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方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活動方案/列表

節約用電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順利進行,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對具體將要進行的活動進行書面的計劃。那麼大家知道活動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節約用電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節約用電活動方案

節約用電活動方案1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班的孩子好奇心強,雖然比中班、小班的孩子懂事一些,但改不了頑皮的本性,隨時進出教室時都愛用手去開關電燈。為了讓幼兒懂得珍惜資源,節約用電,所以設計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電的用途,懂得怎樣安全用電。

2、培養幼兒節約用電的意識。

3、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理解電對人類的危害性。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幼兒節約用電、安全用電得的意識

難點;引導幼兒理解電的用途以及電對人類的危害性

活動準備

1、節約用電相關圖片

2、教室內的電源開關

活動過程

1、播放相關圖片,音樂匯入。

2、讓孩子們討論停電了我們該怎麼辦?從而引出電的用途的討論,並結合生活實際來說說電的作用。

3、開啟教室電燈開關,教師講解電的用途

4、幼兒自由討論,如果沒有電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5、幫助幼兒理解怎樣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6、總結理解節約用電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幼兒的討論與發言,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跟重要的是讓他們懂得了怎樣珍惜自然資源,怎樣節約用電,安全用電,培養幼兒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不足之處在於我只注重了活動過程,而忽略了活動目的,讓部分幼兒理解比較模糊,應該在講解時仔細一點多講述兩遍,讓幼兒更好地加深理解,並在活動中多給幼兒一些獎勵,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節約用電活動方案2

活動要求:

結合《夏天到了》的主題,通過認識空調和顯示屏上溫度的顯示,知道節約用電的道理。

活動準備:

立式空調

活動過程:

一、故事《夏天好熱呀》引出:

1、幼兒看圖片欣賞故事

2、說說故事裡有些誰,他們是怎樣避暑的?(小狗伸出舌頭、水牛浸泡在水裡、小朋友塗吃西瓜、吹空調)

二、討論空調的用處

1、說說什麼時候開空調(很冷和很熱的.時候)

2、開空調,幼兒感受涼快的風

3、認認空調:空調的顯示屏上有什麼

老師總結:空調的顯示屏上有溫度、風量大小等的調節,國家規定夏天的製冷溫度不能低於26度,幼兒認認26的數字,在家提醒爸爸媽媽也不要把空調設定的太低。

三、斷電的感受:

1、切斷班級的電源(不開燈、不開空調、電扇)

2、幼兒說說沒有電源,無法使用哪些東西(老師不能使用電腦工作、不能欣賞影視、很熱)

四、還有哪些節約用電的好方法:

1、除了空調還有什麼東西用電呢(電扇、洗衣機、微波爐)

2、我們為什麼要節約用電呢(電力是有限的資源,節約用電是為我們的子孫後代造福)

3、找找幼兒園"節約用電"的標籤(幼兒園的開關上都有"節約用電"的標記,讓幼兒找到這些標記,直到老師是為了提醒大家所以貼標記的)

節約用電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電的用途和重要性。

2.讓幼兒知道要節約用電。

3.思考節約用電的方法,並在生活中實踐。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重難點:

瞭解電的用途和重要性。

節約用電

活動準備:

兒歌《我會節約用電》、"節約用電"補充製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請幼兒指出活動室的電器裝置,並介紹其用途。

二、基本部分

1.老師引導幼兒明白日常生活需要用很多的電,討論如果沒有電,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2.請幼兒說說怎麼節約用電。

3.出示《我會節約用電》兒歌,與幼兒一起說兒歌:

我會節約用電看電視,開電燈,離開了電都不行。

小朋友,請珍惜。

用完斷電要牢記。

4.將幼兒分成二至三組,討論、設計、製作"節約用電"的標誌卡,老師可在標誌卡上寫上"節約用電"。然後,幼兒每人手持一張自己製作的"節約用電"小標誌卡,在老師帶領下巡視幼兒園,看看有沒有人忘記關燈,如果有,請在旁邊貼上標誌卡,然後請老師幫忙關上燈。

5.返回活動室,請幼兒說說巡視幼兒園的結果。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完成"節約用電"補充操作材料,第二天帶回幼兒園和小朋友們分享。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我利用電器匯入新課,讓孩子回憶生活,調動孩子的學習動力。當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時,他們的心理活動就會處於啟用狀態。 運用資訊科技創設情境重現生產和生活運用資訊科技創設情境重現生產和生活運用資訊科技創設情境重現生產和生活運用資訊科技創設情境重現生產和生活。我倡議孩子和家長做一個節約用電補充材料,帶來幼兒園與小朋友分享,做環保小衛士的活動,這樣構建了真正屬於孩子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從而回歸生活,促進可持續發展,指導了孩子的可持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