形成學業質量標準。這就是答案。我們這樣製作的根本原因是培養學生,讓學生能夠終身發展,成為我們國家的有用之才,所以才會根據核心素養的實際發展水平,結合我們的課程內容,以及孩子們的具體表現去制定。

為什麼有課程內容呢?因為各學科的課程內容是不同的,所以因為學科內容的不同導致了我們的學科素養也不同。所有的學科素養是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我們必須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將學科素養也納入到其中才可以做好這樣的大事。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進行說明。

歷史的課程內容: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為指導,按照歷史時序,展示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過程。根據通史敘事的結構和7-9年級的學段要求,歷史課程內容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以及跨學科主題學習,共七個板塊。那麼歷史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方面。這些學科素養其他學科也可以培養,但是卻沒有歷史學科那麼明顯。所以學科內容一定是學科核心素養的載體,而學科核心素養的集合會形成學生的核心素養。

還有語文學科在國中階段,會將“結合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學科學習,或者自己參與的科技活動,學習撰寫並分享觀察、實驗研究報告”,點作為跨學科內容,但是實驗研究報告更多的是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學科學習中形成的。語文學科應該關注到,但是卻不能完全代替其它學科。

那為什麼還要將“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特徵”,這一點作為考量呢?因為不同學段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的標準也是不同的。

以語文學科為例。

第一學段(1~2年級)中的[梳理與探究]的第一點是觀察字形,體會漢字部件之間的關係。梳理學過的字,感知漢字與生活的聯絡;而第二學段(3~4年級)中的[梳理與探究]的第一點是嘗試分類整理學過的字詞。嘗試發現所學漢字形、音、義和書寫的特點,幫助自己識字、寫字;第三學段(56年級)中的[梳理與探究]的第一點是分類整理學過的字詞,發現所學漢字形、音、義和書寫的特點,發展獨立識字能力和寫字能力;第四學段(79年級)中的[梳理與探究]的第一點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類整理學過的字詞句篇等語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語文學習的經驗,努力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增強表達效果。每一個學段的每一個標準都是不同的,這些不同是根據孩子們的生理、心理特點制定的,而不是隨意制定的。這些不同也反映了孩子們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研製學業質量標準呢?

答案是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為教材編寫、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是的,這就是最正確的答案,而且長時間之內不會有太多變化,或者只是會增加一些內容。

研製學業質量標,會幫助教師把握教學的深度與廣度。我們的教學到底應該講多少,怎麼講呢?我們發現義教階段的詩詞解釋在一定程度上很膚淺,為什麼呢?感覺膚淺的是我們,因我們有一定的文化素養。那一次再講《明月幾時有》的時候,講著講著就將課本放到了一遍,我就把我對蘇軾的瞭解和這首詞的背景完全放入課程之內,便將“明月”的含義解釋為“英明聖主”,但是在最後的時候我仍然將我們傳統對這首詞的解釋傳遞給孩子們。為什麼呢?第一他們的這個年齡認識這麼多有意義,但是這種意義沒有多少實用性,並且孩子們的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有可能影響孩子們的認知。第二孩子們對“明月”的理解能力需要大量的詩詞作為積澱,沒有積累,在好看的樓房也沒有地基,空中樓閣是華而不實的。所以一些作家的小故事可以在義教階段作為故事講出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幫助孩子們學習,但是到了高中階段,這些小故事就是我們思考問題的“藥引子”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幫助我們瞭解作者和知識。

我們的學業質量標準還會為我們的教材編寫、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我上國小時,我的老師教給我試卷上寫得是區域單位不同,那麼這張試卷的難度就不同,到現在為止,我們發現一些市區和一些縣區的試卷分數和開始範圍,以及命題的難度是不相同的。這樣的現象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因為他們有他們的小環境。但是我們還應該有一個標準,一個衡量的線。讓我們的教學有一個基本值。不足者繼續努力,超越者引以為戒。這也是前面強調的教育的均衡。

我們的教材也是需要的。人教版和部編版、冀教版、蘇教版是明顯不同的。我們都知道蘇教版會更難一點。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金色的魚鉤》在人教版是六年級下冊語文的學習內容,但是在部編版卻是六年級上的學習內容。這個差別小。《濟南的冬天》在冀教版是國小六年級,在人教版卻是七年級,這個差別就大了。還有《魚我所欲也》在部編版是九年級下冊,在人教版卻是高中的課文,這個差別也很大。那麼對於這樣的不同,學業質量標準是充當了標杆的作用,我們的同一篇文章應該在什麼時候出現,如果出現在不同階段,我們的側重點應該怎麼設定等等。學業質量標準會給出答案。

以《魚我所欲也》為例,它在高中是以議論文的形式出現的,而在九年級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現的,而且出現在“選擇與堅守”的主題單元。所以我們在講解這一篇課文的時候,還當做議論文去講,那就有一點不合適了。

還有一篇課文是八年級的《富貴不能淫》在講授中也應該注意到這一點,不能在沒有議論文知識積累的時間用以論文的方式去講解。所以我們對於那些有過變化的課文一定要注意,最基本的價值觀和單元主題要合適。

考試到底好不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好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好的。好的是幫助教師和家長了解孩子們的學習情況。但是對於學生而言弊大於利。

我們應該在我們的考試中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評價不能只是分數,因為這樣的評價會讓前面的學生高興,後面的學生則是不高興的。

你考了90分,家長會問誰考了一百分。只有當你徹徹底底變成後進生的時候,你的父母才會用分數的變化鼓勵你。所以分數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是有弊端的。我們就應該利用考試評價的多樣化和鼓勵性去啟發學生認真學習。

考試評價的多樣化,會給孩子們一種新的認識,讓孩子們對自己有新的瞭解,這就是評價。評價是翅膀,一定會給予孩子更多的成長。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7

讀完了《數學20xx版課程標準》,使我受益匪淺,我更加了解了《數學20xx版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上的變革。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

新課標指出,教學要全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知道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特徵在於“基礎性”,即讓未來公民獲得所需要的基本數學素養。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必須轉變教學觀念,真正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會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上好每節課,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有益於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

數學源於生活,並廣泛應用於生活,我們應該以生活中的數學基石,從中歸納出數學模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和美感。《數學新課標課程》提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們應改變過去那種以教師教,學生學,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在國小數學課外作業方面,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數學課外作業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幾點:

1、能夠有效落實“雙基”

新課標強調國小數學課外作業在落實“雙基”上的有效性,可行性;強調以“遵循學生年齡和生理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為前提。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教學,雖不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抓“雙基”,但也絕不能走向另一個極點,虛化或放棄。因此,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仍應是當前數學作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繼續學習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2、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新課程國小數學教材選取了自然、社會與其他學科中的素材,體現了數學知識的形成與運用的過程,重要的數學概念與數學思想都體現了螺旋上升的原則。教材特別重視知識之間的聯絡與綜合,對有關的數學背景知識也作了重點介紹。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教材的核心要求就是數學素養。數學素養是指人用數學思想和觀點、數學思維方式和數學方法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傾向性。那麼數學作業作為學生自主建構數學模型的主要過程,承載著提升素養的功能。良好的數學課外作業設計能夠啟蒙數學思想、訓練數學思維、培養科學態度。

3、進一步增強家校合作

在國小生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教育孩子的責任不能替代。家長和教師可以很好地利用數學課外作業的通道,把數學學習狀況、學習要求、學習建議等一系列教育資訊通過作業、作業留言等方式進行交流傳遞。讓學校要求成為學校教師改進教學、提升教育的目標任務。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經常看到家長在作業留言中的建設性意見,對教師教學提出的希望和請求等。這些意見和建議,促進了家校合作,既有利於教學,也有利於育人;既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又加速了教師的專業成熟。

總之,通過對《數學課程標準》的學習,我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髮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絡,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不僅要認真做好教材的分析、教學設計,更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鑽研知識,找準課程的學習重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知識,並根據所學知識設計出有層次、有針對性的數學課外作業,讓學生在課外也能及時地鞏固數學知識,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8

核心素養就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就是個體在面對複雜的、未知的、不確定的現實問題時,能夠綜合運用學科知識、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等發現問題並最終解決問題的綜合品質。核心素養的提出和實踐,重要的是蘊含了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以有價值的知識為載體,以有意義的學習為過程,幫助學生在成長關鍵期獲得能夠獨立面對未知世界的綜合素養。

此次學習活動,我們後續數學課程的改革提供了理論甚礎。我們可以據此對我們的數學教學有的放矢。以往我們的課程標準過於重視內容標準、學科教學過於強調知識傳授的傾向。現在我們更應從“課程育人的角度回答“以人為本”的問題,在回答“學什麼”之前,更應該思考,學生在學習了各學科課程後,留下了什麼,獲得了什麼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經驗、思想與能力。

在這次的講座中,史寧中教授站在數學視角的最頂端來審視數學教學,他從課標修訂的背景與要點,核心素養的理解與表達,課程內容變化與教學建議三個維度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給我們進一步學習和落實新課程標準作出了指導。通過這次的講座學習,使得我對於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又有了新的認知,現就我印象深刻及能力範圍內能消化的一些觀點進行簡單梳理。

一、對數學核心素養的本質理解

數學不僅只是運算和推理的工具,還是表達和交流的語言。數學的三大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數學研究過程是通過抽象得到數學研究物件,通過推理得到數學結論,通過模型搭建數學與現實世界的橋樑。

二、對未來數學課程研究方向的把握

本次課標修訂的兩大要點: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實現學科融合的教育要求,這說明未來數學課程將會聚焦於學科育人和跨學科教學,也是我們一線數學教師應當致力於研究的大方向。

這一次的線上講座聆聽活動,使我感到受益匪淺。新課標的落地必將帶來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改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唯有不斷探索,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來驗證理論,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為“雙減”工作切實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9

課程標準針對“內容要求”提出“學業要求”、“教學提示”,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一學一評”一致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不僅明確了“為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注重幼小銜接,基於對學生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發展水平的評估,合理設計國小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遊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依據學生從國小到國中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合理安排不同學段內容,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

例如內容要求,以數與運算第三學段(5-6年級)為例:

(1)知道2,3,5的倍數的特徵,瞭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瞭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瞭解奇數、偶數、質數(或素數)和合數。

(2)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理解小數和分數的意義,感悟計數單位,會進行小數、分數的轉化,進一步發展數感和符號意識。

(3)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整數除法與分數的關係。

(4)能進行簡單的小數、分數四則運算和混合運算,感悟運算的一致性,發展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0

教科研活動月開展以來,我校又進一步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我感覺受益匪淺,對數學課程標準有了更新的認識,對今後的工作有更大的幫助,下面簡要談一下我的體會。通過學習,掌握了新課程下數學教學的特點。

一、注重理論聯絡實際。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結合具體內容,儘量採取“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擴充套件”的模式展開,教學中要創設按這種模式教學的情景,使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新課程中的數學問題應力求源於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從心中建立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天然聯絡,感受數學的力量,體驗數學的有用性與挑戰性。

二、把學生放在了首要位置。

現代教育觀念——邁向學習化社會,提倡終身學習-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與人共事。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努力讓學生做一做,從做中探索並發現規律,與同伴交流,達到學習經驗共享,並培養合作的意識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鍛鍊自己,把思想表達清楚,並聽懂、理解同伴的描述,從而提高表達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都需要學生動手實踐,觀察思考,然後探究出結論。

三、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新課程標準努力倡導的目標,要求教師要及時瞭解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差異;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為此,我想教師應該先了解所教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學習態度、意志強弱、智力和能力、平時成績等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可以分成按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照略高於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較高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選擇合適的策略,由此來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思維水平。同時幫助後進生樹立信心。

四、倡導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究。

《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總之,通過本次的學習,使我受益很大,必將對我今後的工作起著重要作用。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1

20xx年新課標提出:數學課程目標的確定,立足於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集中體現數學課程育人價值。數學課程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三會”、“四基”和“四能”,表現為:抽象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推理能力、資料觀念、應用意識、創新意識。它們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交融,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增加了以下內容:

(1)理解負數的意義。

(2)知道實數山有理數和無理陣列成。

(3)能用數軸_上的點表示實數,能比較實數的大小。

(4)能借助數軸理解相反數和絕對值的意義

(5)能利用乘法公式進行簡單的推理。

(6)瞭解代數推埋。

(7)理解函式值的意義。

(8)知道二次函式係數與圖象形狀和對稱軸的關係。

(9)會求二次函式的最大值或最小倩,並能確定相應白變數的值,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10)知道二次函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間的關係。

(11)能用尺規作圖:過百線外一點作這條百線的平行線。

(12)理解角平分線的慨念。

(13)不能用尺規作圖:過圓外一點作圓的切線。

(14)知道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

(15)理解中位數、眾數的意義

(16)會計算組資料的離差平方和。

(17)經歷資料分類的活動,知道按照組內離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則對資料進行分類的方法。

(18)會計算四分位數,瞭解四分位數與箱線圖的關係,感悟白分位數的意義。

根據新課標總目標和實施教學建議,我們應該在今後的教學改革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堅持素養導向,圍繞“為什麼教”和“為誰教”,準確把握課堂,立足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素養要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培養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設定教學目標,改革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到具體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在做中學習”,引導學生參與學科探究活動,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體會學科思想方法。

三、注重課堂真實情境的創設,增強學生認識真實世界、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

四、推進數學綜合學習。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專案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舉一反三、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融會貫通的能力,加強知識間的內在關聯,促進知識結構化。

五、落實因材施教。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環境,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開展個體化差異教學,加強學生個別化指導,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引導學生明確每節課、每個單元的學習目標,進行自主規劃和自我監控,提高他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六、更新教育評價觀念,改進評價方式。全面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要求,改進只看結果的評價,強化學習過程評價,健全綜合評價,著力推進評價觀念、方式方法改革,提升考試評價的質量。不斷強化素養導向,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倡導評價促進學習的理念,注重提高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導學生合理運用評價結果改進學習。完善創新評價方式方法,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記錄與分析,關注學生真實發生的進步,倡導針對學生的真實的評價。加強師生對話交流,增強評價雙方自我總結、反思、改進的意識和能力,倡導協商式評價。注重動手操作、作品展示、口頭報告、典型行為表現等多種方式表現性評價。推動考試評價,提升考試評價質量,強化考試評價與課程標準教學的一致性,促進“教-學-評”有機銜接。

七、結合“雙減”政策,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實行大單元作業設計,增強針對性,豐富型別,合理安排難度,有效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

作為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我們應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發展之中,成為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與全體教師共同致力於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2

新課標在課程理念、目標、內容等方面都有明顯變化,明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體現了數學學科育人價值的課程理念,確定了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目標。

課標新舊交替,鞏固認知

最新出版的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結構特徵,與20xx年版的有一些理念和內容上的變化。在基本理念中體現了“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求的核心素養”,要設計體現結構化特徵的課程內容,重點對內容進行結構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中,新課標要求通過學業質量的標準的構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形成階段性評價的主要依據,採用多元的評價主體和多樣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自我監控學習的過程和結果。

教和學相互促進,會教才會去學

新課標讓我們更進一步認識到“教”是學校和老師的基本職責,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會”。課程內容結構化就是對學習內容的`整體理解,對學生學習的整體把握,從基於單元的整體分析,對關鍵內容的深度探究,然後再通過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促進學生整體發展,逐步形成核心素養。我們整體把握了教材,我們就把握瞭如何去“教”,我們把握瞭如何去“教”,學生才能更好的去“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摒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會主動思考與提問,學會利用觀察、猜測、推理、驗證等方法發現一般規律與數學模型,加強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監控與自我評價。

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提到“數學核心素養”其實我們並不陌生,近幾年“核心素養”一直是各類教研培訓的熱門話題。數學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主要是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現實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數學核心素養是在學生本人蔘與的數學活動中,逐步形成發展的。核心素養的形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這要求老師滲透在每一節課,每一節課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圍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展開。這次新課標的修訂就是要讓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實。

本次課標修訂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實現學科融合的教育要求。這說明未來數學課程將會聚焦於學科育人和跨學科教學,也是我們一線數學教師應當致力於研究的大方向。新課標可以助力新課堂,但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完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要體現核心素養,注重建立具體教學內容與核心素養的關聯;教學目標要處理好核心素養與“四基”“四能”的關係,強調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目標是“四基”“四能”,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載體;教學目標的設定要體現整體性和階段性,強調根據主題、單元整體設計教學目標,圍繞單元的教學目標細化課時的教學目標。

2、把握教學內容

注重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強調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整體分析,幫助學生建立結構化的數學知識體系,通過合適的主題整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學會用整體的、聯絡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注重教學內容與核心素養的關聯,強調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具體內容與核心素養之間的關聯,還要注重內容主線與核心素養髮展之間的關聯。

3、選擇教學方式

注重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互動式的教學方式,探索大單元教學;重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體現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以及學習內容與核心素養表現的關聯,積極開展跨學科的主題式學習和專案式學習;強化情境設計與問題提出,強調發揮情境設計與問題提出對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促進作用,使學生在活動中逐步發展核心素養。

4、重視綜合與實踐

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重點;以跨學科主題式學習為主線;以真實問題為載體,適當採取主題活動或專案學習的方式呈現,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社會擔當等綜合品質。

5、融合資訊科技

注重資訊科技與數學教學的融合;重視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對數學教學的推動作用;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只有不斷學習才會有收穫和進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問世給予我了很好的學習素材,我相信在它的指引下,一定會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更多啟發和創新,讓我們在這平凡的崗位上爭創出新的業績!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3

20xx年x月x日,教育部頒佈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新課標對以後的數學教學有著非常強的指導作用。為了更好地理解新課標,在工作室主持人喬利榮的帶領下,我們認真聆聽了東北師範大學史寧中教授關於《數學課程標準修訂與核心素養》的報告,受益匪淺,現分享我的幾點感受:

一、感悟計數單位的意義,瞭解運算的一致性。

以往教學整數、分數、小數的運算教學時,常常都是通過現實意義說明各個運算的道理,缺乏一致性,讓學生認為它們的運算不同,反而容易擾亂學生的思維。因此,20xx年的新課標將重點體現數的認識和運算的.一致性。其實也是對我們這些數學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該為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數學知識與方法,形成數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推理意識等核心素養提供基礎。

二、跨學科教學的挑戰

新課標中提倡把跨學科的內容融於教學之中。通過多學科的橫向聯合,增強學習的探究性、開放性和綜合性。比如:近幾年常常出現的數學閱讀理解題,在要求學生基礎紮實的前提下,還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辨能力。

面對這樣的改變,雖然讓我覺得有些迷茫,但更多的是興奮和期待。跨學科的教學提升了對一線教師的教學能力的要求。我們不僅需要鑽研數學學科的知識,也同時需要去了解其他學科的內容(尤其是語文、科學、歷史等等),多聽聽其他學科老師的課堂。只有自己勇於“跨界”學習,才能踐行“學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才能更全面的培養學生。

在綜合與實踐方面也同時增加了跨學科的內容。把原來數與代數領域中常見的量這部分內容以“主題活動”(國小)的形式在綜合與實踐中進行呈現,這也是學習方式的一大重點改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能靈活的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基於學生的基礎和前概念,引導學生們在活動中討論、質疑、交流,最後實現問題解決,有助於促進學生整體發展。

三、傳統文化要有數學

傳統文化要有數學。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要踐行在數學學科中,所以數學課程內容將增加了很多傳統文化內容的介紹,比如:“曹衝稱象”、“度量衡的故事”、“圓周率的故事”等等。同時,史寧中教授也提醒數學老師們:要注意數學學科講傳統文化要與其他學科的不同,要教會孩子們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傳統文化的知識。例如:曹衝稱象的故事中,除了介紹重量單位之外,老師們還要講解“等量的等量相等”、“總量等於分量和”的道理。這些都值得我們這些數學老師去探討,在未來的教學中認真的思考。

20xx年新課標中還有很多需要我不斷認真研讀的內容,如:方程移到國中、百分數移入“統計與概率”、強調代數推理和幾何直觀等等。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新的理念總是需要富有膽識、敢於創新的人來實踐它。新課標的學習不僅讓我明確了教學方向,也激勵著我們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研究和成長。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4

在初步研讀了新課標後,我有幸參加了xx市《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xx年版)》暑期專題培訓,通過兩天半的線上培訓,此次活動由國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研製組核心成員與一線優秀講師,帶領大家深入解讀與研究20xx年版的新課標,圍繞“新課標”針對國小數學核心問題進行研討,讓我紮紮實實地領會了新課標的精神。通過線上學習,結合自己具體的教學實踐,我深刻的認識到在新課標背景下我們的數學課程要培養什麼樣的數學人,反思我們的數學課程教學要如何改進實施?

一、夯實老內容,領會新導向

通過學習不僅夯實和重溫了課程標準的老內容,更是解讀了20xx版新課標的新增內容和導向。課程標準從20xx年出版到20xx年出版,再到今年的20xx年出版,基本上每十年改一次。今年新出版的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結構特徵,與20xx年版的還是有不少的變化。在基本理念中體現了“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求的核心素養”,要設計體現結構化特徵的課程內容,重點對內容進行結構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中,要通過學業質量的標準的構建,融合“四基”“四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和“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形成階段性評價主要依據。確立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目標:“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四能”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不僅是運算和推理的工具,還是表達和交流的語言。課標明確提出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讓數學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實。素養目標不是一節課就能培養的,知識點的學習只能作為階段性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中提前預設,提升學生哪方面的素養,從真實情境問題出發,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核心素養具有整體性、一致性的特點,在理解性學習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單元結構化整合,注重學習能力的遷移,舉一反三,減負提效。

同時,新課標中還倡導要積極開展跨學科學習。很多孩子都覺得學了數學只能用在教室內,但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絕不是孤立的。比如:數學的建系和地理、美術、建築等學科可以融合,數學的資料統計和資訊科技可以融合等。我們要勇於“跨”,才能更全面的培養學生。

二、注重實踐數學,提高數學素養

xxx教授在《聚焦核心素養強調綜合、突出實踐的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講座上提出義務教育課程如何落實核心素養?答案是“核心素養為宗旨,學習主題為框架,內容聚焦大概念,教學過程重實踐,學業評價促發展”。數學知識本身與核心素養沒有直接關係,而是數學知識所表現出來的知識形態,如研究物件的概念、性質、關係、運算、規律等,構建了數學內容與核心素養之間的橋樑。比如:與“概念”有關內容的教學,可著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下的抽象能力;與“性質”有關內容的教學,可著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下的推理能力;與“關係”有關內容的教學,可著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下的模型觀念;與“運算”有關內容的教學,可著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下的運算能力等等。課程內容要強調學科實踐、強調綜合,彰顯課程理念的變化。從注重教什麼,到關注為什麼教;從注重共同基礎到關注個性需求;從注重學科邏輯到關注生活邏輯。

“數學源於現實,紮根於現實,應用於現實”,是荷蘭數學家、教育家弗雷登塔爾提出的“數學現實”原則。基於這個原則,國小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教學與現實社會生活緊密聯絡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從而瞭解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意識,體驗生活,認識社會。

誠然,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數學教學的一個內容,在突出綜合性、著眼實踐性的同時,還應體現出數學學科的特點。即從數學的角度去提出問題、理解問題,用數學的思想、數學的方法去研究問題。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和學習方式,我們將不斷研究、不斷改進、逐步完善,使實踐活動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真正在實踐中“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這次培訓,為我打開了一扇,讓我領略到了諸位名師大家的無限探索熱情、無窮教學創意和無止境的教學追求;這次培訓,更讓我對新課標有了嶄新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數學核心素養的時代已經正式來臨,我們不能只在一成不變的教學老路上埋頭苦幹,還要時不時地抬頭看看前方和遠方。教育教學的不斷變革,意味著我們需要隨時隨地去擁抱變化,革新自己,勇於嘗試。心中有課標,教學有尺度,讓學生完整經歷探究的過程,明晰知識的產生由來,這是高於知識層面的數學本質理解,也是高於技能層面的數學思維活動。注重體驗與經驗積累,讓學生在增長知識與技能的同時發展思維與能力素養。

用新課標指導課堂教學,建立學生喜愛的數學課堂,聯絡教學實際積極思考,用新理念新方法落實好標準的要求。用篤行和奮鬥去譜寫新課程理念的新篇章!不負時代,不負學生,一起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