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觀後感/列表

《守島人》的觀後感(精選20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守島人》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守島人》的觀後感(精選20篇)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1

從主人公登島初期的猶豫彷徨,到勇救落水青年、打擊走私商販以及暴風雨中接生、戰友臨終送別、島上家庭春晚等情節故事,一組組充滿質感的鏡頭細緻表達了夫妻情、父子情、戰友情,從不同側面展現了王繼才夫婦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守島就是守國”的家國情懷。該片不僅還原了王繼才夫婦32年與惡劣自然環境頑強抗爭的經歷,更將主人公愛國奉獻的價值追求貫穿影片始終,對於激勵各行各業堅守平凡、創造非凡,都深具心靈觀照和精神滋養。荒島本身好像並無多大的價值,但是從國家領土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寸領土都是神聖的,都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內涵。任何形式的敷衍、不盡心盡力,都是對國家的背叛。這是王繼才同志所有堅持還存在意義的出發點。拋開這一點所有的堅持都沒有意義。

由民兵來守島,是時代變遷留下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性。同樣王繼才同志堅持的方式,對妻子、家人的態度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堅持守島,王繼才並不是對家庭完全置之不理,應該是以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對家庭作出了安排,只不過這樣的安排在家庭其他成員來說,擔子更重了。可喜的是,在王繼才的影響下,其他家庭成員在思想上、行動上也都取得了進步。

中國式父親的愛,特點就是不善於表達,將對子女的愛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能出席女兒的婚禮,在王繼才的心裡也許想到更多的是奉獻,在自己還能克服困難堅守崗位的情況下,不會去想其他的融通辦法。那個夜晚,女兒結婚,他一個人在守島。他的心理是什麼樣的呢?也許是充滿了對女兒的欠疚,以及希望女兒能理解他的苦衷。

如果我們能理解他那一刻的難,就能理解王繼才同志的守島初心,也就能進一步感受到平凡中的偉大。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2

愛國是一個人對自己祖國的一種誠摯的熱愛和深厚的情感,是一個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一個沒有淡水、沒有電、面積不足20畝的彈丸小島上堅守32年,只為五星紅旗每天冉冉升起。在20xx年7月27日,王繼才在執勤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王繼才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默默無私的奉獻,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有一種信仰叫堅守,有一種精神叫質樸。王繼才夫婦倆在艱苦卓絕的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邪惡勢力面前更表現出了一位守島衛士的凜然正氣。他們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

通過學習,我們深受震撼,我們新時代的國家公職人員就要有這種愛國奉獻精神,我們要學習王繼才夫婦,熱愛祖國、忠於職守,無私奉獻,不圖名利的精神,以他們為榜樣,腳踏實地、不畏艱辛,立足本職、紮實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新時代的建設貢獻自己力量!正因為有這麼多的先進典型,正因為有很多像王繼才一樣愛國奉獻的人,我們的事業才蒸蒸日上,國家的前景才無限光明。王繼才走了,更多的人應該接好他的接力棒,從王繼才身上汲取愛國奉獻精神的正能量,讓弘揚愛國奉獻精神成為全體國人的自覺行動。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作為青年一代都應該向王繼才看齊、學習,給自己補充道德之鈣,為自己補鈣壯骨、強筋健骨,將愛國奉獻精神融入到每個人的實際生活中,讓愛國奉獻精神築牢新時代的價值地基!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3

有一種信仰叫堅守,有一種精神叫質樸,有一種奉獻叫守島。王繼才夫婦自1986年,受命守衛開山島,當時開山島環境艱苦,荒無人煙,王繼才攜妻子長期值守開山島,二人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默默守島32個年頭。島上沒有淡水,沒有電,面積不足20畝,王繼才夫婦在艱苦卓絕的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邪惡勢力面前更表現出來一位守島衛士的凌然正氣,他們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不求回報的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

“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擔當與責任是衡量黨性強弱、作風好壞、能力優劣的試金石。王繼才夫婦默默堅守崗位32年,沒有“守島不易”的抱怨,積極進取,有了“在位有為”的擔當,心中有責,不辱使命,任職期間,只有五個春節是下島過的,甚至,王繼才父母去世、女兒婚禮依然堅守崗位。王繼才說:“我是農民的兒子,為了一個承諾,我選擇了上島;我是哨所的民兵,為了一面國旗,我留下來守島;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了一個信仰,要在開山島守下去,直到守不動的那一天!”王繼才用生命詮釋了自己諾言,用實際行動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王繼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甘灑熱血固海防,我與海島共存亡”的號召,鮮明體現了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主動作為的擔當精神,心繫國防、獻身國家的赤子情懷。王繼才同志為黨和人民的國防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是雙擁工作中湧現的先進典型。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4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們能正確的運用它,一次足矣!

王繼才,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堅貞不渝的護島32年,沒有半句埋怨與推卸,用最平凡的方式書寫了不平凡畢生華章。他的一生僅僅選擇了這一次,但也是這唯一的一次選擇成就了他一生的價值,成就他一生價值的工作作風與態度更是值得我們每一位中國共產黨員習於身並積極的繼承、發揚下去。

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忠誠為先。忠誠之心,使我更加堅定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信念,不偏不倚地走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特色道路的正軌之上。若把中國共產黨比作是一艘船,那麼忠誠之心就是燈塔,只有忠於黨、國家和人民,我們才不會在探索、前進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才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堅持為先。堅持之心,是我們在踐行理想信念道路中的最優保障,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絕非一朝一夕,這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若沒有一顆迎難而上,持之以恆的決心,在充滿挑戰、機遇的新時代中又如何立足去實現黨的最終使命。

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奉獻為先。奉獻之心,讓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淡化個人名利,拋棄那些庸俗、短淺的思想觀念,時刻以維護國家、主權、利益為先,也只有這樣才能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的完成好黨和國家交給我們的每一個任務。若每一名中共黨員能夠將忠誠、堅持、奉獻三“心”融入本己的血液裡,那麼建設一個富強、文明、民主、和諧的中國將不再僅僅是一個“夢”。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5

“我是農民的兒子,為了一個承諾,我選擇了上島;我是哨所的民兵,為了一面國旗,我留下來守島;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了一個信仰,要在開山島守下去,直到守不動的那一天!”在2014年的一次報告會上,王繼才如是說。4年後,一語成讖,王繼才將生命的最後時光定格在他不離不棄的開山島上。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學習了王繼才事蹟後,突然間就明白了有信仰,靈魂才不會缺鈣,靈魂才不會生鏽這句話,只有擁有堅定信仰的人才能在孤島上走下去。

夫妻二人在荒島升起國旗的情景更加讓我熱淚盈眶。我們要深入學習王繼才夫婦在平凡崗位上彰顯的敬業精神、擔當精神和奉獻精神,學習王繼才夫婦一個島兩個人的擔當、一座塔幾排房的堅守、一輩子一面旗的信念。身為一名青年黨員,表示被他們“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深深所感染,為國擔當的熱血和激情油然而生,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定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強化憂患意識和使命意識,勇擔復興大任、爭做時代新人,以最青春的姿態投入工作,發揮青年黨員的活力,為全面實現高質發展、後發先至,貢獻自己的青春!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6

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1985年部隊撤編後,設立民兵哨所,但因條件艱苦,先後上島的10多位民兵都不願長期值守。王繼才生前是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20xx年,王繼才夫婦被評為全國“時代楷模”。

20xx7月27日,王繼才在執勤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對於王繼才夫婦來說,家就是島,島就是家,熱愛這一片熱土,堅守自己的諾言,為國防事業儘自己的一份力!英雄已逝,當大多數人都在追思懷念的時候,有人卻發出了不同的聲音:選擇用大半生去守護一座孤島,這樣的一生,是不是太傻了?然而,在這個燈紅酒綠,個人主義至上的年代,我們最缺失的便是這種“傻氣”。人人都削尖了腦袋,要往世俗定義的統一成功學裡鑽,比如家產萬貫,身份顯赫,名揚四海……但能夠定義一個人這一生的,遠不止這些。傻子如王繼才,以祖國安危為己任,雖一輩子籍籍無名,卻甘之如飴;雖一生孤苦,卻成功守衛祖國疆土,保障人民安全。這樣的人生,難道不成功?這樣的抉擇,簡直太勇敢!知曉了即將面臨的苦痛與犧牲,依然堅持前行的,不是傻子,而是真正的英雄。錢財和地位,永遠只是小我層面的成功,這樣的成功,也遠沒有奉獻和博愛來得有意義。王繼才,便是我們當今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英雄。如今,在我國廣袤的疆土上,這樣去犧牲自己的一切來守衛國土的哨兵,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或許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卻始終處於他們的保護之中。他們,應該得到我們的景仰和尊重!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7

愛國成為矢志不渝的行動。32年來,晝夜交替,周而復始,每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開山島上如期飄揚著鮮豔的五星紅旗。兩個人的五星紅旗代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尊嚴和意志,更飽含了他們對祖國深沉的愛。“家就是島,島就是國,開山島雖小,卻是祖國的東門,你不守我不守,誰守?”這質樸無華的話,正是他們夫妻多年勇於擔當、默默奉獻的動力所在,高尚的家國情懷,不是靠空喊口號,而是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行動說話。他們吃盡了難以想象的辛苦,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好了別人不想幹、幹不好的工作。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無怨無悔。愛國成為剛正不阿的追求。王繼才夫婦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守衛開山島,克服無水無電、缺醫少藥、寂寞無助等困難,實屬不易,能持之以恆堅持32年更不容易。這不僅要接受生理、心理上的考驗。更加嚴酷的考驗是:犯罪分子將這個人跡罕至的荒島當作難得的“風水寶地”和“避風港”,窮凶極惡的犯罪分子也好,笑裡藏刀的犯罪分子也罷,靠恐嚇或金錢美色買路都無濟於事,他們絕不網開一面,以錚錚鐵骨、凜然正氣維護國家法律尊嚴,保護開山島那片淨土。“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在他們夫妻身上得到完美的體現,對基層民兵的果敢剛毅做出了完美的詮釋,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不懈追求。愛國成為克己盡責的奉獻。

一位將軍上島視察後為王繼才夫婦寫下了一副對聯“眼觀四海風雲,心繫萬家歡樂”、橫批“以島為家”,高度概括了夫妻哨無怨無悔、甘於奉獻的精神。其實,英雄不是無情無義,只是不能忠孝兩全。守島32年,王繼才很少有時間看望年邁的母親,甚至當他趕到家時,母親已經溘然長逝,他把痛苦埋在心底,當“小家”和“大家”不能兼顧時,他們理智的選擇了後者。他們同樣深愛自己的子女,但從不放棄“守島就是守國,國安才能家寧”的信念,克己盡責,以島為家,用燕子銜泥的精神建設海島,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國防海防事業。他們守衛著開山島的方寸土地,又何嘗不是祖國的海防高地?何嘗不是新時代民兵的精神高地?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時代精神。千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千秋大業,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需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想大事、幹大事,更需要像王繼才那樣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把奉獻化作點滴行動,將愛國化作永恆追求。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8

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王繼才放棄相對優越的生活條件,與妻子在沒水沒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數十年如一日。支撐王繼才的精神支柱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學習王繼才精神,就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絕對忠誠。

王繼才與妻子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王繼才用自己的擔當精神默默值守,忘我工作,不辱使命,務實做好本職工作。學習王繼才精神,就要做到履職盡責,勇於擔當,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王繼才在執勤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王繼才捨生忘死,拼命工作,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依然奮力工作,體現了甘於奉獻、不求回報的時代精神和艱苦樸素、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學習王繼才精神,就要學習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時代精神,不計個人得失,以紮實的工作作風完成好本職工作。丹心一片國家情,三十年如一日紮根孤島,王繼才夫婦夫妻二人抱定“守島就是守家,國安才能家寧”的堅定信念,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無私奉獻給了國防和海防事業。作為一名普通群眾,我為中國軍人感到自豪,他們是民族的脊樑和精神,王繼才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守衛過的萬里海疆會永遠傳頌著這位平凡《守島人》的故事,相信王繼才夫婦等典型,會像一束光照耀靈魂,能發揮強大的感召效應,激勵熱心公益,匯聚強大正能量。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9

有堅定的信仰,有樸素的精神,有保護島嶼的奉獻。王繼才夫婦從1986年開始,被命令保護開山島,當時開山島環境困難,荒廢無煙,王繼才帶著妻子長期保護開山島,兩人克服了普通人無法想象的困難,默默保護島嶼32年。島上沒有淡水,沒有電,面積不到20畝,王繼才夫婦在艱苦的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邪惡勢力面前表現出守島衛士的凌然正氣,他們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不求回報的支付,在平凡的工作場所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

幹部要負責,有多少責任,有多少責任,有多少成果。負責和責任是衡量黨性強弱、風格好壞、能力優劣的試金石。王繼才夫婦默默守護職場32年,沒有守島難的抱怨,積極進取,有在位有為的負責人,心有責任,不屈服使命,在職期間,只有5個春節在島上度過,王繼才的父母去世,女兒的婚禮依然守護職場。王繼才說:我是農民的兒子,為了約定,我選擇了上島。我是哨兵,為了一面國旗,我留下來守護島嶼。我是共產黨員,為了信仰,必須在開山島守護,直到守不住的日子!王繼才用生命解釋了自己的約定,用實際行動給自己的人生畫了圓滿的句號。

王繼才以實際行動實踐了甘灑熱血固海防,我與海島共存亡的呼籲,明確表現了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積極負責精神,心繫防衛,獻身於國家的赤子感情。王繼才同志為黨和人民的防衛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是雙重擁抱工作中出現的先進典型。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10

王繼才同志舍小家、顧大家,在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期間,克服種。種困難,守島衛國32年,王繼才很少有機會出島,當大哥突然離世,當老父親病重去世,愛女結婚出嫁,他都沒有在身邊。他把悲痛壓在心裡,仍然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用“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詮釋了愛崗敬業。

俗話說“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愛崗敬業是人類社會最為普遍的奉獻精神,它看似平凡,實則偉大。每個人對自己的職業都有著不同的心理體驗,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就像王繼才同志一樣,克服各種困難,守島衛國32年之久就是一種大無畏的愛崗敬業精神。

所以,愛崗敬業不僅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如果一個人只是敬畏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職業僅看作“幹活掙錢”的行業,而又很害怕失去它,就會缺少激情和創造力。如此便不利於我們以後工作的開展。

古往今來,很多愛崗敬業的例子就是要教育我們幹工作要勤奮、要兢兢業業。任何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都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障。而愛業者能自立自強,對職業感情昇華到無怨無悔,不畏困難和複雜的工作,甘於奉獻,勇於進取,才能將一個工作做好,作為我們鄉鎮幹部,更要學習王繼才同志的這種“舍小家、顧大家”的愛崗敬業精神,在以後的工作中,多為集體考慮,不計較個人得失,在工作中就會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盡職盡責的完成各項工作。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11

何為赤誠愛國?何為奉獻一切?

最近集團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對這些文字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和解讀。集團微信公眾號上新增了主題教育的欄目,在尋找素材的過程當中,我一次次被那些英雄事蹟所震撼,所感動。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守島英雄”王繼才。一座島,兩個人,三十二年。

影片中王繼才的妻子王仕花講述了他們三十二年的孤島堅守,他們捨棄小家為大家、國家,抵禦住了金錢的誘惑,違法分子的威脅。190多面被風雨撕破的國旗,40多本海防日記,1部手搖電話,20多臺聽壞的收音機,10多盞用壞的煤油燈,這些物品見證了王繼才為守護祖國邊疆默默奉獻的32年。

島上的歲月對我們來說是孤獨的,是煎熬的,也許甚至是無法理解的,然而對他們來說是責任,是信仰,是為之堅守一生的承諾。

蘇聯著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生命,如果跟時代的崇高的責任聯絡在一起,你就會感到它永垂不朽”。心中有信仰、有擔當、有情懷,那麼即使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我們也能書寫不平凡的人生華章。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時刻以一名正式黨員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以前人為榜樣,敬業奉獻、勉勵自身。強化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我相信無論是在本職崗位還是生活當中,懷揣一顆利他之心,把困難留給自己,把便利留給他人,那我們將會走得更遠,取得更長遠的成功。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島嶼,都有屬於自己的暴風雨,敬仰他們,學習他們,我們也能成為生命的強者!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12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守島人》。進電影院後發現一個人也沒有,只到電影結束也只有我們一家三口人,算得上是一次包場了。

“王繼才”想必大家都認識吧,對,沒錯,他就是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民兵。他數十年如一日,用心守護著這座小島。

王繼才上島時,島上只有一間小小的破屋,一座燈塔。島上天氣十分惡劣,經常遇到暴風雨毫不留情地襲擊,夜裡還可能被“狐仙”敲門。他每天早晨都會把五星紅旗高高的升起,再到燈塔上瞭望並提醒過路船隻。他的食物最多的是泡麵,但是相對於食物潰乏來說,我認為更難的是面對無盡的孤獨。

妻子王世花理解丈夫的心情,辭掉了老師的工作上島幫丈夫。這一次還帶來三包種子,夫妻二人在島上開墾播種,不久地裡就長出了綠油油的幼苗,兩人的日子也越過越好。王世花在島上懷上了二寶,臨近生產遇上了暴風雨不能去醫院,王繼才心急如焚打電話給部長王長傑,讓他找人想辦法,終於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個叫王志國的小男孩呱呱墜地。

志國出生以後,變成了一家三口人守島。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小志國給守衛海島的王繼才夫婦帶來了許多樂趣,跟他們一起升旗,一起種菜,一起在島上散步。

只到志國長大,該去上學了,全家人都為他歡呼。由於家裡沒有多少錢,為了弟弟能更好地上學,姐姐果斷退學打工。王世花腿腳不好,丈夫讓她到岸上治病同時帶孩子上學,然而就在這一天,王繼才舊病復發永遠地離開了他一生守護著的寶島。

優秀的共產黨員,王繼才把一生獻給了祖國的寶島,我佩服他。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13

對本片的總體觀後感,“守住家園、守住職責、守住寂寞、守住情誼”。藝術來源於生活,影片主人公原型“時代楷模”王繼才、王仕花夫婦,樸實,憨厚,重情重義,不善表達,卻做了好多實在事;而藝術又高於生活,電影作為濃縮的藝術,用120分鐘全景展現了男主角“人民楷模”王繼才駐守開山島的歷程,自上島那一天始,直到心臟病發作倒下的那一刻止,32年始終不離不棄守護海島,讓人不得不服這樣的超人毅力品質。

影片滿場正能量,感動我的主要有三處,一是儀式感特強的升旗儀式,主人公和家人唱起義勇軍進行曲時的凝視與莊重,能讓我聯想起每每出征馬拉松比賽,出發點運動員齊聲高唱國歌那個場面,油然而生的自豪感,這是久違的藏於心底的激情;二是主人公救起落水漁民,漁民短暫休養後離島時喊出的那句話:“你是我救命恩人,我以後定會好好報答你!”感恩之心,感恩之意,感恩之行,無不彰顯咱中華民族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這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之一;三是20xx海島春節晚會,媽媽強忍疼痛表演歌舞的場景,臺下知情的大女兒已是淚流滿面,卻不想阻止媽媽繼續演出,這是相當強的隱忍之力。愛的表達方式,不只是簡單直接地說聲“我愛你”,很多時候,默默理解、默默關注、默默付出,被愛的人都會感應感覺感受得到。

還有很多場景,都會催人淚下,旁邊的同事已梨花帶雨。作為近30年黨齡的“老黨員”,經歷的人事物相對多一些,被感動和感動別人的頻次也多些,激動之餘,更多的是會做些梳理總結,責任、情感、大愛,這是一個昇華,是人生髮展的圓滿閉合,也是本片帶給我對於我自己前半生小結、後半生規劃的一個轉折啟示。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14

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的前哨,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大,戰略位置非常重要。1985年部隊解職後,設立了民兵哨所,但由於條件困難,上島的10多名民兵不願長期保護。

王繼才生前是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所長。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保護島嶼的任務,從那以後,和妻子以島嶼為家,伴隨著孤獨,在沒有水也沒有電,植物也無法生存的島嶼上默默地保護著,把青春的年齡都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2014年,王繼才夫婦被評為全國時代楷模。今年7月27日,王繼才在工作中突然生病,急救無效死亡,年僅58歲。

對王繼才夫婦來說,家是島,島是家,愛這片熱土,保護自己的約定,為防衛事業儘自己的力量!

英雄去世了,很多人懷念的.時候,有人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大部分人都選擇保護孤島。這樣的人生不是很傻嗎?但是,在這個紅酒綠、個人主義至上的時代,我們最缺少的是這種傻瓜。

每個人都要削尖頭腦,在世俗定義的統一成功學中鑽頭。例如,財產萬貫,身份顯著,世界聞名……但是,能夠定義一個人的人生不僅如此。

傻瓜就像王繼才一樣,以祖國的安危為自己的責任,一生的籍籍是無名的,但是都很孤獨,但是保護祖國的疆土,保障了人民的安全。

這樣的人生,難道不成功嗎?這樣的選擇,真勇敢!知道即將面臨的痛苦和犧牲,繼續前進的不是傻瓜,而是真正的英雄。

金錢和地位,永遠只是我水平的成功,這樣的成功,沒有獻身和博愛。

王繼才是我們今天時代正確的英雄。

現在,在我國廣闊的疆土上,犧牲自己的一切守衛國土的哨兵還有很多。我們可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總是受到他們的保護。

他們應該得到我們的敬仰和尊敬!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15

《守島人》電影圍繞主角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在開山島守護32年的感人事蹟鋪展開來。看完這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處。

一是他們多年如一日的堅持每天早上升國旗、唱國歌,風雨無阻。在一座只有他們二人的“無人島”上,三百六十五天如一日的堅持。我很敬佩這樣的他們!他們有著中國共產黨人有的毅力、決心和深深的愛國情懷。

二是島上生活艱苦,他們卻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自得其樂。最開始的全身被蚊蟲叮咬的腐爛、血跡,到後來王仕花腿出了問題依舊堅持。讓我看到他們身上中國共產黨人的不屈不撓,不畏艱苦的大無畏精神。

三是他們沒能出島陪在兒女身邊,不能照料家中老人,甚至王繼才沒能給他父親送終。家人由開始的埋怨,不理解到後來的支援,以他們為驕傲。這讓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愛國情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守衛一方國土,為國家無私奉獻的精神。

其實電影中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島上的墓碑,訊號燈等等。看完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觸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屈精神,家國情懷。還有我們現在生活的淨土,都是有一群無私奉獻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默默奉獻。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16

7月27日,全國時代模範、開山島守島人王繼才在工作中突然生病,急救無效死亡,年僅58歲。

從1986年開始,王繼才接到了保護中國黃海前哨開山島的任務。從那以後,他和妻子以島嶼為家,伴隨著孤獨。他在一個既沒有水也沒有電也沒有植物也無法生存的孤島上默默地堅持下去,並把他所有的青春都獻給了祖國。在面積不足20畝的小島上,她們幾十年如一日,升旗、巡島、觀天象、護衛標誌、寫日誌……每天重複著同樣的事情。在開山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保管著190面以上被風雨撕裂的國旗、40面以上的海防日誌、1臺手搖電話、20臺聽收音機、10面以上壞煤油燈。王繼才曾經說過,面對每天飄揚的五星紅旗,多年的痛苦和痛苦都有意義。現在科學技術解決了電力問題,保護島嶼的日子變好了,王繼才離開了人世,他愛國獻身的赤子感情永遠留在開山島。

王繼才同志守護島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守護和支付,在平凡的單位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必須大力提倡這種愛國獻身精神,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用王繼才精神引導我們前進。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17

“一件事,一輩子。一句承諾,一生守候。”電影《守島人》是以感動中國人物王繼才夫婦堅守祖國海島32年的真實故事為原型改編。電影情節緊湊,內容完整,令人不禁潸然淚下。

26歲的王繼才在正值青春年華時放棄民兵營營長的職務,憑藉著一腔熱血不顧母親的阻攔毅然登島,應下了守開山島的任務。那是一個荒無人煙且物資缺乏的島,就連淡水和電都沒有。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卻是相當重要的戰略位置。

在夜晚只有滿地的老鼠作伴,在白天只有耳旁的風聲相依。就這麼過了48天,一船隻停在了島前,可下來的卻是他不敢面對的人。他的妻子王仕花抱著女兒探望,看著丈夫蓬頭垢面站在風雨中的樣子,王仕花心疼的勸王繼才同她回家,可卻遭王繼才的毅然拒絕,於是王仕花憤然登上了補給船離開了島。在離去後的晚上,丈夫那憔悴的面孔一直在她腦海中環繞,於是王仕花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她決定上島陪伴著她的丈夫。

就這樣一座島,兩個人,三隻狗,一輩子。像是世外桃源般的畫面描述,可誰曾想到,真實的樣子確是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如此殘酷的現實生活。但這對貌似尋常的夫婦,島上守了整整32個寒暑,與之相伴的只有三隻狗和霧中若隱若現的航標燈,還有那一本本日誌和幾百年揮舞過的國旗。他們後背上那一個個傷疤,記載的不僅僅是守島的日日夜夜,而是為國守島的光榮。

黑夜裡波濤洶湧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有座孤島,孤島上有兩束光,一束光是燈塔照亮每搜漁船的航線,一束光是他們夜以繼日堅守的哨所那溫暖的光芒,照亮的不僅是島,是家,也是國家。

蘇聯著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說過“生命,如果跟時代的崇高的責任聯絡在一起,你就會感到它永垂不朽”。

心中有信仰、有擔當、有情懷,那麼即使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我們也能書寫不平凡的人生華章。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島嶼,都有屬於自己的暴風雨,讓我們敬仰他們,學習他們,我們也能成為生命的強者!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18

王繼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甘灑熱血固海防,我與海島共存亡”的號召,用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學習王繼才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對黨忠誠、紮根基層;學習王繼才心繫國防的赤子情懷,愛崗敬業、甘於奉獻;學習王繼才主動作為的擔當精神,不畏艱苦、幹事創業。

王繼才把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作為自己一生的堅守,無論身處多麼艱苦的環境,無論面臨多大困難,都始終做到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應始終與黨同心同向同行,聽黨話、跟黨走,紮根基層,紮根農村,勇於開拓、積極進取,摒棄“守島不易”的抱怨,在農村這塊廣袤土地上,勤學習、善總結,為實施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32年來,王繼才只有五個春節是下島過的,沒能陪父母走過最後一程,沒能參加女兒婚禮見證她的幸福時刻等等太多的缺失。但他吃盡一家苦,換來萬家歡,無怨無悔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小島的平靜安寧和祖國的國防事業!我們廣大基層幹部應心繫群眾,把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眾滿不滿意當作自己工作的衡量標尺,把讓廣大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當作自己的工作目標,聆聽群眾的心聲。要有奉獻精神,秉承“我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情懷,舍小家顧大家。

王繼才在開山島上不畏艱苦,以收音機、煤油燈為伴,卻通過苦學海防勤務知識,成為海防業務的“行家裡手”。廣大基層黨員幹部要立足本職工作,以在位有為的擔當,堅持實事求是,敢於創新、勇於實踐,幹事創業,做到敢於擔當、實幹進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王繼才是廣大基層黨員幹部中的先鋒模範,是甘奉獻、愛國防、敢擔當的優秀黨員代表。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應該以王繼才為榜樣,向王繼才學習,新的歷史條件下,紮根基層、愛崗敬業、不畏艱苦,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致力於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藍圖願景。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19

《守島人》的主人公以及他的夫人的事蹟,中宣部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的稱號,王繼才原先是一位普通的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1985年部隊撤編後,設立了民兵哨所,後被派到開山島,這是一座位於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在他之前有過10位守島的人,但沒有一個呆在島上超過三天的人,有的人甚至連半天都呆不了,而王繼才夫婦呆了整整三十二年,其中他們的兒子還是在島上出生的,而且春節也不回去,只是5個春節下島了,甚至連至親的去世以及兒女們重要的結婚等重要場合都沒能夠離開島。在看電影之前,有看過微博上一系列的報道,連拍攝場景都很困難,更何況王繼才的親身經歷呢,島上一定是非常人能夠忍受的地方,颱風下大雨是常有的事情,還有這也是海上邊境的要塞,有很多走私等犯罪團伙會利用這裡有誘惑王繼才甚至嚴重到用生命來威脅他,電影中的片段也有所呈現,還救了像張一山那樣下海做生意的個體戶,之後也結成了深厚的友誼,大家都尊稱他為“島主”。

在電影中劉燁演繹下王繼才的形象就是從一開始被派到開山島,當然也會有所掙扎,時時刻刻想著妻子與女兒,但是被迫滯留在島上,後來直到妻子上島來守護他之前他就改變了思想,堅守這個島,妻子的一句話“你守島,我守你”深受感動,影片的一開始就是颱風的背景,狂風暴雨我想在這個島上都是家常便飯,還有幾條可愛的狗,一直聽話的跟著主人,給主人解悶,狗的子子孫孫都伴隨著他們,還有深刻的片段就是為了女兒主人公下了島,由於長時間沒有接觸現代社會,對那些街上的車子十分陌生,以及最後回島上,坐在公交車上,腦袋一直撞向玻璃上,與現在的人格格不入,不過的確他對家人是很對不起的,父親的喪葬也錯過了,見了最後一面最好的朋友,大女兒的輟學主要因素也是因為要保護弟弟,以及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也不得肩負父母的職責照顧年幼的弟弟,影片中最後弟弟穿上了軍裝,但是現實中他的兒子很遺憾沒有穿上父母所希望的綠色軍裝。

劉燁也為這部電影貢獻了很多,當然原型王繼才的事件也足以讓我們感動銘記和學習他的精神,社長現在再也不是年輕時那個文藝範了,但是我也更加喜歡他演繹的那些英雄們以及偉人的人物,時刻給自己注入正能量。我想我大概做不到一件事,做一輩子,但是希望不要脫社會前進的後退。

《守島人》的觀後感 篇20

《守島人》由陳力執導,劉燁、宮哲領銜主演,於2021年6月18日上映,電影根據“人民楷模”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的感人事蹟改編。故事發生在一個名叫開山島的小島上,開山島位於黃海前哨,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現隸屬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常年遭受颱風的侵蝕。1986年駐守開山島的部隊撤編,改製為民兵哨所。

由於開山島的環境過於艱苦,沒有人願意長期駐守開山島。鑑於兩家人的情誼,王繼才(劉燁飾)答應民兵隊長王長傑(侯勇飾)先上島駐守一段時間,等到王長傑找來可以替換的守島人。剛上島時的王繼才還在島上畫著正字計算著下島的日子,不曾想正字越畫越多,命運為王繼才締結了與開山島不解的緣分,心繫家國情懷的王繼才和妻子王仕花(宮哲飾)默默在祖國的邊陲小島上堅守了32年時光。

那島那人那狗。

影片伊始憑藉視聽語言的默契生動地描繪了八十年代開山島惡劣的生存環境,開山島的主體幾乎都是堅硬的岩石,環視一週則是一整片茫茫大海。島上的生存資源必須通過外界補給,而一次突如其來的白鹿臺風將開山島與世隔絕。風暴之下,暴雨和洶湧澎湃的海水交織,似乎隨時都能將開山島吞沒掉。王繼才居住的房屋如同被鏤空了一樣,狂風夾雜著雨水一擁而入,透過極具壓迫感的光影和聲效能清晰地感受到暴雨沖刷下房屋內的冰冷、飢餓和不堪。

鏡頭多次聚焦在陪伴王繼才守島的幾隻小狗身上,兩隻白色的小狗從暴風雨中跑回房屋後安靜地蜷縮在角落,而迎風對抗的王繼才艱難地設法去堵住不斷被狂風吹破的大門,動與靜的交錯畫面凸顯出了守島人內心的無助和不安。小狗們突然起身向門外不停地叫喚時,王繼才甚至害怕得猶豫著不敢往門外看,而門外其實是剛回來的大狗大黃。大黃並未進門,而是領著王繼才在暴風雨中一個勁兒地往大海的方向跑,鏡頭隨即轉到海浪不斷襲來的開山島的岩石邊緣處,滿岸都是被海浪拍上島的活蹦亂跳的魚。

深夜裡王繼才在黯淡的燭光下記錄著開山島的觀察日誌,每隔一小會王繼才都會往自己身上狠狠地一拍,然後留下豆大的一灘血印。燭光微微照亮穿著背心的王繼才,他後背上的面板幾乎沒有一塊乾淨的地方,全是蚊蟲叮咬的痕跡和受傷後留下的疤痕。颱風過後,王繼才接通了王長傑打來的電話,簡單的幾句抱怨後,便開始了由狗與人組成的牌局,聊以慰藉島上的孤獨。主演劉燁和狗的感情線不由得讓人聯想起劉燁的經典影片《那山那人那狗》,同樣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講述的是中國湖南西南部綏寧鄉間郵路上的故事。

你守島,我守你。

作為一部新時代下的主旋律電影,《守島人》的敘事是有欠缺的,但是在主角人物的刻畫上,妻子王仕花的付出是十分令人動容的。最初王仕花對丈夫欺騙自己上開山島駐守是心存不滿的,她總是念叨著什麼時候才能把王繼才從開山島上換下來,也一度埋怨王長傑。王繼才品質質樸、為人老實,他力圖證明自己去迴應父親的期許,認為一個人一輩子只要幹好一件事,就不白活。直到王仕花從王繼才的父親那番話裡得知王繼才多半是下不了島了,她便下定決心要上開山島去。

王繼才父親同王仕花講的一番話裡隱隱透露出這樣一個道理,有人往前進攻,就要有人堅守。正如同王繼才當年渡江時,王長傑的父親為他堅守一樣。王繼才堅守開山島對國家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以提醒漁船避免觸礁危險,維護常亮的燈塔為迷失方向的航船指引方向,另一方面可以盯防外敵,監督非法走私,保障國家利益不受損失。只是要做好堅守開山島這一件事情也並不容易,無可避免地要做出犧牲,不僅是王繼才個人的犧牲,還包括他的家庭。

王仕花對王繼才說的一句“你守島,我守你”是看似平淡的影片敘事中最動情的告白,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凸顯了王仕花對丈夫深厚的愛。王繼才是一個具有愛國精神和奉獻精神的好公民,但他算不上一個好父親,而王仕花確乎是一位好妻子和好母親。王仕花撫養女兒小寶並不容易,她在第一次帶女兒上開山島時,小寶甚至被王繼才風吹雨打後的邋遢形象嚇哭了。但王仕花在見到丈夫時並沒有埋怨,而是悉心替丈夫整理儀容,收拾家裡。

根據影片前後情節所透露的資訊可以推論王仕花在上開山島前和孃家人也做過不少思想鬥爭,但她還是毅然決然地跟隨了丈夫堅守開山島,為了讓王繼才安心還向丈夫撒了善意的謊言。懷孕的王仕花因放心不下丈夫一個人在島上,就沒有提前下島,卻不曾想颱風到來的時候,恰逢臨盆,於是弟弟就這樣在開山島出生了。已是長期堅守島上的王仕花在得知奶奶為了弟弟的學業要讓小寶輟學時,母親視角下的王仕花仍堅持讓小寶完成學業,表達了自己對小寶的滿滿愛意,也表明了對重男輕女思想的反抗,儘管最終在殘酷的現實下事與願違。

負重前行之人,更值得被優待。

其實《守島人》在故事的講述上或許有更好的方式,影片的美術、影像質感都令人稱讚,但是在關鍵情節上過度煽情就稍有得不償失了。影片在片段式故事節選的敘事方式上消弭了時間流逝的歲月感,摘取的耀眼時刻的段落中,在歌頌苦難時又用力過猛了,由於營造的戲劇衝突略顯刻意,反而生出了捨本逐末的嫌隙。以小見大的題材理應春風化雨,在時代的侷限下守島人迫不得已做出的犧牲情有可原,影片中很多細節也都體現出了守島人的無私和堅毅,過度渲染的情感部分值得敬佩,但不應效仿。

《海燕》是王仕花最喜歡的詩,更是縈繞在開山島的那片大海之上的浪漫主義。對父親滿懷抱怨的小寶跟隨父親到達碼頭時早已釋懷,她向王繼才道歉時說道,小寶已經不是花仙子了,而是一隻海燕,翱翔於王繼才和王仕花心中的海燕。王繼才說守島就是守國,守國就是守家。王繼才一家都是極具家國情懷的,夫婦二人每天堅持充滿儀式感的正步、升國旗、唱國歌,肩負職責,守禦海疆。弟弟長大成才後也通過了申請,站到了在開山島上透過望遠鏡能夠遠眺到的海上巡航軍艦的甲板上,致以父親崇高的敬禮,繼承了父親的愛國理想。

32年裡王繼才寫下了189本日誌,揮舞過368面紅旗,完成11680天出勤,每一本日誌,每一面旗幟,都承載了王繼才的愛國信念。負重前行的人不僅僅值得被稱頌,同樣值得被優待。王繼才幾乎用了一生去堅守開山島,是這個時代下罕見的傳奇。《開山島》是一篇守島人的人生史詩,有著極致的孤獨與浪漫,也充滿了堅定不移的愛國主義信念與情懷。