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觀後感/列表

《鏡子》觀後感大綱

影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等情感問題。下面是小編與大家分享的是《鏡子》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鏡子》觀後感

今晚學校安排了一項特殊的家庭作業――家長陪同孩子觀看央視情感教育紀錄片《鏡子》。三集共90分鐘的片子,母女倆一氣追完了,片子終結時我倆相對無語,過了兩分鐘,12歲的女兒天真無邪地對我說:“媽媽,這片子我沒看懂,但是我也想養一隻片子裡那種二哈狗……”我的心“咯噔”了一下,竟摸不透她的意思,她究竟是真沒看懂呢,還是馬上就運用了片子裡孩子的方法,要求家長滿足她的願望來考驗父母的愛呢?想起片子裡的孩子們撕心裂肺地控訴:父母總在“逼迫”、總在“控制”他們……我小心翼翼地探問女兒:“媽媽有逼迫你嗎?媽媽有控制你嗎?你快樂嗎”?女兒一本正經地回答:“沒有逼迫,沒有控制,但是如果你能讓我養一隻二哈狗狗的話,我會更快樂的。”呵呵,我那小小的擔心才消失殆盡。

這是一部紀錄片,它所記錄的現象和事例其實早已在各種新聞媒體中反覆地重演著。問題孩子的現象,親子關係的斷裂都是老生常談的內容,毫無新意可言,可是片子的結尾卻讓我只有嘆息和滿滿的沉重感,片子的結尾是3個在特殊學校生活了三個月後的孩子,最終仍是選擇了與父母期望值完全不一致的生活方式,甚至是離開了父母獨自遊歷,他們中只有一個滿18歲才剛成年。我想,這是大部分中國父母都不願接受的結局吧。

孩子是家庭的鏡子,家庭是社會的鏡子。片子裡的父母用盡一切辦法希望孩子能迴歸原來的樣子,足以證明父母對孩子濃濃的關愛,可為什麼結果還是有違人願?為什麼“鏡子”反映出來的是孩子對父母滿滿的抱怨呢?我想是因為父母一直都以自已的方式去付出愛,卻忽略了接受愛的一方的感受和反饋吧。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父母的監護下逐漸形成自已的個性併成長,即使同胞所出,父母也做不到付出兩份完全相同的愛,培養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孩子。所以應因孩子的個性付出愛,是每個父母需要學習、摸索和積累的工作,孩子的感受和反饋,是讓父母不斷地調整和改善付出愛的方式,這是一個需要長期付出努力和關注的事業,而不是日常裡蒼白無力地嘴裡唸叨幾句:爸媽很愛你,你該去做功課了之類的句子。愛,也是需要滋養和成長。

太多的父母忙著上班,忙著應酬,忙著應付各種各樣的生活壓力,從小就給孩子一部手機或平板,把孩子送到遊樂場或別人家中,他們用自已認為最合適的方式來養育孩子,卻不知道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向父母傾訴,需要更多更多的家庭活動時間。父母極少與孩子分享愛,分享彼此的生活,最終,孩子也如“鏡子”一般,不再與父母分享自已的生活。孩子與父母的精神交流一旦斷裂,絕不是三個月的特殊學校生活和心理諮詢能夠挽回的,親子關係斷裂的心靈創傷也許伴隨孩子一輩子,甚至可能延續到孩子的後代,並擴大影響到社會。

90分鐘的片子裡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心理諮詢師李品寬老師所言: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這三十年……我們在享受物質生活極大豐富成果的同時,精神的構建是滯後了。確實,特別是家庭關係的精神構建大大落後了。我曾在週日遊歷悉尼市,當地的友人告訴我,悉尼在週日提供家庭交通票,只須購買一張家庭票,家長可以攜帶兒童乘坐當天的各類交通工具,這項舉措分明就是鼓勵家庭的週日活動。我們的國家,什麼時候才會有類似的舉措呢?從片子裡,我還注意到一個小資料,進入特殊學校生活的孩子多數是男孩子,從教育角度來看,父親在孩子特別是兒子的教育中的榜樣作用不可取代。多希望我們的父母,不要再堂而皇之的以工作為理由,委託其中一方作代表,母代父職或父代母職地陪伴孩子成長,孩子需要父母不同身份的愛,需要真實有效的陪伴,更需要社會的支援、鼓勵和正面宣傳。孩子們需要在父母身上學習愛的能力,瞭解愛也需要滋養和成長,才會在日後的生活中傳播愛,並在付出愛的時候獲得幸福感。

臨睡前,我與女兒討論著片中的`各種細節,說起那隻二哈小狗狗,我提醒她,媽媽從來沒有拒絕過她養小寵物,但是,媽媽一直都有言在先,要養一隻小寵物,你要同時承擔照顧狗狗的責任,餵養、清便,遛狗、洗澡等等,如果你不能證實你自已有這個能力,也不能說服我,那麼我不會無條件的滿足你的願望。愛是有條件的,希望孩子自立更要教養她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我很慶幸我的孩子沒太看懂這個紀錄片,對於她來說,問題少年們經常玩遊戲、打架、嘶吼、抱怨……不如她看一本精彩的好書、一場電影、一次滑雪或她喜愛的各類活動。我也很慶幸,在陪伴她成長的時候,我收穫了她對我的信任和每天的笑容。

願天下父母都能早一點、再早一點,多一點、再多一點與孩子共享天倫之樂!

  《鏡子》觀後感

“我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我們是如此的相似。”這是一位孩子對自己的父母說出的話。央視10年打造紀錄片《鏡子》,給中國家庭教育當頭一棒!

作為一名資深教師,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接觸過很多的家長和孩子。很多的家長在和我溝通的時候都會和我說一些關於孩子的教育或是學習上面的一些問題,我發現很多的家長在面對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上面的問題的時候是無力的。家長認為是對孩子的好的事情但是孩子卻偏偏不會向著家長所規劃的方向去走,當孩子出現問題了,幾乎沒有家長反思過自己的做法是否真確,而是一味的去責怪孩子。其實家長不知道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孩子是家庭的鏡子,而家庭則是社會的鏡子。

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其實我們的家長並不欠缺教育,但是欠缺愛的認知。很多的家長的愛就是控制,將這份愛物化了,導致我們愛已經扭曲了,滿滿的愛最後變成了慢慢的傷害。為了幫助各位家長解答這方面的疑惑,今天我就和各位家長分享一部央視紀錄片《鏡子》在這部紀錄片裡面我相信家長們一定能有所啟發。

父母對孩子的愛有時卻會造成傷害,這究竟是為什麼?“問題孩子”的背後是否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入圍影片《鏡子》昨天在國家圖書館舉行了首映典禮暨交流會。作為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紀錄片,該片由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出品,經過《天網》欄目十年醞釀與策劃、兩年拍攝與製作完成。

《鏡子》講述了三個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的故事。片中出現的幾個孩子有輟學的,有早戀的,有網癮的,所展現出的“問題”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問題。比如有的家長將自己的理想寄託在兒子身上,一切以學習為目標給孩子增加心理壓力和反抗隱患;有的家庭母親的忍讓妥協、父親的冷暴力,讓孩子產生了只有做出一些過格的事情才能得到關注的錯誤想法……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鏡子》總導演盧釗凱介紹,影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等情感問題。

“每一個人都是孩子”。與盧釗凱一同合作執導該片的導演範永東說,這部片子的故事是講述關於家庭情感教育這個話題,但實際上在故事背後融入了創作者對於人性的理解、對於愛和慾望的思考。他和盧釗凱力圖通過影片找到一條線索,一個解決中國人精神層面或者心靈層面問題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