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方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活動方案/列表

活動實施方案(經典4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活動實施方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實施方案(經典4篇)

活動實施方案 篇1

為進一步創新養護管理理念,改善提升分局管養路段的道路通行環境,樹立良好的公路形象,本著“以點帶線,以線促面”的原則,通過建立文明路活動,帶動分局養護水平的提升,推動公路事業的和諧發展,經分局研究決定開展建立文明路活動,特制定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結合市局開展建立“文明路”活動的精神,以公路養護質量保證體系和制度化、規範化管理為主要內容,達到“暢、潔、綠、美、安”的養護管理基本標準,以養護促服務,以服務樹形象,體現“以人為本,以車為本”的和諧理念,通過建立“文明路”帶動養護質量的提高。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對建立“文明路”活動的組織領導,分局決定成立“文明路”建立領導小組:

三、建立時間

9月初廣泛開展學習建立文明路標準和經驗做法。9至10月全面開展建立文明路工作。

四、建立路線

在建立“文明路”兩頭,豎立明顯的責任牌,公示管養範圍、管護責任人等,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其他線路參照執行。

五、明確責任、落實措施

在建立工作中,所在的養護道班必須任務到位,責任到人,將日常保養、路容整治、水溝清理等工作責任到人,劃段包乾,分月分周落實任務,分項抓落實。路面修補工作該定任務、定工效、定完成時間。

六、建立的標準和要求

(一)、路面與路肩分界線順直、醒目、路面整潔,對路面裂縫、區域性沉陷、龜裂、網裂、擁包等病害,嚴格按照養護規範要求及操作規程進行修復,坑槽挖補堅持“圓洞方補,深洞分層補”的原則,確保修補質量,達到路面平整堅實的要求,並實行一坑一卡,做好修補時間的.記錄和跟蹤工作。

(二)、路肩寬度要求統一,保證1.5m的寬度,與路面保持線形順直美觀,無犬齒狀,拉線整治二坡,達到二坡明顯。經常剪割高草,達到路肩、二坡無高草,保持路肩、二坡綠草覆蓋。

(三)、要求邊溝標準統一,不低於3×3×9規格,線形順直,輪廓清晰,達到三面光,靠山路段保持路面以上1.2米高線形順適,保持排水通暢,溝底無泥土雜草,及時清理淤塞。

(四)、路基邊坡整齊,坡度一致,無沖刷凹凸現象和明顯沖溝病害,上邊坡穩定,碎落臺整潔,線條流暢,坡面覆綠要求栽種的爬山虎、葛虅長勢良好,整齊劃一,起到保護邊坡的作用。

(五)、橋、涵等構造物完整、通暢,定期清理洩水孔,做到無積水、雜草等現象,橋樑兩端的示警標誌要定期刷漆,伸縮縫無滲漏、堵塞等現象,涵洞要及時清理疏通淤泥,防撞欄、防撞墩、輪廊樁標誌色明顯,埋置合理、整齊,被損壞的要及時維修完好。

(六)、公路附屬設施要維護好公里樁、百米樁、安全柱、標誌牌等完好,做到標誌、標線無遮攔,重新整理要規範。

(七)、沿線的公路綠化,要按喬灌花草相結合栽植,及時補種路樹,灌木修剪整齊,有一定的造型,加強管護工作,公路上下邊坡進行綠化,應採用根系發達、易成活的植物進行固土,固坡防護與綠化相結合。

(八)、沿線要加強路政管理工作,做到無新增違章建築,路基範圍無亂堆亂放現象,對圩鎮群眾加強宣傳教育,嚴格查處亂倒拉圾的行為,對交通標誌要統一規範,並置於指定位置,路邊店基本達到“一低三化”的要求。

(九)、沿線道班管理規範,各項管理制度健全,內業資料歸擋管理,同時搞好道班的環境衛生、本人衛生,職工精神面貌積極向上。

七、總結評比工作

為確保在建立“文明路”活動中取得明顯的成效,分局採取定期檢查和隨機抽查相結合制度,機關下隊蹲點人員跟班檢查督促,使該項工作能嚴格按要求、按標準、按統一進度實施到位。對檢查出的問題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補課。分局要求把建立“文明路”活動與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及時表彰和獎勵在建立活動中湧現的先進的人物和事蹟,樹立典型,鞭策後進。

(一)月度評比及隨機抽查。月度評比第一名的,給予該隊(組)1000元獎勵,當月兌現。對月度評比任務嚴重欠產的,分局將按《公路養護管理考評辦法》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並全分局內通報批評。對在建立活動中工作嚴重滯後且造成不良影響的隊(組),分局將對隊(組)負責人及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二)年度評比總結。11月中、下旬分局將組織對“文明路”建立工作進行認真的總結評比,肯定成績,查詢差距,探索出符合分局實際切實可行的建立經驗進行推廣,為今後全面開展建立“文明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全面提升我分局養護水平。

活動實施方案 篇2

“鼓勵創新,實踐創新”這是我校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主題。通過開展科技活動,以這一主題為活動中心,學生可以充分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通過認真觀察大自然,瞭解和利用大自然,依託自然,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具體目標

1.1 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質,培養青少年的創造能力,不斷追求的探索精神。

1.2 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有利於培養學生想象、觀察、動腦、動手,語言表達、文字敘述等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1.3 堅持“立足普及,兼顧提高”的工作原則,讓我校七年級及八年級學生都能夠參與普及型的科技活動中。

2.實施科技教育活動的初步方案

興趣是教育的動力。陶行知先生明確指出:“只有引發興趣,才能使學生進入愛學、樂學的境界”。通過豐富的科技活動,培養學生濃厚的科技興趣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提高科技素質,我校科技教育活動將緊緊圍繞“鼓勵創新,實踐創新”這一主題,將活動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調查收集資料。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各年級調查、收集的資料內容也有所不同。

七年級:調查嘉陵江水汙染情況。對嘉陵江的水質情況進行調查,明確汙染等級,調查及汙染源情況和重大汙染事件。調查水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形成調查報告。

八年級:調查鳳縣礦產資源及利用情況。調查鳳縣礦產資源現狀,收集礦產資源標本,尤其是調查有色金屬資源及利用現狀,對鳳縣經濟的重大貢獻及開發利用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深加工方案,實現鳳縣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

第二階段:撰寫調查報告

具體要求:

七年級:將收集來的各類資料進行交流,感受嘉陵江水汙染的嚴重和對人體健康的嚴重危害,認識到人類在對礦產資源的利用和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失誤是造成嘉陵江水汙染的主要原因,即工業汙水和生活汙水的不合理排放這一因素,從而將治理重點放在對汙水的處理上來,同時要加大對排汙企業的管理力度,從源頭上杜絕汙水向嘉陵江排放,另外,要對生活汙水進行處理。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途徑,寫出調查報告。

八年級:將收集的標本、資料進行交流,摸清鳳縣礦產資源的家底、利用現狀,調查礦藏資源對鳳縣經濟的貢獻和利用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實現鳳縣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寫出調查報告並組織開展一次礦石標本展。

這一階段是讓不同年齡和年級的學生,拿著自己通過觀察收集和想象繪製的作品,在班上進行互相交流,相互探討科學知識,使每個學生都能把自己的創作思路和製作過程用語言和文字表達出來。通過這個階段的活動,學生之間可以彼此取長補短,使他們認識到要做好一件科技作品,一定要付出心血,動腦、動手,還要有創新意識,在製作中碰到種種困難,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即鍛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發揮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更加堅定學科學愛科學的決心,從而推動學校科技教育活動迅速發展。

第三階段:宣傳教育階段。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利用已有的調查報告和學生達出的共識,在校園內進行交流,讓每個學生回家後主動教育自己的.家長,同時寫出保護環境倡議書和珍惜利用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倡議書進行張貼,在社會上進行宣傳,擴大影響力度,使人人懂得愛護環境、珍惜資源的重要性。

3.頒獎實施方案

本項活動設立三種獎:一種是“收集獎”和“調查獎”,要求收集的資料更加詳細、更有說服力、礦藏標本全面有代表性。定名為“小小收藏家”和“小小調查家”獎,每個班選出一至二名;第二種是“科技創作獎”,評定標準:看誰的調查報告有創新,理論聯絡實際、有說服力,有豐富多彩的內容,定名為“小小創作家”獎;

4.組織形式及活動時間安排

4.1 組織形式:為了進一步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在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科技教育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各班選出四至五名主要負責班級組織科技活動的同學,此項工作應安排在班上善於動腦、動手,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來承擔。他們的職責是:配合科技輔導員搞好全校的科技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成為科技輔導員的得力助手。科技活動進行的每個階段要求做的具體事,都必須由這些科技活動的小組長將輔導員要求告訴班上的每個學生,督促全班同學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對每個階段的活動,小組長都要進行認真記錄,輔導員定期檢查。第一階段進行完畢,八年級各班要評出一至二名“小小收藏家”、“小小調查家”獎的學生,七年級各班要評出二至三名“小小調查家”,而評選的部分依據就是小組長的記錄情況。第二階段結束,各班評出三名“小小創作家”。

4.2 時間安排:活動大多數時間要放在平時放學回家後和星期六、星期日進行,二至六週完成第一階段的活動,第六週評比出各班“小小收藏家”、“小小調查家”獎的學生。

第二階段:

第七週至第十二週,各班進行資料加工和分析,寫出調查報告,八年級作一次礦石標本展。輔導教師巡迴檢查。

第三階段:

第十二週至十四周:各班展示每個學生的動手製作成果,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談談通過自己的親自動手製作有什麼感想?在製作過程中,你克服了哪些困難?要求:形成書面材料,可分小組進行交流。學期內進行一次全校性的“百件科技作品“展覽。

第十五週:各班評選出調查報告做的最出色的學生三至四名,並將其科技作品交學校,由學校領導和輔導員以及部分科技活動小組長評出“小小創作家”獎,各種獎按班次評選,每班都設立一個一等獎,二至三個二等獎。

第十六週:開展手拉手教育活動,學生負責對家長進行教育和宣傳,並張貼倡議書,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宣傳氛圍。實現成果共享。

第十七週:給獲獎學生頒獎,本學期科技活動結束

活動實施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為進一步規範學校廣播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規範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體質,樹立學校的形象,特舉辦20xx年度春季課間操比賽。

二、參賽範圍:

1—5年級各班全體學生。

三、比賽時間:

20xx年4月27日下午

四、比賽地點:

學校操場(具體要求另行安排)

五、具體要求:(見臨沂杏園國小20xx年度春季課間操比賽評分標準)

六、具體程式:

(1)比賽前,提前在預備區整隊等候入場。

(2)比賽時,各班成兩列縱隊帶入規定場地,體育委員整隊等候。

(3)聽到《共青兒童團團歌》,進行四面轉法展示。

(4)《七彩陽光》

(5)集合,退場。

(6)宣佈成績。

七、比賽順序:

比賽順序為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

八、記分與獎勵:

1、本次比賽設一、二等獎。成績記入班級成績。

2、根據班級獲獎情況,記入相應體育任課教師教學質量分。

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臨沂杏園國小

20xx年4月23日

附:

臨沂杏園國小20xx課間操比賽評分標準

專案

分值

標準

賦分辦法

入場

5

成兩路縱隊帶入比賽場地,體育委員整隊,立正站好,保持安靜。

亂動喧譁者,每一人次扣0.5分,扣完為止。

四面轉

10

學生在《共青兒童團團歌》節拍中自動調整左右、前後的距離。要踏準節拍,腳要抬起,;兩臂向前要擺平,臂要直,向後擺臂要自然舒展;在規定節拍處轉體,轉體要整齊,結束時的口號要響亮。四面轉結束後成立正姿勢站好,並保持安靜。

踏步不準、擺臂不符合要求及轉體不按音樂節奏每一人次扣0.5分,隊型不整齊視情況扣1-10分。

《七彩陽光》

50

廣播體操音樂響起,學生在音樂指令下,卡準節拍,輕鬆地完成操的每拍動作。要求動作舒展大方、標準規範,全體學生動作要整齊劃一,領操員的指揮和示範要標準、正確,結束後成立正姿勢站好,並保持安靜。

搶拍、拖拍、動作不到位,不按規定要求做操者,每一人次扣0.5分,整體不齊者,視情況扣5-15分

集合

5

集合曲響,學生按規定隨音樂踏步靠攏,集合後,成立正姿勢站好,並保持安靜。

不按規定要求做者,視情況扣0.5--3分

退場

15

退場曲響起,按音樂的`節奏踏步後整體行進,沿指定路線退場。

不按音樂節奏,擺臂踏步不符合標準,每一人次扣1分,拐彎、行進擁擠混亂視情況扣3-15分

著裝

5

要求著校裝,整潔大方,2--5年級學生佩戴紅領巾。

每一人一項不統一在班級總分中扣1分

人員

5

班級全員參與,因病或其它原因確實不能參加比賽的,必須在賽前說明。

每少一人在班級總分中扣3分。

班主任

5

班主任隨學生一同做操,能夠隨節奏,較熟練地掌握動作。

不做操者不得分,動作極不規範視情況酌情扣分。

活動實施方案 篇4

【活動主題】:

看短片

【時間】

星期一下午

【地點】

教室

【活動目的】

1、讓學生懂得一個人做事要有責任心,要有負責到底的精神,學會自己做的事自己負責。

2、教育學生做事要認真,勇於承擔責任,不推委。

3、通過活動讓學生懂得做事不負責任會對他人、集體、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活動準備】

1、拍攝校園短片。

2、學生排練節目。

3、準備形狀各異的小卡片。

【活動內容】

短片

【活動過程】

1、開學以來,學校以及政教處、大隊部一直在對同學們進行《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教育,上個星期五的課間操、中午午休、大課間時,老師拿著攝象機在校園裡走了走,看了看,拍了拍,現在就請大家看看都拍到了些什麼?

2、播放短片3、看短片的.時候,許多同學都笑了,那就請大家討論討論你在短片中都看到了什麼?(自由分小組討論)指名說。

小結: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從另一個側面來看就是沒有責任心的表現,今天這節主題班會課的主題就是《責任伴我成長》,出示課件,齊讀。

TAG標籤:實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