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方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活動方案/列表

大班幼兒自理能力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幼兒自理能力活動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幼兒自理能力活動方案

大班幼兒自理能力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學會正確穿衣服、扣扣子方法。

2、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衣服一件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教師一邊用緩慢的速度念兒歌,一邊師範穿衣服動作。“抓領子,蓋房子”(將衣服頂在頭上);“小老鼠出洞子”(兩手伸出袖子)“吱吱扭扭上房子”(由下至上扣好鈕釦)。

2、幫助幼兒解兒歌的含義,認識衣服的領子、袖子、鈕釦等部位並知道其名稱。

(1)“抓領子、蓋房子”是什麼意思?

(2)“小老鼠”指的是什麼?

(3)“吱吱扭扭上房子”是在幹什麼?

3、教教師出示扣扣子衣服讓幼兒們看,這些衣服都是什麼樣的?組織幼兒討論後,引導幼兒回答: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

教師:孩子們看得真仔細,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不過,它們的扣子都沒扣,老師出示衣服,引導幼兒觀察釦子及釦眼,讓幼兒更進一步地瞭解鈕釦。

老師:孩子們,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要穿的衣服,你們看,衣服正面兩側各有什麼?

幼兒:有鈕釦和小窟窿。

老師:噢,孩子真聰明,知道有鈕釦和小窟窿。小窟窿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釦眼。

老師:鈕釦和釦眼本來是一家人,可是,老師不小心把它們分開了,請幼兒們想辦法幫他們重新組合在一起,好嗎?

老師:誰願意來幫幫它?(指名讓一幼兒操作,在老師的幫助下幼兒完成了操作。)

教師小結:剛才這位小朋友幫老師把衣服上的扣子和釦眼重新組合在一起了,他完成的較好,不過,老師還有更好的辦法要教給你們。

4、演示扣扣子的方法:一手拿釦子,一手扶釦眼,由裡向外掏出釦子。

(1)分給幼兒每人一件衣服,讓他們獨立練習穿、扣鈕釦,教師巡視糾正。

(2)穿衣服比賽。(分組進行)

老師:孩子們都學會了穿衣服,咱們來比賽一下,看誰穿得又快又好。(完成好的及時表揚,鼓勵操作差的幼兒。)。

5、全體幼兒學習兒歌。教師注意調動幼兒愉快的情緒,並強調個別字的準確發音。

6、孩子們今天真能幹,學會穿衣服、扣扣子、而且做的又快又好。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練習穿衣服和扣扣子。

大班幼兒自理能力活動方案2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有趣的比賽活動,讓孩子感受自己長大了,引導幼兒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通過比賽滿足幼兒的表現慾望,讓幼兒感受到集體活動帶來的快樂。

二、具體時間內容安排:

20xx年11月17日9:30開始(大班每班準備床6張、中班每班準備1張桌子、託小班每班準備1把椅子、6張爬爬墊)放到指定位置。(9:10準備到位,9:30準時開始)

三、活動地點:伊洛幼兒園操場。

四、參加人數:全體幼兒456名。

五、比賽專案:

1、大班:整理床鋪。

比賽規則:6人一組,同時開始整理床鋪,要求疊好被子、放好枕頭,(枕頭放在床的南邊)完成後舉手示意看那班又快又好。

2、中班:摺疊衣服

比賽規則:6人一組,幼兒站在桌子前,比賽口令開始將衣服脫下,翻好衣服,然後在桌子上摺疊衣服,完成後舉手示意,看那班又快又好。

3、小班:穿鞋

比賽規則:6人一組共6組同時進行接力賽,聽到口令比賽開始,坐在椅子上將鞋子脫下放在爬爬墊前幼兒爬過爬爬墊拿上指定物品快速返回快速穿上鞋子,把制定物品傳遞給下一名幼兒,以此類推,那組完成後班主任舉手示意,看那班又快又好。

4、獎項設定

以班為單位,各一等獎一名(自理“小能手”獎狀一張,學習本一個);二等獎一名(自理“小能手”獎狀一張)。

生活是一種實踐,一種參與、也是一種體驗。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的經驗受到了真正的重視,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們伊洛幼兒園在課程設計中逐步將教育迴歸生活,把遊戲還給孩子,讓孩子置身於快樂的生活和遊戲之中!

大班幼兒自理能力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穿鞋方法。

2、提高自我服務能力。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在地毯上粘一個圓圈,圓圈裡粘有即時貼小星星、小腳印。

2、物質準備:幼兒鞋架三個,拖鞋若干雙,哭、笑小鞋臉各一個,家長的大鞋若干雙。

活動過程

師生互動過程實錄

1、入場:在歡快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帶幼兒說兒歌走圈。(兒歌:走走走,走走走,圍著圓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圍著圓圈走、走、走。)

師:寶寶們看看圓圈裡有什麼?

幼:小腳印、小星星

2、和小腳印、小星星玩遊戲。教師和幼兒邊說兒歌邊做遊戲:123、321,我和小腳印做遊戲,你也踩我也踩,踩到小腳印快蹲下。123、321,我和小星星做遊戲,你也踩我也踩,踩到小星星快站好。

3、玩小腳印的遊戲。

(1)師:請寶寶們站在小星星上,你們發現了什麼?

幼:許多小腳印。

師:請寶寶看一看小腳印有什麼不一樣?

幼:有反的.腳印,有正的腳印。

師:誰來說一說反的腳印什麼樣?誰會用小手模仿一下?

(2)師:請寶寶動腦筋想辦法將反的小腳印變成正的小腳印。(幼兒將小腳印換位置)

4、玩小鞋的遊戲。

(1)師:寶寶們過來坐在小星星上休息。(出示一雙幼兒的鞋子)提問:寶寶們發現了什麼?(幼兒:是反的)請幼兒將小鞋子擺好。

(2)學習兒歌《小鞋子》:兩隻小鞋頭碰頭,好像一對好朋友,小鞋帕向外扣,穿好小鞋到處走。

(3)師:把自己的小鞋子在小腳印上擺一擺,讓小鞋子變成好朋友。

5、送鞋寶寶回家。

(出示哭了的小鞋臉)師:小鞋怎麼了?咱們一起送鞋寶寶回家。現在,鞋寶寶怎麼了?(笑了)

6、穿大鞋遊戲。

(1)鞋子配對,請幼兒將爸爸媽媽的鞋子變成好朋友。

(2)穿上大鞋子,拿著自己的小鞋子,在音樂的伴奏下走起來,老師說兒歌:大大的鞋子,走走走,小小的鞋子,拍拍拍。(說到拍時,帶幼兒拍手中的小鞋。)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這個好玩的遊戲。

大班幼兒自理能力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懂得在活動中鞋子掉了、鞋粘扣開了、穿反鞋時,可能會有危險。

2、知道鞋子不舒服時要及時告訴老師,並知道離隊整理。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一雙幼兒穿的鞋子。

2、多媒體教學資源:《寶寶和小鞋》的相關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說謎語《好朋友》,請幼兒猜謎語。

謎面:兩個好朋友,見面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塊走。如果穿對了,它們頭靠頭,如果穿錯了,它們把頭扭。

提問: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個謎語說的哪兩個好朋友?(謎底:鞋子)

幼兒猜出謎語後,教師出示一雙幼兒穿的鞋子,請幼兒一起學說謎語。

2、教師和幼兒做遊戲,引導幼兒感受鞋子不舒服時會給自己帶來的危險。

(1)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讓幼兒感受掉鞋、穿反鞋、鞋粘扣鬆開時腳丫走路不舒服的感覺。

玩法:教師以鞋寶寶的口吻說:“請你跟我這樣做。”同時將自己的鞋分別以穿反鞋、鞋粘扣鬆開、掉鞋等樣子穿鞋、走路。小朋友們接著說:“我就跟你這樣做。”模仿老師的樣子去做。站起來走走試試,穿這樣的鞋子走路感覺會怎樣?

(2)組織幼兒說一說:這樣的鞋子穿起來舒服嗎?穿著這樣的鞋子走路有什麼感覺?會發生什麼危險?

(3)教師小結

當出現掉鞋、鞋粘扣開了和穿反鞋時,腳丫走起路來就會覺得不舒服,還有可能出現絆倒、摔倒等危險。

3、引導幼兒知道鞋子不舒服時要及時告訴老師,並學習離隊整理。

(1)請幼兒說一說:鞋子沒穿好,小腳丫感覺不舒服時你會怎麼做呢?可以請誰幫幫你呢?如果我們在排隊走的時候,你的鞋不舒服了,馬上蹲下來整理,會不會有危險?應該怎麼做?

(2)教師小結

在我們走了之前,要先檢查自己的鞋粘扣是不是粘好了,兩隻鞋子有沒有穿反。如果走路的時候感覺鞋子沒穿好,小腳丫不舒服了,要趕緊停下來,離開隊伍,再把鞋子穿好,還可以趕快告訴老師,請老師來幫助你。

4、學說兒歌《寶寶和小鞋》。

(1)教師根據兒歌內容自編動作,一邊表演一邊朗誦兒歌。

附:兒歌

寶寶和小鞋

小紅鞋,腳上穿。

粘扣鬆,掉路邊。

回頭找,反著穿。

小鞋急,大聲喊。

“穿反啦,有危險。”

寶寶換好鞋,露出小笑臉。

(2)引導幼兒跟隨教師邊表演邊學習朗誦兒歌。

活動延伸

告訴家長不要給幼兒穿過大、過小或繫帶的鞋子,以免幼兒走路時因為鞋子不合腳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